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慧教授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
2023-08-09孙艳红张珊季能博刘常媛陈文慧
孙艳红 张珊 季能博 刘常媛 陈文慧
摘要:陈文慧教授认为慢性肝炎病理上常表现为失调性变化和虚损性变化;以清利湿热、调理气血、扶正补虚、解毒祛邪为主要治则;临床上常以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脾胃气虚、肝肾阴虚为主辨证论治。治疗过程中体现了用药平和,重视用药安全;注重扶正,兼以祛邪;扶正重视肝脾同调;善用民族药兰花参的治疗思想和用药特点。
关键词:慢性肝炎;中医;陈文慧;治疗思想;用药特点
中图分类号:R57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3)07-0001-03
陈文慧教授是云南省名中医,师从云南省著名肝胆疾病专家苏涟教授,在肝病的中医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思想和用药特点。余有幸侍诊,受其教导,收获良多。现将其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陈文慧教授受苏涟教授影响,认为慢性肝炎的病机较为复杂,常因外感湿热疫毒病邪,蕴结不解,日久伤及脏腑气血,正气亏损而患病,先损及肝脾,随着疾病的慢性化发展,尚可波及到肾和其他脏腑器官[1]。病理上常表现为失调性变化和虚损性变化。失调性变化主要表现为气血失调,早期可见肝气郁滞,继而出现气滞血瘀,最后导致瘀血阻络[2]。虚损性变化可以表现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阴阳两虚、气血两虚等不同,临床常见为脾胃气虚,或气阴两虚,或肝肾阴虚,或肝肾阳虚[1]。这两大变化互为关联,构成慢性肝炎的基本病理。
2 治疗原则
基于慢性肝炎的基本病机,陈文慧教授提出以清利湿热、调理气血、扶正补虚、解毒祛邪为主的治疗原则[3]。临床辨治时须分析邪之性质,虚在何脏,阴阳气血失调程度,结合患者体质、临床症状、病毒血清标志物、肝功能等,从病机着手,分清主次,抓住本质,辨证论治。注重祛邪与扶正相结合。祛邪时以凉肝解毒为第一要务,重视湿热与病毒在发病中的作用,合理应用清热利湿解毒等祛邪之法,常选用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蒲公英、紫草等清热解毒之品,主张以甘寒解毒为主,少用苦寒。扶正重视健脾扶肾并举,尤其重视健脾,或健脾益气,或健脾祛湿。
3 常见证型及治疗
临床上慢性肝炎最常见肝郁、脾虚、血瘀、阴虚,常兼有湿热或挟食、挟痰等。由于年龄、体质不同或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及心理因素等,临床表现亦不尽相同,临证时须详加辨析。
3.1 肝郁脾虚 患者症见:右胁或两胁胀痛,易怒或时叹息,或咽部有异物感,胸闷腹胀,食少纳呆,大便稀溏,苔薄白或薄黄而微腻,脉弦缓。此型在慢性肝炎早中期多见。陈文慧教授治以疏肝健脾。常用自拟方健脾疏肝汤治疗[4]。此方从逍遥散化裁而来,常用炒柴胡、白芍、茯苓、白术、条参、郁金、青皮、焦山楂等。辨证时还须辨明是以肝郁为主还是脾虚为主,若肝郁甚者,应加强疏肝理气,肝体阴而用阳,兼养肝以助肝用;肝郁易化热,若表现口苦,尿黄赤,脉弦等,须酌加清热药。脾虚为主者,重视健脾益气利湿。总之,注意肝脾同调,气血水同治。
3.2 气滞血瘀 患者症见:面色无华或暗滞,右胁或两胁胀痛,刺痛,胸闷腹胀,食少纳呆,大便稀溏,苔薄白质暗,脉弦。慢性肝炎随着病情发展,在肝郁脾虚基础上,继而气滞血瘀,形成气滞、脾虚、血瘀相互关联的病理变化。肝脏的微循环障碍和纤维增生是慢性肝病重要的病理改变,因此以健脾、活血、软肝为治疗法则。陈文慧教授常用自拟方健脾软肝汤[5]。常用兰花参、赤芍、茯苓、白术、丹参、薏苡仁、淮山药、焦山楂等。
3.3 脾胃气虚 患者症见:倦怠乏力,面色无华,食少嗳气,脘腹胀闷,大便溏泄,舌淡苔白或胖嫩,脉沉缓无力。此证型可见于慢性肝炎各阶段。治以健脾益气。陈文慧教授常选用自拟方健脾益氣汤[5]。常用条参、太子参、黄芪、炒白术、茯苓、炒麦芽、陈皮等。
3.4 肝肾阴虚 患者症见:面色潮红或暗红,头昏耳鸣,夜寐不宁多梦,手足心热,口咽干燥,目干涩,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或闭经,舌红少苔,脉细数。多见于慢性肝炎的中重度阶段。治以健脾养阴。陈文慧教授常用自拟方养阴柔肝汤[5]。常用玄参、丹皮、白芍、女贞子、丹参、夜交藤等。
4 治疗思想及用药特色
4.1 用药平和,重视用药安全 对于肝病的治疗,陈文慧教授非常谨慎,她认为很多肝病已经存在肝损伤,治疗用药时一定要慎重,避免使用具有肝毒性的药物,以免进一步损伤肝脏,造成难以挽救的后果。在肝病的辨治过程中,重视辨别患者体质,辨析病症虚实,强调“以平为期”。“以平为期”,既包含用药平和,也包含调理脏腑,恢复脏腑生理功能以及各脏腑之间平衡之义。用药多是平和常见之药,甚少使用贵重药材及动物药材。常选用药食两用的药物如山药、葛根、薏苡仁、山楂、麦芽等,不急于求成,以平为期。即使在病毒活跃期,也是在扶正的基础上酌情选用少量清热解毒之品如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蒲公英、紫草等,少用攻伐之品,甚少使用贵重药材及动物药材。
4.2 注重扶正,兼以祛邪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无论是何种病毒侵犯人体,都说明人体正气已虚。陈文慧教授主张整体调理人体脏腑平衡,从而扶持正气,驱除邪气。纵观陈文慧教授治疗肝病的经验方,不难发现,陈文慧教授治疗肝病重视扶正,在扶正的基础上驱邪[6]。肝病患者长期遭受病毒攻伐,正气受损严重,精神萎靡,颜面蜡黄。陈文慧教授主张以健脾益气扶正为主,兼以清热解毒以祛邪。常将黄芪、党参、苏条参、太子参、兰花参、山药、白术等药并用,健脾益气,酌加少量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药。强调忌用大量苦寒之品清热解毒,以伐正气。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陈文慧教授主张调肝健脾为主,针对脏腑功能失常导致的气滞、痰湿、瘀血酌用疏调气机、祛湿化痰、活血化瘀之品,如见肝纤维化,即在健脾益气药物的基础上加丹参、莪术、焦楂等药软肝柔肝,从而扶正祛邪,标本同治。
4.3 扶正重视肝脾同调 陈文慧教授认为肝病的正虚主要集中在肝、脾、气、血的虚损,治疗紧抓肝脾二脏,主张肝脾同调[7]。肝主疏泄,主藏血,体阴而用阳。肝病病毒作为外邪,嗜侵肝体,长期盘踞其中,致使肝体虚损,肝用受累,主疏泄、藏血功能失常,影响气血运行;“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用受累,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以至气血两虚;脾失健运,又致水湿内停。因此,肝病主要以肝脾两脏功能失调为主导致气血不足,气血运行失常为主要病理机制[4]。基于此,陈文慧教授治疗肝病重视肝脾同调,以恢复肝脾生理功能及二脏之间平衡为要。治肝,抓住肝“体阴而用阳”,“肝阴血易损易虚,肝阳肝气易动易亢”的特性,体用同调,常用兰花参、柴胡、赤白芍、青皮、枳壳、香附、麦芽、佛手、薄荷、丹参等药疏肝养肝柔肝,用丹皮、栀子、黄芩、桑叶、钩藤、菊花等药清肝平肝。治脾,重视健脾益气祛湿,常用黄芪、党参、苏条参、太子参、淮山药、薏苡仁、白术、茯苓、葛根等药,尤其喜山药、薏苡仁同用健脾祛湿。
4.4 善用民族药兰花参 兰花参,是云南少数民族彝族的常用药,出自《滇南本草》,功用主治补虚,解表。治虚损劳伤,咳血、衄血,自汗、盗汗,妇女白带,伤风咳嗽,胃痛,泻痢,刀伤等。《滇南本草》中记载:“补虚损,止自汗、盗汗,又止妇人白带”。“调养元气,治五劳七伤,诸虚百损,益气滋阴”。陈文慧教授喜用兰花参治疗肝病,认为其有疏肝健脾之功,常用于治疗肝脾不和证,患者表现为倦怠,乏力,纳呆等脾气虚损证候。
4.5 典型案例 患者王某,男,1963年7月3日生,2021年3月9日复诊。患者自诉常感胃脘不适,恶心欲吐,纳差,精神不振,近半年症状加重,胃脘隐痛,纳差,神疲乏力,面色蜡黄,大便稀溏。经前期治疗后,症状缓解,现舌红舌后根苔腻,脉弱。既往史:慢性乙型肝炎多年,慢性胃炎,服用替诺福韦、胸腺肽等混合核苷片。体格检查:胃脘部按压隐痛,肝脾不大。辅助检查:2021.1.29查,B超示:肝脏实质回声增粗,门静脉主干1.0cm,Hp(+),肝脏硬度中值(189),HBV-DNA(+),3.9E+6。肝功能:ALTA:482.2,AST:268.9,DBIL:11.6,GGT:121。乙肝五项:HBsAg(+)、HBeAb(+)、HBcAb(+)。西医诊断:(1)慢性肝炎(乙型中度活动期)。(2)慢性胃炎。陈文慧教授根据中医思维,诊断为胃痛,辨证为脾胃气虚。治以健脾益气,理气止痛。以自拟方健脾益气汤加减:条参15 g,太子参20 g,黄芪30 g,淮山药30 g,炒白术10 g,茯苓15 g,薏苡仁20 g,白芍15 g,青皮6 g,葛根30 g,焦楂15 g,乌贼骨15 g,仙鹤草15 g,煅牡蛎15 g,炒麦芽15 g,竹茹6 g,化红10 g,佛手15 g。3剂,免煎颗粒,包18袋,3次/d,饭后服。嘱清淡饮食,忌酸、冷、辛辣刺激食物。按时复诊,不适随诊。2021年3月16日,自诉服药后症状缓解。效不更方,守前方继服3剂。
按:该患者慢性乙型肝炎多年,病毒长期盘踞肝体,致使肝体虚损,肝用受累。陈文慧教授认为患者已经存在肝损伤,治疗用药时一定要慎重,避免使用具有肝毒性的药物,以免进一步损伤肝脏,强调用药平和,“以平为期”。患者病久体虚,肌体失养,故见神疲乏力,精神不振,面色蜡黄;脾失健运,故见纳差,恶心欲吐,胃脘隐痛,大便稀溏,总以虚损性变化为主,陈文慧教授辨证属于脾胃气虚,以自拟方健脾益气汤加减。方中条参、太子参、黄芪、淮山药健脾益气补虚;加白术、茯苓、薏苡仁健脾祛湿,葛根、仙鹤草升阳补虚止泻,白芍、青皮、佛手、化红、竹茹柔肝和胃,理气化痰,焦楂、炒麦芽以助脾运,乌贼骨、煅牡蛎制酸止痛,共奏健脾益气,理气止痛之功。治疗时时刻谨记不急于求成,用药平和,以平为期。
5 小结
慢性肝炎的病机复杂,常因外感湿热疫毒病邪,蕴结不解,日久伤及脏腑气血,正气亏损而患病,涉及肝、脾、肾等脏腑。陈文慧教授认为病理上常表现为失调性变化和虚损性变化。失调性变化主要表现为气血失调,早期可见肝气郁滞,继而出现气滞血瘀,最后导致瘀血阻络。虚损性变化常见为脾胃气虚,或气阴两虚,或肝肾阴虚,或肝肾阳虚。治疗总以清利湿热、调理气血、扶正补虚、解毒祛邪为原则;临床上常见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脾胃气虚、肝肾阴虚等型,分别予以自拟经验方健脾疏肝汤、健脾软肝汤、健脾益气汤和养阴柔肝汤等加减治疗。治疗过程中体现了用药平和,重视用药安全;注重扶正,兼以祛邪;扶正重视肝脾同调;善用民族药兰花参的治疗思想和用药特点。
参考文献:
[1]苏涟.病毒性肝炎的几个问题[J].云南中医杂志,1990(5):1-5.
[2]苏涟,张超,陈文惠,等.健脾活血柔肝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57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S1):288-289.
[3]陈文慧,王丽,苏平.苏涟教授辨证治疗黄疸型肝炎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1):6-7.
[4]陈文慧,张超.健脾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18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S1):305-306.
[5]陈文慧,王麗,苏平.苏涟教授治疗肝病常用治法与方药[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3):6-7.
[6]陈文慧.新加黄龙汤治疗肝硬化腹水[J].江苏中医药,2008(3):9-10.
[7]尚靖茹,张顺贞,高歆,等.陈文慧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经验浅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5):9-12.
(收稿日期:202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