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美乡村,精神家园

2023-08-08沈歆舒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29期
关键词:政通人和宜业精神家园

沈歆舒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和”是一个极其美好的字眼。无论是大自然的风和日丽、和风细雨,还是人与人的和颜悦色、心平气和,乃至国家民族的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总给人顺畅、融洽和温馨的感觉,无怪乎人们都说“家和万事兴”“国和天下平”。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关于“乡村振兴”的阐述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这样一点:“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和美”取代“美丽”,一字之易,让“乡村振兴”焕发出勃然新意。在我看来,“美丽”重在其形,而“和美”神形兼具。“和”是和谐,是和顺,是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愿景付诸现实的重要精神内核。

政策措施对路,让中国乡村“政通人和”。改革开放后,承包制让中国乡村一夜间翻天覆地,农村、农业、农民生活蒸蒸日上。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年轻人纷纷进城务工,很多村庄成为只有老人和儿童留守的“空壳村”。而今,更重实效、更为灵活的乡村振兴政策让许多乡村游子重归故里,以全新的方式“重操旧业”。如湖南“80后”种粮姐姐肖定,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种田,成为红土地上的“新农人”。她的创新创业,激活了乡村,为更多农村青年返回家乡、坚守家乡、建设家乡、振兴家乡提供了全新模板。这样的乡村,拥有广阔天地,政通人和。

追求现代文明,让中国乡村“宜业宜居”。对于不少农村青年来说,家乡的闭塞落后是他們“去汝”的重要原因。而今,几乎所有的乡村都已通电、通水、通网,农村许多学校和医院都已与大城市里的名牌学校、重点医院在线上共享资源。农村产业也从单纯的农业生产向高效农业、旅游度假、特产制售等全方位延伸。就像泰山脚下的九女峰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从业者,与城市工人相比,在经济待遇、工作方式方面不处劣势,甚至在工作和居住环境方面还具有优势。这样的乡村,自然对广大青年甚至城市青年,多了一份吸引力。

打造诗意田园,让中国乡村“留住乡愁”。乡村,是全人类的精神家园。但是这个“精神家园”绝非原始与荒僻,亦非喧嚣与激进,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和,是田园风光与淳朴乡风的交汇。乡村,不能沦落为城市的资源库、人力源、生产车间和废料处理场,而应当是慢生活的伊甸园,是真正可以让人们“静一静”的地方,是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闻得见鸡鸣、留得住乡愁的治愈地……

孟子认为社会发展在于追求天时、地利、人和。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天时”理解为党的政策,“地利”理解为生态环境,“人和”理解为百姓团结。在振兴乡村的征程中,有党的政策的正确引导,有广袤大地的施展空间,有亿万人民的勠力同行,形神兼美的“和美乡村”必将遍布神州大地!

【江苏盐城景山中学高三(7)班】

点评

作文从对“和”字的分析入笔,勾画了一连串美好画面,由此切入论题,凸显“和美”的内涵。而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和美乡村”的本质,即政通人和、宜业宜居、田园诗意。在选材上,文中不仅有新鲜的时事素材论证三个分论点,而且全文引用了二十大报告、传统哲学进行道理论证,有理有据,有说服力。结尾借孟子的观点收束全篇,给人启发。

【王淦生/供稿】

猜你喜欢

政通人和宜业精神家园
巧用四字词语教学文言文
——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浮山县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
素材积累·词语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政通人和,诚信诚达——专访哈尔滨诚达工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加强大庆数字化城管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
结合古城宣化实际 浅谈建设宜居宜业城市的思考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坚守精神家园 争创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