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时空大门 细读散文之美
2023-08-11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情境教学的独特性、优越性已毋庸置疑,时空分析法属于其中的一种教学策略。散文的教学更要注重在真实的情境下,使用时空分析法、文本细读等方式,课堂上“让”出时空给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时空分析法;细读文本;散文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选取的五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从时空角度来看,不同时期、不同作者运用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表达的情感都是特殊的,都有具体的事件、时间、空间去承载。如有对故都“秋味”的吟唱,有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有“我”与地坛的人生思考,有古人夜游赤壁的吊古伤今,亦有登临东岳的畅想。因此,散文的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感悟自然情怀,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散文的美;应引导学生进行时间、空间要素的挖掘,使用时空分析法分析散文,让学生深刻感受文章中的时空之美;应创设真实的情境,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课堂上“让”出时空给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时空分析法是从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中的“空间分析法”拓展开的一个方法,它不仅分析文学作品的地理空间,包括各种空间元素及其结构(组合)与功能,同时还对作品所包含的时间进行分析(有些现代散文追忆过去、分析现在、畅想未来)。时空分析法注重“时空并重”,即分析文本时既有时间要素分析,也有空间要素分析,它是解读作品主题、思想、情感、人物和艺术表现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笔者以课文《我与地坛(节选)》为例,从细读文本出发,“时空并重”,挖掘文本中的时空要素,简单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时空中的生命状态,体悟作者的情思。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读懂这篇文章还是有难度的。对此,教师要为他们留出阅读与思考的空间,鼓励他们自主阅读、大胆质疑。要挖掘文本中的时空要素,首先引导学生将自己读到的与时间、空间(地点)相关的句子勾画圈点出来,然后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提出如下问题:
1. 作者写本文时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2. 作者為什么要写地坛?
3.“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4. 为什么说“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5. 作者为什么说自己当年“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6. 如何理解“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
……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学生思考的,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质疑,引导他们自主思考,这种方式比直接为其传授知识要有用得多。引导学生从“空间——地坛(荒芜、生机)”“时间——我(追忆、怀念)”进行梳理,时空并重,表达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感悟。一些学生没有见过地坛,不知道地坛是什么样子的。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有关地坛的图片,也可以适当播放一些视频,如CCTV-3电视散文《我与地坛》片段等,利用好学习资源,并借此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作品,亲近作者。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细读文本,细细品味文中的句子,如:
1.“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
2.“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教师可以让学生细细品读这两个句子,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1.“茫然”“急迫”都是描写心情的词,作者为什么要用它们来形容“步履”呢?
2. 路有远近、宽窄、崎岖平坦之分,作者却用“焦灼”来形容母亲走过的路。为什么?
分小组探讨思考分析后,学生很容易得出类似这样回答:“根本没有‘茫然又‘急迫的步履,也没有‘焦灼的路。其实,‘茫然‘急迫‘焦灼都是母亲心情的写照。身体残疾、心情抑郁的儿子独自一人到园里去了,母亲担心儿子,怎么会不焦灼呢?到园里去寻找他,一时找不着他,母亲怎么会不茫然呢?怎么会不急迫呢?作者用‘茫然和‘急迫来形容母亲的步履,用‘焦灼来形容母亲走过的路,说明作者体察了母亲的苦心,想借此含蓄地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愧疚。这种写法非常巧妙,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眷眷深情。”
借助时空分析法(时空分析法远不止于举例中的“挖掘文本时空要素”这么简单),辅以创设情境和文本细读法,在赏析的过程中,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了散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提升了审美鉴赏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角度赏析散文之美时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恰当“让”出时间、空间给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适宜地“少教”促成“多学”,让学生担当起学习责任、掌握学习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恰当让出时空,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借助教学资源和课堂生成,优化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打造高质量课堂,这是教师应该追求的真正的教学机智。仍以《我与地坛》为例,且对比以下两个课例片段:
片段一:
师:通过预习,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生:我与地坛、我与母亲。
师:在史铁生的眼中,地坛都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读一读,说一说。
生:废弃、荒芜冷落。
师:哪里体现的,请读一下。
生:(读)我在好几篇小说中……很少被人记起。
师:荒芜还在哪处体现?
生:(读)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茂盛得自在坦荡。
师: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体现在哪里?
生:(读)蜂儿如一朵……片刻不息。
师:有词读错了,哪个?
生:“瓢虫”的“瓢”读二声。还有“蝉蜕”的“蜕”。
师:同学们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齐读。
片段二:
师:(展示)学习任务二:史铁生笔下的《我与地坛(节选)》描写了哪些景致?……完成下面的任务单。(展示表格)
(学生分组讨论,并在任务单上记录,最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生1:我们组分析第三段“它等待我出生,……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这段描写了地坛的两面性,一面是曾经的华丽,一面是现实的荒凉。……
师:地坛过去繁华,现在荒芜。……他将地坛作为自己情感的一个载體,不由得生出一种相同的悲凉。
生2:我们组分析第五段的“蜂儿如一朵……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在观察生命的同时他开启了对生命的思考……
生3:他渴望自己也能找到一条出路,可以像微小的昆虫一样。这说明他内心有希望、有渴望。
生4:我想补充分析一下“树干上留着一个蝉蜕,寂寞如同一间空屋”这句,我感受到了史铁生当时的寂寞。但蝉蜕过后就是重生、新生,所以史铁生又在困难中、在生与死之间找到了希望。
师:对微小生命的观察,触发了他对生命的思考,……荒芜代表双腿残废,不衰败说明他的人生仍有梦想和希望。(投影补充材料)……
两个课堂都突出“景与情”这条主线,但又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课堂:一为“控”,一为“让”;一为浅表化的问题导引,一为真实情境任务下的高质课堂。片段一课堂氛围很好,教师循循善诱,环环相扣,步步“引导”,师生配合良好,但,难道不是教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吗?教师控制着课堂和时间,学生的答案都是能够预设的。学生思考在哪里?学习活动聚焦不够,不容易实现深度学习。片段二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设置了合适的情境任务后,“让”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主讨论,课堂是开放的。因学习个体差异,学生的答案往往异中有同、同中存异,于是学生才更容易产生认知冲突,更容易激发深入思考,更容易产生思想火花,教师也更容易发挥点拨、提炼和升华的作用。教师“让”出时空后,学生自己“发现”地坛之美,“挖掘”地坛与史铁生的时空契合点,学生在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了文学欣赏能力。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言:“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教散文,遵循阅读规律,构建真实情境,综合运用多种品读方法,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让课堂有趣有味,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感受散文的美好和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朱永新.未来学校构想:走向学习中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本文为广东省科研规划课题“高中语文情境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批准号:2021ZQJK077)子课题“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情境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