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反馈,再画3000次也无效
2023-08-11何捷
何捷
《教师应该做到的和能够做到的》一书,记载了行为主义的早期奠基人、以“教育心理学之父”闻名的桑代克的“效果律”。桑代克认为,实践本身并不能造就完美,除非有获得反馈的机会。桑代克强调反馈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教学,能带来巨大的启发。特别是写作教学,及时反馈尤其重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规定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此处的“课内”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当堂完成。当堂完成,及时反馈就成为要点,也是习作成功的保障。同时,“新课标”也明确了习作是小学语文课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不少教师都将其作为“课外作业”,一股脑儿抛给学生,让学生在周末完成,给父母布置了重大的辅导任务。教师都不教,父母怎么能教好?
也有教师用两个课时连上习作课,让学生在课内完成习作。但实行的是“无反馈”的“教写分离”式教学。例如,两节连上的作文课,教师仅在开始的10分钟左右,不断提要求、做讲解、给指示。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为例,教师会强调:本次写作要先创设一个情境,要介绍动物的特点,要表达你的喜爱之情……布置完后,就让学生写作,直到下课提交。
提交后,教师确实消耗了巨大的时间成本,用以写下学生不太关心的、不痛不痒的评价语。例如:你笔下的小动物非常可爱;你写的小动物活灵活现;真棒,我好像看到你的动物朋友了;从文中看出,你和动物的感情很深……评语看似给出反馈与鼓励,实质上对学生的写作提升意义不大,且长期在这样一锤定音的终结性评价之下,学生渐渐开始明白:老师只是在说好话,在哄我。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进行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此外,过程性评价还有助于教与学的及时改进。“新课标”在过程性评价的实施上做出指示:“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评价过程和结果发现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与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改进学习方法。要依据评价结果反思日常教学的问题和不足,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设计,调整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过程。”可见,写作教学必须当堂进行,必须时时反馈,必须不断给予鼓励。
回到《我的动物朋友》这一案例,在教学中实施过程性评价,可以做如下的教学改进。
一、充分预估学生在这一次写作中即将遇到的困难
本次写作有几个难点,就要在课堂上根据难点做几次切分。切分时,要嵌入评价与反馈,鼓励学生突破难点,持续进步。
《我的动物朋友》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板块。
1.情境创设。根据教材要求,写作前要从教材提供的情境中选择一个情境,或自己創设一个情境,依托情境向别人介绍动物朋友。以课文中的三个情境为例。
第一个情境:星期天放羊回来,发现我最喜爱的一只小羊不见了,我想请小伙伴帮忙找一找。介绍内容提示为:我要跟小伙伴强调,小羊的左眼圈是黑色的……
第二个情境:我们全家要外出旅行一段时间,只好请邻居帮忙喂养我的小狗。介绍内容提示为:我要给邻居讲清楚,我家小狗特别爱吃肉……
第三个情境:我们家就要搬到外地去了,我想请一位同学收养我的小猫。介绍内容提示为:我要给同学讲一讲小猫的可爱……
教师解读教材后得知:情境创设是否有生活的真实感,是否有“介绍动物朋友”的必要性,是写作难点。
2.素材选择。选择什么素材介绍动物,是隐藏的难点。选择的素材,要高度匹配情境,这是学生容易忽略的。例如,星期天放羊回来,寻找小羊,可以介绍小羊的外貌特征。又如,全家出行,请邻居帮忙喂养小狗,选择介绍的是小狗的生活习性。
可见,介绍动物朋友的哪个方面,选择什么样的素材,需要和之前的情境相匹配。这一点,教师不教,学生不会;教了,未必会;好好教,有可能会。因此,这一板块可以作为教学的重点环节。
3.描写程度。对动物的描写,到底要写到什么程度?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次习作课为第二学段四年级的习作课,根据“新课标”要求,最重要的是完成“写清楚”这一核心目标。因此,不必要求学生写得多么细致、多么优美,把该介绍的动物的某一方面写清楚,就是成功的习作。
二、及时反馈与鼓励
基于以上的预估,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现场写成的片段,进行及时反馈与鼓励。这样的反馈结果,既能落在要害处,又能让反馈本身有所差别,还能给学生以鼓励,让其继续前进。
1.针对情境创设的反馈。当学生完成开头段、创设好情境之后,教师要立刻反馈。教师重在鼓励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指出其情境创设中过于离奇、脱离生活实际的部分,让其修改;同时还可以强调情境中必须要包含“动物朋友”的成分,不要脱离主题。
2.针对素材选择的反馈。学生接受第一次反馈后,拥有了动力,此时继续写作——选取合适的素材,介绍动物朋友。此时教师的反馈重点落在“匹配度”上。反馈,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我为什么要向别人介绍动物朋友;我为什么介绍动物朋友的这些方面。反馈关注动物特点和情境的关联度、匹配性,鼓励学生写得更加贴切些。
3.针对描写程度的反馈。介绍动物朋友是一次习作训练,需要达成习作教学的基本目标,反馈必定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当学生写完介绍动物的片段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评、互评,也可以展示个别片段进行公开评价、公开反馈。主要反馈是否将动物朋友写清楚了。学生自己读一读,如果没写清楚,就改一改。大家听一听,听得懂的就说明写清楚了,反之则需要根据大家提出的疑问继续修改。
回顾当年桑代克设计的实验,他用了3000多次的尝试,才得出结论。倘若有人在他每一次画下线条后,及时予以反馈,精准地说出长了还是短了,长了多少,短了几分,同时给予鼓励,也许桑代克很快就能准确地画出4英寸的线段。
实践本身不能造就完美,但叠加了反馈与鼓励的实践,就向完美又迈进了一步。
(作者单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