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 年浙江省高考首考历史卷“选”“必”融通的考查特征及其教学启示

2023-08-09储天虎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古融通基督教

储天虎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

2023 年浙江省高考首考历史卷的三道非选择题和选择题的第3、5、6、9、11、13、17 题,均体现了明显的“选”“必”融通特色。若将每一道非选择题当作一个题目来看待的话,本卷中具有“选”“必”融通考查特征的试题分值合计为65 分,占据了总分(100 分)的大部,正如命题组所言,本卷“试题重点考查学生思维品质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选必融通特色”。如此特色,对一线教学具有显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下面,笔者拟择取其中比较典型的几道选择题为例,分析其对“选”“必”融通的考查特色,并对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选”“必”融通教学略加阐述。

一、“选”“必”融通,中外贯通,实现对历史知识的立体考查

就选择题而言,对“选”“必”融通的考查,具有典型性的试题,当属第3 题、第9 题和第5 题了。笔者以为,此三道试题代表着命题层面的不同方向,对一线教学极具指导性。

首先是第3 题,原题如下:

3.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之后,诸多朝代在这一区域设置机构或派驻官员,加强管辖。图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

A.①护乌桓校尉 ②单于都护府 ③伊犁将军

B.①安西都护府 ②北庭都元帅府 ③伊犁将军

C.①护乌桓校尉 ②北庭都元帅府 ③西宁办事大臣

D.①安西都护府 ②单于都护府 ③西宁办事大臣

本题题干中的背景知识语句出自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以下简称“纲要上”)第4 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原文是,“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四个选项中的6 个知识点则是来自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以下简称“选必1”)和纲要上,如护乌桓校尉(西汉在东北地区设置)、单于都护府(唐朝在西北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唐朝在西北地区设置)和西宁办事大臣(清朝在青海地区设置)等知识点均出自选必1 第11 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而伊犁将军(清朝设置总领新疆军政事务的机构)和北庭都元帅府(元朝在西域地区设置的军政事务管理机构)这两个知识点则分别出自纲要上的第14 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和第10 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不难发现,本题是以时间轴的形式,以必修教材相关知识为背景材料,以“选”“必”相关知识为考查内容,对西汉、唐朝、元朝和清朝等朝代在西域范围内设置的管理机构或派驻的官员进行梳理。考生必须结合纲要上和选必1 的相关知识,并按时序进行梳理把握,实现对“中央王朝管理西域地区”这一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式理解和把握,才会在解答此题时更加游刃有余。

其次是第9 题,原题如下: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交通事业迅速发展。下列两幅图片所示相关成就是( )

1958 年5 月,毛泽东在中南海观看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小轿车——“东风”牌小轿车

1960 年,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下水

A.我国在两极格局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建设成果

B.我国交通事业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果

C.“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激发广大人民自主创新的见证

D.国家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结出的硕果

本题题干材料中的两则材料和文字说明均出自选必2《经济与社会生活》(以下简称“选必2”)第13 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成就。选项A 和C 出自纲要上第27 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这段历史取得举世瞩目成果的原因分析,和对首次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历史事实的阐述。选项B 出自纲要上第26 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阐述(主要是把握时间),选项D 则出自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4 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阐明我国开始推行“科教兴国”战略的时间。

可以看出,本题是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以选择性必修教材相关知识为背景材料,以“选”“必”相关联知识为考查对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进行梳理(本题在考查考生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时,虽然用到了选必3 的知识,但主要是从经济和社会生活角度的理解和把握,因此笔者也将其归结到经济史),考查考生对纲要上、选必2、选必3 三册教材的关联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式理解和把握。

最后是第5 题,原题如下:

5.明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这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下列项中,对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前所处的经济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

A.白银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B.通过清丈全国土地,土地兼并现象已经得到根本遏制

C.美洲等地白银的大量流入,解决了明朝府库空虚问题

D.商品经济已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

本题题干背景材料出自选必1,是对选必1 第4 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和第16 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中关于“一条鞭法”相关知识的整合。选项A 出自选必1 第15 课,原文是,“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选项B 出自选必1 第4 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是对张居正改革背景(有土地兼并严重)、内容(有清丈土地)和结果(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的整合。选项C 则是出自纲要上第15 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纲要下第7 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新航路开辟后,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贸易活动下,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选必1 第16 课(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和选必1 第4 课(张居正改革的有府库空虚的背景),是对这四块知识的整合。选项D 出自纲要上第15 课,原文为,(明清时期)“就全社会来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

显而易见,本题虽然是纯文字形式,但是它以选择性必修教材相关知识为背景材料,以“选”“必”相关联知识为考查对象,尤其是在选项的设置上,注意了历史的通感,通过对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代大背景的宽视域考量(既关注国内,也关注到国际),考查考生对“一条鞭法”推行的必要性及其没有因张居正改革失败而废弃的深刻认识,不仅考查了考生对纲要上、纲要下和选必1 三册教材的关联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式把握,更让考生从立体的视角对“一条鞭法”形成了立体认知。

上述三道试题所表达出来的命题方向具有鲜明特征,第3 题是以纲要背景,第9 题则是以选必为背景,均拓展考查了选必与纲要的关联知识,而第5 题则更凸显了对历史问题的立体考查,助力考生对历史形成通感式理解。虽然,从试题的难度来看,这三道试题难度系数均不高,但不能因此而抹杀其作为高考试题的风向标作用。笔者以为,难度系数的问题是命题者根据整卷的难易平衡,抑或根据当年的命题要求而定,这不足以作为指导教学的指针。高考真题用于指导一线教学的,主要在于其考查的方向性。上述三道试题是浙江省2023 年首考历史卷的典型试题,其突出关注“选”“必”融通、中外贯通,从而实现对历史的立体认知,实实在在可以用来指导当前的一线历史教学——推进“选”“必”融通教学,助力学生对历史形成通感。

二、推进“选”“必”融通教学,助力学生形成历史通感

高中历史“选”“必”融通教学,既是就教学手段或教学过程而言,即历史教学活动围绕知识的融会贯通开展;也是就教学目标而言,即实现对历史的立体认知,形成历史通感。应该说,历史“选”“必”融通教学已成为当前老师们的一个共识,但如何有效开展这种教学活动,仍然是一个极具研讨性的话题。笔者以为,浙江省基于新课程标准和统编版新教材的第一份新高考试卷所呈现的命题风向,给一线教学带来的最大启示,乃是适时对必修与选必教材的关联知识点进行归并整合,从而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形成对某个历史问题的整体认识。

例如,关于“基督教在中古时期的欧洲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个问题。选必1 第9 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有一个专门的子目“宗教伦理与教化”来阐述。为了阐释清楚基督教在中古时期的欧洲不仅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教材除了正文部分交代了基督教教士们“抄录经典”“宣讲教义”“开办学校”介入百姓社会生活、告诫人们要向善“逆来顺受”等史实之外,还引用了插图“中古时期的婚礼”作为基督教介入百姓社会生活的佐证,又引用了插图“宗教法庭”和历史纵横“宗教法庭”的文字阐述,作为基督教对中古时期欧洲的政治有影响的佐证。到此,似乎这个问题已经阐述的比较清楚了。但是,教材编写者意犹未尽,又给出了一个“学思之窗”:

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在僧侣手中,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

——[德]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想一想:基督教在中古时期的欧洲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以恩格斯的观点作为切入点,要求学生将前面所学知识加以运用,解答“基督教在中古时期的欧洲发挥什么样作用”的问题,是为了训练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解读的能力。学生要抓住恩格斯话语中的关键短语,如“不过是神学的分支”“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具有法律效力”等等,再结合刚刚习得的知识,如基督教有社会控制作用,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影响了中古时期的欧洲人,应该不难理解恩格斯的观点,同时也对基督教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然而笔者以为,教材编写者在这里可能有更深刻的意图,即思考基督教在中古时期欧洲的作用,还应该调用必修课程的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中面对这个问题时,也应该要想到这一点。这是因为,在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 课《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课中,对这个问题是有专门一段话来加以阐述的。为了保持原貌,笔者摘录如下,供参考。

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它也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这段话虽然不长,却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系统概括了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的地位。经济上,基督教会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十一税;政治上,它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思想层面,基督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于是,在重新翻阅或回忆起这段话的时候,学生面对上述“学思之窗”的问题,便恍然大悟了。原来选必教材关于中古西欧基督教会的阐述,更多的是从文化和社会生活层面的解读,即基督教会开办学校,在教育和文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包括过节等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基督教会都要介入。选必教材中“教会尽管本身藏污纳垢,但时刻不忘告诫人们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奸淫、杀人、贪恋别人的财物等,要求人们逆来顺受、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等,可以归并到必修教材对思想层面的阐述。如此一来,学生对“基督教在中古时期的欧洲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个问题便有了相对丰满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对历史问题的整体认识。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递进与拓展”,是引领学生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从多角度认识历史”“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对于同一个历史问题的阐述,必修和选必课程自然会有不同的侧重点。然而,作为历史课程的学习者,只有对历史问题进行系统把握,才能形成整体意识。换言之,对于在必修教材和选必教材中均有较大篇幅进行阐述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适时引导学生将两块内容加以整合。这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高考备考的针对性。

浙江依托新教材而命制的首套选考试卷,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征程中的里程碑意义非常明显。其命题风格凸显“选”“必”融通,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通感认知,对于正在实施新课程和统编历史教材的一线教师们而言,无疑是一座照亮前行的灯塔。老师们继续坚定地开展融通教学,并积极探索“选”“必”融通教学的路径和方式,定会大有所获。

猜你喜欢

中古融通基督教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论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编纂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
论中古谐谑小说中的隐语艺术
基督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