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雕创作中自然与优雅的思考和实践

2023-08-12高冲冲

艺术大观 2023年21期

高冲冲

摘 要:木雕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同时也作为一种人类情感输出的媒介,艺术家通过在木材上构思、设计、取舍、雕刻等技艺来创作出各种形态的艺术作品。木雕作品通常展现出的自然与优雅,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灵性。

关键词:木雕创作的元素融入;自然优雅的表达;创作载体

中图分类号:J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21-0-03

木雕作品通常以自然为灵感来源。木雕艺术家也常常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将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景观等元素融入作品中。真实的大自然和切身的生活环境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感触,同时也伴随着情感方面的触动和憧憬。如何让自己的内心在客观环境纷争中产生的单方射线式情感更好地赋予在艺术品创作中,通过木雕作品能更朴素清晰地传达出来并呈现在观众面前,让惯性的视觉审美延伸至心灵的触摸,让作品不再是单纯地对客观事物的模仿,而是经过主观情感意识的融合将感情融入木雕创作中展现流露出来,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将木雕创作从对大自然的传统模仿工艺中抽离出来,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将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景观等元素融入作品中,结合多种元素手法、赋彩与塑造,用单纯、洁净的本色语言增加内心的情感表达,创造新颖独特的视觉语言,赋予作品新的生命意义,承载并传达平凡世界中碰撞出的情感火花,去更美好地诠释和展现生命的微妙感动和风趣瞬间,让生命的美好和感动定格,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态多样性,这才是木雕创作的初衷——自然和优雅之美!

一、木雕造型语言的返璞与延伸

对于木雕而言其造型语言的探索拥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无论木雕的创作方法和形式效果如何变化,都离不开一个造型语言的本质共性——“形体关系”。

木雕作品通常以简约、自然的形式呈现,不过分繁复,不夸张过度。艺术家通过对木材的雕刻、雕琢和处理,将作品呈现得自然、质朴,尽量在展现木材本身的原生美和天然质感的同时又能使得木雕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带给人们视觉和心灵上的愉悦。所有艺术形式的视觉呈现都建立在形体关系架构上,形体拥有内部和外部两个空间,视觉的形体可以理解为这两个空间之间的界面形象,当处于形体的外部空间时可以看见这个界面的外侧面,而处在形体的内部空间中可以看见这个界面的内侧面。形体与形体之间的空间组合方式包括相交和不相交,不相交的方式包括互不包含、包含和被包含等情况。比如,在写实的认知上,广谱性的存在有客观再现的写实和对客观事物加以提炼的“人为写实”,其造型的技艺源于对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观察和摹写,历经世代的发展、演变、交融和传承,变幻出无数的风格流派。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有着无数形态各异、精美绝伦的木雕实在令人叹服。其创作者如若能够意识到大自然中的万物存在共通之处,从被动的重复摹写走向主动的形体关系之间的造型探索,那么匠人或许也能运用世袭的精湛技艺去探索雕刻更多的物象形体。审美情感虽然总的来说是从美的享受中得到的愉快,但其内容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依据审美对象内容的不同而引起不同的情感态度。[1]木雕造型语言的探索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掌握已经模式化的技术,更是对开放灵活的思路以及想要表达的情感意识的培养。

木雕造型无论是写生人物还是动物,都是一种以自然界中的实际物体或场景为对象,通过对木材进行雕刻来还原和表现其形态、质感和细节的艺术创作方法。木雕写生通常需要艺术家对目标物体或场景进行细致观察,并在木材上进行精确的雕刻,以还原其真实的外形和特征,同时加强对雕刻的物象形体本身关系的观察、分析、理解,掌握物象形体关系的普遍规律。可以使木雕创作的造型思维避免被传统中部分固有化的概念和技法所束缚,让木雕创作能够更灵活主动、全面深入地认知物象形体;提高个体对形体关系的感受力和判断力以及对雕刻塑造形体自信的培养,让自身的木雕造型语言更加自由。

在木雕创作的过程中在客观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对自身主观感受的分析理解,建构个性化的形体关系体系,也就是木雕创作造型语言的延伸。事物的客观存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无差异的,日月天地都在按其自然的轨迹运动变化发展。雕塑的造型语言可以通过创新和个性化的方式进行延伸。艺术家可以在传统造型语言的基础上,引入新的元素、形式或者结构,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新型造型语言。这种延伸可以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新颖、前卫或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每个人作为生命个体,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生理和心理构造、人生经历、兴趣爱好、审美习惯,那么造型语言也可以通过对社会和文化的延伸来表达不同的主题和情感。例如,可以运用特定的造型语言来表现社会问题、文化特征、历史背景等,从而使艺术作品更加富有深度和内涵。不同的人即使在相同的时空面对同一物体,所见所感所想也不尽相同。造型语言可以延伸到更抽象和表现性的层面,艺术家可以运用抽象的形式、线条、颜色等元素,以及表现性的笔触、材质等手段,来表达情感、思想或者意境,从而创作出更加深刻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作品。

二、木雕造型語言的自然与优雅

木雕作品最终呈现出来的艺术方式通常需要艺术家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木材作为一种有机材料,质地复杂、纹理丰富,对艺术家的雕刻技艺要求较高。木雕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经过精心雕琢和打磨,体现出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和对木材的深刻理解。这种精湛的技艺赋予了木雕作品更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木雕造型语言的自然与优雅也都包含在其中。观者欣赏艺术家在创作观察和表现的过程中渐渐地构建出物象形体语言其用心塑造的真诚、和谐、生动、独特、富于生命力量的造型语言。虽然艺术不能言却情感万千。列夫·托尔斯泰则在其《论艺术》中明确地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传达感情”。[2]对于情感的表达总是那么的自然,艺术家可根据材料的属性“因材施艺”,无论是材料的选取还是题材的构思。

材质自然:木雕作品通常使用天然的木材作为原材料,如橡木、楠木、大红酸枝、黄杨、下叶紫檀、黄花梨等,这些木材本身就具有自然的纹理和色彩,使得木雕作品呈现出自然之美。木材的天然特性也决定了木雕作品在质感上表现出独特的优雅和高雅。

主题取材自然:木雕作品的主题通常取材自然界,如花卉、鸟兽、山水等,这些主题通过木材的雕刻表现出自然之美。木雕作品在主题选择上注重与自然相融合,呈现出一种自然的情感和意境,表现出优雅的艺术审美。

雕刻技艺优雅:木雕作品通常通过雕刻手法来表现自然之美,雕刻技艺的运用对于作品的自然与优雅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优雅的雕刻技艺能够使木雕作品在形态、比例和纹理等方面表现得更加自然流畅,呈现出一种优雅的姿态。

设计构思自然优雅:木雕作品的设计构思也是表现自然与优雅的重要方面。木雕作品在设计上注重与自然相融合,通过对自然界中的元素进行提取、融合和创新,使作品呈现出一种自然而优雅的造型。设计构思的自然与优雅使得木雕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和谐、舒适的美感。

色彩运用自然优雅:木雕作品在色彩运用上也注重自然与优雅。木材本身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木雕作品通常通过木材的天然色彩来表现作品的自然之美。色彩运用的自然与优雅使得木雕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色调,增添作品的优雅气质。

形式简约自然:木雕作品通常以简约、自然的形式呈现,不过分繁复,不夸张过度。艺术家通过对木材的雕刻、雕琢和处理,将作品呈现得自然、质朴,展现木材本身的原生美和天然质感。木雕作品常常以简洁的线条、流畅的曲面和自然的比例展现出自然界的美妙。

动静结合:木雕作品常常在表现动态的同时,融入静态的优雅。艺术家通过对木材的雕刻和塑造,使木雕作品呈现出动态的姿态、姿势和表情,表现生命的活力和灵性;同时,通过对木材的纹理和质感的利用,使作品呈现出静谧的氛围和优雅的气质,体现出木雕作品独特的内涵和韵味。

天人合一:木雕创作也常常融入人文元素,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艺术家可以通过雕刻人物形象、人物与自然元素的融合,以及通过对人物的表情、姿态、服饰等的刻画,表现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尊重和融入。木雕作品中常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呼唤人类对自然的珍惜和保护。自然是木雕创作的灵感之源。木材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产物,具有天然的纹理、颜色和形态。木雕艺术家通过对木材的雕刻,将其呈现出来,展现木材独特的自然之美。例如,通过对木材的纹理进行巧妙的利用,木雕作品可以呈现出树木年轮的纹理、树皮的纹理、山石的纹理等,使作品更加贴近自然。

优雅是木雕创作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木雕作品通常追求简约、典雅、精致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形态、比例和线条的处理,表现出优雅的艺术效果。例如,木雕作品中的动物形象可以通过优美的线条和流畅的曲线表现出其动感和灵动性,使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在木雕创作中,自然与优雅常常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木雕作品通过对自然界中生物、植物和景观的再现,以优雅的方式表现出自然界的美丽和和谐。总的来说,木雕创作通过对木材的雕刻和再现自然界的元素,以优雅的方式呈现出自然与优雅的艺术作品。这种融合使木雕作品既具有自然界的真实性,又具有优雅的审美价值,成为一种独特而迷人的艺术形式。

三、木雕创作中的情感再现

木雕作品的情感再现,主要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情感表达,情感的传达和再现就是艺术作品本身最自然、最优雅的体现。木雕艺术家在进行作品创作时,通常会根据自己的艺术追求、创作理念和情感体验,对客观事物进行主观的选择、加工和表现。例如,他们可以通过对形象的放大、省略、变形等手法,赋予作品更多的个性和独特性;通过对纹理、色彩、光影等处理,表达情感、情绪或观念。在木雕的创作中客观和主观往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艺术家在进行木雕创作时,既要考虑对客观事物的还原和表现,又要通过自己的主观创作手法和情感表达,使作品更具个性和独特性。观赏者在欣赏木雕作品时,也会根据自己的主观体验和情感反应,对作品产生不同的解读和感受。因此,木雕作品既有客观性的表现,又包含了艺术家的主观创作和观赏者的主观体验。

情感和色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说是世界上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罗丹也曾说过:“艺术就是情感”。[3]颜色可以激发出情感,同时情感也可以影响人们对颜色的感受。色彩和木雕同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木雕作品的色彩处理可以直接影响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价值。色彩可以对木雕作品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木材的颜色和纹理也可以为木雕作品提供独特的特点。

首先,在木雕作品中,色彩可以用来突出木材的纹理和木头的质感。例如,在使用某些颜料涂抹在木材上时,可以凸显出木头的纹理和质感,使作品更具立体感和艺术感。

其次,色彩也可以用来增强木雕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不同的颜色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如红色可以代表热情和活力,而蓝色则可以代表平静和安宁。通过选择适当的颜色和技巧,可以使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和吸引力。

最后,色彩也可以用来保护木雕作品。在木雕作品完成之后,可以使用透明的漆或蜡来保护木材,并且添加颜色来保护木材免受环境的侵害。

总的来说,色彩在木雕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还可以保护作品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色彩在木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增强木雕的表现力和美感,同时也可以表达木雕作品的情感和意义。在木雕创作中,色彩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应用,木雕中使用的颜色通常会根据作品的主题、情感和表现效果来选择。例如,在传统的中国木雕中,红色通常被视为幸福和吉祥的象征,而黑色则常被用来表达哀悼和悲伤。在西方雕刻中,常常使用大胆的颜色和明亮的色彩来表现雕刻作品的生命力和活力。色彩对雕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色彩与形体、空间、形象、情感、内容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色彩的融入能为雕塑增添无限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色彩运用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最终艺术效果。[4]正是这样,色彩的介入才让木雕的表现更有了无限的可能。

四、結束语

所有艺术创作的表达都需要一个载体,如何通过载体最大限度地表达创作的初衷并能让观者产生触动和共鸣,是艺术家不断探索和追寻的。

在实践探索中木雕作品创作的呈现看上去是那样的空灵轻盈,即使是用整块木头雕刻而成都丝毫没有传统木刻的沉滞感,作品都承载着对自然的情感呼吸。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能守护自己内心的天地,柔软之下也蕴含着强劲的生命,也是映衬艺术家内心的空灵和洁净,这也许就是所探寻的木雕艺术的自然和优雅。

一切艺术传达手法的最基本的目的,是更有效地让欣赏者自觉地接受作品所给予的感染和影响。[5]笔者把对人与自然的情感轨迹以作品创作为媒介传达出来,希望能让观者有所触动,这要比语言的倾诉更有感染力。

参考文献:

[1]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列夫·托尔斯泰,著.论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法]罗丹.罗丹艺术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

[4]美术大观编辑部.《中国美术教育学术论从》造型艺术卷[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6.

[5]王朝闻,著.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