APP下载

融入思政教育的视觉传达设计软件类课程教学探索

2023-08-14胡臻靖

设计 2023年13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实践

胡臻靖

摘要:为培养学生学习软件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针对视觉传达设计软件类课程思政存在的难点,结合课程性质和特点,积极探索在软件类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思路与方法。以“PHOTOSHOP课程”具体的教学实践为例,对视觉传达设计软件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思政元素融入以及教学模式几个方面进行系统探索,让思政教育在教学上落到实处,最终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为其他视觉传达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 课程思政 PHOTOSHOP课程 教学实践 思政育人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3)13-0094-03

Abstract:In order to combine software teaching,practical learning and(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this essay is going to explore the method and ideology which will engag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with software teaching. For example,in the practice of photoshop software course,the systematic research was conducted by establishing the goal and mode of the teaching,combining with(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The course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visual communication courses.

Keywords: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The ideology and political raducation Photoshop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Education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软件类课程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群,如何结合课程特点展开思政教育,确保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向而行,是当前高校教师值得思考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视觉传达设计软件类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一)视觉传达设计软件类课程思政必要性

软件类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群,主要包括ILLUSTRATOR、PHOTOSHOP、INDESIGN、AFTER EFFECTS 等专业软件。软件课程群的学习贯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一到大三的课程学习,整体时间占比较大,与专业核心课程相辅相成,是学生精准呈现设计创意的重要工具组。由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属性强,思政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比少,学生关于思政方面理论学习时间有限,导致难以认同和内化思政教育内容,因此在软件类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软件基础知识时,帮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养成科学、系统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研究,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传授软件技能时,引导学生学习软件技术的同时尝试更多的设计方法,养成技术思维、艺术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促进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發展;在讲解软件课程中作品艺术审美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以及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教师始终将思政内容的学习贯穿在软件类课程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视觉传达设计软件类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少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高度”设计 :视觉传达专业软件类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虽有尝试,但是通常会在专题设计环节结合当时的时事热点浅尝辄止,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课程中,教师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由于软件类课程周期短,操作技能讲解占用时间多,并且缺少明确的课程思政目标引领,因此思政育人的效果一直比较弱。这很大程度由于在学院进行培养计划制订到教学大纲的修改时,软件类课程缺少结合学院定位和课程特点的顶层设计,导致思政目标也不够明确。因此,结合思政方向,明确育人目标,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要解决的首要问题[2]。

2.缺少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深度”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软件类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教师通常着重对软件基础、操作技能和设计审美进行教学,从而忽略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而是把思政育人的任务留给专业中一些相对思政育人较为显性的课程,如招贴设计、包装设计和品牌形象设计等核心课程。然而,在每一门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课程内容中一些显性的思政元素可以结合,教师在讲解软件基础、操作技能和审美培养时也可以挖掘隐形的思政元素,因此就要求教师深挖与软件类课程匹配度较高的思政元素,化盐于汤一般融入到教学全过程中,这样既能达到课程思政讲道理,立德树人的需求,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3.缺少思政课堂教学“创新度”设计:视觉传达专业软件类课程思政教学一直停留在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思政教学资源不足,传统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于单一、评价方式不够全面。因此教师在面对课程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还需要结合课程特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利用学校提供的超星平台创新软件类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二、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PHOTOSHOP课程教学思路

将思政教育融入视觉传达设计软件类课程的教学中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程,对高校教师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思政教育的融入不是简单地对课程做加减法,而是要求从课程特点出发完善课程的顶层设计,明确课程的育人目标。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深入挖掘与PHOTOSHOP课程相关性较强的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真正起到育人铸魂的目的。另外,教师还需利用信息化的工具和手段优化教学模式,依托平台构建课程资源库、思政资源库、测试题库和作业库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深度和广度,如图1。

三、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PHOTOSHOP教学实施路径

PHOTOSHOP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一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为期三周48学时,包含4个模块教学内容:1.PHOTOSHOP概述;2.图形绘制和图像抠取;3.图像特效和图像处理;4.专题训练:拼贴小海报、复合式滤镜效果、样机多种方式P图以及图像综合处理。根据PHOTOSHOP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从三个维度出发,依托四个模块教学内容,深挖五大思政元素,构建“三大维度+四大模块+五大思政元素的课程思政体系,以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

(一)明确育人目标,提升课程思政高度

在PHOTOSHOP课程中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纲设计,完善课程的总体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设定除了需结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完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通过PHOTOSHOP课程四大模块教学内容的设计,引导学生以视觉传达设计知识和软件应用为两条主线,结合典型范例,对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有重点地做提纲挈领的阐述。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对设计美感的专业鉴赏能力,提高学生设计的综合表现力以及熟练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视觉设计的专业能力。除了强调掌握专业的知识能力和软件应用技能外,也要将“职业道德”“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等五大思政元素贯穿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等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诚信的职业素养;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研究软件技能的过程中有知难而上的精神,养成不畏困难勇于探究的勇气;通过自身的学习融会贯通知识并勇于创新,为随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创作奠定坚实基础;通过课程专题的练习,健全绿色生态的环保意识,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声。

(二)深挖思政元素,提升课程思政深度

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PHOTOSHOP教学不应只局限于单纯的学科知识和软件技能的传授,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同时引入人文情节和价值思考,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3]。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思政元素的挖掘程度與水平。视觉传达设计软件类课程由于思政元素较为隐性,教师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教师本身思政教学的能力有待提升,因此也存在由于所挖掘的思政元素不科学导致课程思政内容游离于知识体系之外而无法有机融入教学。根据PHOTOSHOP课程的特点,除了课程本身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探寻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结合这些方面可以挖掘的思政元素主要有以下五大方面:

1.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学院定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需要为社会输送设计技能强,职业道德操守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思政育人目标上,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教学内容中第二模块图形绘制和图像抠取内容案例的讲解,同大一学生明确在图形绘制环节中临摹和设计的区别,通过互联网中被曝光的抄袭案例的讲解,明确在大学四年学习设计过程中原创设计的重要性。在图像抠取内容讲解时引入社会中一些通过抠取印章制作假合同非法牟利的违法行为,引导学生明白在设计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培养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职业价值观。

2.文化自信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长期以来,视觉传达设计深受西方国家的影响,部分设计从业者一味追求西方设计中的形式语言,忽视或完全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然而设计创造的实质就是文化的创造,设计自信的力量来源于我们文化的自信,因此文化自信对于设计自信举足轻重[4]。在第二模块图形绘制初始阶段,要求学生临摹图形随后进行图形设计,在这个模块中可以通过线上思政资源库的共享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纹样,并体会其中的韵味,进而吸收尝试进行中国传统纹样再设计,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3.工匠精神教育。工匠精神的实质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在PHOTOSHOP软件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案例的学习和模仿操作,都需要学生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认真对待案例中的每一个环节。部分学生由于缺少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往往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因此在课程内容第一模块PHOTOSHOP软件的由来的介绍时,教师导入PHOTOSHOP软件开发设计师托马斯·诺尔和约翰·诺尔两兄弟开发软件过程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无论是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认真务实的态度都是不可或缺的。在第二模块图像抠取内容—毛发抠取案例时,由于抠取工具选择、数值设置或是步骤的马虎,导致抠取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分析案例,提高步骤的规范和对细节的重视,都是学生在学习案例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才能在熟练掌握软件操作进而设计出满意的作品。

4.创新精神教育。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设计作品如果没有创新就如同躯壳没有灵魂,不能为观者带来新的体验感的同时也产生不了任何艺术价值。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软件技能的同时,需要往作品这道大菜中加入“创新”这剂调味品,只有这样才能烹饪出兼具“技术+艺术”的美味佳肴。在第四模块图像综合处理环节,需要学生通过日常观察,将生活中看似丝毫没有联系或是关联度较弱的东西通过想法引领软件技法将事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这就需要学生调动创意思维、创新意识来对图像进行合成再创作,通过小组间的讨论-想法-草图-设计的过程,将胡萝卜的元素与鱿鱼、路障和颜料管结合在一起,最终设计出充满想象力的图像,如图2。

5.绿色生态教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不仅仅只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观念。在课程第三模块和第四模块的内容中,运用图像合成制作专题海报环节,教师穿插讲解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等经典海报设计案例以及引导学生通过超星平台欣赏资源库的相关优秀作品,通过案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优秀作品的创作来源,表现技法和所想表达的思想。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种下设计助力可持续发展的种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声。在这个模块的学习中课程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海洋环境和陆地生态两个发展目标,这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持续关注并坚持发声的主题。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软件基础知识和技能,调动设计思维,运用图形绘制、图像处理、滤镜效果等方式提取海洋生物海龟、海豚、水母等同海洋中的废弃物如垃圾袋、网兜等组合在一起,并搭配中英文字体,通过小组协作进行系列海报设计。学生通过设计来反思人-动物-环境之间的关系,老师通过专题训练方式引导学生提升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建立严谨的生态文明观,如图3、4。

除此之外,在第四模块的专题设计中,教师还通过响应课程思政的“事、时、势的要求[5],进行疫情、战争等公益性主题的海报设计。通过这种专题式的设计实践,PHOTOSHOP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切实落到了具体实践教学中,形成价值引领和协同育人效应的课程体系,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优化教学模式,提升课程思政创新度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PHOTOSHOP课程近两年在教学过程中初步尝试混合式教学模式,为PHOTOSHOP课程思政教学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让学生拥有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通过线上数字化思政资源库构建、线上线下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开展和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助力PHOTOSHOP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开展。

1.拓展教学资源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为PHOTOSHOP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更大的便利。首先,教师依托超星平台,借助MOOC+自录SPOC课为学生提供软件学习资源,通过提前观看和操练增强学生对软件操作的熟练度,为线下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留足时间;其次,结合课程所需建立思政资源库实时动态更新,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思政案例主动思考探索,丰富和拓展学生的设计视野;最后通过超星平台学习任务单,明确章节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清楚章节所需掌握的重难点,为线下课堂的学习和思政教学活动的讨论、开展做好充分准备。通过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建设,拓展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也增强了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2.构建多元教学方法:传统的线下课堂时间安排紧凑,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通常倾向于软件操作的指导,教师通常是直观演示教学方法贯穿课堂始终,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以及思政案列的讲解和讨论。混合式的教学模式通过拓展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可以促进教学活动多样化开展。课前:教师运用任务驱动法,依托超星平台发布观看视频预习通知,下载学习资料并完成对应的练习。学生观看视频后对照练习,通过平台留言或是私信教师答惑解疑;课中:通过学生线上学习的操作情况分析,运用直观演示法对共性问题进行演示讲解,教学过程中边做、边提问、边引导。在案例讲解和专题讲解中,运用头脑风暴教学讨论法、讨论法等组织学生对融入的思政内容进行讨论学习,发表观点,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教师在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的同时适时引导,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后:发布作业要求,结合线上视频回放,组织学生在超星平台完成讨论、问题解答环节。

3.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根据PHOTOSHOP课程特点和育人目标的需要,在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软件应用能力评判基础上增加课程思政内容教学考核内容,在考核评价中结合职业道德、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等方面,设置开放式的专题考核。对学生的考核从关注理论和技能掌握转变到关注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从学生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德育素养等多方面、多角度给予关注[6]。建立融多主体(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第三方评价)、线上+线下、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多元化考核方式。通过超星平台上学生微课观看、任务点完成、作业提交和完成情况、话题参与度、作业互评环节等活动数据,和线下课堂上学生学习态度、小组协作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观点输出等综合进行评价。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直接量化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达成情况,还能高效追溯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为课程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7]。

四、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PHOTOSHOP教学反思

PHOTOSHOP课程思政教学通过教师对育人目标的完善、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以及教学模式的优化,构建了“三大维度+四大模块+五大思政元素的课程思政体系,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思想政治素质方面也得到了提升,对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积极价值。在下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本课程将继续优化,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深挖思政元素完善课程体系,使得视觉传达专业大一新生的思政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结论

融入思政教育理念的视觉传达专业设计软件类课程教学是一项系统性且复杂的工程,作为高校教师,也需要通过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结合的教学实践,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政育人能力,除了需要精通专业做好“经师”,还需涵养德行,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和武装自己成为传道的“人师”。

基金项目:

1.基于泛雅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为例(项目编号:kyjg2003);

2.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PHOTOSHOP 课程上的应用探索(项目编号:SXSJG202024)。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 事业发展新局面 [N]. 人民日报,2016-12-09(1).

[2]陈立未 .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设计概论》课程为例 [J].设计. 2022,35(05):87-89.

[3]彭南生 赵娜.论专业课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三个维度[J].中国大学教育. 2022,(05):56-60.

[4]王志愿 闫磊磊.工业设计专业产品结构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J].设计.2021,34(21):093-095.

[5]骆伟 周绍斌.思政引领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22,(01):70-73.

[6]艾鸿 关欣 赵丹枫等.《 Photoshop入门与提高》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探索和思考[J]. 考试周刊,2019(25):18.

[7]丁琳 谭敏生 谭邦.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建设 [J].计算机教育.2022,(09):77-79.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实践
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政育人效果机制探究
高职院校院系思政育人工作实效性探究
“大思政”视域下公安院校思政育人模式的思考
论思政课与公安院校政治忠诚教育的关系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观念的创新
基于数字媒体环境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改问题探究
浅谈视觉图形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表现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