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创新与实践

2023-08-10吴伟刚沈凤英许艳君黄建雷刘颖慧袁军海

学周刊 2023年25期
关键词:高校教学课程思政

吴伟刚 沈凤英 许艳君 黄建雷 刘颖慧 袁军海

摘 要:课程思政关键在教师,重点在课程。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将专业知识同实践能力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将构建价值观和思想政治引导如盐溶于水一般有机融入高级植物生理学教学。高级植物生理学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主干课程,本研究深度分析农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和背景,以专业课程自身建设规律为前提,结合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的现况,将课程思政与教学紧密结合,在新农科教育的背景下,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对以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创新型农科人才为宗旨的课程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高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5-000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5.002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1]。

教育部2020年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做了高屋建瓴的整体构建设计,全面落实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远景目标和翔实内容,宗旨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战略任务和要求。在落实纲要的过程中,要深化各级各类高校教学改革的力度,强化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资源的作用,全方位、多角度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夯实学生的思想基础,涵盖学生的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等各类课程[2]。在深度落实的过程中要覆盖各层次学历教育,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在培养研究生期间,课程教学是一方面,而更多的是科研实践,所以要多维度、多途径、全方面地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本研究立足于地方农业院校的客观条件,全面修订高级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大纲,进一步完善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编写课程思政案例库,由点及面、点面结合,最终从多角度、多方面潜移默化地将思政内容引入课堂,将课程思政思想与高级植物生理学包含的专业知识点融会贯通,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向探讨课程思想教育,从而在农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3-4]。

一、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级植物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生命规律及其调控的综合科学,是一级学科农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培养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认知至关重要,不仅能强化发展本专业理论与技术,还关注研究生的科研方向、对“三农”的认识、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课程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和掌握本科植物生理学的基础上,深度学习和认识现代植物生理学的各个研究方向,深化和提高理论和实践认识。高级植物生理学共3学分,48学时(理论32学时、研究讨论4学时、实验12学时)。理论课包括:绪论(1学时)、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3学时)、植物营养生理(4学时)、光合作用(4学时)、植物细胞信号转导(4学时)、植物生长物质(4学时)、植物的成花生理及其调控(4学时)、植物衰老生理(4学时)、植物的逆境生理(4学时)、研究讨论课(4学时);实验课主要涉及干旱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4学时)、干旱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系统的影响(4学时)、干旱胁迫对植物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4学时)三个具体实验。

高级植物生理学在前期课程建设过程中针对研究生的培养特点,教学的着力点在于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创新性,主要为研究生的科研方向和毕业论文服务,往往忽视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生态文明、粮食安全、职业道德、耕读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目标的问题。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教学主要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讨论的模式授课,以教师为主导,短时间内授课信息量巨大,教师讲、学生记,学生被动接受,课堂上缺乏良好的互动环节,特别是研究生基本上是4学时联排课,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存在倦怠情绪,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符合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硕士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没有将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作为课程的要求。农学类研究生教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农业人才,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知识与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并重。

二、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创新与实践

(一)教师与教学团队

积极促进授课教师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通过组织学习国家关于课程思政的纲领性文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认识,增强其主观能动性,积极推进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课程思政融入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的同时,通过课上和课下紧密结合、理论和实践互相促进,充分调动研究生的专业探索精神及其对农业的使命感,从而促进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之后,对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更加有信心,从而更主动地完善提升自己,最终更加主动和灵活地运用和把控课程思政。

研究生教学工作重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单一教师授课会因为个人研究方向的限制,难以涵盖知识的广度,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因此通过组建教学团队授课的方式非常适合研究生教学工作。高级植物生理学教学团队由多名本专业教师组成,团队成员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职称均为副高级以上,专业知识熟练,深入研究本领域,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评价较高。在创新探索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实践的过程中,教学团队集体备课常态化、教学研讨专业化、积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线上线下课程思政培训,学习好的经验与方法,通过上述多种方式,团队成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团队授课的模式能确保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学生层面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从业人口众多,但是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基层农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数量相对于巨大的人口基数而言依然稀缺,很多涉农单位因为经费不足、人员满额等原因拒绝接收毕业生。同时,农业创业企业存在投资高、回报低、收益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问题,从而导致涉农行业目前比较低迷,农学类毕业生缺失信心。基于此,农学类研究生面对风险大、待遇低的就业状态,其自身也存在怕吃苦、不愿意奉献的思想,因此很多学生不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对口工作。

针对农学类研究生的思想现状,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励其斗志、激发其潜能,以先进人物和事迹为榜样,如在讲述水分、植物营养、抗逆生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时适时、适度地引入“塞罕坝精神”,即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的百万亩人工林海,形成了重要的生态屏障,通过实践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基于榜样的力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一懂两爱”的理想信念。

(三)修订教学大纲,完善教学内容

在原有高级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将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全面贯穿课程的每一章节,课程思政要有明确的目标与着力点,将爱国情怀、文化素质、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综合素养等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其目的在于促使研究生深刻理解学习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的意义和作用,懂得如何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科研、生产实践,最终将其培养成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新时代研究生。

(四)创新运用教学方法

国家为了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打造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举办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以赛促教”理念的引领下,随着创新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手段的进步,传统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逐步被多元化教学替代,这必将成为新农科教育背景下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创新教学要求教师在“互联网+”的趋势下,通过熟练使用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学校购买的教育教学软件,采用慕课、微课、混合式教学法、翻转课堂等新型的技术方法,积极抢占网络新阵地,凭借智能手机、平板全覆盖的客观优势强化和扩大校园网、学习通教学软件平台、QQ群、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的作用[5],线上与线下合力落实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全方位建成育人矩阵,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在高级植物生理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农学类研究生的特点,通过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法、榜样示范法、读书指导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启发研究生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良好的互动,实现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认同,确保课程思政能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

遴选与创设农学类研究生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需要从本质上深度发掘整理课程相关的思政点及其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结合,在教学设计时结合知识特点融入科研精神、传统文化、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德育故事、相关人物或生活案例等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总结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效果好、学生反响佳、参考性强、推广价值高的典型案例。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按照高级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的教学章节选编,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目的,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整个课程始终,增强研究生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心[6]。讲授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部分的内容时可以把人民群众关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中的使用情况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课程引入,深入分析。而植物生理学的启业人汤佩松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环境和科研条件,毅然选择回国教书育人,同时还进行科研,在发现植物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等方面颇有建树,这种爱国精神以及在艰苦条件下创造的科研成果,可以促使当代研究生从内心中体会民族自信与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六)选择课程思政的内容及其融入路径

不同学科门类的专业教育课程要依据自身专业的特点和传承深度探索专业特色的育人目标,这也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特别指出的。因此,从农学学科到农学类硕士研究生专业,再落实到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最终细化到章节、知识点的特色和优势,这种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差异点,结合研究生的教学特点,要突出高级植物生理学的课程优势。构建课程时要深度发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相关的思想价值、精神内涵、优秀品格,进一步深化提炼其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从而将案例升华为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通过思政意识重塑专业基本理论、知識的学术价值、思想价值、人文价值,从而扩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

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最终将课程思政因素的内涵传递给学生之后,教师要进一步思考这种依据和承载点,将是否能促进提升专业课的广度和深度作为相应的评价因素,这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温度”的层面上,而是包括深度和广度的进阶版本。

三、结论与讨论

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一种新尝试,农学类专业研究生学历教育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鲜明的特色,同时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也旗帜鲜明、独树一帜。基于融入课程思政的原则修订涉农专业的高级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提高任课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同感,引导他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力求全面对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从创新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编写教学案例库等方面不断探索。通过创新教学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充分提升农学类研究生的学习能力、科研素养、团队合作意识、核心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促使涉农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满怀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同与热爱,从根本上投身于“三农”工作,耕植沃土、服务农民,树立扎根农业事业的决心,真正做到“一懂两爱”,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水平农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2016-12-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2020-06-01.

[3] 杨国斌,龙明忠.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建设方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9(23):15.

[4] 柯海燕.在结构化思维教学目标中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C]//

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九).2021.

[5] 沈凤英,吴伟刚,吴成巍,等.智能移动设备在植物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1):144.

[6] 余徐润,熊飞,陈刚,等.“植物生理学”慕课建设实践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21(5):68.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课程思政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浅谈微课的作用地位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