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融合”视域下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

2023-08-09蔡冬冬福建省厦门市同安第一中学

教育 2023年22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五育三明治

蔡冬冬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第一中学

随着教育的普及以及信息生产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新时代年轻人的成长犹如春笋怒发。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要培养时代新人,我们必须要有新的育人目标。“五育融合”是对我国新时期“如何培养人”的整体回答,旨在通过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的方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简而言之,只有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方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一、基于“五育融合”的劳动教育

“融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的解释为:“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个整体。”“融合”并非是简单并列或拼凑,而是不同要素之间模糊边界、相互融入、相互渗透、协同发展,最终生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由此可见,“融合”不能与“并举”画上等号,“五育融合”不是德智体美劳的简单并列或叠加,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五育”的边界不是清晰绝对的,在融合的过程中,它们消除了各自的“边界意识”,使得各元素相互糅合,创造出全新的内容体系,形成了一个整体的“五育”整合生成体,通过“1+1>2”的融合效应,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五育”常被视为几个彼此独立的教学活动,如智育只在文化学科的课程上得以呈现,体育的唯一载体为体育课,劳动教育只存在于劳技课和学生的日常劳动卫生管理中,德育则只囿于班主任的班会课,美育只归属于音、体、美的课堂。由于缺乏融合的理念,“五育”各自为营,致使综合素养教育肤浅化。为解决“五育”分散乃至割裂的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探寻一个契合点,以此作为牵动者,由“并举”向“融合”,由“割裂”向“统一”,使“五育”相互渗透、融合互动。

劳动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途径之一,其具有立德树人、增智启慧、强身健体、培育美感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系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生产劳动,亲身实践、接受锻炼、锤炼意志,由此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劳动素质。以完成建筑工地上的简单劳动为例。完成建筑工地上的简单劳动往往需要踏实肯干的精神(德)、综合分析的能力(智)、持续坚韧的体力(体)以及协调律动的操作(美)。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实际上包含德、智、体、美的因素。因此,为了改变“五育”割裂的这一教育现状,劳动教育恰恰可以作为“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五育”中牵动者的身份实现“以劳育带全育”的融合局面。

二、劳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应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不仅要具备适应个人发展与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变革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还应具备应对社会变革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新课标中所聚焦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彰显了义务教育初中英语课程引领人生发展方向,“以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发展思路。而将劳动教育提升到和知识教育齐平的高度并倡导认真落实,这是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倡导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精神与要求。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基于此,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具有深刻的教育意蕴和很高的时代价值。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树立积极向上的劳动观、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这都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引领的劳动教育渗透策略

(一)活用教材内容,挖掘教材语篇劳动元素,依托语境开展教学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英语人教版教材中含有丰富且全面的劳动教育元素,囊括了三大类劳动教育内容,即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体现了劳动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塑造价值。

(二)优化教学设计,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落实劳动教育,以劳带全,五育融合

课堂教学立足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教师将劳动教育融入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单元话题、语篇主题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教学,切忌生搬硬套,生硬地将劳动元素放大设置为主题语境,将劳动教育强行套入课堂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教师要积极践行基于学与思相结合、与创造性相结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坚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应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由此,教师可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引领,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感受并领会劳动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劳动教育为支点,融合、激发其他“四育”的发展。

以八年级上学期Unit 8Do you like bananas milk shake?为例。本单元的主话题为“食物制作”。本节课为本单元Section B 的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为制作三明治。虽然制作三明治所需要的食材并不难找,操作难度也不大,但要将课本的知识真实地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且能亲自动手做,这也并非是易事。一节课45 分钟,既要让学生学有所得、玩有所乐,教学设计要延伸到课前与课后,教师在讲解本课之前须充分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准备,包括分组、组员分工、活动程序的讲解等,由此提高课堂效率。

课前,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一组8-9人。将食材、摆盘材料(餐盘、水果刀、一次性塑料手套、桌布)及拍照道具准备作为课前作业事先布置给学生,引导各小组为本节课的实践操作做好准备,同时让各小组讨论以下问题:“一个小组需要制作几个三明治?三明治可以有什么口味?所需要的食材是什么?需要几个盘子装盘?如何摆盘更好看?桌布与餐盘的色彩怎么搭配最好看?食材以及制作工具的准备如何落实到个人?”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避免课堂上的无效操作。

课中,教师先以色泽诱人、种类丰富的三明治图片导入本节课的话题Different Sandwiches,并呈现本节课任务making sandwiches。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后,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出可口又营养的三明治,绘制食谱,在展示环节面向其他同学介绍三明治的用料以及制作过程。

课后,大家一起共享三明治,并统整每个小组多余的新鲜食材,做新的三明治,分享给其他科任老师。最后大家一起将教室打扫干净,心情愉悦地开启下一节课的学习。本节课的作业是回家后第二天清晨为父母准备一份三明治早餐。

在本节课中,学生置身于教师所创设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中,积极尝试用所学的语言创造性地表达他们的意图、观点及态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制作三明治,提高了语言能力,还增强了自信,收获了友谊。教师通过设计真实的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深度融合,以劳动教育为主,融合、激发其他“四育”的协同发展:

1.以劳树德,强化学生责任意识

在本节课中,每个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到了食物制作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食物残留在桌面上、地板上,这时候,学生都会主动地整理厨余垃圾,清扫教室,保持教室干净整洁,不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此时,每个同学都是“值日生”,每个同学都承担起了劳动的责任。

2.以劳增智,活化学生所学知识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通过劳动教育活化学生知识,实现“知行合一”。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辨别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加深对健康饮食重要性的理解,学会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由认知到行动,“知行合一”吃出健康。

3.以劳强体,提升学生运动认知

如何保持健康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基本生存问题,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体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课。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加深了对饮食健康的认知,明白了它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从而引导学生健康饮食,提升运动认知水平。

4.以劳育美,激活学生对美的鉴赏

美食之美,不仅在于食材本身、烹制过程,也在于其最后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色”。三明治,在考虑其美味与否之余,还可以思考如何搭配以丰富其营养、如何摆盘以增添其美色。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可以去了解食材的营养结构,食材原色之间的搭配、食材与碟盘之间的色彩搭配、碟盘与桌布背景颜色之间的搭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鉴赏美、创造美,以美鉴美,丰富了审美体验。

“五育融合”是新时期践行五育并举的新样态,也是新时代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将“五育融合”落实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教学过程中评价的功能与作用,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本课为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香蕉奶昔以及水果沙拉,制作完后由教师拍照分享到家长群,让家长们选出最美的水果沙拉,然后再邀请年级教师当评委,到班级来品尝学生做的水果沙拉,投票选出最好吃的水果沙拉。此时,学生、教师、家长都参与到了评价过程中,不同的评价主体对学生发展的关注点自然不同,因此在多元价值标准与价值需求的影响下,要提高学生发展评价的客观性,促进“五育融合”落地课堂。

(三)创编课后作业,拓宽设计思路,融合劳动教育,丰富应用场景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课后作业的设计普遍存在内容与形式单一的问题,大多数作业以记、背、抄、写等机械操练为主,知识的迁移与应用缺乏情境,生硬而无趣,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当“知识的搬运工”这一角色,知识无法真正内化与应用,关键能力难以形成,核心素养难以得到发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难以落实。

作业作为学校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延伸。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业作为重要的教育活动之一,其育人功能尤为重要。因此,劳动教育不仅要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还要融入作业设计当中,基于增质减负的要求,拓宽作业设计的思路,丰富语言应用场景,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时,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九年级第八单元的阅读Rethink、Reuse、Recycle!为例。本篇阅读主题为环保(回收利用),在本节课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项手工作业,即利用身边的可回收物品做一件手工艺品,在下一节课的展示环节里,引导学生用所学语言,如be made of、be made from 等句型,介绍他们的手工艺品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然后简要描述制作过程,将语言学习与劳动实践相融合。学生通过收集可回收物品、思考如何将其变废为宝,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做出一件件或精美或质朴的手工艺品,最终在课堂上为同学展示与讲解。这一过程无形之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教师在“五育融合”的视域中创编英语作业时,要注意:作业评价角度要多元,作业评价方式要多样,作业评价时效要即时。作业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师给学生的评价。作业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激励和指导学生不断进步。作业设计与评价一体化,强化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结语

“五育融合”并不等同于五育并举。为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英语课程中实现“五育融合”,教师应立足英语学习活动观,落实劳动教育,以劳动教育为契合点,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渗透、融合其他“四育”发展,由此真正实现“五育融合”、全面育人的构想。

初中英语教材中不乏劳动元素,教师应当活用教材、挖掘语篇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基于主题创设真实语境,立足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展开教学设计,创编课后作业,以劳动教育为支点,以“劳”育德、育智、育体、育美,“五育融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五育三明治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三明治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月亮的三明治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