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力资源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研究

2023-08-13晁丽

理财·收藏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大学生能力教育

晁丽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企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毕业生不仅要具备基本工作能力、专业知识技能、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甚至有的企业将创新创业能力作为用人的重要考评标准,怎样培育学生良好的就业创业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克服就业困难的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之一,也是高校教育的重点目标。从高校毕业生的总体状况来看,许多优秀的大学生还未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与当前企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使得其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屡次碰壁。大学生是最具活力的群体,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助力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内涵

就业创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各种技能、知识、能力和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规划能力。能够了解职场、市场、自身优劣势等,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提升自身步入职场后的竞争力。二是创新创业能力。具备创造新想法、新产业、新市场的能力和素质,学会从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创造出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三是沟通协作能力。能够使用有效的口头和书面沟通技巧,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适应复杂多变的职场环境。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掌握基本外语和跨文化交际技巧,能够在跨境合作和跨国企业工作中游刃有余。五是自我成长素质。拥有积极的心态、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领导力等,能够时刻关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开展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是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的重要举措,事关稳就业、保民生,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就业教育转向创新创业教育,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

(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学生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应变能力,激发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主动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得到更多实践机会,不仅能够掌握创业所需的基本技能,而且能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意识,提升自我决策水平。

(三)提高高校的综合实力

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训,能够为社会各界培养更多的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为校园文化注入创新和创业的元素,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和更新,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为高校带来更高的社會声誉和品牌价值。同时,还可以向社会传递改革和创新精神,促进社会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一)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陆续推出了系列扶持措施,为大学生提供了创新基金、税收优惠、场馆、咨询服务、技术指导、实训等方面的支持,还有部分高校为鼓励大学生创业,甚至开设了保留学籍的绿灯。但尽管如此,政府扶持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仍存在着某些执行性环节问题和人为设置的门槛。如无息贷款和税费减免等手续过于烦琐,虽有政策,但人为设置的门槛过高,让许多大学生畏难却步;再如政府扶持政策宣传不到位,许多大学生并不知晓和了解相关政策;创业资金不足,融资成本高,融资困难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二)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中没有体现与就业创业能力教育和生产实践、专业发展、产业特色、新科技成果有关的实践性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教育过程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局限于如何制作简历和签署就业协议等具体事务,就业指导课程缺乏实效性。此外,就业指导课师资严重不足,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甚至就业指导的相关工作是由辅导员兼任,他们缺乏在企业磨炼和创业的实践经验,就业指导课存在照本宣科的情况,课程脱离求职、工作实际,还一定程度上存在敷衍应付。

(三)就业观念不清晰

很多大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目标,对就业前景缺乏清晰的认识,导致定位不准确,往往导致就业困难。尤其是90后、00后大学生,因物质生活的丰富,生存已不是面临的首要问题,他们相对更追求个人价值的体现,对择业也有更多要求。有的大学生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不愿意从基层岗位开始,而对企业要求过于苛刻,容易导致不稳定的就业状态或失业。在当前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背景下,毕业生普遍缺乏适当的就业观、择业观,以及职业价值观偏差,是造成学生就业艰难,自己创新愿望不强的主要原因。

(四)缺乏实践经验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76.29%的大学生表示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多数企业在招聘时更倾向于具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以降低培训的成本。而企业的校招通常是面向在校的大三或大四学生,更关注的是大学生是否具有相关实习经历和项目经验。对于许多大学生而言,在校参加各种实践性活动的机会很少,实践形式比较单一,相关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是短缺的。在庞大的高校毕业生基数下,就业难问题备受关注,缺乏工作经验也成了毕业求职时的困扰之一。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步入职场后不熟悉工作流程或工作适应能力差,导致工作的不稳定性。

四、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有效对策

(一)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

政府应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政策和资金等相应的保障,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培训和启动资金、贷款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如加大对创新创业培训的投入,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辅导服务中心,开设必要的创业知识技能课程,以调动学生创新的兴趣爱好和积极性,减少心理顾虑;建立专业的就业创业服务机构,为创业者和就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科技支持、财务咨询、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少创业者和就业者的风险和成本;积极开辟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和金融支持;建立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孵化服务等全方位的创业扶持;强化对就业市场的指导和监督,完善就业法规,为大学生创造更加公平、稳定、良好的就业环境。

(二)加强校企合作育人

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育人,与企业建立实习制度,在校期间安排学生进行企业实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职业、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增加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增加学生留在企业的工作机会。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促进学校教育的实践性、创新性和就业性。高校可以积极向企业推荐学生团队或个人的项目、论文,利用自身的技术、科研成果等资源,为企业提供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和服务,企业也可以将实践场地、现实案例和行业标准、生产实践等资源分享给学校,帮助提高教师和学生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技能和经验。如在校内举办创业比赛、合作科技创新、合作修建校企共建基地等,从根本上推动校企合作。

(三)打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高校应注重招聘具有就业创业实战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教师,培育一支高水平、高學历、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和企业实践活动,掌握就业市场信息和创业资源信息,从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将创新创业的教学理念全面融入专业教学流程之中,而不是单纯地把创新创业流程方法推荐给学生。组织大学生参与一线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促使其在实践中整合自己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将之转化为实际创业能力。

(四)构建优质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

高校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拓展学生的创业素质,并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对有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予以孵化,助力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就业创业教育应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并非毕业前的短期教学,应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业阶段,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性互动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教学资源并予以有效运用,以便于使授课的摘要、方法和理念得到有效扩展,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创业目标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五)建立健全就业创业平台

建立一个全面的就业创业资源库,整合各类招聘信息、创业项目、政策法规等,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就业创业资源。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的就业创业服务,例如职业规划、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培训、创业指导等多方面的服务。邀请企业的优秀人才作为学生的导师,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方向的咨询、面试技巧和求职建议,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背景。例如建立企业家导师制度、与企业联合开展实训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毕业生提供跟踪服务,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和反馈。同时,要建立完善的退役军人、残疾人、贫困生、留学归国人员等相关群体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五、结 语

综上,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是一个综合体,需要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掌握就业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他们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出发,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不但需要充分考虑学校的情况,还需要借助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和高校扶持来进行。

猜你喜欢

大学生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