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

2023-08-13温霄潇

今天 2023年9期
关键词:生物探究老师

温霄潇

(甘肃省临夏中学 甘肃 临夏 731800)

前言

高中生物课程自身存在着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所以要想使学生独立地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存在着一定困难,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时,往往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建模思维的培养。另外,由于生物学科中包含着很多抽象性较强的内容,导致许多学生无法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进而导致了生物课堂教学成果不够明显。在古老的教学模式下,很多老师只是向学生把生物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对其进行培养和锻炼,然后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影响到了学生对生物的知识了解得不够全面,因此,需要更加完善生物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切实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1.当前高中生物的教学现状

1.1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教学方式简单,新课程改革中提到要改变以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调整为主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重点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主体作用。然后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够仔细,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老师们一时难以转变传统教学方法,许多高中生物课堂上老师们仍然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未能与学生产生有效的交流,导致学生对生物无法产生兴趣,教学效率低,实践课程设置得少,生物学作为一个理科类专业来说,其实践性比较强,但是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模式陈旧落后等。生物课这门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内容,许多课程学习需要实验操作,但根据调查显示,许多高中课堂中对实验课堂不够重视,所设置的实践课程比较少,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比较低,导致很多学生对生物学科无法产生兴趣,教学的方式较为古老,尽管新课改思想下教师们对生物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许多教师仍然我行我素仍然沿用着老一套旧模式,未能使教育与时俱进,造成课堂脱离实际,不能对学生学习生物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1]。

1.2 从学生角度来看

学习对生物的兴趣不高,大多数高中生物教师认为,生物是一门理科性非常强的课程。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其实生物也是一门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生们生物成绩一般,高中课堂中,由于顶得住高考这一沉重压力,许多同学一门心思地投入到语数外学中去,觉得生物并不是主科,对待生物学习持敷衍了事态度,缺乏生物学习兴趣,缺乏主观能动性,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主动性不足、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其中主要原因是受了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二是因为教学的条件并不富裕,三是教学方式落后,四是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由于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长期习惯于老师“我讲你听”的模式,所以在心理上形成对老师的某种依赖性,遇事等着老师回答,不愿意发挥大脑思维去思考问题,主观能行性较差,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未能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技巧,生物这门学科本身就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再加上教师对教学过程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那么会影响到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2]。

2.提升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生物课程自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课程当中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都需要教一教就能够进行指导和讲解,而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能够有助于学生们对相关知识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学生们对掌握生物知识取得自信。在新课程进行改革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当前阶段,加强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探究式教学法应运而生,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供了有效保障。高中生物教师应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创新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做出贡献。当老师讲解生物知识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时,同学们应该认真听讲,抓住要领和精华,课下认真思考巩固[3]。老师通过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能够让学生在探究生物问题和观察生物现象的过程中更具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生物思维的循序渐进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的生物素样得以完善,而且能够让学生的生物学习技巧更加丰富,让学生在不断提出新问题、分析生物体、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对生物课程的深度学习,为学生后续的长远发展奠定意识和能力基础。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则

3.1 学生主体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重要基础。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拥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而如何将学生的这一能力和意识进行系统化的培养,则是当前阶段高中生物老师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老师在生物课堂上,需要时时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及时为思维陷入盲区的学生搭建生物学习的支架,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整个生物知识体系的构建。在生物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老师需要确保学生从课前导入到课后评价都参与进来,并确保学生在生物学习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了自主探索活动。在主体性原则的要求下,老师需要明确自身的引导者运用,做好对学生生物学习的协助工作,鼓励并提供充足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3.2 问题导向原则

教育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因为自身生活经验的局限和知识基础的不牢固等问题,遇到难以解决的生物难题。这时候,老师需要基于问题导向原则,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启发。值得注意的是,问题导向原则不是要求老师在生物课堂上给学生直接做出问题的解答,而是对学生思考的方向做出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索求得问题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想要推动学生生物思维的循序渐进发展,就需要重视对生物问题串的设计,让新知识能够从一个或多个问题的探究中呈现出来,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串联,以便助力学生完成对生物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同化。

3.3 情景教学原则

学生的个体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作为辅助,学生在特定的生物环境中进行生物知识和概念的学习,同样也会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生物知识和学习技巧,对所在生物环境中的生物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因此,老师需要重视情境的重要教育作用,结合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拥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出不同类型和风格的生物课堂,可以是生活情境,也可以是媒体情境。学生只有置身于相对真实的生物情境中,才能够对抽象的生物原理做出直观的解读。这就要求老师需要紧密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创设出与学生生物基础相匹配的情境。

3.4 动态教学原则

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技巧的不断丰富,学生个体的身心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这就要求老师在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支架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动态教学原则。其次,由于不同学生对生物知识理解的深度不同,掌握的效率不同,老师需要在纵向把控学生不同阶段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还需要从横向层面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进行了解,以便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出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这种生物教学支架的动态化搭建,能够确保生物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能够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之上获得相应的提升。

4.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4.1 改变原有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决定着人们在学习中能否有效地学到知识,特别是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上,学生思维方式的好坏最终决定着他们学习的质量,所以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清楚明白到自己在课堂处于什么位置,让他们重新定位自己在学习中扮演的角色,积极发挥他们在课堂上的作用和意义,并且要适时更新观念,认识到现在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其次提高他们的生物成绩和素养主要靠的是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将教材上的材料有效地利用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使用教材内容,结合课本中的知识,扩充阅读资源,由于课外阅读是整个阅读教学体系的最主要部分,它和教材中阅读教学内容相辅相成。同学们应该自己主动地去研究生物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并且在生物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慢慢提高自己在生物学习上的能力。例如人教版的高中生物教材中,当老师教“光合作用原理与应用”这节课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光合作用的作用与意义,并且根据有关的理论知识用实验来进行验证,确认光合作用是否存在,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记忆,有利于学生能够深切记住它的具体操作方法,使他们能够从自主探究中获得生物知识。再比如,在学习《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时候,老师可以设置自主学习目标为:(1)了解细胞学说的发展历程(2)对比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3)梳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形态的多样性和功能性各有怎样的特征和关系。老师通过制定明确的自学计划,能够唤醒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快速进入到生物学习的状态之中。

4.2 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生物教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师们的教学思想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不再受以前教学思想的枷锁,而是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教学方式,使其了解生物知识的价值与功能。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那么再好的学习方法也会失去意义。生物知识属于理科科目当中较为难学的一门学科,生物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去进行验证,仅仅依靠理论课堂知识是很难完成全部教学内容的。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让学生明白生物中存在的一些知识从而更好地去掌握好[4]。比如,在学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生物课堂上实现生物素样和综合能力的协同发展,老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生物知识基础、知识学习和迁移能力、课堂表现情况等,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确保各小组成员在性格和能力上保持优劣互补。然后老师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小组探究空间,通过组内分工的方式对生物知识进行理解和讨论,并在最后选派一位成员代表小组进行总结发言,老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总结和补充。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生物思维碰撞交流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且让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意识得到有效发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意识和能力方面的收获。

4.3 借助媒体设备

生物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不仅影响了老师对教学方式的选择,而且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当前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对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还对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学工具支持。为了让学生对抽象的生物知识进行理解,老师可以发挥多媒体设备的形象化功能,将刻板复杂的文字知识转化为视觉知识,以更加契合学生形象化思维习惯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生物概念。比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的时候,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展示更为直观的细胞图片,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细胞的结构进行一一对应。这种颜色鲜明、生动有趣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得到充分调动和维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生物探究兴趣。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能够发现生物和生活的本质关系,老师还可以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人、动物、植物等的细胞结构进行观察,通过对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生物课程的理解,从而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之余,还能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的生物思维能够在对比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4.4 频繁实验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物学科越来越重视。在这一情况下,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有效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活动则能够实现这一目的。其中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由于有些生物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难以在教室中进行展示,难以保证实验的最终结果。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应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提升生物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时候,受认知思维的局限,学生可能需要对本章节的内容进行一个细致的学习。基于此,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自行尝试进行“膝跳反应”的实验活动,通过观察敲打膝盖部位后,腿和脚会做出的反应,去思考产生这一反应的原因,并对这一反应出现的整个流程进行总结概括。目前我国高中生物课堂中设置了许多生物实验课程但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分析为破解这一困境,许多生物实验采用微课视频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然而如何在实验中有机融合实验视频和微课进行实验探究却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所以利用微视频进行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生物教师们重点研究的对象,进行更加丰富的丰富度研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开展更多关于丰富度相关知识的学习,促进自主学习[5]。

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重视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生物核心实施的关键地方。有鉴于此,教师在面对生物教学时,必须立足于当前生物教学形势,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不断丰富与扩展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多视角选择生物教学方法,逐步推动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生物这门学科无论是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还是在推广素质教育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和意义,生物教师在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探究出更加有利于高中生物教学水平提高的好方法和好策略,不断加强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推进学生的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科学高效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生物探究老师
生物多样性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第12话 完美生物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