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活动赛事策划与管理课程“赛教融合”教学改革研究

2023-08-11武晓雪

科教导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赛教融合教学改革

武晓雪

摘要“赛教融合”是优化课程实践内容,推动理论与实践互通,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有效途径。文章从“赛教融合”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入手,以大型活动赛事策划与管理课程为例,对该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实施了“赛教融合”教学改革。通过改革,学生增加了参赛经验,提升了综合能力,教师的理论及实践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 大型活动赛事策划与管理;赛教融合;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8.023

“赛教融合”是指以各种类型的学科竞赛为目标导向,将学科竞赛纳入整个课程教学环节,以参赛、办赛的经验反馈教学。赛教融合不仅是各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途径[1],也是优化实践教学设计,促进师生理论与实践互通共融的有效路径。本文从“赛教融合”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入手,以大型活动赛事策划与管理课程为例,对该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实施了“赛教融合”教学改革。

1“赛教融合”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1.1赛教融合的设计理念

基于赛教融合理念的课程改革,目标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2],将竞赛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将竞赛评价融入课程考核,以自办校赛、外出参赛等形式,为学生不断提供实操机会。

“大型活动赛事策划与管理”课程主要研究大型活动策划中的赛事主题,以体育赛事为主,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会展专业高年级学生理解并掌握大型活动赛事的策划流程及实操过程,包括主题策划、可行性分析、赞助宣传、安全管理、赛后评估等。课程内容实操性强,实践课时占50%左右,课程性质及学情都适合实施赛教融合。

赛教融合鼓励学生通过参加校赛、对外比赛的形式加强实践。师生团队通过不断地思索创意、打磨文案,促进理论与实践双向融合。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提升团队合作、信息搜集及提取、人际交往、文案写作、语言表达以及综合协调管理方面的能力,实现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到综合能力提升的转变。

1.2会展专业学科竞赛情况

学科竞赛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会展专业比赛众多,从举办频次的角度可以分为常规竞赛和非常规竞赛。常规竞赛是指定时举办的学科竞赛,举办时间及流程比较固定,每届比赛的主题会参照社会及专业热点问题。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会展专业创新创业实践竞赛已举办十六届,设有会展项目策划、会展城市营销等赛道。“远华杯”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已举办十一届,包括会展项目策划、会展旅游策划等赛道。非常规竞赛是指非定时举办,但竞赛内容与会展专业学习内容关联性强的竞赛,如2020年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闭幕式创意文案征集暨大型城市营销活动。除了以上赛事,还有农博杯、四川省会展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等比赛。竞赛众多,在参赛和“赛教融合”的选择上要考量学生的专业素养、兴趣点以及教师的学科背景。

2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2.1教学目标改革

首先,课程教学目标转为理论与实践双向的互融互通。赛教融合改革后的教学目标改变了课堂理论到实践的单向性。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其知识与能力的提升途径是从实践到理论,或理论和实践的互融互通。参赛实践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辨思维,构建知识体系。

其次,课程教学目标多元立体。大型赛事活动策划与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不同层次的理论知识。赛教融合后的教学目标更加多元立体。在知识层面,学生要具备关于活动策划的相关理论知识,要有一定的艺术文化素养。在技能层面,学生需要具备文案写作、信息搜索和提炼、小组合作、创新思维以及思辨能力。在情感层面,学生需要具有专业道德素养,有一定的审美水平,树立文化自信,胸怀经世济民的理想。在思政层面,学生需要对中西方文化、国情社情等方面有深层次理解,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爱党;具备公平、公正、友谊合作、积极向上的体育竞技精神,以及职业素养[4]。竞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量,多元化立体的课程目标能使学生在作品设计中融入更多文化元素,契合社会环境、国家政策,也能提升作品的价值观和立意,有利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2教学内容改革

赛教融合教学改革设置开放性主题内容。开放的主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可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去进行资料收集、可行性分析,针对市场细分选择活动受众,设计相应的宣传推广、招商招展、安全管控策略及附加活动,更具吸引力。

赛教融合教学改革设置课程思政內容。学科竞赛主题与国情社情息息相关,教师在指导学生参赛时可结合比赛要求,不断发掘思政元素。以校办比赛“青春有我”为例,参赛策划项目的主题包括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自信、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科技赋能、和谐社会、国潮文创、职业素养等,这些都契合了大型活动赛事策划与管理课程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竞争与合作的体育竞技精神以及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提升人民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思政元素。

大型赛事活动是塑造城市品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宣传本地文化,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路径。一般的大型赛事活动,赛事流程、场地规格、赛制赛程、裁判及运动员的水平已有专业化的标准,策划方可设计的余地较少。赛事策划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创新性地展现城市面貌,借助大型赛事举办的机遇助力经济发展,传播本地文化,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训练的重点。以“赛事附加活动策划”实训为例,学生需要收集赛事相关资料,了解赛事历史,收集本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分析目标受众,进一步升华主题,设计附加活动。

2.3教学过程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较为被动。以大型赛事活动策划与管理课程为例,在前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中有很多关于活动策划的内容,如可行性分析、宣传推广、招商招展、安全管理、风险控制、项目管理等。不同课程的教学以相似相关的活动案例来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节庆、赛事、展览、会议等活动在流程上的不同,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始终要靠“动手操作”。赛教融合的课程改革,课堂内外都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共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更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激发。主题选择自由度较大,学生按照竞赛要求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策划方案,组织活动,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闭幕式创意文案征集活动为例,学生在完成“赛事的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学习后,教师以大运会文案征集活动作为课堂讨论作业,与学生一起探讨在开闭幕式当中本土文化元素展示的方式和可行性。

竞赛入课堂,双向驱动教學。专业竞赛引入课堂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也有利于教师教学。赛与教在融合形式上灵活多变,学科比赛既可以作为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的内容,也可以作为实训作业,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前期,教师根据已知的竞赛来进行教学设计,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寻找相关的背景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内容。例如,在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的会展项目策划赛中,评委对方案的目标受众、赞助商选择、活动安排、宣传推广以及风险管控方面的创新点考量较多。在课堂教学中,这些内容也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期,引入专业相关比赛促进教学。如首届四川省会展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比赛设置了个人赛和团体赛,共5个赛道,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比赛。教师将比赛引入课堂,鼓励所有学生参加。学生在理论考试中复习了专业知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四川省省情,自选主题进行项目调研及策划。教学后期,引入比赛评价标准进行课程考核。学校自办赛可结合校外学科比赛的竞赛内容和评价标准,作为学生的期末考核。任何一次参赛都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实训活动。

2.4教学评价改革

构建赛教融合、校企融合的多重评价体系。以2022―2023学期的大型活动赛事策划与管理课程为例,在赛教融合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课程组策划并举办了校内第三届“青春有我”创意策划大赛。大赛分初赛和决赛,初赛涉及全校7个学院200多名学生,共收到76份初赛作品,其中会展专业31份。初赛作品分三组由15位教师评阅选出了10份入围决赛的作品。决赛为线上举办,评委不仅包含思政、美术设计、市场营销、会展、管理等不同专业背景的高职称教师、学院领导,还包括会展企业“城记会展”的企业领导,使评价更具权威性。赛教融合、校企融合的多重评价体系,使学生获得了不同学科背景专业教师的指导意见,以及企业导师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给予的行业意见。之后的课程考核将学生分为“青春有我”的策划运营组和参赛组。策划运营组的考核偏重赛事运营,参赛组的考核偏重文案策划,结合“青春有我”初评教师的评价给予分数。

细化教学评价标准。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包括考勤成绩、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考核方式单一,不能真实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赛教融合的教学改革,融合了多个相关比赛的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学生的信息提取、文案写作、语言表达、小组合作、统筹规划、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3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3.1学生参赛的直接经验增加

大型赛事活动策划与管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班级、校级比赛,带领学生外出参赛等方式给学生提供实践实训平台,增加了学生参赛的直接经验,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各组织机构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举办了各类赛事。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依据课程教学内容及过程,带领学生参加校外比赛,拓宽实践路径,不断扩大学生的参赛率。2020年到2022年,授课班级学生参赛率从23%提升到88%。2020年10月,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师生团队获得“第31届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闭幕式创意文案征集活动暨大型城市营销活动”金奖,2022年11月获得四川省首届会展职业技能大赛个人三等奖。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参加校外比赛的最终目的不是获奖,但获得奖项对师生是非常有效的激励手段[5]。

3.2教师的理论及实践能力提升

“赛教融合”提升了教师的理论及实践能力。学科竞赛的优势是紧扣社会问题,将专业前沿发展问题作为比赛目标,激发多方的创新思维来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在理论讲授的同时,需具有高于课堂教学的视角,不断了解专业前沿内容。

4结语

大型赛事活动策划与管理课程的“赛教融合”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考核标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需要更进一步细化评价标准。教学内容与学科竞赛的融合仍在浅层,没有激发学生的深层动机。后续的教学改革需解决以上问题。

基金项目: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教学研究与质量工程“‘大型活动赛事策划与管理’课程‘赛教融合’教学改革实践研究”(2021JY12)。

参考文献

[1]潘双利,郑贵军.赛教融合视阈下本科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6):56-58.

[2]王明亮,张少华.会展策划“赛教融合”案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6):3-6.

[3]卢米雪.以赛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市场调查教学改革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7):117-119.

[4]张金凤,张欢.高校会展旅游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22,31(2):6-10.

[5]赵浩峰,张椿英,柴阜桐.将课外竞赛纳入课程设计环节的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29):41-42.

猜你喜欢

赛教融合教学改革
中职会计专业“以赛促教 赛教融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经管类统计学课程“赛教融合”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研究
大赛“效应”放大到课堂教学中的思考与研究
学前教育“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