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缺失表现与改进对策

2023-08-10吉子明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体育学科评价体系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本文论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总结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缺失表现,从完善顶层设计、创新实施方式、精选心理拓展训练内容、健全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5-0159-04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元的社会文化思潮逐渐形成,剧烈冲击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成熟但仍处于“温室”的特殊群体,思想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以及各种不良文化的侵蚀,进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身心健康且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条件,因此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体育课程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其中“健康”包括心理健康,要求学生能自觉地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等等。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有正向的引导功能,学校可以通过加强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形成协同效应,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全人格。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符合治身与治心和谐统一理念

我国古圣先贤崇尚治身与治心和谐统一,在先秦时代就提出了“形体保神”“形具而神生”的观点,肯定了身体是生命运动的基础,认为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淮南子·原道训》中说:“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这说明有形的身体、无形的“元气”、精神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一损俱损,生命现象是身体与精神的统一。《灵枢·五变》指出,“肉不坚者”“五脏皆柔弱者”“小骨弱肉者”“皮肤薄而不泽者”等身体虚弱的人容易感染疾病。嵇康认为“精神之于形骸,尤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尤君昏于上,而国乱于下也”。这表明了精神对人体起着控制和调节的作用,认为在防治疾病和维持机体健康方面精神起着主导作用。这些哲理思想体现了古人对身心健康的认识,启发人们逐渐形成追求身心和谐统一的理念,促进人们积极进行体育运动以保持身心的健康。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符合治身与治心和谐统一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二)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

1994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教育部出台首部正式指导性文件,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在此政策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扩大研究范围,与德育、体育、美育、智育等领域均有联动。其中,《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与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均提出了高校體育教学要包含心理健康教育,要致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意见。这些意见在国家层面为大学生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体育运动具有身心健康效应

当前,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共识。临床心理学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可以显著降低压力反应,其中国际运动心理学会(1994年)在《体育活动与心理效应》中明确指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学者Buckworth认为,体育运动可以消除或缓解不良的心理压力反应;《体育运动与压力反应》《锻炼心理学》《体育运动对心理过程的影响》等著作均对体育运动的身心健康效应做出了相关论述。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设置有专门的运动与心理调节专科,这也表明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具有密切的联系。在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缺失表现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政策文件的出台与实施,我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健身氛围,各级学校也加强了体育课程改革,着力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然而,受传统应试思维及人才培养职业化需求的影响,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仍有较多教师把重心放在学生体育技能的训练上,对健康教育的关注相对不足,尤其是很少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当下社会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家庭及大学生个人普遍将学习成绩放在首位,其次是身体的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不高,部分家长与大学生甚至讳疾忌医,当出现不良心理端倪时不及时求助、就医,最终演变成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对公共体育课程的地位和功能界定不够清晰,导致公共体育课程逐渐沦为学生偶尔进行体育运动的“表面工程”,缺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公共体育课程的顶层设计;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对“健康”内涵的诠释不够全面、深入,误导学生认为“健康”单纯指体质良好、运动习惯良好、作息规律等,忽视了情绪、情感、思想方面的健康状态。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大学生正确心理健康观念的树立,导致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而不自知。

(二)缺少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内容应该占据一定比例,才能更好地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但是,由于社会需要专业化人才、学校追求就业率、师生追求课程显性考核成绩等主客观原因,教师将公共体育课堂大部分的时间用于教学体育健康知识、科学健身方法、运动损伤处理方法等身体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对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涉及较少。除此之外,实践项目中更多的是竞技类体育运动,心理拓展运动、快乐体育、休闲体育等项目开展较少。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缺少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极大削弱了公共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也不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要求。

(三)缺少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

在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其能反映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成效,也能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与方向上的参考。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虽然能按照要求在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但是在教学评价环节却缺失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指标,更多是针对运动技能、健康水平、运动习惯、体育品德等方面做出评价。评价方法以局部性评价、静态评价或结果性评价为主,忽略了过程性评价,由此连带忽略了对学生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等。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改进对策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要从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原是工程学术语,本意是统筹各层次、各要素,从全局的角度,综合协调,寻求解决问题之道,近年来该词逐渐拓展应用到教育、政治等领域。高职院校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系统,学校决策者需要从全局出发,对当前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进行统筹处理,最终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形成1+1>2的协同效应。首先,要明确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纳入公共体育课程目标体系中,通过出台文件的形式形成书面要求,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相关文件进一步细化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为师生开展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充分的指导意见。其次,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模块写入大学体育教材,使学生通过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接触到更多心理健康知识,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面。再次,完善体育教师培训体系及教师考评与晋升计划,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师资培训内容,让教师形成协同育人的理念并提高能力,同时将体育教师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成果、教学成果纳入考评计划,拓宽体育教师晋升渠道,并提升其协同育人积极性。最后,建设更多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平台。一是借助信息技术建设更多在线开放课程,在课程中专门开辟运动心理健康的知识板块,建设校级微博、微信公眾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更多运动与健康的知识;二是开辟公共体育课程的第二课堂,为学生开展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健康拓展运动、快乐体育运动、休闲体育运动、社会实践等提供多种平台,使学生获得更多运动机会,从而提升身心健康水平。

(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实施方式

教学方式是决定教学效果与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采取适宜的、科学的方式可以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当前,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普遍欠佳,教学方式守旧是主因之一。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更多关注身体方面的健康教育,多采取技能示范、重复练习、对抗比赛等传统方式进行教学,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出现了厌倦、厌学、排斥等不良心理。基于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公共体育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势、功能认识,在体育教学中创新方式与形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融入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力。

方式是指所采用的方法和样式。在当前的技术环境与创新氛围中,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可利用的新方法和新样式较多,这为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融合提供了便利。例如,利用信息技术实施视频教学法,播放一些体育题材影片,如《夺冠》《隐形的翅膀》《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烈火战车》等影片中励志的、热血的片段,刺激学生多重感官,进而启发其感悟影片中人物直面困难、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进而培养笑对失败、不怕挫折、乐观开朗的积极心态;经常利用新媒体教学平台推送融合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或视频,以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又如,改变传统课程内容设置,创新开设一些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运动项目,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心理松弛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近年来,休闲体育、“轻体育”等概念逐渐兴起,带动了人们转变运动保健观念与运动方式,也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休闲体育和“轻体育”意思相近,均具有运动不拘于形式、运动方式灵活多样、运动强度较小、对身体的消耗较低并且可以使运动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等特点,符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兼顾身心发展的目标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休闲体育、“轻体育”运动项目,如放风筝、飞镖、飞盘、散步等,或者相应开设一些体育选修课,如太极拳、八段锦、健美操等。这些相对轻松的体育运动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既丰富了学生在校的体育文化生活,又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此外,学校可以将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密切联动,开展大学生健康宣传周系列活动。近年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创新团队不断探索多学科整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整合“心理+体育”“心理+艺术”“心理+园艺”等学科资源,构建“价值引领+心理健康+职业成长”的课程教学体系,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新生心理普查、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参观心理中心等,各系还结合专业和学生情况开展了心理沙盘活动、心理游戏体验、心理委员培训、专家心理讲座、心理知识竞赛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三)精选融入体育教学的心理拓展训练内容

当前的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虽然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艰苦奋斗、追求自我的健康教育内容,但是相比专业的心理拓展训练,这些内容的心理教育功能不够显著。此外,心理拓展训练主要指创设特定的情境或场景供学生进行体验感悟、游戏互动等,进而使学生获得知、情、意、行等方面提升的活动,其训练的方式和手段与常规的体育教学活动有较大区别,锤炼学生心理品质的目标指向更明确。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结合体育运动项目相应融入一些心理拓展训练内容。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本土地理优势,设计一些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课程户外训练交叉渗透的项目,使学生通过项目的训练同时获得身体锻炼与心理品质锤炼。如广西南宁市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有较多矮小易爬的山,如青秀山、大明山、宝华山、龙岩山等,可以组织学生在爬山过程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融入团结协作、信任同伴、战胜自我、沟通协调等心理教育元素,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本校各方面的优势开展体育锻炼与心理拓展训练融合项目,如板鞋三人行、接力跑、新生军训等。再者,可以将心理拓展训练中的破冰游戏、空中断桥、高架绳网等经典项目改编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体育课程内容,还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吸引力。

(四)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作为课程开展常规教学,也要作为重要的通识教育内容联合其他课程进行跨学科的渗透,以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就其功能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体验的获得多于知识的教授,因此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不能仅以学生掌握多少心理健康知识为标准,还要兼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情况。针对当前体育教学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评价机制缺失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从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入手健全评价机制。

首先,明确评价的原则。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主要以公共体育课程为载体,公共体育课作为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授课对象是全体大学生,融入公共体育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因此,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要遵循普及性、整体性原则。此外,高职院校注重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最终任务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不是仅局限于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身心问题,因此教育评价还需要坚持发展性原则。

其次,明确评价的内容。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更关注学生是否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或是否获得成长,因此要重点围绕这些方面设置评价内容,并在内容之下细分出多项评价指标。一是评价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实现、自我排解、自我提升等。二是评价学生是否掌握管理情绪的方法。保持平稳的情绪、心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大学生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状态的稳定,为其未来获得良好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三是评价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情况,包括评价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如能否与同伴保持良好的沟通态度、是否掌握了必要的沟通技巧、面对人际冲突能否保持理智等。四是评价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的表现可以判断其是否具有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价并指导其提升社会适应能力,能够为学生成长以及其未来的社会适应打牢基础。五是评价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挫折会对人的生理、心理造成双重打击,因此评价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判断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

最后,明确评价的方法。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教学过程开放实践性、教学效果主观体验性等特点,评价方法应该围绕这些特点设计。观察法是最直观的评价方法,主要对一些显性指标,如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学生的体验情绪、班级精神面貌以及师生关系等进行观察评价。问卷调查法是心理学研究较常用到的评价方法,其较易操作,且能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信息,迅速为效果评价提供第一手资料。心理测验法是评价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通常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前、心理健康教育后分别实施,同时要选择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的量表。情境检验法是通过设计一定的情境检验学生的心理状态,其能直观检验学生的学習效果,也能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访谈法是偏向质化的评价方法,更容易获得效果评价的最终资料,但因其容易受访谈双方主观因素影响,所以要求访谈教师具备较强的访谈技巧和良好的沟通心态。同时,此法适用于解决特殊心理健康问题。

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使大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多学科联动建设,推动融合教育进程。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趋势,教师要深刻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优势,同时善于发现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表现,进而积极总结经验,提出有效的改进对策。

参考文献

[1]孙海艳.高职院校体育协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4(5).

[2]陈雁秋.基于心理拓展训练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4).

[3]王瑾.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0(4).

作者简介:吉子明(1990— ),山西阳城人,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体育。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体育学科评价体系心理健康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项目“七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大陆赴台体育家群体及其历史贡献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