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安全教育措施 提高幼儿自护自救能力

2023-08-13陈玉玲

今天 2023年9期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幼儿

陈玉玲

(张掖市高台县第一幼儿园 甘肃 张掖 734300)

安全是教育的生命线。没有安全,谈何教育的发展!此外,在《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将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放在第一位。可见,对于幼儿园而言,优化安全教育措施,除了是幼儿园的工作责任,也是使命所在。但是在实际教育措施执行阶段,因为幼儿年龄、安全意识认知不够等原因,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加之幼儿家长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和过度的保护,幼儿园日常安全教育也只对孩子实行保护性措施,教育孩子不能玩火、不能闯红灯、不能携带危险物品,不能……,但是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进行遇险之后的自护自救能力的培养。结合大部分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情况看,不安全的因素和隐患频频发生。若是幼儿园不重视这些问题,一旦危险发生,幼儿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使自己脱离危险。据有关部门数据调查发现,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摔伤、走失、烧伤等诸多安全事故频发的概率颇高。所以对于幼儿园管理者而言,要优化幼儿安全教育措施,需要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来制定安全教育活动,来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自救自护等能力。为了提高幼儿自救自护的能力,本文从幼儿安全教育出发,结合安全教育中的优势、原则等,来探索如何在幼儿园通过游戏内容和形式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倡导幼儿园通过开阵游戏化的安全教育活动,来更好的强化幼儿自我救助和保护能力。

1.充分发挥游戏在幼儿安全教育中的优势作用

教育学家陈琴鹤曾说过:“游戏可以释放孩子的天性,孩子的生活其实就是游戏的一部分。”可见,在开展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借助游戏释放幼儿天性,挖掘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是开展教育活动的新形式。游戏教育在幼儿安全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从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采取寓教于乐的游戏方式,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是最有效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教育形式。因为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往往表现得积极主动,他们的思维、动作等表现非常活跃,若是安全教育中植入游戏活动,确实可以帮助幼儿在游戏教学中更好的将游戏情境和安全教育知识进行结合,从而更好的培养幼儿对安全教育学习的兴趣,这种教学方式的培养也比传统安全教育知识培训更具备效果。因此,对于幼儿园而言,在开展安全教育优化的过程中,幼儿园还是需要将安全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等放在游戏教学中,然后巧妙利用互动等让幼儿通过游戏感知去更好的培养自己的安全教育意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幼儿而言,在开展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让他们积极参与游戏,并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才能更好地积累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使幼儿获得身心和谐发展。因此,幼儿园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要充分将安全教育融入其中,结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开发一些创新性的游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感受安全的重要性,主动的远离一些不安全设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多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举动,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进行安全常识教育,使得幼儿能注意身边的不安全因素,在遇到安全问题时懂得如何解决,提高安全技能。

2.幼儿安全教育活动游戏化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涉及幼儿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而能否结合幼儿园实际和幼儿年龄、认知、经验等科学确定幼儿安全教育主题和具体内容,直接影响到幼儿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传统的幼儿园游戏形式过于单一,教师忽视安全教育,使得很多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遇到问题难以快速解决,而有的教师对于游戏的创新性不足,习惯于采用几个常规的游戏进行安全教育,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并不高,更难以从游戏中学习到有价值的安全信息,这也是影响幼儿游戏更深一步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在实现幼儿安全教育活动游戏化方面,要结合幼儿的情况组织游戏,同时必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以实现安全教育。

2.1 幼儿安全教育活动游戏化必须遵循生活性原则

《纲要》提出,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措施知识培训的过程中,需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素材,来设计安全教育游戏内容,使得所有幼儿都能适应游戏,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来。如小班选择了“我会保护自己”的主题,通过开展“妈妈怎么还不来”“陌生人来了”等与幼儿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明白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的重要意义,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我们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经验,选择了“注意安全”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我们设计了“过马路”、“去郊游”等游戏内容。游戏中,幼儿在进行游戏教学中,可以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和体验安全教育知识,从而提升自己应对危险的经历。而且场景化的游戏教学,也可以让幼儿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从而让自己在丰富的游戏教学中学习安全技能知识。由于我园地处县城红色大道并邻近有1500多师生的解放街小学,上下学期间更是车水马龙,交通相当拥挤,安全隐患不言而喻。所以,我们为大班幼儿设计了交通安全方面的安全教育游戏活动,确立了“交通安全你我他”的安全教育主题。在模拟现实的交通安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懂得红绿灯的意思,并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闯红灯。可以说游戏生活化的原则,使得幼儿游戏的主题更加丰富化了,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具体生活经验组织游戏,通过观察孩子在游戏中的一举一动来制定下一步的游戏策略,这种以幼儿为主体的生活化游戏满足《纲要》要求,值得我们进行推广应用。

2.2 幼儿安全教育活动游戏化必须遵循适宜性原则

幼儿安全教育游戏活动的适宜性,是指幼儿安全教育游戏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等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要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服务。因此,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和对安全意识的掌握,在教学阶段,采用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来设计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安全教育的内容。如针对交通安全教育,教师可以让幼儿模拟打120电话、我在路口过马路等不同的场景,去提升自己对交通安全的认知。幼儿通过参与这些内容、形式和难易程度均符合幼儿身心发展实际的安全教育游戏活动,从而不断增长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积累自救经验,为更好应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做好准备。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在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植入游戏化的教学场景,然后结合幼儿的年龄、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等要求,来更好培养幼儿对社会情感认知。这样幼儿在安全知识学习中,需要尽量做到既互相关联又层层递进,充分体现幼儿的可接受性和发展性。当教师发现幼儿游戏不适应的现象时,要及时进行引导,可以多创设一些合作类、探究类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经历思考、质疑和论证等环节,真正的提高在游戏中的动手能力,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做到多元化健康发展。

3.努力探索适合幼儿安全教育的游戏内容和形式

3.1 开展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对于3-6岁的儿童来讲,他们对于角色的认识还处在浅层意识中,如何快速的让他们认识生活中的各个角色,对于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角色游戏扮演,可以让幼儿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模仿和想象将自己置身到不同的角色中,然后教师在角色游戏的扮演中,把安全教育巧妙融入角色游戏中,可以让幼儿感受不到单纯说教的枯燥和平淡,在积极参与和自主操作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安全意识。例如大部分幼儿刚入园的时候,因为来源的区域不同,造成他们在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新的集体,大多数孩子都要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分离焦虑期。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教师、伙伴,他们很难融入集体生活,很难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有关要求,要么哭喊着要回家,要么不吃不睡不玩提出无声的抗议。这个时候,若能用有趣的游戏活动吸引幼儿并让幼儿参与游戏之中,成为游戏活动的一个主体,孩子们会自然而然转移依恋家长的注意力,达到淡化幼儿分离焦虑的目的。因此,我们创设了安全、互动性较强的游戏环境教学,可以帮助幼儿在学校营造家庭氛围,让他们在游戏教学的辅助下,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对于教师而言,想要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在进行角色游戏中,就需要适当对学生进行引导,然后采用破冰等游戏形式,去更好的给孩子建立一个安全、轻松的学习体验。如我们熟知的“过家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上街如果走失,要等爸爸妈妈来接,或者要告诉警察叔叔,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走。”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分散了想家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融入了游戏,让孩子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不仅让幼儿慢慢喜欢上了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还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得了安全知识,增强了安全意识。因此,幼儿园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要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多组织一些角色类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认识角色的作用,能快速的适应不同的环境,语言、行为、动作、艺术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3.2 借助表演游戏,传授自护自救方法

爱玩、爱动是幼儿的特点,他们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挑战,心中曾会迸发出各种新奇的想法,教师不能忽视儿童的这种特点,而应该想法设防的将其呈现出来,提高幼儿的能动性。表演游戏是创造新游戏的一个范畴,即在日常表演的过程中,它依靠幼儿对童话故事、情节或者语言等素材的认知,然后开启线索游戏表演的一个过程。表演游戏是集表演性、游戏性和创造性为一体。对于幼儿而言,在安全教育措施优化的过程中,植入剧情、表演等诸多活动组成,这些游戏活动除了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也可以激发幼儿的注意力和参与兴趣。教师在组织表演类游戏的过程中,要树立幼儿的主体地位,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等,可以设置不同的兴趣小组,还可以让他们自己创编一些游戏,这样会极大的激发儿童参与游戏的兴趣,创造性潜能也会被激发出来。同时,教师在设计表演游戏内容的时候,需要将安全教育知识贴近幼儿生活学习实际的剧情中,这种形式的表演游戏,既让儿童兴致勃勃地参与到表演中,也会在表演过程中自己觉察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安全意识。如针对大班幼儿社会交往中自我保护方面的表演游戏《你妈让我来接你》,来让幼儿在游戏表演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安全知识,比如《马路上的足球赛》等,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大胆发挥和延展,教师再进行适时的组织引导或直接参与其中,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激情。而观看表演的幼儿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比较容易地理解了故事情节,学会了自护自救的方法。

除了幼儿自己作为演员的表演游戏外,还有桌面表演、木偶表演和影子戏等表演游戏形式。这些不同形式的表演游戏中,都可以渗透幼儿安全教育内容,均能深得幼儿的喜爱。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结束后,教师不能忽视评价的作用,除了教师自己评价幼儿表现外,也可以让幼儿互相评价,指出在游戏中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安全,自己哪些地方做的还不够好,这样的反思过程,会让幼儿在潜意识中注意游戏的安全性,在接下来的游戏中能注意保护自己,真正的体现出游戏的价值。

3.3 通过情境模拟游戏,学习掌握安全技能

对于3-6岁的儿童来讲,他们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当一个有趣的事情摆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会很高,这也是幼儿年龄段特点。传统的幼儿园游戏在组织的过程中千篇一律,教师制定的游戏策略往往较为单一,重复单调式的游戏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潜能难以被激发出来。情境模拟游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关键所在,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下,幼儿会主动的想象和思考,借助情境来表现自己,能从情境中学习到很多有价值的安全知识。由于安全教育的内容比较抽象,而幼儿的抽象思维还不够活跃,如果让安全教育活动借助情境表演来展现,幼儿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如《大大咧咧的小鸭》这个游戏,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情景化教学演练,来先后观看小鸭子的情境表演,然后针对场景中小鸭子的不同姿势和玩耍的方式进行比较。这样幼儿在情境模拟游戏的过程中,可以知道哪些姿势可以让自己不会是受伤。而且这种情境模拟游戏的方式,对于幼儿而言,不但可以提升幼儿学习兴趣,也非常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幼儿安全教育中占有优势地位。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情境模拟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游戏中隐含的一些安全技能,细心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一举一动,记录他们遇到安全问题时的处理方法,对于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及时指出,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会提高幼儿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儿童从小掌握一些安全技能。

结语

总之,安全是幼儿园全面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幼儿园要切实把幼儿的安全教育放在幼儿园工作的首位。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要在幼儿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上下功夫。幼儿教师要坚持“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这一理念,把方方面面的安全教育内容融入表演游戏、角色游戏、情景模拟游戏以及体育游戏之中,将游戏作为幼儿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基本方式和途径,让幼儿在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学习安全知识,掌握自护自救技能。这种以游戏为基本形式的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消除紧张的学习情绪,从而将趣味性的内容和游戏环节带到生活中,增强自己的身心体验,对增长幼儿安全知识、提高幼儿安全自护自救技能有着较大地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幼儿园游戏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