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3-08-10冯熠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以学生为中心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应用型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难,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确定三位一体教学目标,创建“2+X”组合式课程模块,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少教多学”解放学生,以任务驱动激活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推行“三多评学”,强化评学结果应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以学生为中心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5-0152-04

2018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强调“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推动“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成为全国高校开展专业教学和质量建设的主要指导原则。然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在高校办学实践中仍有待进一步贯彻落实。当前,应用型高校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教学和课程改革仍面临诸多内外部的制约因素和较大的现实困难。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主要研究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由于其与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而被很多高校列为学生的必修课。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教学迎来了新挑战。

广西财经学院是一所应用型高校,近年来该校从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一、应用型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难

(一)培养目标多元化,学生发展个性化,致使教学目标难获共识

相较研究型、职业技能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设定面临更大的挑战(胡建波,2021)。当前,政府、用人单位、学生等众多相关利益主体对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培养工作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诉求,而且缺少公认的外部评价标准,所以很多应用型高校难以对多层次、多维度、多方位的培养目标进行统一协调和重点明确,致使教学改革缺乏全面、科学、灵活的教学目标。

当前,学生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学生就业的方向也存在差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未来可能进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也可能到企业从事员工关系管理的工作,甚至可能从事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不同的发展需求、不同的就业方向使学生的关注点不一样,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也存在差异。而部分应用型高校在教学管理上并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对学情把握不足,对学生、行业和政府等的需求缺乏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因而难以全面有效地确定教学目标,所制订的教学目标未能得到学生、用人单位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广泛认同。

(二)传统教学模式僵化,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学过程遭遇现实困境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更多地关注教师是否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对教材内容的讲授,通常以“灌输式”“独角戏式”的方式完成授课。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自主参与学习、体验学习的过程,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功利性地开展学习,难以满足其自主学习的需求。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离不开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然而,很多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师虽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在政府和企业中工作的实际经验,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的传授更多依靠课本内容,难以有效结合人大立法、政府执法的现实或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展开,其开展教学普遍存在生硬、僵化、脱节等现象。

当前,很多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不足,这是教师开展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大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可归纳为三点:第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延迟享受的能力不足、自律不足的特点,这种情况在全球高校都普遍存在(高筱卉、赵炬明,2022)。第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认同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不足,部分教师讲授内容单一且教学方式单调,对个体差异关注不到位,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第三,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较强,学生难以通过单一的课堂理论学习达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目的,也难以像大专学生那样通过顶岗实习等方法获取感性认识。

(三)重“评教”轻“评学”,片面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教学结果难以满足地方发展需求

相较于“评教”,应用型高校对“评学”的关注和落实普遍不到位。学生学习的动机、目标、态度、过程和效果并未成为应用型高校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该校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的学习考核采用“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缺乏明确的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教师评分从宽且趋同,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期末考试成绩”更多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未能有效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观念、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并不大。此外,“评学”主体单一,忽视从用人单位等角度进行评价。在学习效果评价实践中,校企缺乏互动,未能有效促进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实际需求脱节,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认可度不高,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够乐观。高校毕业生即使找到了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也需要“重新学习”才能符合岗位要求。这种只注重教师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能力提升的教学,难以满足地方发展的需求。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教学改革

广西财经学院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作为公选课开设。学者赵炬明(2016)分别从教育目标、过程和結果方面,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三个特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广西财经学院以此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三维课程教学模式(见图1),并设计了相应的实施路径(见图2),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

(一)确定三位一体教学目标,创建“2+X”组合式课程模块,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应用型高校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需要真正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识别与确定学生学习动机及目标,并视其为教学体系设计和学习系统建设的基本依据和关注重点。同时,还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政策与社会环境的要求制订课程的教学目标,如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2020年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课程教学目标既要重点突出,又要统筹兼顾,应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学科前沿和动态。能力目标注重理论知识和职场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职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价值目标致力于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知识目标和价值目标是基础,能力目标是核心。广西财经学院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为试点,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体系,把政府、用人单位、学生等相关主体的需求有效结合。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向、职业方向不同,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不同。要在同一课堂中,既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又实现多重教学目标,关键在于课程内容模块设置的弹性化和综合化。广西财经学院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内容的设置坚持目标宽广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创设“2+X”课程内容教学平台,为学生掌握通用知识和提升实践能力奠定基础。其中,“2”为集中授课的“思政元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知识”内容,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X”是学生基于个性化发展需求和未来职业意向而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注重职业技能和行业特色人才培养。为了构建X课程内容模块,一方面,充分挖掘与学生就业方向相近的学科教育资源,与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需求面相结合,组合构建若干个基本课程内容模块或方向,突出课程内容设置选择的弹性化。另一方面,抓住应用型高校立足地方、面向行业、依托企业、服务区域的显著特征,充分发挥其在科研服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把业务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广西财经学院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过往就业情况统计,初步设置了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三大职业方向和政府事业、银行金融业、建筑工程业、服务业四大行业特色的X课程内容模块,并协助学生制订具体学习目标和绘制学习地图。

(二)“少教多学”解放学生,以任务驱动激活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少教多学”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条件。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重点培养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教师就必须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少教多学”模式凸显学生“学”的地位和作用,激发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构建“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教师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学习活动的空间权、学生学习的体验权等还给学生,重点引导和启发学生开展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其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获得真正的提升。

任务驱动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要让学生处于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状态,关键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针对内部动机不足的学生,教师可通过提供外部刺激以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学者赵炬明(2018)归纳了积极学习五要素,即知识的有用性、对象的真实性、任务的挑战性、过程的社会性及活动的互动性,为课程教学设计提供了思路。教师应充分把握这五要素,既使用案例分析等积极学习类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更要通过任务驱动帮助学生把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摆脱对外部刺激的依赖。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本质是通过“任务”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有助于持续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广西财经学院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教学设计。首先,基于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影响较大的真实案例资料,给学生布置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任务。其次,由学生根据其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自行分为三组:资方组、劳方组和政府组。其中,就业方向为创业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进入资方组,就业方向为人社部等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学生进入政府组,而其他学生进入劳方组。再次,举行内部竞赛,分组“对抗”。学生无论扮演劳方、资方还是政府角色,其在竞赛中各项决定和相互辩论都要有理有据,要求学生能恰当引用事实作为论点支撑,能清晰准确地诠释所依据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规、管理理论等。这些实战性较强的课程任务不仅激活了课堂,还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和学习的真实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价值观念的全面提升。为了进一步以赛促学,校方还选拔课堂演练表现优秀者参加全国高校模拟集体协商(谈判)大赛。目前,广西财经学院已连续多年获得该赛事的奖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踊跃参与其中。

(三)推行“三多评学”,强化评学结果应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范式下,学生的成功包括学生学习的各种成果以及学习技能的发展。为此,需要改革评价系统,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多环节、多维度、多主体的评价。首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期末考核方式,注重“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和期末综合考试”的多环节评价,促进教学信息的反馈和优化举措的实施,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其次,强化“态度、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多维度评价,促使教师和学生更加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全方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能更早具备社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具体考核成绩计算公式可以设定为:学生课程成绩=课堂成绩(30%)+作业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40%)。其中,课堂成绩主要考查学生出勤、课堂发言、演练参与等内容;作业成绩评价则用探究式的学习任务来体现,如团队讨论、课程论文、案例编写等方式;期末考试成绩是通过笔试进行考核,试卷题目大多为具有创新性、竞争性和发散性的主观题目,综合考查学生学习的总体效果。再次,扩大评价主体范围,聘请行业导师参与学习效果测评设计及评价,促进人才供需对接,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科学合理的“三多评学”方式,全面考查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促进学生学习、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是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还需要充分运用评学结果。第一,为优化调整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提供依据。“三多评学”结果能够较科学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应根据具体评价结果与教学目标的对比来分析差距的原因,进一步对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完善,促进高水平应用人才的培养。第二,作为对学生目标达成度进行激励的依据。對评价结果优秀的学生,可推荐实习机会、给予全国高校模拟集体协商(谈判)大赛等比赛的参赛名额作为奖励;对评价结果不合格的学生,可给予课程重修或单项补考等处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结果的再评价。从长远来看,高校可以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动态与职业能力进行追踪,对比其工作表现和学习效果评价结果间的差距,为修正评价系统提供反馈,使评价系统能更好地满足地方发展需求。

总而言之,“以学生为中心”已成为高校教学的主要指导原则,广西财经学院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为试点,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三维教学模式,成效较为显著,期望可为应用型高校本科课程教学模式探索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胡建波.应用型高校“以学生为中心”范式转型的案例研究:西安欧亚学院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21(11).

[2]高筱卉,赵炬明.积极学习类教学法:原理、方法与建议:“以学生为中心”大学教学法系列研究之一[J].大学教育科学,2022(1).

[3]赵炬明.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美国SC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

[4]赵炬明.聚焦设计:实践与方法(上):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

注: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为例”(2023JGA30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冯熠(1974— ),广西北流人,广西财经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

(责编 雷 靖)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以学生为中心
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力提升策略研究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七项技能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创新能力研究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应用型高校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