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机制探究

2023-08-08马欠欠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7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马欠欠

内容摘要:随着国家海洋战略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海洋教育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关注点和热点。然而现有关于海洋教育的研究大多从其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关于海洋教育如何进入校园,如何融入现有的教学机制的研究等层面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本文立足于语文教学,以语文学科中的涉海文为切入点,研究海洋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融入机制,旨在弥补此方面的不足,促进海洋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和推广。

关键词:海洋教育 语文教学 涉海文

21世纪以来,海洋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关于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话题逐渐被关注。海洋与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关系,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支持和发展海洋经济。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教育的支撑,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后备力量。当海洋在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性逐渐显现,然而海洋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不匹配的状况,海洋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的一大短板,目前的海洋教育发展程度与国家定位在海洋方向的发展方向目标不匹配。与崇尚海洋文明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洋教育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国家也逐渐意识到海洋教育的畸形,带来的海洋科技人才后备军不足,国民海洋意识淡薄等问题,海洋教育的重要性随着海洋强国的推进逐渐凸显出来。

我国1996年发布的《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和1998年发布的有的《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内容早已对海洋意识教育、海洋职业与成人教育、海洋学科专业教育在内的广义海洋教育等有相关的描述。[1]但此类文件只对于海洋教育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表意层面的描述,对于海洋教育的具体概念与海洋教育的实施方案缺乏详细安排。虽然海洋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具有国家强制力实施的海洋教育课程标准迟迟没有出庐。2020年,10月份,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的,建成教育强国和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系列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陆海统筹、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强国建设”是国家对海洋战略的总体概括。[3]一个国家对海洋的开发利用程度,与对于人才的海洋思维的培养,海洋素养的高低具有很大关系,但一直以来,我国的海洋教育普及程度不高,海洋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学生的海洋素养与其他沿海发达国家相比偏低,这不仅是历史的原因也是教育的缺失。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加强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不断提升青少年的海洋素养,使学生能够用理性的思维看待海洋热点事件,用科学合理的知识和技能探索海洋自然地理奥秘,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海洋景观和海洋建设,在行动上能够主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能够了解我国的海战历史,以史为鉴。我们肩负着历史带来的责任与担当,当代学生应当以负责任的态度捍卫我国海洋权益,提高国家“海洋主人翁”意识。

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促进自身海洋意识和海洋素养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从而适应新时期海洋发展对高素质国民和海洋型人才的需求,是教育应当担负的责任。作为人文社会的基础性学科,语文学科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学生的思想观念塑造和整体素养的提升中占据重要位置。分析海洋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机制,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海洋素养,培养高科技海洋人才提供了可实践性的方法和路径。

一.海洋教育与“涉海文”

关于海洋教育,目前学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马勇教授认为:“狭义海洋教育即学校海洋教育,是指由学校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有意识地进行海洋素养的培育活动”[4]本文所研究的海洋教育主要是指以学生为教育对象的,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海洋素养的活动。

教材作为教学的工具,是指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起到桥梁作用的书籍、资料或其他教育资源。教材作为国家规范性、统一性和标准性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开展过程的主要依据。涉海文作为海洋教育与语文教育的中间媒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涉海文来有意识的进行海洋教育。语文教材中的涉海文一般是指与海洋相关的文学作品或文化材料。涉海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海洋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知海、爱海、亲海、护海”意识[4]。

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通过在语文教学有意识的进行海洋教育,从而增强学生对海洋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等。目前海洋环境遭受着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通过涉海文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海洋现状的进一步认识,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更加注重保护海洋环境。

海洋文明是人类文明中举足轻重的一环。对海洋文明的了解和学生在涉海文中感受海洋文化的熏陶,对于培养自身海洋素养、领悟海洋精神、认识海洋文化从而促进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都有很大的帮助。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命脉,在语文教学中,以涉海文教学作为链接海洋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媒介,从而在现有教育中有意识地加入海洋元素,开展海洋教育,引导学生培育海洋素养。

语文学科中,涉海文的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作品主题:通过分析作品的主题,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与海洋相关的主题和意象。涉海文的作品主题分析可以主要从海洋生态、海洋文化、海洋历史、海洋探险等方面入手。海洋生态主要从海洋环境的污染、海洋资源开发等方面入手,通过分析作品中对于海洋生态问题的描写,可以了解作品对于海洋环境保护的态度。海洋文化是涉海文中重要的主题之一,可以通过分析作品中对于海洋文化的描写和反映,了解作品对于海洋文化的态度和见解。海洋历史主要通过分析作品中对于海洋历史的描写,可以了解作品对于海洋历史的态度和观点。从而培养学生海洋历史观。海洋探险是涉海文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如寻宝、海洋探险等。通过分析作品中对于探险的描写,可以了解作品对于探险精神的态度和观点。综上所述,分析涉海文的主题需要从多個方面入手,从而深入了解作品对于海洋的态度和观点。

2.作品情节:分析作品的情节,了解文章中的情节与转折点、分析作品中的意象和象征,分析涉海文中是否情节转折点利用了海洋元素,或者是否运用了与海洋有关的意向和意境,从涉及到海洋的情节,如海难、海上生活、海滩度假等入手,分析这些情节对作品整体的影响。

3.语言运用:语言的运用背后蕴含着作者隐含的文化价值观,对语言运用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作品、分析作者的意图,也有利于提升读者运用语言的能力。而涉海文中的语言分析限定了文本和内容,主要是就语文教材中是否有涉及与海洋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分析。通过对涉海文中语言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掌握能力,和对海洋的认识程度。

4.文化背景:分析作品所处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以及作者本人所处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是否与海洋有关。海洋赋予了人宽广的胸襟、勇于冒险的精神、热爱探索神秘的性格和勇往直前的勇气。[5]海洋文化和背景塑造的性格与黄土文化大有不同,这也是涉海文分析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二.涉海文《海底两万里》的分析举例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凡尔纳生活的时代背景是十九世纪下半叶,那个时代逐渐发展起来的蒸汽机车拉近了人们与大海的距离,使海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对海洋的好奇和想象逐渐得以满足,探索海洋之谜成为当时文学的热门题材。《海底两万里》诞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主要描写的是三位人物在海底探险的故事,从主题到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海洋元素。

首先从作品主题进行分析,该文属于海底探险文,作者通过描写几位主人公在海底的探险过程、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表现了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开发。以海底探险为主题的文章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此类文章,培养学生对于

从作品情节和语言运用进行分析,该文主人公在海底的两万里环球旅行都是与海洋有关的情节;小说中描写了海底的环境,如海底的颜色、光线、水压等等。其中,作者通过描写海底的颜色和光线,表现了海底的神秘和美丽。而通过描写水压,作者则表现了海底的危险和险恶。此外,小说中描写了许多海洋生物,如鲸鱼、章鱼、鲨鱼、珊瑚等等。作者通过描写这些海洋生物,表现了海洋的生态系统和生命力。例如珊瑚是一种动物、海里有沸水、海底有城市和红色海水等。值得一提的是,该文描述了大量的海底科技,如潜水艇和海底电报。而当时作者所生活的年代,电灯尚未出现,作者通过想象,创造出大量海底科技,这种海洋想象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重要方面。另外,作者通过描写这些海底科技,也表现了人类对海洋的控制和利用,这也是教师在教授涉海文中需要强调的方面,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海洋观念,明晰人海之间和谐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

从文化背景对该文进行解析,作品中的主人公有生物学家,有船长,有捕鲸手,这些人物性格的养成无不接受了海洋的影响。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和神秘色彩的人,作为和海洋近距离接触的人,他本身的性格受到海洋的影响十分大。他追求自由,英勇无畏,爱冒险,是典型的受海洋文化影响至深的人物。而能够构思和想象出如此盛大的科幻巨作的作者——凡尔纳,本身家乡就在法国的一个海港,临海的生活环境赋予了作者冒险的精神和对于海洋无限的想象。长期的海洋文化的浸润使得作者对于海洋充满了敬畏和热爱,这也成为作者后期进行海洋文学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论是作者还是作品人物,都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养成了爱冒险,向往自由,想象力丰富的人物性格,这与黄土文化所形成的内敛性格有所不同。

《海底两万里》中包含了丰富的海洋元素,通过描写海底环境、海洋生物、海底探险和海底科技等方面,探索海洋深处的秘密,彰显海洋的广袤和神秘,讲述了人与海洋之间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让学生提高探索海洋的好奇心。教师在对该文教学,引读导读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对海洋的兴趣,让海洋教育通过涉海文的形式走进学生的世界。

三.海洋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策略分析

教育是决定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内动力。海洋素养是衡量海洋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全民海洋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正规、系统的学校教育。利用语文课程中的涉海文,在现有的教育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海洋教育是提高海洋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作为基础性人文学科,其教科书中包含了大量涉海文,如《三岛》、《渔歌子》等,这些文章可以成为进行海洋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亟需充分利用包含海洋元素的文章,在教学中通过对相关涉海文的分析与教学,让学生了解海洋基础知识、以及与海洋保护、海洋文化与精神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其海洋素养,为国家进一步向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教师可以就以下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涉海文这个媒介,开展海洋教育:

1.组织海洋主题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言,课外阅读就是思想的航船。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个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涉及到的海洋元素,选择一些与海洋相关的故事、诗歌、小说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在不断地进行涉海文主题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海洋文化的熏陶,领略海洋文化的魅力,提高对海洋的好奇心和兴趣。

2.进行海洋主题作文:写作作为基本技能,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性,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可充分利用写作这一环节,加入海洋主题的作文练习,可以让学生根据海洋主题进行作文,让学生将海洋的美用笔墨抒写于“画本”。如写一篇关于海洋生态保护或关于海洋文化等主题相关的文章。通过写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还可以在此过程中使学生主动进行海洋素材的积累、海洋知识的学习,从而潜移默化的提高其海洋素养。

3.开展海洋主题实践活动: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要给儿童自己开启知识宝箱的钥匙”。陶行知先生强调实践活动和探索精神的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实践活动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与海洋相关的文化活动,如海洋文化展览、海洋文化课堂、海洋科普讲座、海洋文化游学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洋知识,感受海洋文化美,增强学生的主权意识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海洋素养。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一直以来都是以农耕文化立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并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将发展视野和方向转向海洋是我国发展转型的必经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海洋强国要求我们最主要的便是培养学生的海洋素养。海洋教育作为海洋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然而中国现有的海洋教育普及程度不高,海洋教育缺乏正规课程体系建设,当前中国学生海洋素养水平不满足国家培养海洋人才的需要,不足以支撑发展海洋强国的需要。对海洋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路径的研究,为推进海洋教育进校园提供了进一步可能。

参考文献

[1]马勇,王婧,周甜甜.我国海洋教育政策的发展脉络及其内容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58-63.

[2]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J].经济管理文摘,2021(07):3-6.

[3]刘训华.国家海洋战略教育的推进向度[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8(05):31-38.

[4]马勇.何谓海洋教育——人海关系视角的确认[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35-39.

[5]马仁锋,龚千千,林秋伶,俞静雨,洪逸群,夏菁.国民素养视角海洋文化的知识体系及其教育实施策略[J].航海教育研究,2022,39(01):9-15.

[6]苏进静.“非遗”视角下的鲁浙两地渔民号子对比研究[D].浙江海洋大學,2018.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绽放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