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工科高校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3-08-11柳伟

科教导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就业形势新常态对策研究

柳伟

摘要 随着近几年全球工业经济不景气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使本就日趋严峻的工科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多样,短期内就业市场会更加低迷。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应做好新常态下的就业指导工作。文章以沈阳理工大学为例,从不同专业、不同群体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工科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工科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建设高质量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加强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帮扶等方面提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常态;高校;就业形势;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8.001

1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1.1总体就业形势分析

受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就业市场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就业工作任务艰巨。突出表现为:一是总量压力和市场需求结构性矛盾并存,市场需求结构性矛盾今后会更突出;二是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和社会就业需求不相匹配;三是招聘方式从“线下招聘为主”转向“线上线下相结合”,导致毕业生求职就业适应性大大降低;四是高校对“学历型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对称。

1.2不同专业的就业形势分析

近年来高校学生数量持续增加,研究生招生数量也持续增加,其中理工科高校毕业生占据一半以上,而社会针对这一群体的需求趋于饱和的问题也越加凸显。作为理工科学生,需要认识到严峻的就业形势。针对文科类毕业生而言,岗位需求仍然向“日趋饱和”的方向发展,未来几年就业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从目前的就业形势看,就业市场提供的岗位数量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不对应性,限制了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1.3特殊学生群体就业形势分析

1.3.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

我国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总体比例在15%左右,虽然国家建立了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但仍有部分学生在求学期间通过各种渠道参加勤工助学用以补贴部分学费和生活费,处理不好勤工助学和学习的关系就会对学业产生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想在第一时间就业,通过早日参加工作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同时也对就业岗位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又会因为沒有可依靠的社会资源和过硬的综合素质能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1.3.2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群体

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高校中有部分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面对学业的巨大压力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会出现焦虑、自卑、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使他们处于一种理想和现实间存在巨大落差的心理失衡状态。如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对他们的就业将形成极大困扰。

1.3.3“冷门”专业学生群体

由于学校历史发展和专业设置的原因,工科高校中往往存在着重点学科和弱势学科,也就是“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时供不应求,而“冷门”专业的毕业生求职时,要么竞争比较激烈要么无人问津,毕业生面临着择业困难的尴尬局面。

此外,在工科高校中,女大学生也会面临着岗位和专业的“性别歧视”,用人单位会以工作需要或专业不适合女生发展为借口,设定各种苛刻条件,优先考虑男生,使女大学生望而却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2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1就业市场需求方面

毕业生就业从市场角度来看面临压力与挑战。一是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二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整体不容乐观,大量企业用人计划数下降,近几年企业主要采取线上招聘的方式,不利于企业与学生进行更全面的沟通交流,为企业选聘人才带来一定困难;三是供给侧改革不全面,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匹配,部分专业毕业生供应量超出社会人才市场需求量,给就业带来一定困难。

2.2学生就业观念方面

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多存在“一步到位”的观念,在初次就业择业时,要求就业地点、薪酬待遇、工作环境、个人发展前景等均达到自己满意的理想状态。在“一步到位”的执念下,有的学生有业不就,宁愿失业也不愿到偏远地区或与自己所学专业不符的单位工作;有的大学生毕业后并不着急实习找工作,而是先回家或在学校附近租房,仅从事兼职或靠父母接济,花1到2年甚至更长时间专门复习备考;甚至有的毕业生长期找不到自认为理想的工作而备受打击,索性回家啃老,不愿意再提就业。“一步到位”的就业观念对大部分毕业生来说并不切合实际,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职业发展规律,对高校学生就业产生了消极影响。所以毕业生在就业时要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以平和的心态认真对待就业,防止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

2.3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方面

2.3.1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基本上按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但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并没有全面贯穿于学生教育管理活动中,甚至有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学生临近毕业的时候才通过毕业生辅导员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服务。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就业形势复杂多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不够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将严重制约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质量。

2.3.2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老师整体水平不高

普通本科高校基本上都成立了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具体负责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毕业生辅导员是就业指导的直接负责人,因而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就业质量。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往往是学校教师队伍中流动性最大的,大多数新入职的辅导员没有社会工作的经历,甚至没有经历过大学毕业求职的历练,对当前的社会就业形势没有深入的了解,参加工作后关注的重点也是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思想教育,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渠道学习掌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政府的就业政策和提升就业指导能力,制约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

2.3.3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重视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对象是大学生,特别是毕业年级的大学生,通过近几年就业指导部门的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大学毕业离校前最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有部分学生入学后,就为考研究生做准备,根本就没有考虑本科就业,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就业的紧迫性,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配合,认为可有可无,从而造成自己缺乏就业技巧。另外,一些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明显准备不充分,一旦开始择业就会显得比较茫然,手足无措,容易迷失自我,甚至有部分大学生对大学毕业后的人生目标不明确,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走一步算一步,不知道自己今后要从事什么工作。

3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3.1建设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各部门首先要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积极构建多层次、多内容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这是解决好就业问题的基础,大学生就业虽然是高校教育的收口,但这个口收得好坏反过来会影响到招生这个入口;而生源质量直接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统一认识、统一思想是解决好学生就业问题的基础,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与高校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工都应该积极鼓勵、热情支持,构建多层次、多内容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并正确认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训练和创业实践活动,在各自的范围内为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场地场所、资金资源等便利的条件和必要的支持。高校各部门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都应有指导本专业学生就业的意识和能力。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融入就业指导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逐渐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同时,学校就业主管部门要加强高校与政府有关部门的交流联动,定期邀请其到高校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政策宣讲。重视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就业指导,在学生入学后就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咨询,在学生群体中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2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

近几年国家大学生就业工作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众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多方位推动大学生有效就业。高校应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发挥校园招聘主战场作用,充分利用校内外招聘市场建设资源,千方百计拓展岗位信息来源。高校应积极主动与地方企业组建就业行业联盟,通过联盟、组团等方式开拓就业岗位,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拓展和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推动校内校外就业资源共享,建设、打造一批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大力推进校园网络招聘市场建设,加强线上服务联动,线上线下招聘相结合,进一步规范、简化网络签约功能,提高招聘签约成功率。

3.3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针对高校就业专职工作人员未来成长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相关标准和指标,畅通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充分发挥专职就业工作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投入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提升就业工作专兼职工作队伍建设水平,加强对就业指导专兼职教师进行政策指导和业务培训,建立一支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相对稳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的教师队伍,提高就业服务和管理专业化水平。

3.4加强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帮扶

积极开展“暖心”工程,对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实行建档立卡,制订行之有效的精准帮扶措施,同时落实好“宏志助航”计划,经常性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培训,加强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干预力度,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定期开展由省里相关部门牵头组织的困难群体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拓宽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消除困难群体毕业生在求职环节中遇到的就业歧视。

4结语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工科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面临的重要挑战。高校要站在政治高度,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积极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一支精干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基金项目:沈阳理工大学2022年学生工作研究课题“YQ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构建高校毕业生‘四位一体大就业’育人新格局”。

参考文献

[1]王艳琴.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对策[J].才智,2022(22):186-189.

[2]刘利.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J].人才资源开发,2022(9):54-56.

[3]侯胜东.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就业面临的重大机遇、主要挑战及对策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2(5):81-88.

[4]吴莫愁.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21,31(10):62-66.

[5]路鸣,王千,戚扬学.新形势下辽宁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1):22-24.

[6]王飞.工科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点与帮扶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8):162-163.

[7]李文涛,张帆.新形势下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建议[J].秦智,2022(9):64-66.

猜你喜欢

就业形势新常态对策研究
经管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浅析
浅谈高职院校机械CAD教学改革新思路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与对策简析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