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文本创设有趣、有效的情境
2023-08-11
一、案例背景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一篇情感深厚、富有哲理的散文名篇。教材节选展现了史铁生在地坛中通过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索。细读本文时,要紧贴文本创设有趣、有效的情境,要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课堂生成,要引领学生挖掘品味文中景与情,引领学生经由文字走向美好的精神世界。因此,笔者以史铁生散文集《妄想电影》中提及的“电影拍摄”作为真实情境,旨在通过对拍摄镜头的讨论,让学生理解“我”与地坛与母亲的关系,把握地坛和母亲对作者生命求索的启示,领悟作者本身对命运、生活和亲情真诚而执着的态度。
二、案例描述
师:今天我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我们有机会做电影《我与地坛》的导演,要拍史铁生在地坛中的所见所闻,展现其在地坛中完成的沉思、感悟之旅。如果以课本《我与地坛(节选)》内容为剧本,那么,你会选取哪些镜头呢?(展示情境任务)
师:当然要拍电影,我们肯定要先拉开电影序幕,请思考,地坛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学们要不要欣赏借鉴一下行家拍摄的作品?
生:要。
播放视频CCTV-3版电视散文《我与地坛》片段(2分多钟)。
师:刚刚我们看到的就是根据课文第1、2、3段內容剪辑的电视散文片段,我们现在应该可以回答刚刚的问题——地坛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
生:等待。
师:为什么是等待呢?
生:就像妈妈等待孩子一样。
师:说得很好,地坛就像妈妈一样包容我。(板书:地坛等待、包容我)
师:现在开始选取镜头了,我们要设定一个时间段,你们觉得哪个时间段拍摄更合适?
生1:早晨。朝阳代表朝气蓬勃。
生2:不对,应该是夕阳下。更能衬托地坛的模样。
师:对,如果是我,我也会选择夕阳下。史铁生在《地坛与往事》里说,务必要从落日开始。我们聚焦一下15年前的下午,史铁生摇着轮椅到地坛,说地坛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么,史铁生眼中的地坛是什么模样?他在地坛里看到了怎样的风景呢?请在文中圈画出来,用心品读,并试着概括风景的特点,完成导学案中学习任务单的表格。
生3:第3自然段中的景物有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了的一段段高墙、散落的雕栏玉砌、苍幽的古柏、茂盛的野草藤蔓、发出沉静光芒的夕阳。
师:这些景物具有什么特点?
生3:沧桑、古旧、冷落、荒芜。课文第一段中就说了地坛历尽沧桑。
师:非常好,刚刚我们在选取拍摄的镜头,现在就请位同学为这个镜头录制一个旁白。
一男生声情并茂朗读第3自然段,赢得阵阵掌声。掌声中一学生举手发言。
生4:虽然郭同学朗读得很好,但我觉得还是有违和感。
师:为什么?
生4:首先是嗓音不合适,郭同学的声音太具现代感。要低沉磁性一些才能体现景物的沧桑感。第二是老师所说的录制旁白,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朗读,而应该是为视频配一段解说词。就好像上次课的东坡突围解说词一样。
师:有道理!那我们就写写解说词。请同学们选取一个最能触动你的镜头(“我”、地坛、“我”与地坛)写一段解说词,100字左右。注意使用简洁的语言、选取典型的景物、表达真挚的情感、阐明直观的道理。
8分钟后学生展示成果。
生4:我选取的镜头是展现地坛沧桑古旧,解说词是这样的——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沧桑、古旧但自在坦荡,地坛在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但却为我打开了寻找生命的出口,让“我”获得了灵魂的救赎。
师:哪个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5:很好,不用评。我选取的是表现史铁生在地坛坐在轮椅上沉思的画面,我这样解说:在地坛里,我不断地思考,我为什么活着?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苦难时要乐观坦然面对,正如泰戈尔所说,上帝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师:老师认为,苦难本身并不值得被歌颂,但面临苦难之时,发现身边的美好,挖掘生命的深度,这才是我们报之以歌的理由。第一位同学的解说词切合老师的要求,紧扣“景、情、理”。第二位同学的似乎不够字数,缺少对景物的描述或概括。
师:哪一组的同学是选取第5段或第7段的景物来解说的?
生6:我来展示下××的答案。他的镜头是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它们似乎是寂寞的,但又是生机勃勃的,生命力顽强的。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我”虽然残疾了,但我有地坛为伴,我不应该消沉,我要振作起来。即使卑微如小草,也要努力生长;即使脆弱如露珠,也要摔出万道金光;即使是蝉蜕寂寞,也是获得了新生!
生7:高歌的雨燕,孩子的脚印,秋风里的落叶,苍翠的古柏,亘古不变的太阳,给人感觉充满生命力和激情,给人感觉生命保持着本色。对于史铁生来说,我就是我!我命由我不由天。
师:非常好。史铁生不是对景物的客观描摹,而是更多地将景物和自身感悟结合,写景中夹杂叙事、抒情和议论,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三、案例分析
紧贴文本创设有趣、有效的情境活动是学习散文的一个重要路径,本课例的教学设计笔者原本是设置“任务1:通读入境,感受地坛之美;任务2:细读入心,品味情思之真;任务3:悟读入情,领悟生命之善”三个学习任务,赏析作者笔下地坛的美和领会作者对生命与母爱的感悟。但在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时发生了“意外”——学生提出了新的见解,镜头的旁白应该是解说词,不是朗读课文。于是,笔者立刻意识到如果按照原来的设计的话,教师虽然设置了“大情境”(观照整篇文章的情境设计),其实是“控制”了时空,学生只是教师手中的“提线木偶”,教师要注重课堂生成,设置“小情境”(着眼于课堂具体教学环节中,以问题设置的方式进行的情境设计),大胆改变固有“流程”,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品读散文,用写“解说词”的方式理解了史铁生是如何通过在地坛中沉思完成自我超越的。由此可见,如果教师“执着”于流畅的教学设计(这算是“技术”层面),而不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不注重课堂生成,课堂上学生不管如何入境体验,如何动情演绎,都改变不了被动学习的本质。所以,教师要真正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要厘清语文的本质,坚持守正创新,从“学情视角”,真正做到“以学定教”,让学生在“读写秀悟”中有所得。
就本文而言,观照全篇的角度有很多,不少教师都选择了全知视角——一个导演的角度来进行解读。本案例的“大情境”也不例外。但在实践中,存在教师任务指令不够清晰的纰漏。而本案例中的一些“小情境”,如“地坛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学生答案是可以预设的,而教师并没有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生拉硬拽引导学生怎么选取“镜头”,明显为完成任务而“任务”,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和情感体验方面做得不够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