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绿色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和体面劳动

2023-08-11许远

职业技术教育 2023年18期
关键词:绿色经济

摘 要 绿色经济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绿色经济的重组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绿色职业,产生了数量庞大的绿色技能需求。为适应我国绿色经济的崛起、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社会职业分工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重新标定了绿色职业。下一步,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绿色技能开发的思潮推动下,应将绿色技能开发融入到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并付诸实践,开发通用绿色技能框架体系、推进职业标准绿色化转型、分类施策开展绿色技能提升培训、促进专业教学标准绿色化转型,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师资培养方案,促使高效、节能、低污染、循环可利用等发展理念全面得到贯彻,让“绿色技能”成为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

关键词 绿色经济;绿色职业;绿色技能;高质量就业;体面劳动;职业教育与培训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18-0007-09

作者简介

许远(1973- ),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编审,《中国培训》执行编委,研究方向:技工教育,职业教育教材编辑,职业教育期刊出版(北京,100101)

基金项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2年度部级科技项目“职业与专业对应指引编制技术与方法研究”(KS2022-29),主持人:许远

一、绿色经济和绿色职业的产生

(一)绿色经济的崛起

1989 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在《绿色经济的蓝图》一书中提出了绿色经济的概念,认为绿色经济是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新经济形态,是产业经济适应人类环境保护与健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形式。

自此,绿色经济进入大众视野,并在近几十年来逐渐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其内涵愈发丰富、外延日益广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其定义为:“可带来人类福利和社会公平的改善,能显著降低环境风险与生态短缺的经济。”国际劳工组织(2019年)的描述是“构建绿色经济,就是重构企业和基础设施,以实现自然、人力和经济资本投资的更高效回报,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取用更少的自然资源,减少浪费,缩小社会差距的过程”。美国劳工部将绿色经济界定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循环利用材料资源,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等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

总体来说,绿色经济具有降低碳排放及污染、增强能源和资源效率、保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防止破坏生物多样性等特征,体现出环境与资源的价值及利用自然资源的公平性,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性,引导产业结构优胜劣汰、动态发展。其外延包含环境友好型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循环利用型经济的价值取向和特征,是兼具低碳、资源高效和社會包容的经济形态。

我国学者指出,“绿色经济是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同时产生经济和环境效益的人类活动”[1]。其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原有经济进行绿色化或生态化改造[2],包括开发新生产工艺、替代(或降低)使用有毒有害物质、高效和循环利用原材料、降低污染物产量并做净化处理等;二是发展有助于改善环境或对环境影响小的产业,包括生态农业、植树造林、有机食品、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生态旅游、服务业、高新科技等。

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发展理念的引导、环保意识的觉醒、科技创新的驱动、市场需求的刺激。在绿色发展理念影响下,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追求安全、节约、无害成为选用衣食住行用品的主要标准。在绿色消费需求对产业的投射作用下,绿色原材料、绿色装备成为提供产品与服务的主要选择。绿色环保的生产要素和消费品市场日渐成熟、需求强劲,反过来进一步刺激资本投入,为绿色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和发展动力。

(二)绿色经济的概念和范畴

1. 概念演进

绿色经济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先后经历了“环境主义”“生态经济二元融合”和“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发展”三个阶段[3]。

环境主义阶段:认为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并不直接影响经济发展,仅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重视生态环保,此时的绿色经济仅仅是对传统经济的补救。

生态经济二元融合阶段:强调将生态发展目标与经济系统目标相结合,使经济发展与环保目标相统一。

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发展阶段:注重生态、经济、社会三者的协调统一,强调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稀缺的经济,突出低碳、资源高效和社会包容的特点。

2011 年,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迈向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各种途径》报告提出:绿色经济要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保持一致,确保政策和投资向降低环境危害及稀缺性的宗旨靠拢,并兼顾改善贫困和社会不公。报告指明经济发展要与社会和生态系统发展目标协调统一。

2019年,国际劳工组织提出,“构建绿色经济就是重构企业和基础设施,以实现自然、人力和经济资本投资的更高效回报,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使用更少的自然资源,减少浪费,缩小社会差距的过程”。

2.范畴界定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人们重新认识人类与自然关系,有关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的综合性理论与应用研究证实了生态、资源与环保活动具有重要经济和人文价值,先后诞生并发展出生态经济(ecological economy)、循环经济 (cyclic economy)、绿色经济(green economy)和低碳经济 (low carbon economy)等理论体系和实践内容。绿色经济应包含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等内容,是上述经济形态的综合表现,更体现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

生态经济是对生态系统(草原、森林、海洋、湿地、沙漠等)的恢复、利用与发展。循环经济是通过遵循生态经济机制减少材料消费,以低消费、低排放、高效率、资源回收利用等为特点的经济模式和系统整合,旨在降低环境污染。低碳经济是改变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模式。

2009年3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提出绿色经济行业的三个标准:一是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就业有重要影响;二是在降低碳依赖程度或缓解生态稀缺性方面的环境效益较显著;三是那些材料使用效率和废物管理收益慢,但长远来看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产业是绿色经济行业的重要领域。据此,该组织将节能建筑、可再生能源、可持续交通、淡水、生态基础设施、可持续农业和其他绿色经济(如能源效率等)这7大行业列为绿色经济行业。

我国绿色产业划分在参照国际分类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制定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版)》(以下简称《目录》),包括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六个方面。《目录》明确了我国绿色经济产业的边界,对于指导和规范绿色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也强调要壮大上述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六个产业,且《纲要》与《目录》中关于绿色产业的六大类划分完全一致。

(三)绿色产业催生绿色职业

绿色产业中的绿色经济活动是绿色职业存在的基础。通过对我国绿色产业分类进行分析,将各绿色产业所创造和催生的绿色职业进行梳理,共计有211个子类产业,134个职业,见表1。

二、绿色职业与职业绿色化

(一)绿色职业

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绿色职业:在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实现体面劳动》中首次提出了“绿色职业”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管理领域有助于保护或者恢复环境质量的工作”[4],强调在自由、平等、安全和基本人性尊严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使从业者获得体面工作机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则定义绿色职业为“在农业、制造业、科学研发、公务部门及服务业等领域以减缓人类面临的环境危害为目的的职业”。

1.狭义定义

狭义的绿色职业以职业活动的产出物为研究角度,以是否在特定领域并直接提供绿色产品或服务项目为判断标准,强调实际效果和直接贡献。美国劳工统计局以是否有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输出和使用为衡量标准,从绿色产品和服务输出角度将绿色职业归纳为直接产生绿色产品和服务、间接产生绿色产品和服务、为绿色产品生产而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为绿色产品流通而产生的产品和服务四种类型。

2.广义定义

广义的绿色职业是以职业活动的绿色属性为研究角度,如美国劳动力信息委员会(WIC)将绿色职业归纳为在经济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环境或节约自然资源的职业,持类似看法的还有加拿大、新西兰。美国职业信息网络也倾向于广义的绿色职业,认为绿色经济和技术主要以工作内容为着力点,对职业活动产生广泛影响,从而呈现出增加就业需求、改变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形成新职业三种职业綠化的表现形式。无论狭义或广义的绿色职业,都强调绿色职业保护和恢复环境的功能。比较而言,广义的绿色职业更看重对绿色经济活动的参与和支持,对职业体系的覆盖面更广。

从绿色职业基本属性和我国绿色经济活动实际出发,我们将绿色职业界定为:“绿色经济活动中以提供绿色产品或服务为主要工作任务的职业种类。”该表述在绿色职业分类的操作层面具有多层含义。一是绿色经济是绿色职业形成和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而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是绿色职业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二是将职业活动的主要工作任务作为判定某职业能否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主要依据。一方面,职业活动的产出是否为绿色产品和服务是区别绿色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分界线;另一方面,提供绿色产品或服务的方式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形式指职业活动的产出物为绿色产品或服务,间接形式指为产出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主体提供产品和服务。两者的区别表现在绿色经济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和与绿色经济交互作用的方式不同,这也是狭义和广义绿色职业的基本区别。

(二)职业绿色化

现代社会,资本、技术及文化等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无处不在。绿色经济正不断改变着生产要素的配置,从而引领职业变化。

1.职业分类体系绿色化

绿色经济通过对劳动分工的影响,进一步促进职业总量与结构变化并使其趋向绿色。据不完全统计,资本投向与技术创新对职业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正从职业的总量到结构、个体到群体上绿化整个职业体系。一是绿化传统职业、催生绿色新职业,导致整个职业分类体系绿色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共有134种绿色职业,占职业细类数量的8%,基本形成了绿色职业体系。二是随着绿色经济活动领域生产与服务规模的持续扩大,创造出新的绿色就业机会。

2.职业能力绿色化

绿色生产与服务技术的发展,对劳动者提出绿化职业能力的新要求。一是在开拓绿色生产与服务领域方面,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出现了碳捕获技术。该技术在实践应用时需要“碳捕获和封存系统安装人员”具备相关技能。类似地,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新职业(如太阳能光伏安装工)也有新的能力需求。二是在改造传统生产与服务技术方面,建筑节能技术正用于新建筑和原有建筑物的改造,促使部分建筑工人提升能力满足市场需求,使建筑在能耗、环境性能、室内空气质量及居住舒适度等方面达到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在绿色经济活动领域,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凡是涉及绿色产品与服务的,都会因技术的创新与改变使相应职业活动范围沿可持续方向扩大化[5],对从业者职业能力的专业化或综合度提出了适应绿色经济的更高要求。

3.促进体面劳动实现

从职业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个体的职业活动以维持生存为初级目标,以实现自身价值为最终目标。“全球绿色新政”提出,各国为应对发展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应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和谐发展为目标和准则。为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劳工组织、国际雇主组织、国际工会联盟联合发起“绿色工作倡议”,指出:绿色工作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的重要标志”,主旨是“为当代人和子孙后代保护环境,并使所有人、所有国家在发展中平等受益”。

(三)绿色职业的判定规则

绿色职业是绿色经济活动发展的必然产物,绿色职业从业者将逐步成为建设绿色经济社会的主要力量。绿色职业的标定应在兼顾环境导向、能源导向、就业导向的基础上进行。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 年版)》修订时,我国就开始了绿色职业的标识判定工作,彼时共标识绿色职业125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 年版)》修订时又重新审核了原有绿色职业,补充新增了9个绿色职业,目前共标识绿色职业134个。

1.美国的做法

作为绿色职业分类先行者的美国劳工统计局划分绿色职业的基本思路有两点:一是绿色职业概念应定位在职业层级,而不是工作或行业层级;二是绿色职业概念应反映职业对工作及工作人员条件需求的变化。据此,该局从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输出与产生角度分析了职业的绿化,并将是否有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输出和使用作为判定标准,按照狭义绿色职业的理解,将绿色职业归纳为直接产生、间接产生、为绿色产品的生产而专门投入、为绿色产品流通而产生的绿色产品和服务四类,涉及交通和仓储、批发和零售、租赁及餐馆服务等领域。同时,针对绿色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职业提出以下判定规则:一是已产生并保证大量的就业岗位,至少有 5000名在职从业者;二是新兴职业对未来5年就业增长有积极推动作用;三是社会已存在为新兴职业提供相关证书的教育培训方案和机构;四是具有国家颁发的为促使新兴职业发展而实施的执照、注册或认证;五是具有服务于新兴职业从业者的国家级协会,且至少有一个协会编制了职业标准;六是已有专门针对新兴职业从业者的专业刊物出版。

2.我国的做法

我国将绿色职业界定为绿色经济活动中以提供绿色产品或服务为主要工作任务的职业种类。绿色职业应具备职业的共性特征:一是价值性,包括目的性、社会性、规范性;二是延续性,包括稳定性和群体性;三是专门的绿色属性特征。职业共性与个性是将某类职业活动判定为独立职业并区别于其他职业的基本前提,进而以绿色属性作为区别绿色职业与非绿色职业的典型特征。同时,每个职业的定义是对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所作的说明,是判断此事物非彼事物的逻辑起点,故职业定义作为判定的依据必不可少。另外,职业的主要工作任务诠释了职业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和范围,是界定此职业与其他职业相互关系和区别的主要标准,因此也应成为判定绿色职业的重要依据。基于上述考虑,我国绿色职业的判定遵循了以下几点原则:职业活动范围隶属于绿色经济产业活动的领域;以职业定义为核心,职业活动的主要工作任务为判定鉴别内容;完成全部或部分工作任务后能够提供绿色产品或服务;以直接或间接形式提供产品或服务,直接形式是指职业活动产出物为绿色产品或服务,间接形式是指可以但不全部为产出绿色产品和服务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三、绿色技能及其人才需求

(一)绿色技能概念的界定

绿色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市场的绿色技能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在未来,绿色技能将同数字技能一样成为对所有工作的基本要求。2021年,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1世纪生活与工作核心技能全球框架》指出,绿色工作的基本技能是指“符合遏制气候变化的相关环境法规和要求的劳动者所需技能”。“绿色技能”是指劳动力在支持并促进工商业和社区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友好而需要的知识、技术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又称“可持续发展技能”,是在绿色素养(包括环境素养、环境意识、环境行为、环境素质、生态文明素养等)基础上形成的。对于绿色技能的划分,国际劳工组织主张将其分为通用技能和特殊技能。通用技能指每个绿色工作领域都需要的一般性技能,主要包括: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使用、充分认识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机会、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回收利用环保产品等。特殊技能(或称专业技能)指从事某项“绿色工作”或“绿色职业”所须掌握的特有技能,可进一步细分为:某个工作领域特定绿色知识、绿色技术,了解可持续材料及其生产处理方法,能提供绿色环保产品生产及服务等。

(二)绿色技能的内涵探究

关于绿色技能的内涵,学界研究颇多。《绿色职业技能要求:全球博览》的国别报告中提出了以下具有绿色就业特征的核心技能:一是战略和领导技能,即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清洁生产、清洁运输等条件;二是适应和可移植的技能,即学习并应用绿色工作所需的新技术,建立环境意识,愿意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三是应用协调、管理和业务技能,即促进整体和跨学科的方法,结合经济、社会和生态目标;四是具有系统和风险分析能力,即能评估、解释和理解所需变化和所需措施;五是创业技能,能抓住低碳带来的技术机会;六是创新技能,能评估和抓住机会和创造出新的策略,以应对绿色挑战;七是沟通和谈判技巧,即在复杂环境下讨论各方利益冲突;八是营销技巧,能推广环保产品和服务;九是咨询技能,能向消费者提供绿色解决方案和传播绿色技术;十是具备网络、信息技术和全球市场运作所需的语言能力[6]。

聯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全球环境展望6》(GEO-6)青年版中,提出绿色技能包括六个方面。一是科学技能。未来的绿色经济高度依赖具有强大科学背景的员工。有关职位包括环境科学家、生物学家、水文学家等。从事这类工作的个体将监测、管理并保护自然资源(包括土地与水资源)。二是建筑与规划技能。建筑师与规划师会根据环境法规以及客户对绿色空间的要求来设计建筑,使其变得更节能,建造和运营所需资源将更少。三是绿色工程和技术技能。包括设计并维护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低排放汽车或者研发其他绿色技术。四是农业技能。随着农业与粮食供应更加可持续,在有机农业、城市农业以及精准农业等领域将出现更多的绿色就业机会,人们更多地使用数据来衡量并提高农业效率。五是环境公正技能。该领域的工作者将在人权与环境权利的交叉点工作,以确保人类不会重犯过去那种破坏环境的错误。六是系统技能。绿色经济将需要能够设计、操作以及监控各种系统,并能评估、优化和改进系统运行的员工。

我国在绿色技能的内涵研究方面,王文槿等(2014)提出将其分为基本(通用)能力(employability skills)、行业支撑能力(industry skills)、专业岗位技术能力(occupational skills)、可选(附加)能力(optional/additional skill)四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提出了10项通用绿色技能清单(包括节约资源、减少废物产生、分类生活和工作相关垃圾、正确使用和保养工作设备、遵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执行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卫生制度、判断工作或设备问题预防事故发生、诚信工作、应用信息技术或智能化设备、应用健康安全、节能低耗技术或设备、提供绿色服务、宣传绿色理念与知识),值得借鉴。

(三)绿色技能人才及需求趋势

1. 绿色技能人才

绿色技能人才是指拥有绿色理念,积极践行绿色行为,掌握扎实绿色知识和绿色技能的人才。他们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所需要的技术、知识、态度和价值观,表现出一定水平的非常规分析技能以及较高的人力资本含量和在职培训经验。通用绿色技能人才应具备节能减排、回收利用、能源使用、自然环境保护等通用性的绿色意识、知识和技能,能满足多数岗位对通用绿色技能的需求。专业绿色技能人才应掌握特定职业的知识、技能,以适应该职业(或工作岗位)的发展需求。

2.国内外绿色技能人才的需求趋势

未来,绿色人才与绿色技能将影响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实验室发布的《2021年青年复苏计划》报告指出:“绿色经济将创造数以百万计的新工作与就业机会。因此,提升青年绿色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从学校迈入社会,在未来的绿色工作中取得成功。同时也可以为青年带来持久和启发性的改变。”领英全球发布的《2022年全球绿色技能报告》也提出:“绿色人才和绿色技能是绿色经济发展与企业组织绿色转型的关键。”[7]

(1)全球需求趋势

国际劳工组织在2019年就预测指出,“2030年,能源可持续性共可能提供25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2000万个岗位为新生岗位,需要培训入职,500万个岗位可吸收失业人员”;“2030年,循环经济共可能提供78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2900万个岗位为新生岗位,需要培训入职,4900万个岗位可吸收失业人员”。总之,绿色经济还会创造1亿多个就业机会,但这些机会的获得取决于“劳动者是否能够重新学习技能或者升级自身技能”。领英《报告》发现:“绿色人才在全球劳动力中的数量不断增长且占比不断上升。”该报告提供两个数据加以支撑。一是2016-2021年间,招聘数量增长最为迅速的五大绿色职位依次为:可持续发展经理、风力发电机技术人员、太阳能顾问、生态学家、环境健康与安全专家,增长率均在20%以上。此外,合规经理、设施经理、技术销售代表等绿色职位虽然对绿色技能要求不高,但需求广泛分布于各行业且呈上涨趋势。二是绿色职位的占比,由2015年的9.6%上升到2021年的13.3%,增长率达38.5%。

关于全球绿色人才的需求趋势,领英《报告》做了三点研判。一是绿色人才很快将供不应求。原因在于:招聘需求旺盛且供需缺口持续扩大,目前,进入绿色和绿色化职位的人才太少,规模还不能满足需求。具体表现为:“2021年,约10%的职位招聘提出了至少一项绿色技能要求”;“过去五年,全球绿色技能职位招聘规模年均增长8%,而同期绿色人才增长约为6%”;“企业招聘正在向绿色人才倾斜,全球绿色人才的招聘率超过整体招聘率,其雇佣率也高过非绿色人才”。二是部分绿色技能受到企业和求职者共同重视。表现为:雇主所需的热门绿色技能超一半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意识、环境健康与安全(EHS)、可再生能源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匹配,而这些也是最受求职者追捧并愿意通过培训获取的。三是列举了部分快速增长的技能需求。一些增长最快的绿色技能,如循环回收、环境修复、职业安全与健康顾问(OSHA)、氣候和太阳能技术等,既反映主流市场需求又体现行业新趋势,但在人才市场中普及率相对较低。同时,另一些快速增长的技能(如可持续时尚、漏油应急反应和可持续业务战略)虽非当前急需,但反映了行业发展新趋势。

(2)我国的需求趋势预测

不同行业(职业)走向绿色发展的进程,都面临着“技能升级”和“技能转换”。虽然它们所需要的绿色技能并不相同,但事实上,所有的职业都能够,也应该变得更绿色。可以说,在所有职业中都有绿色技能的需求。早在2014年,亚洲开发银行“绿色就业的创造与促进战略”课题组的研究就发现在三大产业的绿色就业中,随着技术升级和技能转换,对专业岗位技术能力、行业支撑能力、基本(通用)能力、可选(附加)能力(optional/additional skill)四类绿色技能的需求都很明显①。

未来,在我国绿色职位(尤其是对绿色技能要求并不苛刻的潜在绿色化职位)将快速上升。领英《报告》显示:“2016-2021年间,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等技能成为国内最热门的绿色技能。同时,可持续发展经理成为增长最快的绿色职位,私募股权专家等成为增长最快的绿色化职位”。2021年,绿色人才招聘比例最高的前五大行业为:制造、金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教育以及企业服务,见表2。

四、绿色技能的开发策略

职业教育与培训在助力绿色经济快速发展方面大有可为。国际劳工组织基于《绿色未来所需的技能:全球视野》报告最新调查结果以及早期研究和不同成员国的经验和教训,制定了一个循序渐进的绿色职业教育和技能发展指导工具,内容包括:设计绿色工作的能力标准、制定和实施绿色课程、在培训中走向绿色、绿色学习评估工具包、建设绿色校园、教师和培训师专业发展绿色化、提高企业敏感度、支持非正规经济技能的绿色化等。我国应从以下六方面发力,系统地开发绿色技能。

(一)加强顶层设计,为国家绿色技能发展提供支撑

绿色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2016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在2030年前待实现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多项目标都包含对开发绿色技能的诉求。职业教育与培训具有在相对短的周期内培育出较多特定技能人才的优势,国家需在宏观上做好整体设计,兼顾现实发展和未来趋势,使绿色技能开发更好地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出力。

例如,欧盟在世界绿色经济发展中保持领先地位。有关国家为推动绿色技能人才培养做出了持续和卓有成效的努力,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政策,这些举措为绿色经济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并在绿色技能人才培养上积累了宝贵经验,有效推动了绿色行业发展,带动绿色就业,激发绿色技能需求,并开展绿色技能需求预测,引领绿色技能人才培养方向,通过绿色化职业技能标准为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其他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政府也出台了《绿色技能行动计划》(2010年)、《国家职业教育培训系统可持续政策及行动计划(2009-2012)》。

我国应加强绿色技能领域的政策供给,强调绿色经济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把散见于各部门文件中的绿色技能开发政策加以整合,形成国家层面“绿色技能”提升行动方案和促进绿色技能就业的中长期计划,以指导绿色技能体系开发和绿色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

(二)构建通用绿色技能框架体系

构建通用绿色技能框架体系,开发通用绿色技能国家职业培训包。通用绿色技能是未来所有工作岗位都需要具备的一系列基本技能。通常认为,通用绿色技能包括以下内涵:第一种是通用的以软技能形式存在的绿色意识和行为能力;第二种是针对绿色转型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8]。与专业的绿色技能不同,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和设备投入,更多地是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者的认识。有很多企业在新员工入职培训时进行这些能力的培养,企业认识到基本技能直接影响学习新技能的能力,其重要性不亚于绿色专业技术。

工业4.0时代的员工,不仅是守纪律、掌握生产流程的生产线上的工人,更需要具备问题解决、团队合作、沟通和交流能力等。在此过程中,从对原材料的理解,到原材料被加工成成品,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员工对环境问题保持敏感。在此背景下,通用绿色技能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盈利的关键。

(三)推进职业标准绿色化转型

职业教育与培训要满足企业绿色发展的需求,促进实现可持续及包容性发展的目标。为使人才培养内容与绿色需求变化一致,欧盟成员国纷纷优化国家职业资格框架,“染绿”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明确绿色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例如,法国自2007年起,对化学、生物工程与环境领域的11项绿色相关职业资格进行了创建或修订;2009-2013年,又“染绿”了金属工业行业领域的30项职业资格;截至2018年,该国在建筑、公共工程和建筑材料行业领域拥有47项绿色职业资格。现在,绿色化职业资格在该国各行业领域的职业资格中占比达到25%以上。

我国的职业标准体系由国家职业标准、行业企业评价规范、专项能力考核规范等构成,随着绿色职业不断涌现,需要对现行职业标准进行更新和完善,推进职业标准绿色化转型。首先,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抓紧开发重新标定的134个绿色职业的标准;其次,对于非绿色职业,要根据职业活动趋向绿色化的趋势,以及工作过程中新产生的绿色技能需求,合理确定(更新)1~2项具有绿色化特点的职业功能,对该职业标准进行更新。

(三)分类施策,开展绿色技能提升培训

各类绿色技能在绿色就业中都需要,但是紧迫程度有所不同,培训需要的投入和技术条件也有所不同,因此分类开展绿色技能提升培训十分重要。例如,对于专业技术能力,所有职业的绿化过程中都有需求。按照所需要的技术培训时间和要求,又可以分为I类技术和II类技术。I类技术指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职前培训,培训条件也要求比较高的技术,比如生态农业技术、电动车制造技术、护理技术等,不仅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培训,还需要一定設备、师资和技术条件。II类技术指那些在技术升级和转型中需要的培训难度不大或者时间不长的技术,比如从气保焊工升级到铝焊工、从传统烧窑工转型为节能砖烧制工等。两类技术的区别主要在于培训的难度,而不是技术本身的难度。有些技术很难,但是由于与传统技术关联度高,技术升级和转型中的培训并不难,比如传统建筑工程师经过很短时间的培训,就能掌握绿色建筑的标准和技术要求,转型为绿色建筑工程师。另外一些技术不一定很难,但是与传统技术差距太大,技术升级和转型中需要的培训难度大,比如从传统的农民转型到有机农业的技术工人等。

在国内外的实践中,政府和企业都在尽力寻找那些与绿色技能关联度高的传统技术人员,希望通过低投入的、短期的培训就能帮助这些人员掌握新的绿色技能,适应岗位的转型,或实现新的绿色就业。例如,欧洲一些国家对会计人员进行很少的培训就可以从事能源审计工作,循环部门的工人经过短期证书培训可以考取水循环操作员证书,我国传统宾馆服务员经过短期培训即可升级为绿色宾馆服务员等。

研究还表明,从紧迫程度看,专业技术能力最紧迫,行业支撑能力次之,附加能力的需求排在最后。从培训的难度和投入力度看,II类专业技术最容易提升,个人基本能力需要的投入最少,I类技术能力、行业能力和附加能力主要靠职前普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培养,企业入职培训可以培养部分人的基本能力。表3、表4列举出某些绿色就业需要的水平、关键培训、培训难度和培训主体等。

(四)推进专业教学标准的绿色化转型

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应紧跟绿色经济和绿色技能的需求,以及相关的职业标准实现联动开发,为人才培养提供目标指向。职业院校应根据绿色经济发展要求,对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利用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和绿色产业目录研制的成果,对《目录》中的六大类产业涉及的职业教育专业逐个梳理,开发或更新相关的专业教学标准,在其中融入绿色技能要求,融入涉及绿色发展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新成就。

1.明确绿色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绿色技能培养目标是使社会公民在掌握工作技能的基础上,同时具有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具備绿色理念、绿色知识、绿色能力、绿色行为,以及为自身职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的能力。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中,培养绿色技能旨在满足企业绿色化的发展需求,培养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职业院校应深入分析现有绿色就业、绿色技能的相关政策,与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行业企业合作,对绿色经济、绿色职业、绿色技能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及时识别新出现的涉及绿色发展的典型工作任务,对未来绿色技能人才需求进行预测,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适时修订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2. 重构绿色化技能人才的培养内容

职业院校应当根据绿色需求重建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合理建构绿色化的学生专业(职业)能力新框架;同时,合理选择培养内容,将通用的绿色技能融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的绿色技能融入专业技能课程。例如,可在高星级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增加环境保护、绿色经济、绿色酒店等课程,设置社区环境保护调查、智慧酒店实训等实践课程,从而形成绿色课程体系。同时,在为青年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时,可将绿色技能、绿色就业、绿色创业的内容纳入。

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需要开发适应绿色经济发展的绿色技能。但是,因我国绿色技能的开发在职业教育领域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备的体系,因此期待国家层面制定职业教育领域绿色技能的开发框架,发挥宏观引领作用。同时,也应将绿色技能课程纳入职业院校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中,让职业院校在办学和教学中有所参照,以更好地开展针对绿色技能的评价。

(五)加强绿色技能课程体系构建

开设绿色技能课程是落实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式。职业院校应从两方面加强绿色技能课程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通用绿色技能课程建设。在各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中融入绿色经济、环境保护等内容,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加入国家有关绿色战略和规划等内容,在法律相关课程教学中加入生态环保法律体系的内容等。各专业均可开设绿色经济学、能源与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选修课程。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绿色德育活动、主题竞赛、志愿服务活动等,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绿色经济,提高其学习绿色技能的主动性。

二是完善专业绿色技能课程及教学内容。对于与绿色经济联系紧密的专业,可在其专业基础课程中融入成本意识、法律知识、节能环保、绿色技术等内容,在其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中融入具有本专业特点的绿色技能。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设置绿色实践调研课程,将绿色元素融入专业实践环节。

(六)打造培养绿色技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对绿色技能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是要加强对绿色技能的宣传,通过开设绿色技能的宣传网站、开展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普及绿色发展理念。二是支持学生组建环保绿色社团。为学生组建环保绿色社团提供资金支持,并配备指导教师,鼓励其开展校园环境保护、资源回收方面的课题研究和公益活动,引导其结合所学专业进行环境问题调研,并提出专业化的解决方案。三是学校可通过参加和举办竞赛以及将世界技能大赛中有关绿色环保等考核要求进行课程化、活动化,支持学生进行绿色技能实践,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四是引导学生投身到绿色发展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掌握绿色技能。

五、展望

“绿色技能”依托于绿色职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过渡,要求所有的职业都要经历一次更迭换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求的提高,绿色发展的理念要融入到每一个职业的发展中,绿色技能的培育要深入到每一个职业的发展中。培养具有绿色理念、绿色知识、绿色能力、绿色行为的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国新时代绿色技能战略的核心内涵。在绿色低碳和“双碳”目标的时代背景下,青年人应更好地掌握“绿色技能”,拥抱绿色经济,投身绿色职业,同时实现保护地球与追求事业,追求更高质量、更体面的劳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保护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纳入国家战略。职业教育必将成为培养绿色技能的主阵地,培养大量掌握“绿色”技能且拥有“绿色”行为方式的新时代劳动者。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2:375.

[2]陈强.论绿色经济发展中的技术标准战略[J].中国标准化,2011(6):58-61.

[3]高会.高职院校绿色技能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9.

[4]刘晓.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绿色就业研究[J].职教通讯,2012(22):23-27.

[5]许远.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和体面劳动——面向新时代的我国数字技能开展策略及展望[J].教育与职业,2023(3):59-67.

[6]张庆良,赵树国,高志贤,等.高职院校绿色技能课程开发实践与挑战[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61-65.

[7]李雪婷.领英发布《2022年全球绿色技能报告》:绿色创业发展速度超过整体创业活动[N].中国妇女报,2022-04-08.

[8]唐林伟.国际视野下的绿色技能开发与中国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4):12-19.

Adap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nomy to Achieve High-quality and More Sufficient Employment and Decent Work

——Strategies and Prospects for Green Skills Development in China for the New Era

Xu Yuan

Abstract  The green economy has become a basic strateg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ll countries.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green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industries have given rise to a series of green occupations and generated a huge number of green skills in deman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rise of Chinas green economy and the changes in the division of social occupations brought about by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e newly promulgated 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 Dictiona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22 Edition) has re-calibrated green occupations. In the next step, driven by the trend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reen skills development,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recently issued the Opinions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Highly Skilled Workforce in the New Era should be the guideline to integrate green skills development into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and put it into practice. We should develop a general green skills framework system,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reen occupational standards, carry out green skills upgrading training, promote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standards of specialties, adjust the program settings, teach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contents and teacher training plans of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promote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development concepts such as high efficiency, energy conservation, low pollution and recyclability, and to make “green skills” as a basic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for highly qualified workers and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green economy; green careers; green skills; high-quality employment; decent work;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uthor  Xu Yuan, professor of Occupational Skill Testing Authority of MOHRSS., P.R. of CHINA (Beijing 100101)

猜你喜欢

绿色经济
基于低碳理念的绿色经济发展探讨
我国绿色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思考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生态设计推行现状与建议
资源流成本会计发展综述及展望
绿色发展的哲学意蕴
国外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绿色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目标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