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服式的右衽与尊左问题

2023-08-11贾洪波

文物春秋 2023年3期

贾洪波

【关键词】先秦服式;右衽;左衽;尊左

【摘要】先秦中原华夏族服式,上衣以右衽为常制,是尊左观念的反映。右衽是外衣常制,于内衣则似无定式,即左衽、右衽及对襟等均可。而周边所谓“蛮夷”族服式,实际可能存在左衽、右衽、对襟等多种情形,中原华夏族是以异于自身外衣“右衽”常制的“左衽”作为蛮夷服式的代表而称之。

文献记载,先秦时期中原王朝及华夏族各诸侯国的服饰皆以上衣下裳、束发右衽为主要特征,四周蛮夷之地则为“披发左衽”。本文要讨论的是,中原华夏族服式的“右衽”,体现的实是“尊左”观念;实际生活中,中原华夏服式以“右衽”为外衣常制正式,而于内衣可能并没有要求,即内衣可右衽,亦可左衽或对襟等;周边蛮夷之服式,可能存在着左衽、右衽及对襟等多种形式,只是中原华夏族以异于自身礼服正式“右衽”的“左衽”作为蛮夷服式的代表而已。

一、关于中国古代的左右尊卑观念

关于中国古代在方位上的尊左、尊右问题,文献记载中存在不同说法,后世学者观点也颇有争议,或主左尊右卑说,或主右尊左卑说,也有调和说左右尊卑观念并非绝对和一成不变,随不同的礼仪场合、不同的时间地域而有不同的变化,有时尚左,有时尚右,似无一定之规[2—6]。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不过,说方位尊卑观念最初源于人体与自然环境的位置关系的确定,应是大致不错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左尊右卑和上尊下卑一样,应该是正宗和主流。以天、地所代表的上尊下卑自不必说,那么左右尊卑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从字源上看,左、右本指人的左手、右手,引申为方位上的左边与右边。无论是主张何种观点的学者,都有认为左右尊卑观念是来源于右手的天生方便得力的,如“由于左手不方便做事,右手方便做事,自然左手虚静,右手役使。因而左手主和平顺事,右手主杀伐凶事……如此,‘左尊右卑则名从言顺”[2],“尊右產生在先,依据是右手方便有力”[4,6]。笔者曾就此请教过一些医学工作者(当然人数有限,不敢说代表医学界普遍的观点),得到的答复是,右手的方便得力是否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并无充足的生理医学上的根据。右手方便得力究竟是天生的本能,还是经长期的使用传统进化而成的习惯能力,实在也是个“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有些纠缠不清。体育运动中的左手将并不少,以左手执筷进食者也不罕见。乐器演奏都要讲究左右手的配合,左、右手是同等重要的,尤其是弦乐器,无论是弹拨的还是按拉弦的,能说是飞动的左手不如右手更需要灵活吗?像提琴、二胡之类,无一不是左手按弦、右手拉弓,言其左手指的灵动程度需要超过右手拉弓的性能需要并不过分。以书法而论,施以右手执笔写字实与字母及字序的右行有关(中国古代虽然是下行字序,但笔划是右行的),即便这样,西方字母文字国家以左手写字的人似乎也并不少见。当然左手写字者在中国极罕见,因为这样做的儿童很快会被大人纠正过来,不过也仍有极个别左手写字特例的存在。其实,不论右手是天生方便,还是后天的锻炼得力,笔者想说的是,与其关联的并非右尊左卑,而是左尊右卑。

左尊右卑方位观的形成,当与地球自转造成的天体运行方向有关。在地球上的人们看来,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特别是肉眼所见最大的也是对人的生存生活有着最重要影响的天体——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带来白昼和黑夜的变化,所以东方即代表新生、上升、发展,西方代表着死亡、下降、衰落。生活在北半球的中国人确定居住生活方位时很自然地以面南向阳为正向(人类很早就开始选择这种居处方位,如在学会营建房屋之前,选择天然洞穴时要尽可能选择背风向阳的洞口朝向),左东右西,自然也就形成了天道尚左、地道尚右、左尊右卑的观念①。及至社会分工、阶级产生,在不事劳动的贵族眼里,劳动者为卑贱之民,劳作之事为卑贱之事,劳心之事为尊、为贵,附会到人体上,凡劳动操作之事便多以右手行之,左手就应该“养尊处优”。《礼记·曲礼下》:“执主器,操币、圭璧,则尚左手”,郑注:“重慎也。尚左手,尊左也”,孔疏:“尚,上也。谓执持君器及币玉……则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左尊,故云尚左手”。左尊与右便是互相关联的,久之成习惯自然之事,右手也就渐有了本能的灵活性。中国人左撇子似乎不如西洋人多,乃是中国人很早就以筷进食(商代晚期即出土有象牙箸)之故,筷子掌握、操持起来较之刀叉更具有难度,需要极强的灵活性,故付之以右手,而多数情况下刀叉是左右开弓同时操作,其左右之分其实并不重要。

二、先秦服式右衽是尊左观念的反映

众所周知,先秦时期中原华夏族的服式是右衽,代表着文明进步;而周边蛮夷的服式是左衽,代表野蛮落后。古文《尚书·毕命》:“四夷左衽,罔不咸赖。”《论语·宪问》记孔子赞扬管仲帮助齐桓公攘除夷狄对于华夏文明免遭夷狄破坏的重大功绩之语“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邢昺疏:“夷狄之人披发左衽”。孔子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的话我们今天就如夷狄一样披发左衽了。

三星堆遗址一号坑出土一件小型青铜跪坐人像(图二,1),上身穿右衽交领长袖短衣,下身着犊鼻裤。从人物形象来看,小型跪坐人像的地位低于大型立人像,大约处于社会下层,发掘报告则推测其可能是“祝”的形象。商周时代中原以外的区域青铜文化往往在青铜兵器、工具及装饰品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地方文化特色,而在青铜礼器方面则表现出受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乃至常有当地文化青铜器与中原式青铜礼器同坑共穴埋葬的现象,三星堆遗址器物坑即是如此,多被认为是周边文化的上层贵族接受中原礼制的反映。如果说古蜀国的服式以左衽为常制,那么其社会下层的右衽服式就只能是受中原的影响,但是以大型铜立人所代表的统治阶层或高级贵族理当受中原礼制文化影响更大,外衣礼服却仍保持左衽,似难以说通,只能勉强解释为上层贵族在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同时还要保持某些土著传统(按:此大型铜立人像的单袖外衣,笔者亦以为可能是受到上文所言中原礼制行礼时的“袒”亦即“左袒”的影响)。二号坑还出土有3件小型青銅跪坐人像(图二,2),均身着V形领对襟长衣。所以,实际的可能是,古蜀地区三星堆文化的人们存在左衽、右衽以及对襟等多种服式,而并无特定常式①。放之四夷之地,也许皆然,只是中原华夏族以异于自己常制右衽的左衽作为蛮夷的代表服式而已,唯材料有限,这种认识尚难遽断,有待更多考古材料的检验。清人刘宝楠在注《论语·宪问》孔子论管仲功绩的那段话时说:“中夏礼服皆右衽……戎狄无礼服,亦无深衣,止随俗所好服之,而多是左衽,故夫子举为言也”[16],他认为戎狄服式是“随俗所好”,“多”而非“皆”是左衽,孔子只是举典型代表而言之。钱玄《三礼名物通释》也说:“常服均右衽,死者之服用左衽,外族亦有左衽者”[11]19,他用了“亦有”一词,似可表明他认为外族服式并非普遍作左衽,至少不是“皆作”。

而所谓中原右衽,也应只是外衣常制,而于内衣则可左衽以及对襟(直领)。宋镇豪先生的《夏商社会生活史》一书中依据所见商代玉、石、铜、陶人像归纳了商代服饰的10种形态,认为于领衽形式有交领右衽、直领对襟、圆领无襟、高后领敞襟等,其中圆领无襟者可能为罪隶所服袍式或套头衣之类,其余交领右衽之外大多都可判定为贵族内衣或燕居休闲之衣[17]。先秦文献所言“裎”,即是一种对襟单衣,属于内衣。裘衣也是对襟式①。而贴身之亵衣更可能多是对襟式。

先秦时楚国历来以蛮夷自居,但战国时楚国已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较深,故所见人像等考古资料反映的服饰多是右衽。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说“被发左衽,乃戎狄之俗,楚虽南夷,未有此制”[16],盖近于事实,而所谓“楚人上左”乃指楚人军队而言(左即左军)。1982年发掘的湖北江陵马山战国中晚期一号楚墓出土了迄今保存最为完整、数量最多的先秦墓葬死者的衣衾包裹,为我们研究先秦服式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18]。墓中出土各类衣服20件,计绵袍8件、单衣3件、夹衣1件、单裙2件、绵袴1件、鞋3双、帽1顶,还有1件“秋衣”(置于一小“竹笥”中,外系竹签牌自名“秋衣”②,是生者为死者助丧所赠的日常便服一类)。除此“秋衣”为对襟外,其余所有的衣袍展开后均为交领右衽,无纽,上衣与下裳联为一体。上衣下裳连为一体,与死者可能为女性的情况一致③。

马山一号墓墓主身着2件袍、1件夹衣、1件裙,内穿1条绵袴,衣服虽然均为右衽形式,但叠放方式却颇可考究。最外套一件绵袍,原为右衽作法,穿着时把里襟(小襟)压在外襟(大襟)之上,成为“左衽”形式;其内为绵袍、夹衣各一件①,均无纽,右衽。那么,死者生时穿在外套里面的衣服究竟是本作右衽还是原作左衽而死后反作右衽呢?虽然相关礼书文献中没有对这种情况的说明,以下述包裹尸体的衣服情况推测,我们以为当以后者为是,即本作左衽而死后反右。

马山一号墓用于包裹尸体的衣衾多达13层:最外4层是3层衾和一层为保持平整而铺垫的小方块丝绵(第3层),最里面的第13层由一件锦巾和一件单裙合成,自第5层至第12层为5件绵袍和3件单衣,从第6层以内一正(衣领与头向一致)一倒(衣领与脚向一致)间隔包叠(表一)。死者穿裹以及尸身之上叠放的衣衾共有19层,研究者谓大体符合礼书记载的“小敛十九称”之数[19]。所有衣服皆右衽作法,但如从包叠的形式来看,凡正置者皆“左衽”(右襟压左襟),倒置者皆“右衽”(左襟压右襟)。

《仪礼·士丧礼》:“商祝布绞衾、散衣、祭服。祭服不倒。”《礼记·丧大记》:“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郑注谓“散衣有倒”,倒即衣领倒置与脚向一致。孔疏谓:“祭服,谓死者所得用祭服以上者。小敛十九称,不悉著之,但用裹尸,要取其方,而衣有倒领在足间者。唯祭服尊,虽散不著,而领不倒在足也。”祭服,为外著之礼服;散服,按字面理解和孔疏的意思,是指不穿于死者身上的散裹的衣服。祭服亦有散放者,如据《士丧礼》散衣与祭服并举,则散衣多应属内衣一类(贴身内衣又谓之“明衣”),当然也可作为日常起居之便衣。马山一号墓棺中出土衣物情况与礼书记述大体相符。死者所穿,外衣为左衽,内衣皆右衽;而包裹之衣正置者为左衽,倒置者亦皆右衽。据礼书似可以认为,凡正置左衽者均为祭服,倒置右衽者均为散服。死者生时外衣右衽,死后反左;那么,死者的右衽内衣,很可能是生前左衽而死后反右的,这也是很自然的事。可以为此佐证的是马山一号墓中出土的4件彩绘着衣女木俑,其高矮、大小、体态、容貌、服饰等基本相同,上衣用朱红色凤鸟纹绣绢做成,右衽,内衣领用墨绘出,显示为左衽[19]②(图三)。

綜上所述,笔者以为,先秦中原华夏族的服式礼俗,以外衣右衽为常制正式,而对内衣其实不作要求,可右衽亦可左衽,如为穿着整体匀称实际可能多为左衽。而在所谓周边“蛮夷”,则可能左、右衽乃至其他外衣领衽形式并存,并无定式,左衽或可能相对多见,更主要的是对中原华夏族来说显得比较特别,故华夏即以之为其标识。由于衣服的保存不易,相关考古资料实在有限,上述认识很大程度上是结合文献记载所做的推测,自然还有待日后更多考古资料的检验。

————————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第2版.北京:中华书局,1990:270.

[2]黄发忠.尊左与尊右的源流[J].文史知识,1985(6).

[3]姚国旺.春秋战国时期官制尊左尊右考辨[J].文史知识,1988(2).

[4]常林炎.尊右、尊左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5).

[5]张霭堂.谈尊左、尊右的产生先后及其内涵差异[J].文史知识,1992(4).

[6]杨琳.左右尊卑文化现象的研究[J].中国文化研究,1996,12(夏之卷).

[7]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M]//宋镇豪,段志洪.甲骨文献集成:第7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111.

[8]朱桢.读《甲骨文所见商代的服饰》:与杜勇先生商榷[J].中原文物,1993(3).

[9]杜勇.甲骨文所见商代的服饰[J].中原文物,1990(3).

[10]晁福林.先秦民俗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7.

[11]钱玄.三礼名物通释[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12]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潘雨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627.

[13]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汉市文化局、文管所.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简报[J].文物,1989(5).

[1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15]朱彦民.殷墟玉石人俑与三星堆青铜人像服饰的比较研究[J].四川文物,2004(1).

[16]刘宝楠.论语正义[M].高流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579.

[17]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76—385,图47—50.

[18]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19]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江陵马山砖厂一号墓出土大批战国时期丝织品[J].文物,1982(10).

〔责任编辑:成彩虹〕

————————

①虽然阴阳五行学说产生较晚,但人类对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神灵的崇拜与祭祀早在原始宗教万物有灵观念产生时就有了,以敬天之祭(以拜日为代表)为最早、最重也是毋庸置疑的。至于生活在南半球的土著人原初是怎样的一种尊卑方位观,由于知识所限,笔者尚不敢遽断。不过生物环境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南半球并不适合生命居住,这个问题超出了笔者的学识认知范围,兹不讨论。

②《左传·昭公十一年》:“衣有襘,带有结。会朝之言,必闻于表著之位,所以昭事序也;视不过结襘之中,所以道容貌也”,杜注:“襘,领会”。《说文·衣部》段注:“《玉藻》《曲礼》《深衣》皆谓交领曰袷,襘即袷,会、合同义。且叔向‘视不过结襘之中即《曲礼》视天子‘上不于袷,下不于带。”

————————

①2021年以来,三星堆遗址又有六个祭祀坑被发现、发掘,出土大量珍贵文物,由于发掘及资料整理工作尚未结束,公布资料有限,本文暂不作讨论。不过,仅就目前刊布的资料来看,新出六坑遗物文化内涵与之前的一号坑和二号坑大同小异。

————————

①《诗·郑风·羔裘》:“羔裘晏兮,三英粲兮”,朱熹《诗集传》:“三英,裘饰,未详其制”。今人高亨《诗经今注》谓:“英,缨也。古人的皮袄是对襟,中间两边各缝上三条丝绳,穿时结上,等于现在的纽扣,有一边的三条丝绳有穗,结后则垂下,即此处的三英。粲,鲜明也。”(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14页)。

②按“秋”字原篆从“纟”旁,今字所无,本文代以“秋”字。

③据发掘报告《江陵马山一号楚墓》附录二《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人骨的人类学研究》结论,死者为女性,年龄40~45岁,体质特征与东亚蒙古人种的华北类型较相似,与青铜时代的华北古居民可能有较密切的关系(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

————————

①发掘报告《江陵马山一号楚墓》的说法前后不尽一致:第98页“关于葬式有衣衾包裹”的讨论中说是3件袍,第17页对随葬品的记述及第20页出土衣物登记表中则记为2件袍和1件夹衣(N19、N22、N23)。

②按:发掘报告《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与简报《湖北江陵马山砖厂一号墓出土大批战国时期丝织品》的描述不尽一致,其描述为:“面和颈部绘肉红色,用红黑二色绘交领右衽。身着单衣,无领,无袖,披于肩上。”(第80页)经仔细比对,笔者以为当以简报所述为是,报告所附此木俑的彩版和图版照片误呈180度水平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