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必备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研读高考真题
——以中国古代政治为例漫谈历史高考冲刺复习
2023-08-09陈国华张彬奎
陈国华 张彬奎
(江西省贵溪市第一中学)
每年高考前三个月,历史学科进入高考复习的冲刺阶段,但是这时候的复习也进入最艰难的时期,很多老师把这一阶段称之为“高考复习的迷茫期和瓶颈期”。首先是学生和老师都不知道这一阶段究竟该如何进行复习,怎么样的复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其次是这一阶段学生的成绩很难有明显的进步,甚至有些学生的成绩会出现滑坡的现象,学生进入一个成绩提高的瓶颈期。在最后的三个月中怎样进行有效的复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成绩?笔者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复习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做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抓住必备知识
在最后的复习阶段,教师和学生每天看着倒计时牌都觉得复习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好像很多事情没有做到位,会有慌神的感觉,但是又不知道具体该怎样去做,很多教师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就是以不断地考试,做各个地方试题的方式来度过最后三个月的时间。当然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做大量的无用的试题是做无效的复习,对提高高考成绩并无有益的作用,甚至会起到坏的影响,误导了学生的复习方向。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算一下最后三个月究竟有多少时间给我们老师来复习,最后90 天,除去清明节和五一的假期,除去至少5 次大型模拟考试,除去至少2 次适应性考试,除去一些临时性的信息卷考试,真正能利用的时间就是五六十天的时间。所以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不是你想干什么的问题,而是你能干什么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最后的五六十天的有限复习时间内,我们没有时间再把知识铺开来复习了,我们能做的有效的事情是抓住必备知识来突破核心考点。据笔者初步统计,高考历史的必备知识点有22 个(如下表1),一个必备知识我们大概用2~3 天的时间来突破(注:所谓“突破”,不是重复一、二轮复习知识,而是对必备知识深挖,形成对必备知识的完整体系,从而实现对核心考点的突破)。
表1
二、突破核心考点
每个必备知识点里包含若干个核心的考点,核心考点的界定就是近年来高考试题在这一必备知识下的命题的方向。下面笔者就以中国古代政治这一必备知识来做说明。中国古代政治这一必备知识是各地高考的必考知识点,包含8 个核心考点(如下表2)。在高考的冲刺复习阶段,我们就必须围绕这8 个核心考点进一步深挖知识,形成对核心考点的突破。
表2
中国古代政治部分实际上包含两个主要知识点,一个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个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也包含与这一制度相关的选人用人制度及政治哲学理念的演变)。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包含3 个核心考点,即分封制、宗法制及礼乐制的沿革问题。分封制重点关注其形成的背景及影响,就高考命题方向而言,分封制更多是从其影响的角度命题,周公的封邦建国是古代政治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构建了以“宗族血缘”为纽带的国家权力体系,形成了以周王为“天下之君”的管理体系,天子与诸侯的关系由“诸侯之长”变为“天下之君”;周公的封邦建国出现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政治新格局,从这一点上讲,分封制也孕育了中央集权的倾向;周公的封邦建国不但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也因此让周文化向四周扩散,逐渐形成以中原为中心的统一的中华文化圈,也加速了以周族为代表的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融合;对后世而言,西周分封制在封建社会依然产生了重要影响,直到明清时期还有关于郡县与分封之争。与分封制相配套的制度是宗法制和礼乐制,高考重点关注的方向是宗法制形成的过程和影响两个角度,宗法制实际上是古人理性选择的一个过程,夏商经过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两种继承模式的实践,最终选择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辅之以兄终弟及的宗法制,较好地解决了贵族内部的权力纷争,维护了贵族集团的稳定性,虽然后来传统的宗法制解体,但是其影响一直作为习俗影响中国社会至今,而且皇家还是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宗法制的。礼乐制作为维护宗法分封等级秩序的教化制度,对当时的统治秩序起了巨大的稳定作用,对中华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规定被作为传统礼仪延续至今。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奴隶制度逐渐解体,新的封建制度逐渐形成,高考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考查,不管以何种材料来呈现,其考查的落脚点都是礼崩乐坏,社会转型。
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其历史沿革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考点。具体来说,这一制度的考查核心考点有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中央地方关系的演变、选人用人制度的演变、政治哲学理念的演变四个。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到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再到元朝的中书省,明朝废相设内阁,清朝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这一核心考点的考查方向有两个,主要考查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这是最主要的价值取向,偶尔考查对君权的限制。中央地方关系的演变主要是厘清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高考的考查方向主要就是一个方向,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哪怕是考藩镇割据也要从延续唐朝统治的角度出发思考,这是这一核心考点命题的价值取向。选人用人制度的演变包括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选官制度从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到春秋战国到秦汉的军功爵制,再到汉武帝的察举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最后是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尤以科举制为考查重点,察举制固化了社会的阶层,科举制有利于社会的阶层流动,更加公平公正,可以提高社会的知识水平。政治哲学理念的演变主要关注历代的治国理念,先秦时期的天命观和仁德思想,汉武帝时期的新儒学,宋以后的理学,从神秘主义到理性主义。
三、研读高考真题
要实现对核心考点的真正把握和突破,还必须认真研读近十年各地的高考真题,尤其是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卷,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这些高考试题,把每个核心考点的考查方向寻找出来,每个核心考点的命题价值取向总结出来,通过这样对高考真题的研读整理和归纳,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出在中国古代政治8 个核心考点中考查的主要方向和命题价值取向,这样在复习中能更有方向性地指导学生的冲刺复习,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笔者以中国古代政治核心考点之一中央地方关系的演变来做说明(如下表3),由表中统计数据可见,关于这一核心考点的考查不管材料如何变化,情境设置如何新颖,朝代如何更替,其基本考查目标和命题的落脚点都没有变化,那就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这一核心考点的命题主要价值取向是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选人用人制度的演变这一核心考点的命题主要价值取向是社会流动性逐渐增强,更加公平公正。政治哲学理念的演变这一核心考点的命题主要价值取向是从神秘主义走向理性主义,更加注重实用性。
表3
四、结语
在高考复习的冲刺阶段,教师更要明确复习目标,找准复习的方向和突破口,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精准地把握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和角度,帮助学生建立起必备知识的宏观历史构架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做到复习的精准和高效,才能在最后的冲刺时刻,大幅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科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