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型保护用调节枕联合小三角枕在早产儿头型发育中的作用观察

2023-08-12叶小燕柯萍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1期
关键词:头型头颅早产儿

叶小燕 柯萍萍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福建 厦门 361000)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根据早产儿出生时间,可将其分为极早期(胎龄不足28周)、早期(胎龄28~31+6周)、中期(胎龄32~33+6周)、晚期(胎龄34~36+6周)几种类型,其中出生时间越早,体质量越低,成熟度越低的早产儿,围生期病死率越高[1]。由早产儿外表特征可知,其头部较大,颅缝能够分开,颅骨结构可塑性强,耳郭软骨缺乏,耳壳较软,极容易患扁头综合征。扁头综合征主要是指小儿头颅在一定因素影响下发生的不同程度的变形,根据变形情况可将扁头综合征分为斜头畸形(脑部后侧面的变形,于单侧卧位睡眠新生儿中常见)、平头畸形(脑部正后面变形,于过度仰卧位睡眠新生儿中常见)、平斜头(既存在斜头畸形特征,也存在平头畸形特征)、长头(脑部左右侧变形,头型窄长,于单侧卧位睡眠新生儿和趴睡新生儿中常见)、耳郭变形等多种类型。扁头综合征对患儿身心健康的影响较大,如改变患儿外观形态,影响患儿口腔功能、咽喉功能、耳鼻功能等;改变患儿脑部结构,影响患儿智力发育、运动发育等[2]。在我国扁头综合征发生率较高,为87%以上,加强扁头综合征防治,势在必行。文献资料表示,早期干预利于减少扁头综合征发生率,减轻患儿头颅变形严重程度。临床可采用的干预方法较多,如改良鸟巢式护理、软枕护理、定型枕护理等[3]。本研究针对早产儿提出头型保护用调节枕联合小三角枕护理干预方案,以下是基于108例早产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探究报道,希望能够为早产儿头颅变形防控提供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8例入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54例,其一般资料(表1)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早产儿(胎龄<37周)。②有救治需求,监护人知晓救治、护理方案,并积极配合。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伴有遗传性、先天性疾病。②头颅血肿。③出生后1 min(5 min)时Apgar评分≤3分。④重要内脏功能障碍。⑤病情危重。

1.3 方法

1.3.1 常规组 医务人员为早产儿实施常规护理。如系统评估早产儿健康状况,针对性给予吸氧护理、营养神经护理、感染预防护理等;根据早产儿体温、体质量等合理设置暖箱模式,通常暖箱温度控制在32~35 ℃;以肠道喂养为主,初始奶量维持在10~20 mL/(kg·d),添加量控制在15~50 mL/(kg·d),肠道喂养不耐受者行肠外营养支持;改良式鸟巢固定早产儿体位,护理人员每120 min协助其翻身1次,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平卧位等体位交替更换,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

1.3.2 干预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头型保护用调节枕联合小三角枕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护理人员积极采集科室收治早产儿信息,包括胎龄、性别、体质量、头围、胸围、身长、头型、常规检查结果、临床救治措施等,并做好相关记录,完成早产儿健康管理档案工作。

第二,护理人员利用头型保护用调节枕固定早产儿头部位置。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早产儿头颅形状、头颅变形严重程度等调整头型保护用调节枕形状,使其能够满足早产儿睡姿管理与头型保护需求。科室所用头型保护用调节枕由枕芯、枕套等组成,枕芯主要材料为环保型聚氯乙烯材料,呈长方体,长约30 cm,宽约18 cm,两端高,中间低,一般情况下高侧高度为4~5 cm,低侧高度为2~3 cm,且具有可调节性;枕套主要材料为柔软、清洁的绒布或棉布,将枕芯严密包裹,可拆洗。头型保护用调节枕应用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早产儿头颅情况针对性调整枕头形状,常见形状为中间凹,两侧凸。早产儿头部支撑不宜过高,一般维持在1 cm以内,根据头型调整枕头两端高度,两侧凸起较低一侧置于早产儿卧位侧颞处,凸起较高一侧置于早产儿卧位对侧枕处。

第三,护理人员每120 min协助早产儿更换体位,头型保护用调节枕放置位置能够根据体位更换而改变,保证早产儿左侧卧位时,两端凸起较高一侧位于头部右侧,早产儿右侧卧位时,两端凸起较高一侧位于头部左侧,早产儿仰卧位时,两端凸起高度相同,头颅置于枕头正中央。早产儿侧卧时,在其背部放置小三角枕,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早产儿仰卧位时,无须放置小三角枕。

第四,体位调整时,护理人员密切观察体位固定情况,评估与记录头型发育情况。根据早产儿头型变化科学调整早产儿睡姿、枕头形状,提高早产儿躯体舒适程度,同时保证早产儿头部与枕头完美贴合。

1.4 观察指标 ①根据早产儿翻身后120 min头部位置情况评价其体位固定效果。固定优秀:维持在规定体位,几乎未见偏移;固定良好:维持在规定体位,偏移幅度未超过10%;固定较差:偏移幅度超过10%或恢复原位;优良率=(固定优秀例数+固定良好例数)/总例数×100%。②统计干预30 d后两组早产儿头型发育情况,包括斜头畸形(根据头颅指数判断严重程度,重度不低于100%,中度在90%~100%,轻度在82%~89%)、平头畸形(根据经颅斜径差判断严重程度,重度≥12 mm,10 mm≤中度<12 mm,3 mm≤轻度<10 mm)、平斜头、长头、耳郭畸形[4]。③统计两组早产儿日间睡眠时间、夜间睡眠时间、全天睡眠时间。④计算护理期间两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参与比较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体位固定效果比较 干预组体位固定30例优秀,20例良好,优良率92.59%,常规组20例体位固定优秀,18例体位固定良好,优良率70.37%。干预组体位固定优良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体位固定效果比较[n(%)]

2.2 两组头型发育情况比较 干预组见2例轻度斜头畸形,1例轻度平头畸形,1例长头与1例耳郭畸形,总畸形率9.26%;常规组见4例轻度与2例中度斜头畸形,2例轻度、2例中度与1例重度平头畸形,2例平斜头,3例长头,2例耳郭畸形,总畸形率33.33%。

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头部发育情况更好,头颅及耳郭畸形率更低,且严重程度更轻(P<0.05)。见表3。

表3 两组头型发育情况比较[n(%)]

2.3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 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日间、夜间以及全天睡眠时间更长(P<0.05)。见表4。

表4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h/d,)

表4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h/d,)

2.4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干预组中9.26%喂养不耐受、7.41%体温不稳定、7.41%呼吸暂停、3.70%感染,与常规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早产儿在新生儿中具有较高占比,为5%~18%,我国早产儿发生率处于世界中下等水平,为7%左右,但因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早产儿数量相对较多。且在二胎政策、高龄妊娠、剖宫产分娩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早产儿发生率有所增加。早产儿因体质量低、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外界刺激适应能力差,故患病率、围生期病死率高。因此,加强早产儿救治与护理研究,对减少早产儿患病率,保证早产儿健康成长与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则针对早产儿头型发育护理问题进行了探究。

头颅变形是婴幼儿常见问题,是影响婴幼儿脑部发育重要因素之一。相关研究表示,早产儿是婴幼儿头颅变形危险因素,其原因主要在于:①早产儿颅骨结构可塑性强,睡姿不当极容易引起头颅变形。②早产儿头部较大,颈部支撑能力有限,头部姿势更倾向于偏向一侧,造成头颅变形。③早产儿在外界因素刺激下,如温度、光线、声响等,容易形成姿势偏好,增加头颅变形风险。④影响婴幼儿头型发育的因素众多,如低出生体质量、长时间住院、睡姿不当等均被证明是影响扁头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原因。相对于足月儿而言,早产儿多属于低体质量或极低体质量出生早产儿,且住院观察与治疗时间较长,其发生扁头综合征的风险较高[5]。目前,关于扁头综合征预防,头颅变形治疗,头型发育保护等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如每2 h调整早产儿体位,使其采用不同睡姿休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扁头综合征发生率;根据早产儿头型,利用纯棉布床单制作适宜棉布枕头,帮助早产儿维持正确体位,减轻头颅变形程度,促进早产儿头颅变形恢复;根据早产儿头型保护需求改良“鸟巢”,形成更适合早产儿特殊护理的保护包,给予早产儿足够安全感的同时,提升保温效果、头型保护效果等。谭瑞贞等[6]学者根据早产儿扁头综合征预防性需求,自行研制适用于早产儿头型发育保护的固定软枕,有效克服了传统软枕柔软度不足、支撑力较差、稳定性较差等缺陷,实现头部位置长效固定。本研究结果显示,头型保护用调节枕联合小三角枕干预下,早产儿体位固定优良率显著提高,达到92.59%;头颅及耳郭畸形率由常规护理的33.33%降低至9.26%,且斜头畸形、平头畸形程度较轻;早产儿睡眠质量大幅度提高,早产儿体温稳定性增强,喂养耐受性提高,呼吸暂停、感染等发生率有所减少。可见,头型保护用调节枕联合小三角枕的应用对头颅变形预防存在积极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早产儿体位固定需求,为早产儿营造舒适睡眠环境,提高其睡眠质量,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早产儿护理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早产儿是扁头综合征高发群体,对头型发育护理具有较高要求。护理人员采用头型保护用调节枕联合小三角枕方式对其进行早期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体位固定效果,减少头颅及耳郭变形发生率,减轻头颅变形严重程度,提高早产儿睡眠质量,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风险。对此,建议在早产儿护理中合理使用调节枕、三角枕等辅助工具对其进行头型保护,促进早产儿健康发育。

猜你喜欢

头型头颅早产儿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乘用车内部凸出物头型吸能试验方法分析与研究
某轻型客车行人头型碰撞保护研究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油菜花
嵇康·绝响
高速列车头型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
会说话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