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学“出海”的演进脉络、现实图景与突围策略

2023-08-11洪长晖徐雯琴

出版与印刷 2023年3期
关键词:海外传播出海网文

洪长晖 徐雯琴

摘要:研究中国网络文学成功“出海”的实践和经验,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文章立足于网络文学新发展阶段,指出网络文学“出海”的成功得益于技术驱动、现实土壤、海外因素与原生优势,网络文学“出海”历经了线下版权出售、线上翻译连载、自主平台主导传播、资源联动集群“出海”四个阶段,形成了扩大化的传播体量、多样化的传播形态和全球化的传播规模,依靠国内生态、发挥科技力量、深耕传统文化、注重通力合作、坚持受众导向是其显著特点。指出网络文学“出海”存在阅读体验有待提升、题材需要平衡、国际影响仍需扩大、知识产权亟待保护等发展问题,需要各方从长远出发,不断在实践中探索解决。

关键词:中国网络文学;网文“出海”;中华文化“走出去”;海外传播

DOI:10.19619/j.issn.1007-1938.2023.00.031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一、引言

使中华文化在海外走得更远、更稳、更有影响力,是近年来我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关键所在。尽管相关部门已经大力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海外的翻译出版,但传播效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一些“走出去”作品尚未引起海外读者的广泛关注。截至2021 年,虽然全国出版版权已經达到了进出口顺差0.96∶1,但近年来总体图书进出口比例仍保持在1.3∶1 左右。[1?3] 而令人惊喜的是,中国网络文学(简称“网文”)却极受海外读者欢迎,甚至与美国电影、日本动漫和韩国电视剧并称为“世界文化奇观”,形成一枝独秀的网文“出海”现象。作为中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网文的国际传播不仅有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全球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也对我国其他形态的文化“走出去”有着一定的示范作用。

目前国内已有诸多学者对网文“出海”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聚焦中国网文在海外的译介与传播概况,如郑剑委[4]、蔡翔宇[5] 从译介角度分析了网文海外传播的概况和困境;二是基于网文“出海”历程和现状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如欧阳友权[6]115、孙乔可等[7]88 就网文海外传播现状、未来前景等展开多样的研究;三是针对网文在海外特定区域的传播状况展开研究,包括泰国[8]、法国[9]60 等国家或地区。以上研究多面向翻译研究与跨文化传播,缺乏对其“出海”演进脉络的整体把握。本文立足于中国网文“出海”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新发展阶段,描绘出网文海外传播的现实图景,在总结中国网文海外传播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网文“出海”的实现因素分析

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网文“出海”得益于诸多力量的共同推动,其中,硬性的技术条件提供了传播的基础,国内外市场和文化环境带来了广阔的机遇,网文自身的独特性则提供了竞争优势。

1. 技术驱动

从网文“出海”的技术支撑来看,首先,互联网和通信技术作为基础条件,使得中国文学进入网络空间,具备了“网络性”特征。这种特征让中国文学在创作和受众层面的门槛降低,使其在数量和类型上突破了纸质媒介的限制,而其中类型小说尤其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与此同时,信息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传播体系使得网文跨越时空限制,既能与世界流行文艺保持流通性,又能以多语种和多模态展示于全球读者面前。

其次,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翻译技术和平台应用开发技术进一步提升,有助于网文低成本、高效率地在海外传播,并满足作者与读者的互动需求和社区归属需求。此外,多媒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延长了网文的产业链,为文学与其他网络文艺形式的转化提供可能,使IP 改编渐成趋势。

2. 现实土壤

从网文“出海”的现实土壤来看,离不开中国自身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支持。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传播力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点工作,加之“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文化交流,使以文学艺术形式来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网文走向世界成为可能。在市场层面上,目前国内网文行业不断发展,已形成完整的生产机制,市场规模不断提升并趋于饱和,为国内企业将目光转向海外谋求发展提供了契机。在此基础上,我国相关部门为网文走出国门提供了政策支持。从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开始,到《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等各项指导文件落实, 再到“ CCTSS( ChineseCulture Translation & Studies Support Network,中国文化译研网)-Amazon(亚马逊)”中国当代文学精品翻译合作项目、中国“网络文学+”大会“走出去”论坛、“自贸港背景下的网络文学出海论坛”等活动的开展,为网文的海外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3. 海外因素

在国内网文迅速发展期间,海外网文发展却相对有限。由于海外印刷文明时代畅销书机制极度成熟,这一惯性在网络时代得以维持运转,因此,在文学开始出现边缘化趋向且游戏、动漫等不断崛起的背景下,作者仍倾向于留在这一传统的机制内。[10] 在这种畅销书机制下,作者创作周期普遍较长,作品价格也较高,[11] 而读者则需要更为廉价普惠的内容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国际网文市场供需不平衡的背景下,关注大众情感趣味、新作源源不断的中国网文的出现较好地满足了海外市场的需求。

此外,中国网文在海外并不缺少粉丝基础。其受众群体主要来自日本ACG(AnimeComic Game,动画、漫画与游戏)文化、韩国电视剧、日韩轻小说等流行文艺所培养的粉丝,他们对于亚洲文学乃至亚洲文化并不陌生,甚至有很大的兴趣。[9]60 而且,不少中国网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早已走出国门,如武侠、功夫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深受国际社会的喜爱,因而海外受众对于包含此类元素的网络小说有较高的接受度。

4. 原生优势

就中国网文的内容而言,它不仅“承接了历史上承变文、志怪、传奇、话本、明清小说、鸳鸯蝴蝶派和金梁古、琼瑶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的轨迹,还嫁接了西方幻想文学传统、日本动漫、英美奇幻电影、欧日侦探小说等多种国外元素”[12]。这种综合世界多种文化元素的特质让中国网文本身极具文化接近性,这也是中国诸多其他文化形式所不具有的优势。此外,根植于网络媒介,网文在创作方式、叙事结构、媒介传播以及读者的阅读习惯等方面与传统文学有很大不同,形成了独特的“出海”优势。比如网文作者通常会采用日更方式,能根据读者反馈及时调整内容;多数作品文笔朴实通俗,读者阅读起来较为轻松,而且基于中国历史文化构造出来的富含想象力的内容情节,易让人获得“狂欢式的爽感体验”[13]。

三、网文“出海”的历史演进

从1991 年创立于北美的全球首家华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到后来陆续创建的《枫华园》《新语丝》等网刊,再到国内各大网文网站的兴起,网文本身“生于北美?成于本土”,在此基础上,中国网文逐步“走向世界”。[14] 在近20 年间,网文“出海”大致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1. 第一阶段:网文线下版权出售

中国网文“走出去”一开始是从港台走向东南亚,以线下版权出售为主。20 世纪末至21 世纪初,相较于内地市场,港台地区深受日本幻想小说的影响,处于萌芽階段且以玄幻为特色的网文很快吸引了一批港台出版公司,内地网文因而迅速成为繁体中文图书市场重要的大众读物。[15] 随着这些作品海外分销渠道的逐渐扩大,网文开始进入东南亚。2001 年,起点中文网前身“中国玄幻文学协会”(Chinese Magic Fantasy Union)将宝剑峰的《魔法骑士英雄传说》、玄雨的《小兵传奇》等网络小说由港台实体出版扩展到东南亚,[16]正式开启了中国网文的海外传播之路。

2002 年,起点中文网正式成立,经过两年的商业化发展后,于2004 年开始面向全世界出售网络小说版权,题材以玄幻、历史和言情类小说为主,如蔡雷平(笔名“龙人”)的《灭秦》《霸汉》被译成泰语在泰国出版;《鬼吹灯》系列被译成越南语、韩语、英语等语种在多国发售;《诛仙》也开始在越南开拓网文市场;2011 年,《盗墓笔记》英文版多版本上线亚马逊。2012 年,晋江文学城和20 余家越南出版社、2 家泰国出版社、1家日本合作方进行合作,发行地遍及东南亚各国。[17] 据统计,2010 年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的图书出版商每年从中国文学网站直接购买版权的小说都在百部以上。[18]

2. 第二阶段:网文线上翻译连载

随着中国网文在东南亚地区广泛传播,其影响力逐渐扩大至欧美国家,“出海”的形式也从实体出版转向线上译介。其海外译介活动肇始于粉丝在海外论坛的自发翻译行为,初期主要为日韩影视、动漫网站上的零散翻译连载,[19] 系统化译介的开端则始于朱洪志(网名“我吃西红柿”)所著小说《盘龙》。2014年,赖静平在Reddit 论坛上发表了《盘龙》的英文版Coiling Dragon,广受海外读者青睐。为方便读者追文,第一家中国网文英译网站WuxiaWorld(武侠世界)由此建立,[20] 正式开启了中国网络小说在欧美的盛行。

此后,海外粉丝的热情催生了一批专门翻译与传播中国网文的网站。在北美,自发翻译和分享中国网络小说的社区和网站高达上百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Gravity Tales(引力传奇)、Volare Novels(沃拉雷小说),与WuxiaWorld 并称中国网文三大英译网站。此外,还有主要面向东南亚读者的Barhe 和Hui3r 等网站,以及俄语网站Rulate、法语网站Fyctia 等其他语种的翻译网站。[6]116 这些翻译网站促进了中国网文在海外的传播,为下一阶段的“出海”进程培养了一批忠实读者。

3. 第三阶段:自主平台主导传播

2016 年,中国网文在海外的畅销成为国内关注的热点。本土的网文企业开始瞄准这一有待进一步开拓的市场,针对海外受众展开相关商业布局。由盛大文学与腾讯文学合并成立的国内网文行业超级霸主阅文集团,将其旗下的本土网文平台起点中文网进行模式创新,成立了起点国际(Webnovel),这是中国企业开创的第一家面向海外用户的正版网文平台。起点国际的建立让网文的“出海”之路从“海外翻译网站部分授权、大量盗文、在线翻译、延后追更”状态,迈入“正版主导、同步更新、多元布局、全面覆盖”的新阶段,[6]117 这也意味着中国网文开始规模化地向海外译介输出。

作为一个英译网站,起点国际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和精品化,丰富了中国网文“走出去”的形式。2017 年,起点国际在正式上线英文版后,又逐步添加了泰语、韩语、日语等多语种的阅读服务,还提供了包括PC和App 端口的跨平台互联网服务。起点国际还与WuxiaWorld、Gravity Tales 达成合作,为其提供海量作品授权和技术支持。此后,推文科技、星阅科技等国内企业也纷纷建立了海外网文阅读平台。

4. 第四阶段:资源联动集群“出海”

基于海外平台的建立,中国网文企业纷纷加快了海外市场的战略布局,积极谋求融入全球文化内容产业链。一方面,中国网文企业不断扩大“出海”规模,优化平台和服务的质量,开拓新业务,比如移动阅读分发平台掌阅科技有百余部原创网文作品授权到海外,被翻译成韩日泰英等多个语种,起点国际于2018 年上线支持海外用户原创的功能。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将网文的内容进行跨媒介改编呈现,实现影视、动漫、游戏等多形态的IP 输出,比如自2019 年起阅文集团携手腾讯提升内容生态,将《庆余年》等多部热门IP 电视剧改编版权输出至海外,并进行针对性译制。

从版权出售、合作出版,到平台自主、IP运营,网文“出海”进入新阶段。2020 年9 月6 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走出去”论坛上,大会组委会与推文科技签订协议共同推出“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开放平台”,并联合起点国际、掌阅科技等100家重点文学网站和多位知名网文作家,启动了“中国网文联合出海计划”。该计划鼓励内容创新实验和本土新类型探索,共同扩大中国网文的国际用户规模,并将集中解决网文翻译难及“出海”渠道少等问题。此计划的启动标志着中国网文“出海”已经进入了资源联动、集群“出海”的新阶段,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网文“出海”工作。[21]

四、网文“出海” 的现实图景

历经上述四个阶段的发展,中国网文已在全球文化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且海外影响力日益扩大,呈现出大众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和良好的传播态势,形成了全方位的传播格局。

1. 扩大化的传播体量

基于国内庞大的内容储备,网文“出海”的数量持续增长。阅文集团、掌阅科技、中文在线、纵横中文网、咪咕文学、晋江文学城等国内主要文学网站对外授权的作品已经超过3000 部,线上翻译作品近千部。[22] 截至2020 年,中国向海外输出的网文作品已逾万部。其中,实体书授权超4000 部,线上翻译作品超3000 部。[23]

此外,“出海”网文的类型题材日趋丰富。结合西方元素,并基于中国文化特色的历史武侠、玄幻仙侠、幻想言情仍是主要的题材,如《天道图书馆》《异世界的美食家》《巫神纪》《诡秘之主》等;同时,聚焦科幻、体育、游戏等众多反映现实的细分题材也逐渐崛起,如《青春从遇见他开始》《全职高手》《大医凌然》等均受到了海外市场的欢迎,满足了海外读者差异化的阅读需求。

2. 多样化的传播形态

当前,网文在海外主要通过实体书、多语种在线翻译、IP 改编等形态实现传播,其中IP 改编作品的海外传播已经渐成规模,包括影视剧、有声书、漫画等。如《择天记》入选“一带一路”蒙俄展映推荐剧目,《香蜜沉沉烬如霜》获得首尔国际电视节海外最具人气奖,《你和我的倾城时光》《扶摇》《赘婿》《斗罗大陆》《锦心似玉》《雪中悍刀行》等剧集也在海外主流视频网站及东南亚地区各大电视台热播,由《全职高手》改编的动画上线YouTube,漫画作品《恰似寒光遇骄阳》《放开那个女巫》《指染成婚》等在日韩市场也人气十足。

除了改编作品,IP 改编权也进一步输出海外。如《步步惊心》被改编为《步步惊心·丽》在韩国播出,反响较好;《许你万丈光芒好》在越南被改编为剧集《惹火娇妻》,成功掀起了2021 年年初越南的追剧热潮;同年,电视剧《赘婿》影视翻拍权被出售至韩国流媒体平台。多样的IP 衍生开发不仅使得网文的消费形态愈加丰富,满足了受众的多样化期待,也拓宽了网文作品内容变现的方式。

3. 全球化的传播规模

中国网文从港台向海外传播,一步步走向东南亚和欧美,“出海”版图涵括亚非美欧和大洋洲。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网文在沿线的亚非拉国家培养了基本市場,目前已覆盖40 多个沿线国家。此外,网文已成功在东南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与欧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两个主要市场区域建立了自身影响力,[24] 近年来又向南美及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区域扩展。[25]32

据统计,2019 年,中国网文“出海”市场规模达4.6 亿元,且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2020 年,随着更多厂商入局,海外原创内容布局全球,商业模式稳定盈利,加上疫情期间宅家经济兴起的双重影响,网文“出海”市场规模迎来迅猛增长,达11.3 亿元,增速为146%,用户规模达8316.1 万人,增速为160%。2021 年,网文海外市场营收规模达29.1 亿元,海外用户规模近1.8 亿。[25]32

五、网文“出海”的传播特点

目前,网文“出海”逐步实现了从“内容到模式、从区域到全球、从输出到联动”的整体性转换。[7]91 在这个过程中,从“出海”形式和“出海”途径,到海外用户培养与产业布局等方面,网文“出海”都有显著的传播特性,为中国文化向海外传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 依靠国内生态,实现全方位“出海”

从实体书版权的输出,到线上翻译连载,到自主平台主导传播,再到IP 的输出,网文海外产业链不断延长和细化,网文的“出海”实际上是国内网文产业链、生态圈的“出海”。基于网文自身所具有的“网络性”特质以及国内较为成熟的网文产业生态,其国内经验也能够输出海外被运用,国内产业生态圈进而升级为跨境产业生态圈。作为一个多维的网络体系,网文生态圈包括生产维、服务维、盈利维等维度,目前已在多个维度上实现了全方位“出海”。

在生产维上,网文企业仿照国内的职业作家和译者体系,建立了一套海外培养模式,如起点国际实行“翻译孵化计划”,培养海外创作者和译者,并直接将本土作家培养模式移植海外,目前已吸引和培育了20 多万名海外创作者,原创作品约37 万部。在服务维上,核心企业以自身内容平台为基础搭建网文海外平台,拓展海外阅读渠道。据统计,我国网文“出海”App 数量自2020 年起呈倍数增长,此外,还涌现了许多针对垂直市场地区的中小型平台。[24] 在盈利维上,网文“出海”已不再像早期主要依靠广告、打赏捐款和众筹来盈利,现今国内成熟的付费阅读商业模式已成为海外读者的主要消费方式,且读者的整体消费意愿不断上升。

2. 发挥科技力量,推动高质量“出海”

在网文的“出海”进程中,智能科技在诸多关键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译介工作。在网文需要批量输出海外以满足其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新兴科技成为打破翻译难度高和工作量大这两大桎梏的突破口,加快了构建跨域文化产业体系的步伐。如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推文科技独家研发了全球首个网文人工智能翻译生产系统,为国内多家网文企业提供“出海”整体解决方案。此系统能够全自动监测、抓取、翻译和发布已获得版权的中文小说,将网文翻译速度提高了3600 倍,成本则降至原来的1%,其用词的准确性也得到了认可。[17]

此外,在翻译底层技术方面,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语言服务企业传神语联自主研发了IOLAIDrive 系统,实现了对算法、算力、数据及应用反馈的闭环,能够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的人机协作体系。[26] 在受众大数据分析方面,点众科技采用独特的“内容精品化”头部书策略,通过其自建的测试系统,筛选出海外读者喜欢的、包含真善美元素的、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作品,并通过精细化运营培养稳定的海外受众。[27] 在网文“出海”形式创新方面,科技也不断发挥其独特的力量,如中文在线海外产品Chapters 作为互动式视觉小说平台,将文字作品转化为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打破了传统小说所固有的单向阅读模式,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欧美地区受到当地年轻女性的欢迎和青睐。[24]

3. 深耕传统文化,破除“走出去”壁垒

中国网文之所以能走出国门且深受海外读者的喜爱,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来打破地域间、民族间的文化壁垒。这种破壁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中国网文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念,这是其特有的文化传播优势。如由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庆余年》在YouTube平台上获得数十万点赞和数千条评论,引起海外粉丝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28] 其虽以视听语言呈现文学作品,但传达的文化内核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对正义的追寻、对美好的向往,这种理想主义和人文情怀是人类所普遍认同和期待的。第二,中国网文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其创作元素包括神话传奇、古典文学等文化资源。如《盘龙》《斗破苍穹》等作品凭借其雄奇瑰丽的想象与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了全球读者,丰富了受众阅读体验。而网文的风靡也反过来让中国传统文化收获了来自全球的忠实粉丝,部分海外粉丝甚至从“读者”转变为“作者”,将中国题材、中国元素、中国文化深深融入海外本土原创网络小说的创作中。

4. 注重通力合作,加强纵深化渗透

多方之间的通力合作已然成为推动网文全面“走出去”的重要保障,且呈现出主体多元化、范围国际化的特征。过去,各大企业更多是各自为战,现今则倾向于作为文化企业共同体“抱团出海”。如推文科技早在2019年就与国内数家知名网文内容平台达成合作,实现网文输出规模化;点众科技联合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等传统出版企业挖掘优质网文作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在“中国网文联合出海计划”中,100 家重点文学网站和多位知名作家的参与使得搭建策略共商、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产业共兴的集群“出海”机制成为可能,不仅有利于企业间取长补短,也为中国网文的国际化赋能。

在打造跨境产业生态圈的过程中,与国际企业展开多元合作有助于中国网文与本土产业的深度融合,以提高“出海”的力度,建构在地化传播格局。其中,阅文集团作为最早“出海”的企业之一,有丰富的对外合作经验。阅文集团与新加坡电信集团等海外优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投资泰国在线内容平台公司OckbeeU,深耕东南亚网文服务与内容平台业务;与迪士尼建立长期电视发行伙伴关系……这种多面向、全方位的對外合作能够缓解中国网文水土不服的问题,真正地加入国际出版产业体系,也便于更好地将中国网文的成长和运营模式带到海外。

5. 坚持受众导向,确保在地化传播

纵观国际上发展态势较好的日本动漫等文化产业,它们走的都是外需驱动的产业发展道路。中国网文在“出海”的道路上同样坚持以海外受众需求为导向,逐步从“有什么就出什么”转变为“需要什么就出什么”,确保网文能够实现在地化传播。初期,为了满足海外读者对内容数量和在线更新速度的高要求,各企业通过搭建平台和采用人工智能翻译实现了海量网文“出海”,并在作品更新时间上实现了中外同步,如《诡秘之主》在起点国际连载之初就采用了中英文同步更新,创造了全球网文订阅纪录。此外,基于用户的跨文化阅读理解和网络互动的需求,海外网文阅读平台不仅提供帮助用户理解的词条,还设有互动讨论板块以满足用户社交需求。

随着网文的持续“出海”,海外读者的差异化阅读需求推动网文“出海”走向精细化、定制化。对此,国内网文既针对受众阅读的地域差异来建构平台、输出内容,又针对细分市场推出垂直内容。其中星阅科技从主打女性向言情小说到2020 年开始打造差异化矩阵,不仅推出了面向世界多地的多语种阅读产品,如面向英语国家言情市场的Dreame、面向印度尼西亚言情市场的Innovel 等,还推出了面向男性和少数受众的阅读产品,如主打男性向幻想的Ringdom、主打LGBT+小说的Slash。[24] 在消费模式上,网文也进行了因地制宜的本土化探索,如针对消费能力强的用户采取按章或按本付费阅读,或者按月收费的模式,针对消费能力弱的用户则采取以广告模式解锁付费章节的举措。

六、网文“出海”困境与改进策略

虽然中国网文目前“出海”势头强劲,成绩突出,翻译效率不足等问题也可通过技术、合作等方式得到有效解决,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在阅读体验、“出海”题材、国际影响等方面的固有问题和新隐患仍阻碍着网文“出海”的步伐和文化传播的深度。对此,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1. 阅读体验有待提升

让海外读者获得高质量、全方位的阅读体验,既是网文“出海”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保证读者阅读黏性的重要因素。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应保证翻译的速度和质量,这关系到能否及时、完整且准确地将网文的内容和涵义传递给海外读者。虽然网文的翻译效率在技术加持下较初期已大幅提升,但是如上海市政协委员、阅文集团总裁侯晓楠[29] 所指出的,语言翻译质量仍是首要问题。对于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比如带有方言或行话属性的词汇,人工智能的翻译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另外,国内翻译人才也亟待扩充。其次,尽管已有大量的内容作品与多样的收费模式,但内容停更和收费太高仍是网文的主要痛点。据统计,一半以上的读者认为收费太高、更新太慢或突然停更是他们遇到的主要困难。[24]

针对上述问题,仍要不断优化人工智能翻译系统,并结合人工的校对和润色,实现“人机共舞”。在这一点上,传神语联已尝试将AI 作为翻译的中心并配以翻译员、质检员等人工辅助,建立人机协作体系。同时,翻译人才的培养也需提上日程。2022 年9 月,“海外翻译与传播应用能力培养计划”正式启动,迈出了加强语言翻译、对外传播等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一步。未来还需重点关注创作者的产出速度,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并提供更多元化、多层次的收费方式。据统计,来自欠发达地区的读者占比为81%。[24]因此,海外传播的商业模式要充分考虑地域性的消费能力差异,以推动消费意愿的普遍提升。

2. “出海”题材需要平衡

从自由生长到精耕细作,网文“出海”在作品题材上虽已有显著的拓展,但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的作品题材较为单一。其中言情类和幻想類占据绝对优势,分别主导着女频文和男频文,女性读者和男性读者对其偏爱程度分别为95% 和76%。[24] 基于商业逻辑,这些作品往往更注重打造畅销产品,难以真正彰显中国主流文化的价值内核。相较之下,反映时代特点、凸显文化价值的作品较少,精品数量有限。从海外原创作品类型分布来看,69% 男性作家创作的是奇幻类型作品,54% 女性作家创作的是言情类型作品,[30]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出海”作品中言情类和幻想类题材的主导性以及“出海”题材的极度不平衡。

由网文“出海”题材的不平衡出发,需要思考中国作为文化资源大国在进行文化输出时,应输出何种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文化传播的阶段性和长期性特征。在网文“出海”初期,有必要以普适性强、接受度高的作品作为中国文化的窗口来吸引海外读者的注意;但在中后期,在坚持“和而不同”的追求下,提高输出作品的广度和深度,让真正代表我国价值观的文学作品获得认可和接受才是重点。其次,在这一过程中,把握好坚持文化主体性和尊重他者文化习惯之间的平衡也极为重要,不能舍本逐末、顾此失彼。当然,这需要各方在网文“出海”实践中不断摸索,达到文化有效传播的最终目的。

3. 国际影响仍需扩大

虽然网文“出海”的体量和规模正在不断增大,但总体而言,相较于国内,国际主流界的反响仍不够热烈,相关作品缺少国际主流媒介的关注与传播,在国际文学出版市场仍处于边缘地位。这从中国网文在海外馆藏数的占比可见一斑。2022 年,包括《赘婿》《大国重工》《大医凌然》《复兴之路》等在内的16 部中国网文作品首次被收录至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之一的大英图书馆。[31]虽然这反映了中国网文正成为极具时代意义的内容产品和文化现象,但与大英图书馆约1400 万本馆藏的体量相比,目前中国网文被收录的数量仍是微不足道的。

究其原因,在我国国际话语权长期被压制的现实环境下,我国网文在海外的受众圈层仍较为狭窄,导致其难以迈向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因此,在巩固既有受众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打破圈层束缚,激发外围的潜在受众。一方面,需发挥交流互动和分享推广的作用。既要在评论区、论坛或其他社群激发受众参与线上讨论、互动、分享的意愿,也要积极展开线下的交流活动,如阅文集团在多国举行了粉丝见面会。另一方面,重视IP“破圈”的力量。相比于网文在国内的全产业链发展,其海外跨媒介改编和衍生品开发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完全释放其文学价值和商业能力,因此要努力打通不同文化领域的界限,推动不同文化圈层的受众流动起来。

4. 知识产权亟待保护

盗版侵权问题一直是困扰网文发展的痼疾。2021 年,中国网文盗版规模为62 亿元,保守估计已侵占17.3% 的市场规模。[32] 而随着中国网文在海外不断传播,盗版侵权更成了国际问题,一大批境外文学翻译类网站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大量翻译中国网文作品,通过搜索引擎和聚合阅读应用等得以广泛传播。据保守估计,某知名欧美地区网站依靠上述侵权模式,每年可获利数千万美元。以起点国际排名前100 部的热门翻译作品为例,在海外用户流量排名前10 位的盗版网站中,对这些作品的侵权盗版率高达83.3%。[28] 而在跨境贸易背景下,监控治理此类侵权行为的难度大大提升。

知识产权保护对于网文“出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网文版权的保护不仅是对原创作品的尊重,也是营造健康产业生态的关键。因此,应坚决抵制盗版侵权的滋生蔓延,推动版权保护的综合治理。在国内,要形成维权合力,加强行业内部合作,从创作生产、渠道分发等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管,从根源截断盗版流出的可能性,并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从宏观层面上加强保护机制的建设和监管追责。在国际社会,则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积极促进国内与海外的平台机构、相关部门等的协同,建立相关国际维权机制,共同打击侵权行为。

七、结语

中国网文依靠长期发展积累的实力和时代赋予的机遇,历经多年的海外传播实现了“出海”的正规化、产业化,已然成为中国文化输出海外的典型产业,不仅有力弘扬了中国的文学力量、时代精神、民族文化,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也积累了中国式产业生态全面“走出去”的经验,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借鉴。虽然网文“出海”目前在阅读体验、作品题材、国际影响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但可通过学界、业界等多方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改进。总而言之,对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大业而言,网文的海外“长征”只是迈开了第一步,但不会止步于此。未来要继续加大文化传播的力度,推动网文和其他形态的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

[1]202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N].中国新闻出版广 电报,2023-02-24(2).

[2]国家版权局.全国版权统计[EB/OL].(2021-02-26)[2023-06-02]. https://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hannels/12567.shtml.

[3]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EB/OL].(2021-12-16)[2023-06-02].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764/102441.shtml.

[4]郑剑委.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接受与网络翻译模 式[J].华文文学,2018(5):119-125.

[5]蔡翔宇.试论“网文出海”中的文化内涵损失——以 泛修仙类作品概念的译介和理解为例[J].外国文学动 态研究,2021(1):101-110.

[6]欧阳友权.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形态、动力与 屏障[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15-123.

[7]孙乔可,李琴.网文出海何以“走进去”:发展困境与未来想象[J].出版发行研究,2022(3):88-92.

[8]郭瑞佳,段佳.“走出去”与“在地化”:中国网络文学 在泰国的传播历程与接受图景[J].出版发行研究, 2022(9): 88-95.

[9]高佳华.中国网络文学在法国的传播研究[J].中国出版,2022(17):60-65.

[10]吉云飞,李强.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的启示[J].红旗文稿,2017(10):11-12.

[11]杨婉婷.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SWOT分析和策略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10):185-186.

[12]范伯群,刘小源.通俗文学的传统与网络类型小说的历史参照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8):100-114.

[13]叶雨菁.中国网络文学的跨文化传播解读[J].对外传 播,2018(5):33-36.

[14]欧阳友权.哪里才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N].文艺报,2021-02-26(2).

[15]林庭锋.中国故事的世界传播——中国网络文学海 外传播概况(2001-2018)[J].网络文学评论,2019(1):45-50.

[16]徐兆寿,巩周明.现状·症候·发展——中国网络文 学对外传播研究[J].当代作家评论,2021(2):21-25.

[17]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研究报告[EB/OL].(2020-08-31)[2022-11-15].http://report.iresea-rch.cn/report/202008/3644.shtml.

[18]邵燕君,吉云飛,肖映萱.媒介革命视野下的中国网络 文学海外传播[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2):119-129.

[19]邵璐,吴怡萱.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改编与翻译新生 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9-20(8).

[20]王一鸣,董苗苗.国际传播视野下网络文学海外出版研究[J].出版与印刷,2022(2):14-21.

[21]中国作家网.第四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走出去”论 坛顺利举行[EB/OL].(2020-09-09)[2022-11-15].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09/c404023-31854875.html.

[22]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2019中国网络文学蓝皮 书[N].文艺报,2020-06-19(5).

[23]刘江伟.《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发展报告》发布[N].光明日报,2021-10-05(3).

[24]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研究报告[EB/OL].(2021-09-03)[2022-11-15].https://report.irese-arch.cn/report/202109/3840.shtml.

[25]《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报告》发布[J].出版与印 刷,2023(1):32.

[26]半岛科技报.传神语联重构语言服务模式,共赢产业发展[EB/OL].(2022-06-02)[2023-03-0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4513555924795718&wfr=sp ider&for=pc.

[27]李洋.利用高端平台推动“走出去”[N].北京日报,2022-08-12(1).

[28]文化产业评论.社科院:2020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EB/OL].(2021-03-28)[2023-03-05].https://www.163.com/dy/article/G65ML3AJ0519CS5P.html.

[29]中华网.“网文出海”遇难点,政协委员侯晓楠建议解 决翻译人才匮乏问题(2021-04-02)[2023-05-08].https:∥hea.china.com/article/20230424/0420231263058.html.

[30]张熠.疫情下,网络文学“出海热”催生海外“宅作 家”,东南亚北美盛产网文作家[EB/OL].(2022-02-13)[2023-05-08]. 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451415.html.

[31]曹玲娟.中国网络文学作品首次被收入大英图书 馆[N].人民日报,2022-09-26(14).

[32]界面新闻.中国版权协会:2021年网络文学盗版损失 达62亿元,超八成作家受侵害[EB/OL].(2022-05-26)[2023-05-0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3870939071646708&wfr=spider&for=pc.

The Evolution Path, Realistic Picture, and Breakthrough Strategies ofthe Overseas Publishing of Chinese Online Literature

HONG ChanghuiXU Wenqin

Abstract: This research studies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the overseas publishing of Chinese onlineliteratu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going ou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national culture.Based o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of online literatur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successful overseaspublishing of Chinese online literature benefits from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factors, andprimary advantages. The overseas publishing of online literature has gone through four stages: offline copyrightsales, online translation and serialization, independent platform-led dissemination, and resource-joint clusteroverseas publishing, forming an expanded dissemination volume, diversified dissemination forms, and a globaldissemination scale. Furthermore, its distinguished features are relying on domestic industrial ecology, utilizingtechnology, deeply cultiva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oncerted collaboration, and adhering toaudience orientation. It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development issues in the overseas publishing of online literature,such as the needs to improve reading experience, balance themes, exp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nd protect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ll parties need to take a long-term perspective and continuously explore solutions inpractice.

Keywords: Chinese online literature; overseas publishing of online literature; "going out" of Chinese culture;overseas dissemination

Author Affili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猜你喜欢

海外传播出海网文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从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看东西方文化的认同构建
网文撷英
《青春之歌》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力研究
《参考消息》中的中国电影及海外评论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