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放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2023-08-10黄艳萍
严 倩 金 洋 王 晶 黄艳萍
随着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普及及手术操作技术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大大降低病死率。放疗是治疗宫颈癌盆腔复发的有效方法,通过放射线直接或间接作用于DNA等有机分子,产生自由基,导致DNA断裂,从而引发癌细胞活性及结构的改变,进一步抑制癌细胞增殖[1]。鉴于此,本研究分析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放疗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145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8.52±3.64)岁;无病间隔时间4~96个月,平均时间(50.13±3.46)个月。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卡氏(KPS)评分≥90分;均存在宫颈癌手术史,且手术前后均未接受放、化疗治疗;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为宫颈癌复发;复发部位为盆腔;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术后存在化疗等其他辅助治疗史;主动脉旁及髂血管旁淋巴结远端转移或复发;复发后仅行姑息治疗;肝、肾、心、肺功能异常;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无法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使患者保持仰卧位,上肢交叉抱肘,下肢自然下垂,于体表处做好标记。操作者使用不同颜色曲线标记肿瘤、阴道残端、阳性淋巴结、周围器官。使用西门子Vertix FD直接数字化X线机、西门子Emotion 16螺旋CT机,肿瘤区域及其边缘外5~10 mm处(pTV)位置及照射剂量、最大照射剂量,依据要求的肿瘤区域及pTV所需剂量及最大照射剂量制定放疗计划。肿瘤区域总剂量为6000-7000 cGy,pTV总剂量为4500~5000 cGy,分27~29次进行,1次/d,于5~6周完成放疗。对于局部肿瘤较大的患者,为避免器官接受射线影响,于放疗剂量达到2/3时,重新行CT定位,勾画肿瘤区域及pTV位置。放疗期间,每周查血常规1~2次,CT检查观察肿瘤控制情况。
1.3 观察指标
(1)评估放疗疗效:根据《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2]进行评估,所有基线病灶全部消失,未见新病灶为完全缓解(CR);连续两次评估中,与基线病灶相比肿瘤负荷缩小50%或以上为部分缓解(PR);与基线病灶相比,肿瘤总负荷增大25%或以上为疾病进展(PD);介于PR及PD之间为稳定(SD)。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2)分析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放疗预后相关因素。(3)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分析患者预后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145例患者经放疗后CR 88例,PR 36例,PD 21例,治疗有效率为85.52%(124/145)。
2.2 单因素分析
依据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放疗疗效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88例)及未完全缓解组(57例);未完全缓解组Ⅱa~Ⅱb期病理分期、盆壁受侵发生率均高于完全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放疗疗效单因素分析(例,%)
2.3 多因素分析
病理分期及盆壁受侵是影响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放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3。
表2 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放疗疗效相关因素赋值情况
表3 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放疗疗效多因素分析
2.4 随访结果
术前病理分期为0~Ⅰb期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为70.34%(102/145),高于Ⅱa~Ⅱb期患者的52.41%(76/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34,P=0.002)。
3 讨论
随着宫颈癌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宫颈癌患者被检出,使得宫颈癌治疗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加之宫颈癌年轻化,尽早检出病变有助于及时干预治疗。盆腔复发是宫颈癌术后常见复发位置,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放疗是治疗宫颈癌盆腔复发的有效手段,通过放疗射线等直射或刺激,可直接作用于病灶,有助于病灶体积缩小,进而改善病情[4-5]。
本研究结果显示,145例患者经放疗治疗后CR 88例,PR 36例,PD 21例,治疗有效率为85.52%;病理分期、盆壁受侵是影响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放疗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术前病理分期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放疗治疗在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治疗中获得较好的效果,3年内生存率较高,利于改善预后,但对于病理分期较高、盆壁受侵患者而言,行放疗治疗效果受限。究其原因可知:①术前病理分期越高,组织分化程度越低,术后复发风险越大,是由于该类患者因癌细胞已转移至盆腔,行放疗治疗后极易复发[6-7]。故对于病理分期较高的宫颈癌患者,在手术方案制定或后续治疗中需关注组织分化程度,从而明确治疗方案,尽可能降低再次复发风险[8]。②对于盆壁受侵患者,即便肿瘤体积较小,行放疗治疗后局部肿瘤仍存在残留,受到解剖位置等因素的限制,使得部分区域虽可通过插植放疗,但仍无法达到合理的放射源分布,使得部分患者经放疗治疗后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9]。此外,盆壁受侵患者放疗总剂量较大,在增加放疗剂量的同时极易引发较多的不良反应。临床对于盆壁受侵患者,行放疗治疗时需依据病情及肿瘤位置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10]。
综上所述,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放疗治疗获得较好的效果,但对于术前病理分期较高及盆壁受侵患者需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提升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