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比较视域下我国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2023-08-11陈炜祺

出版与印刷 2023年3期
关键词:国际比较科学内涵数字出版

陈炜祺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数字出版业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我国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文章界定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与逻辑路径,从制度政策、数字经济、社会消费环境和数字技术四方面对国内外数字出版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比较。在此基础上,针对现阶段我国出版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实现我国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完善数字出版内容质量评价体系;提升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水平;整合各类数字化公共平台;实现数字出版内容增值;合理分配和平衡数字出版产业链不同节点的利益;发挥行业联盟或协作机构职能;打造头部企业,形成优质品牌;培育数字出版人才。

关键词:数字出版;国际比较;高质量发展;科学内涵;实现路径

DOI:10.19619/j.issn.1007-1938.2023.00.040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1]30,4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 年)》显示,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45.5 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同期GDP 名义增速3.4 个百分点,GDP 占比达到39.8%。[2]可见,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其中,数字出版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2020?2021 年和2021?2022年两期《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20 年我国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94.03 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5.56%,移动阅读等实现收入2448.36 亿元;[3]2021 年我国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101.17 亿元,相较于2020年,增幅为7.59%,高于2020 年的增长幅度。[4]数字出版不仅在中国蓬勃发展,在全球范围内亦如此。据调研机构Technavio 评估,2021年全球数字出版市场的总体规模在3600 亿美元左右,并且将在2021?2025 年以平均每年12.6% 的增长率加速扩张。[5] 由此可见,数字出版在全球范围内的高速发展态势十分明显。因此,本文在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础上,以建设文化强国与出版强国为目标,分析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与逻辑路径,以及国内外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提出促进我国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与逻辑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1]28。当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erated Content,英文缩写AIGC)、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 英文缩写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英文缩写VR)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3.0、元宇宙等全新生态的横空出世,为数字出版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发展机遇。如今,媒介融合已成为全球出版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数字出版也必須乘势而上。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政策制度保驾护航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数字出版正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1. 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

数字出版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新型出版方式。[6] 有学者研究认为,我国数字出版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出版业产值稳步增长,数字内容供给持续优化,价值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升级。[7] 但是,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仍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初级阶段,要达到中高级阶段还需要“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深度融合,坚持正确发展方向,提高盈利能力,完善产业链,丰富产品建设,提供全方位、高品质、公益性的数字知识资源服务”[8]。不少学者围绕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观点和建议。赵傲莉[9] 指出,“数字出版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除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一体化发展外,还包括优质内容、技术应用、衍生产品开发、人才建设等全方位发展”。刘九如[10] 认为,“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产品化战略,坚持内容为本,充分利用最新技术”。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张建春[11] 指出,“数字出版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一体化发展,打造数字出版精品,构建产业新生态,夯实人才根基”。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要素。

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对质量、驱动力和效率三者的优化,数字出版也不例外。同时,“数字+出版”的根本属性,决定了数字出版行业既要在质量上坚决贯彻出版业“内容为王” 的铁律;也要在驱动力上遵循数字时代技术先行的时代特性,以技术创新来驱动资源要素的汇集;还要在效率上体现“+”的特点,优化、贯通全产业链结构。以上几方面是数字出版实现高质量发展必备的核心要素。

综上所述,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包括以下内容:供给优质精品内容和正确的价值观,以技术创新驱动出版业资源要素汇集,深度运用先进数字技术整合加工出版内容,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完善数字内容营销体系,优化产业链结构,最终形成完整、高效、过硬的数字出版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传播链和人才链。

2. 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路径

(1)以优质内容奠基高质量发展打造优秀作品是出版的核心环节,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内容为王”都是不变的真理。在信息流动结构性过剩的数字时代,数字出版业要去信息“泡沫”、去作品“虚胖”,精心采撷优质内容,出版能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生活、引领社会实践的精品力作,构建品类丰富和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数字出版精品内容体系。数字出版单位需要对作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进行审核把关,坚守“三审三校”制度,摒弃“三俗”等低质量内容;摆脱过度炒作、娱乐化和唯点击率倾向,注重作品的文化内涵,出版有温度、有内涵、正能量的数字作品,形成精细化编辑加工、精品化内容生产的数字出版新生态。

(2)以数字技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数字出版因数字技术而兴,改变了传统出版产品的呈现、体验和消费方式。数字出版产品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视听等体验效果更好,用户的参与性更强,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当前,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出版业在内容生产、分发和运营模式上带来创新。例如,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可以实现内容生产者与受众的有效连接,提升内容供给的质量和精准化程度;利用AIGC、AR、VR、5G 及区块链技术,可以优化数字出版流程,保护作品的数字版权,降低数字化产品制作和内容创作的门槛,进而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利用物联网、网络直播等技术,可以实现营销增值服务,提升产业竞争力。

(3)以制度政策护航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

我国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数字出版的高质量发展。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壮大数字出版产业保驾护航。例如,2014?2015 年,财政部助力出版业数字转型升级单独立项,支持各类数字出版项目175 个,累计资助资金超过20 亿元,帮助数字出版产业完善前期基础工作;[12]2019 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推出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强化对数字出版优质内容的支持与引导。在“十四五”期间,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21 年发布《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壮大数字出版产业,包括着力推出一批数字出版精品,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新业态,做大做强新型数字出版企业,健全完善数字出版科技创新体系。[13] 这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出版融合发展,实施“重大项目驱动战略”,为我国数字出版做好顶层设计,从而鼓励、支持、推动这一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4)以新消费业态助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物流业和场景设计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以在线购物、移动支付、场景空间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消费方式。在阅读体验上,电子化、视听化、便捷化阅读拓展了传统书籍的阅读方式。据调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阅读和消费数字出版物。2020 年上半年,我国数字视频、数字音乐、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分别达到8.8 亿、6.4 亿、5.4 亿和4.7 亿,网民使用率分别达到94.5%、67.9%、57.4% 和49.7%。[14] 新兴的阅读和消费方式逐渐被接受并认可,这一变化为数字出版培育了庞大的消费人群,同时也倒逼数字出版业必须深耕内容资源,把握市场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构建数字出版产业的新生态。

(5)以出版品牌赋能高质量发展

打造数字出版品牌,能够有效地提高数字内容产品的用户覆盖率,还能为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树立标杆,引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打造数字出版品牌,需要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机制,通过建设出版者、出版作品、渠道运营者和用户一体化的品牌营销矩阵,形成品牌效应。通过品牌运营,进一步拓展数字出版品牌触达的场景,扩大品牌内容的覆盖面,以提高数字出版品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最终增加数字出版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开发建设的《辞海》网络版,是一款融合了音视频、图像和三维立体模型的有声、有色、有形的立体“辞书”,可在手機等设备上随时随地查阅。自2020 年12 月试运行以来,总用户数接近6 万,总搜索量超150 万次。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表示,《辞海》网络版正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上海新一轮城市建设需求的应时应势之举。《辞海》网络版堪称以品牌赋能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典范。[15]

总之,数字出版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作品内容、数字技术、制度政策、新消费业态以及数字出版品牌的共同助力,这五个方面是衡量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维度。需要强调的是,作品内容与数字技术属于其中的两个重要内部因素。作品内容是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命脉,是源头活水。数字技术是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发展动力,依靠新兴技术不断推动数字出版以更丰富、更沉浸、更具体验感的方式表达和传播作品内容。此外,制度政策、新消费业态、数字出版品牌作为必不可少的外部因素支撑着数字出版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中外数字出版业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比较

一种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的结果。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下,需要对影响数字出版业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下文将分析国内外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态势,并尝试从制度政策、数字经济、社会消费环境、数字技术四个方面分析影响国内外数字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1. 国内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态势分析

我国已步入数字经济时代,为数字出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数字出版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同时,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在个人日常生活中弥散着越来越多的“碎片化”时间,使具备即时性、便捷性、交互性与个性化的数字阅读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在此背景下,自2006 年以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一直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到2020 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已达11 781.67 亿元,较上年增加了19.23%。[3] 之后,即便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我国数字出版行业仍能逆势上扬。

整体来讲,国内数字出版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优势。例如,作为数字出版业重要力量之一的网络文学,其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2020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2020 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到249.8 亿元,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4.6 亿人,日均活跃用户约为757.75 万人,网络文学作者超过2130 万人,累计创作网络文学作品2905.9 万部。[16] 网络文学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网络文学生产和消费的成本优势。例如,对网络文学作者来说,通过一台电脑甚至一部手机就可以进行创作,设备成本和时间成本较低,且创作时间灵活;对读者来说,携带智能手机就能随时随地阅读,大大降低了阅读成本。此外,与传统出版业需要具备较高的准入门槛不同,网络文学从创作到出版的准入门槛都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国内数字出版领域的整体现状:因准入门槛较低而发展迅猛,同时也导致内容质量、行业水准参差不齐。

国内数字出版业近年来虽然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人才培养方面。数字出版作为新兴产业,其人才培养远未像传统出版业那样成熟和完善,数字出版从业者收入相对不稳定,从事数字出版的综合型人才、出版?科技复合型人才缺乏。[17]二是版权保护方面。较高的商业利润,便捷的生产与再生产,简单、低成本的复制技术,使得盗版和抄袭等侵权现象在数字出版业较为普遍。由于网络作品数量众多,对侵权内容的排查和认定难度高,对作品内容的产权保护难度较大;加之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诉诸法律的时间和费用成本较高,使得大量侵权行为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三是内容质量方面。由于数字出版准入门槛较低,导致作品内容泥沙俱下,大量的低俗、庸俗、媚俗和垃圾作品充斥网络空间,降低了数字出版作品的整体品质。

此外,目前国内数字出版面临的挑战还体现为价格机制的不完善和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18] 一方面,数字出版物特定的用户群体以及生产方式,导致其产品及服务价格不一,且我国国民知识付费习惯尚未完全养成,免费阅读仍是一种常态,难以形成符合用户需求的统一定价。而大量价格低廉的数字出版物不仅弱化了数字出版作品的知识价值,也不利于创作者的劳动和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数字出版仍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在“互联网3.0”环境下,数字出版单靠知识付费这一盈利模式,难以做到利润最大化。当前,数字出版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如何在竞争中不浪费原创内容资源、不形成恶性竞争环境、开发和运营长销产品与服务以增加盈利模式,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2. 国外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态势分析

数字经济席卷全球,国外数字出版业同样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一些跨国出版企业在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在内容、技术和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如美、英、德、日等国的一些出版集团推行自助出版模式,借助自己的数字平台和各具特色的服务,鼓励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创造,使内容汇聚达到最大化。[19] 另一方面,进行优势资源整合,通过并购与合作,形成规模效应和专业优势。例如,美国的约翰 · 威利父子出版公司(John Wiley & Sons)在 2016 年收购软件公司 Atypon 的在线出版平台替代自主研发的数字出版平台,快速整合全球优秀的学术期刊资源;美国教育出版企业麦格劳 ·希尔公司 (McGraw-Hill)近年来通过收购ALEKS 自适应学习技术公司、WriterKEY 等在线写作工具,来增强其在数字化学习领域的实力,弥补其在技术研发上的短板。[20]

总体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数字出版业起步较早,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例如,美国是全球互联网的发源地,其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媒体等信息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得益于此,美国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起步也较早。像康泰纳仕集团(Condé Nast PublicationsInc.)、赫斯特集团(Hearst Corporation)、企鹅兰登书屋(Penguin Random House)等企业,经过多年的融合出版实践探索,已经建立起了较为成熟、完善的组织架构来支撑其新媒体业务的发展。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数字出版业还更早建立起了比较完备和有效的版权保护制度。如谷歌公司在推动数字图书馆计划之初,就针对盗版和侵权实行“opt-out”策略,[21] 即出版商或作者限制受众在谷歌平台免费扫描其图书。

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的数字出版业虽然起步较早,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市场竞争压价、定价混乱、利润空间变小等问题。以英国数字出版业为例,当前英国的专业出版和学术出版的数字化程度较高,而大众图书出版的数字化程度却相对较低,市场份额也较小。在数字出版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者的降价预期下,英国数字出版商不得不承受不断降价的压力。[22] 此外,英国电子书市场的定价混乱,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形成市场淘汰机制,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无序和混乱的价格竞争无助于数字出版市场的发展壮大。

3. 中外数字出版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比较

(1)制度政策方面

近年來,我国连续出台了关于数字出版的一系列政策,整体制度环境趋向利好。例如,2018 年11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为出版业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2021 年5 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组织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的通知》,启动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引导出版业大力实施数字化战略。2021 年12 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特别强调要促进出版产业数字化迈上新台阶。[13]2023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 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 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数字中国建设体系化布局更加科学完备”。[23] 这些阶段性发展目标的确立,有利于政府精准把握对数字出版领域的宏观调控。

作为一种极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形态,数字出版业同样也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各国纷纷出台政策为数字出版业营造良好的制度和市场环境。例如,美国于1998 年制定了《数字千年版权法》。该法案直接限制规避技术(如突破版权保护措施的技术)及其设备的使用,在惩治制作和传播盗版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使用技术非法规避版权保护措施的行为定性为犯罪。[24] 除发达国家外,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出台了鼓励和支持数字出版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例如,在巴西和委内瑞拉,一些州和市政当局已经通过法律支持开放源代码的自由软件,这将有利于数字出版业增加利润空间、扩大再生产。从中外在制度政策方面的不同举措可以看出,在发展本国数字出版业上,西方发达国家的优势在于立法比较完备,细节上更加到位;而我国的优势在于举国体制下的宏观调控,在执行上更加坚强有力。

(2)数字经济方面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23 年) 》显示,2022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 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已连续11 年显著高于同期GDP 名义增速,数字经济占GDP 比重相当于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41.5%。从整体看,2022 年我国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为1.75,相较2012 年提升了0.09,数字经济生产率水平和同比增幅都显著高于整体国民经济生产效率,对国民经济生产效率提升起到支撑、拉动作用。[25]

另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 年年底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 年)》显示,2021 年,从规模上看,美国数字经济蝉联世界第一,规模达15.3 万亿美元;从占比上看,德国、英国、美国数字经济占GDP 比重均超过65%;从增速上看,全球主要国家数字经济都呈现高速增长,其中挪威数字经济同比增长34.4%,位居全球第一。[26]

数字经济整体发展向好对于数字出版业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做大了蛋糕,更是为数字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准备好了全产业链齐头并进的基础条件。从中外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全球各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都很迅猛,中、美、欧三方分别在数字经济的市场、技术、规则领域占据着优势。[26] 目前,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三极格局已基本形成。而我国的优势就在于国内市场庞大,且正在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后劲会更足。

(3)社会消费环境方面

社会消费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文化传统、教育水平、消费习惯、购买力、价值观念等要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32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0%。[27] 另据统计,在国内普通中产家庭文化教育支出比重日益增大。[28] 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居民购买力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关于数字内容和服务的消费將日趋常态化,与教育和知识文化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字出版产业也将获得有利的消费环境。

这一情况也同样发生在其他国家。在美国,用户通过手机等电子产品登录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网络平台便可以对图书内容进行评论和交流,移动电子产品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电子书等数字阅读的增长,[29] 为数字出版营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在许多国家,数字阅读逐渐被认可和接受。2022 年英国电子书产品销售同比增长20%,达到1.8 亿英镑;日本电子书市场占图书市场的1.1%,即117 亿日元;韩国电子书市场销售额达到1975 亿韩元。[30]9 在拉丁美洲和阿拉伯国家,因为年轻一代越来越多地习惯于用移动电子产品进行在线阅读,促使网络文学表现出极大的增长潜力。

虽然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中外在数字阅读上都逐渐发展出较为有利的消费环境,但不同的是,我国当前在移动支付方面的普及率和接受度更高,而这对于数字出版的发展显然更为有利。

(4)数字技术方面

尽管我国数字技术较发达国家起步稍晚,但随着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机构、IT 公司等通过加强学习以及自主研发,在数字技术创新上已具备一定实力,尤其是一些头部企业的后发优势渐趋明显。当前,5G、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我国已经趋于成熟;AIGC、VR、区块链等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AIGC 浪潮下,一些出版企业结合新技术进行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例如,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建立智慧阅读新生态来探索出版新模式,设立“平行出版实验室”,启动“AIGC 数智化出版项目”,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流程中的应用。[31]

在数字技术开发方面,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随着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设备不断更新迭代。在这一背景下,西方数字阅读也经历了从电子书到有声读物再到VR/AR、元宇宙等沉浸式阅读的发展。目前在人工智能技术路线方面,AIGC 的应用前景广阔,从 2022 年8 月人工智能绘画作品《太空歌剧院》获得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美术竞赛一等奖,到 11 月OpenAI 发布聊天机器人ChatGPT,AIGC 正在踏入出版创作领域。

目前,中外在数字技术方面各有优劣。西方发达国家的优势在于技术开发起步早,在芯片、软件等领域拥有一定先发垄断优势,且包括ChatGPT 在内的多项人工智能生成技术已经开始应用落地;而我国通过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大力加强自主研发,目前在5G、大数据分析、区块链、VR 技术等方面已经拥有一定后发优势,如果能在某些卡脖子领域获得突破,必能后来居上。

三、我国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

当前,数字经济时代已然来临,我国数字出版业正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机遇与挑战。2023 年2 月2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23]。整体上来看,相较于传统出版,目前我国数字出版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但在人才、版权、内容质量、价格机制、盈利模式、竞争机制等方面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国外发达国家数字出版业由于起步较早,在内容、技术、版权、人才等方面具有一些优势。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数字出版的经验和教训,针对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数字出版的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中关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既定目标。

1. 加强内容质量监管,完善数字出版内容质量评价体系

数字经济时代并没有改变“内容为王”的出版业基本生存法则,内容依然是数字出版的核心。当前数字出版市场秩序混乱、产品质量鱼龙混杂,内容质量让位于出版速度,忽视社会效益,无异于“涸泽而渔”。所以,现阶段亟需加强内容监管,提升数字出版内容质量,聚焦内容的精品化,赋予数字出版产业以工匠精神,推动出版单位构建以精品生产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激励优秀作品的创作。

同时,我国数字出版行业需要细化内容质量评价指标,构建第三方内容质量评价、审核及把控机构,引导各类平台和广大网民生产创作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文化产品,以营造良好的行业风气,强化数字出版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工匠精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激发数字出版市场的活力与正能量。

其中,尤其在关于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方面,要推出一批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重点出版物,通过建立重点作品跟踪推进机制,加强全流程内容把关和质量管理,打造标杆性主题出版精品。

2. 提升数字技术研发能力和应用水平,以技术创新驱动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对出版产业具有深远影响,能够优化数字出版产品及其服务的制作方式和发展模式。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和互联网3.0 时代的到来,我国数字出版业需要借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综合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AIGC、VR、AR 等技术的组合优势,优化全产业链信息平台技术,向用户提供全新的全景式、数字化的信息产品与服务,从而实现以技术创新推动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

例如,在当前AIGC 浪潮下,整个数字出版行业将有望实现价值重估。2023 年3 月29 日,首届中国AIGC 产业峰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产学研各方的代表分享和探讨了包括大模型、AIGC、ChatGPT 等当下热议的趋势和话题。大会发布首份中国AIGC 产业全景报告,预计2023 年中国AIGC 市场规模可达170 亿元,2030 年其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届时会催生出完全不同的新业态。正如学者彭家雨等[32] 指出的,AIGC 将开启内容生成和创作的新篇章,并有望带来内容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出版行业应牢牢把握 AIGC 发展的新机遇,丰富数字内容、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加速驶向智慧出版新阶段。此外,元宇宙时代的来临也将为数字出版带来各种新机遇。目前,不少出版机构已经尝试在元宇宙图书出版、元宇宙教育和知识普及、元宇宙价值链拓展、元宇宙产业化以及元宇宙理论构架等方面作初步探索。我们要积极促进元宇宙技术与出版数字化融合发展,促进元宇宙赋能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30]8,11 例如,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和中国出版网联合发起元宇宙出版与阅读实验室;中信出版社与日本伊势集团旗下的Eggor 项目达成独家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在Web3.0、元宇宙、数字艺术品、区块链实体应用等领域开展合作。[33]

3. 集中数字出版行业资源,整合各类数字化公共平台

目前国内主要的数字化出版平台有微信读书、京东、当当、掌阅、得到、阅文集团、咪咕、书旗、番茄、QQ 阅读等。由于这些出版平台业务类型相对单一,或侧重数字化信息销售,或侧重电子书销售,缺乏对内容的深度开发,尚没有形成价值链条。为充分发挥平台对资源、信息、技术等的聚集效應,需要整合数字出版商的数字资源,建立健全数字出版公共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平台、打造数字出版行业的版权交易及保护平台,同时搭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软件服务平台。不仅是线上数据库平台,线下也需要集中行业资源,搭建数字出版业的权威信息平台,推动数字出版业整体发展。例如,支持新华书店总店建设全国新华书店网络平台,实现品牌、平台、标准、数据、营销、管理的统一, 以聚合行业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优化经营模式、完善权益机制。同时,数字平台还需要提供数字出版物的评价功能,依托用户反馈机制,为用户推送个性化数字阅读内容,通过用户分享、推广与传播,促进数字出版市场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4. 拓展视野,跨产业链服务,实现数字出版内容增值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出版的生产者和服务者需要具有数字内容衍生服务思维,不能只局限于数字出版这一个领域,应充分挖掘数字内容的各方面价值,服务数字文化产业链中的不同领域。例如,针对一些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优秀IP,要加强全方位的开发和转化,积极与网络游戏、音乐、动漫、直播、视频加工、艺术设计、创意品生产等各种产业展开互动与合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内容增值。只有进入网状的融合开发,才能带动全产业链实现内容价值最大化。

5. 合理分配和平衡数字出版产业链不同节点的利益

数字出版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构成节点:内容提供方、技术提供方、平台提供方、网络运营方和消费者。各节点之间只有相互协作、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和作用,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实现产业链的闭合和盈利。[34]一般来说,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收入分配应遵循以下三点原则:一是多赢原则,确保数字出版产业链各环节利润得到合理分配;二是风险匹配原则,数字出版产业链各环节的收入应与其承担的风险尤其是技术研发风险和市场风险相匹配;三是投资匹配原则,在数字出版产业链结构中,各环节的收入分配应与投资相匹配,更多的投资意味着更高的收入分配比例。只有合理分配和平衡数字出版产业链上中下游不同节点的利益,才能促进我国数字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

6. 发挥行业联盟或协作机构职能,保护市场有序竞争

目前,国内外数字出版领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市场价格机制混乱、竞争失序、相互压价,导致数字出版物价格落差大,企业利润摊薄,并带来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不足、对优质人才吸引力弱等关联问题。为此,我国需要充分发挥国内数字出版行业联盟或其他非营利协作机构的协调作用,制定行业标准,构建合理有序的数字出版物市场价格机制或定价模式,约束数字出版市场的无序竞争、商业欺诈以及盗版、侵权等问题。2023 年4 月11 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预训练、优化训练数据,不得含有侵犯知识产权的内容。[35] 今后可以强化“以技术防盗版侵权”的思路,通过开发有效的防盗版技术手段和认定标准,降低认定和防范盗版、侵权行为的经济和社会成本,确保数字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

7. 打造头部企业,形成优质品牌,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培育10 家左右优势明显、传播力强、影响广泛的新型出版企业。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一个成熟、健康的行业,应有占据市场头部的品牌坐镇和支撑,以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以美国数字出版行业为例,其数字出版产业结构已经相对完善,头部企业及其品牌化运营模式都已臻成熟。从电子书市场份额来看,三大头部企业占据着市场主要份额,其中,亚马逊公司(Amazon)占据市场份额的60% 左右,巴诺书店(Barnes & Noble)占据市场份额的25% 左右,苹果公司(Apple Inc.)占據市场份额的10% 左右。相较于美国,目前我国数字出版行业基本上处于无序竞争的扩张阶段,有规模、有质量、有影响力的头部数字出版企业相对较少。因此,当前需要集中优势内容资源和数字平台,做强头部数字出版企业,打造优质数字出版品牌。例如,作为我国出版领域增速较快、销售实洋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中信出版集团,通过积极参与数字创新平台建设,就有望抢占先机,赢得AIGC 带来的提效红利;而作为国内出版企业龙头的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博库数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也可以通过在数字出版方向的持续发力布局数字出版与技术应用等相关领域。

8. 培育数字出版人才,满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

数字出版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储备和使用是产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36] 由于数字出版内容和技术更新快,业务实践性强,传统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特别是随着AIGC 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应用,对现代出版人提出了更大挑战,传统的、只擅长文字加工的编辑,逐渐会被更善于学习的流程化、标准化的人工智能取代。为此,我国高校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数字出版实践应用方面加大教学权重,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复合型人才。业界也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一方面,数字出版企业内部要构建人才培训体系、建立切实有效的培训制度,以提升员工的业务培训质量;另一方面,需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联合培养高层次数字出版人才,以满足新时代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 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

(2022年)[EB/OL]。(2022-07-12)[2023-04-11].https:/∩www.smartcity.team/reports/chinadigitaleconomy2022/.

[3]《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逆势上扬,产业年收入达11781.67亿元[EB/OL].(2021-10-29)[2023-04-12].http://www.cadpa.org.cn/3278/202110/41407.html。

[4]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发展保持良好势头[EB/OL](2023-02-17)[2023-04-14].https://k.sina.com.cn/article_7517400647 _ 1c 0126 e 4705903 wxml . html。

[5]任翔.数字加速与新增长周期:2021年欧美数字出版 发展回顾[J].出版广角,2022(1):50-55.

[6]钱聪.数字出版研究热点及未来展望[J].出版广角,2021(19): 58-61.

[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课题组,张立,王飚,等.步入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数字出版——2019—2020年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J].出版发行研究,2020(11): 20-25.

[8]张新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深度融合,推进数字出 版高质量发展——2019年度数字出版盘点[J].科技与出版,2020(3):13-27.

[9]赵傲莉.出版企业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出版,2020(17):32-35.

[10]刘九如.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析论[J].现代出版,2022(1): 39-44.

[11]张建春.坚持守正创新以数字出版的高质量发展助 力文化强国建设[J].出版发行研究,2021(11):5-6.

[12]张忠凯.新形势下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分 析[J].出版广角,2021(22):14-16.

[13]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全文)[EB/OL]。(2021-12-31)[2023-04-12].https://new.qq.com/rain/a/20211231A0DGRB00。

[14]聚焦“新消费”趋势,数字消费新业态了解一下[EB/OL]。(2021-06-09)[2023-04-12].https://www.pishu。cn/zxzx/xwdt/567573.shtml。

[15]近6万读者试用、搜索量超150万次《辞海》网络版 正式上线[EB/OL].(2021-05-27)[2023-04-14].https://www.sohu.com/a/468941990_120823584.

[16]第五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京举办[EB/OL](2021-10-10)[2023-04-15].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10/c 404023-32248737 . html。

[17]吴连英.四川数字出版的SWOT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22):120,141.

[18]侯欣洁,乔兰.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环境分析[J].创新,2014(3):43-47,70,127.

[19]赵树旺,余红.从英国视角看中国数字出版内容的国 际传播[J].出版广角,2014(5):53-55.

[20]吴雷.美国出版业融合发展现状调研与思考[J].出版 科学,2019(4):95-98.

[21]张雪峰.中美数字出版盈利模式比较研究[D].重庆: 重庆大学,2013.

[22]杨状振,王运灵.世界出版业巡礼之十三英国数字 出版业发展状况观察[J].对外传播,2011(11):60-61.

[2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EB/OL]。(2023-02-27)[2023-05-06].http://www.gov.cn/Xinwen/2023-02/27/content _ 5743484 . htm

[24]美国1998数字千年版权法[EB/OL].(2019-07-09)[2023-04-15].https://wenku.so.com/d/69701b0b765c11f59alac98ca3d54030。

[25]中國信通院: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EB/OL]。(2023-06-14)[2023-06-14].https://www.199itcom/archives/1597166.html

[26]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EB/OL].(2022-12-12)[2023-06-22].http://dsj.guizhou.gov.cn/xwzx/gnyw/202212/t20221212_77436753.html?eqid=a45f0eb30003261e0000000564282cf4。

[27]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EB/OL].(2022-02-25)[2023-04-15]. http://www.gov.cn/xinwen/2022-02/25/content_5675643.htm.

[28]报告称养娃支出占家庭收入的30%一线城市平均 每月为孩子花费6593元[EB/OL].(2021-08-13)[2023-04-15]. https://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21-08-13/doc-ikqciyzml152340.shtml.

[29]马必文.美国数字出版业发展及其启示[J].岭南学刊,2012(5):125-128.

[30]乔卫兵.元宇宙与出版数字化转型[J].出版广角, 2022(18): 6-11, 23.

[31]中信出版:启动“AIGC数智化出版项目”,加速推动AI技术在出版流程应用[EB/OL].(2023-04-13)[2023-05-06]. 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30413211854189424060.

[32]彭家雨,徐鹏.AIGC对数字出版的机遇与挑战[EB/OL].(2023-02-21)[2023-05-08].http://www.iii.tsin-ghua.edu.cn/info/1131/3323.htm.

[33]“元宇宙+出版”,会带来什么样的风景?[EB/OL].

(2022-12-25)[2023-05-08]. https://news.cctv.com/2022/

12/25/ARTIbyJFHSPDoVeT6yNyoU8g221225.shtml.

[34] WU R Q. The analysis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in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chain[C/OL]. (2016-08-11)[2023-05-06].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7538469.

[35]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 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EB/OL].(2023-04-11)[2023-05-06].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y/2023-04-11/doc-imypytun7491543.shtml?cref=cj.

[36]陈美华,黄轩,陈东有.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困境及对 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7(12):88-94.

Analysis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ath of Digital Publishing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CHEN Weiqi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igitalpublishing industry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and explores the main paths for the high-qualitydevelopment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 China. The article defines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logical path of the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digital publishing, and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of the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in terms of the institutional policies, digital economy, socialconsumption environment and digital technology. On this basis, in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challengesfaced by China's publishing industry, the main paths to achiev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digital publishingin China are proposed: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digital publishing content quality; enhancing the level ofdigit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tegrating various digital public platforms; realizing the value-addeddigital publishing contents; reasonably distributing and balancing the interests of different nodes in the digitalpublishing industry chain; playing the functions of industry alliances or collaborative bodies; building the headenterprises and forming the quality brands; and nurturing the digital publishing talents.

Keywords: digital publishing;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cientific content; realizationpath

Author Affiliatio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猜你喜欢

国际比较科学内涵数字出版
准确理解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
信用证欺诈及例外原则的比较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金融资产结构的国际比较及发展启示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