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3-08-07钟壮壮

关键词:中华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钟壮壮

(1.安徽省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安徽 六安 237000;2.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安徽 六安 237000)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善于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开创新局;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善于在理论创新中推进实践创新。要用创新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实践,不断实现党的理论创新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观大势、谋大局,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这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党情、国情、世情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坚持把“相结合”推向深入,是新时代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对此要深刻领会推动这两种思想文化融会贯通的重大意义,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相结合”深入发展。

1.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真理,蕴涵着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自由解放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在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实践中,已经展现并将继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始,就以其鲜明的理论特征被中国实际所选择,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指南。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1]一百年风雨如磐,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实践伟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实现了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锻造了坚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实践昭示,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必须继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勇前进。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创造性地使用《韩非子》中“矛”“盾”一词,来阐释辩证唯物主义中对立统一原理。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继承中华民族对温饱富足的小康生活的殷殷期盼,创造性地为“小康”赋予了新的内涵,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生动地描述为“小康之家”。在新时代,习近平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只有植根于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更加枝繁叶茂。这一重大创新发展命题,要求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既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把握这一科学理论的精髓要义,又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宝藏,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把两种思想文化的精华贯通起来,不断实现党的理论创新取得更大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

2.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孕育出了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独特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传承延续和世界文明进步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只有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才能从根本上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始终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胸怀和底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系统完备、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既包括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书法绘画、歌舞戏剧等等,还包含各个地域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等。习近平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所在,中华民族之所以传承千年不灭,根本上就在于文脉不断、传承不绝,这是维系民族大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民族多的国家始终紧密团结的关键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经历非凡奋斗、伟大实践创造出来的共同文化成果,具有各个民族的民族特征,又赋予了各个民族的文化共性。如果中华民族离开了这一牢固的精神纽带,就难以团结协作,更不可能发展壮大,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但是两者都具有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继承人类文明成果中诞生,也在不断吸收新的文明成果的过程中发展壮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而保持生机活力,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宏大胸怀。“海不遗滴,始成其大,山不弃细,始成其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是能以其自身独特的感染力、号召力去影响外来文化在中华大地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所在,形成壮大自身的丰富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血脉里,就流淌着开放包容的血液。各种外来文化一传入中华大地,很快就会被中华文化所接受、所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贯坚持有容乃大和博大乃久的鲜明特质,在不断利用外来文化丰富自身的同时,又不丧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这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文化,也塑造了自信自强的中华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强大包容性,使得中华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多样局面。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继续发挥这一开放特点和包容品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发端于近代中国的历史现实,凝结了一大批仁人志士的牺牲奉献和革命理想,寄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自由解放和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和坚定追求。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传承不断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创造了五千多年辉煌历史的古老民族。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创造的恢宏灿烂的文明体系中,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果,这些中华民族古代先民们创造的伟大成果,深刻影响了全人类的文明进程,在当今世界仍然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价值。拥有古老历史的中国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一次次挫折中奋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传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只有历史上经历过辉煌的民族,才能理解对民族复兴的渴望。近代中国的历史现实,使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自由解放、富裕富强的新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在近代中国的革命历程中艰难前行,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用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斗建立新中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前提和坚实基础。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的接续奋斗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定不是某些方面的单个复兴,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综合实力的复兴。这民族复兴的伟业当中,文化复兴既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要继续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使得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更加全面发展。坚持推动“相结合”的深入发展,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推动传统文化更加具有时代特色,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成功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离不开这一民族瑰宝的激励和鼓舞。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考察

不同的民族历史和时代特征孕育不同的思想文化,但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总是具有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但是二者在理论特质、科学内涵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这两种思想文化都不同程度强调实践的根本观点;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追求未来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景。要深刻理解两者思想文化的内在契合性,不断发掘二者在内涵特质上的结合点,推动两种思想文化相结合并不断深入发展。

1.鲜明实践特征的高度契合

新时代必须始终坚持实践的观点,发扬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伟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自从十九世纪创立以来,就始终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生成发展中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实践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从实践中来,又反作用于推动新的实践,从这一理论的本质来看,就是关于全环节全过程实践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在论述哲学的使命时认为,哲学的任务不仅仅是要指导人们不断地认识世界,从愚昧走向理性,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指导人们不断地“改造世界”[4]。马克思主义从诞生起,就绝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简单文字,也不是围绕在人民脑海中的空洞理论,而是要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成为指导革命斗争的战斗纲领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5]鲜明的实践性理论品格,使马克思主义超越过往时代的一切哲学理论,实现了人类哲学发展历史上新的理论飞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内涵丰富,其中关于实践的观点是贯穿始终的。中国古代众多的思想家都深刻论述过“知”与“行”的辩证关系,强调“行”在人的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最终得出“行”重于“知”的朴素哲学结论。这既是中华民族勤劳务实、脚踏实地的鲜明特征,体现了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孔子提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重要观点,荀子提出了著名的“学止于行”的观点。尽管在“知”与“行”关系上,也有少数思想家提出过“知先行后”“知贵于行”等观点,但纵观整个中国古典哲学史,主张“知易行难”“知重于行”“行高于知”“知行合一”的思想是占据主流地位的。比如宋代以后逐渐兴起的“实学”思想,就是提倡“学用一体”“经世致用”的实践观点。《阳明全书》中记录了王阳明关于“知行合一”的深刻论述,强调“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核心观点。王夫之曾提出“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主张突出“行”的主导地位。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中,众多的思想家强调学习的过程,就是行动的过程、实践的过程,最终得出“实践出真知”的朴素观点。

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到民族复兴“不可逆转”,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两种思想文化的实践精神,在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中得到了充分检验和发展。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指导党和国家事业走向兴旺发达的行动指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深化推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必须继续牢牢坚持实践的观点、充分发扬实践的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船到中途浪更急”,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不可逆转,但中国共产党人还要迎难而上、勇毅前行,用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伟大实践去实现伟大梦想。

2.根本价值追求的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根本价值追求上高度契合,都强调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追求。唯物史观的诞生,犹如人类历史上壮丽的日出,破解了“历史之谜”,揭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奥秘,照亮了人类前进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就是指导人民群众实现自由解放的科学理论,具有过往时代一切理论都不具有的优秀品质,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论述到:“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活动”[6],表明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来探索建立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自由而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7]这一科学理论应人民呼唤而诞生,又坚定支持和指导全世界人民的自由解放运动。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著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到后来理论基本成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马克思主义创立标志的《共产党宣言》到集大成之作的《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每一篇经典著作都散发着真理的光芒,都充斥着完全彻底的人民性特征。

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早在先秦时期的经典文献中,就已经存在着众多关于民本的重要论述。《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是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集中展现,对后世王朝社会治理和民本思想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晏子春秋》中也有“以民为本也”的论述。汉代贾谊在《新书》中写道,“民无不以为本也”,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近代谭嗣同在《仁学》里论述道:“君末也,民本也。”可见,民本思想是在中华文脉中一脉相承的,是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长河的。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民为本是中华古代文明精髓与智慧的集中展现。人民性是两种思想文化共有的核心观点和理论特质,两者具有内在逻辑上的高度契合性的民本思想与人民性是紧密互通的,在基本的哲学表达上,两者都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观点,不同程度地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首创地位。习近平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8]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坚持依靠人民来开创历史伟业。在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必须把两种思想体系中人民至上的观点结合起来,继续坚守为民初心,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3.理想社会形态的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勾画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即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发展,不仅在于其论证科学、逻辑缜密的完整理论不断创新,还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朝着远大理想而不断奋斗的革命实践。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论述道:“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9]因为我们选择的所有工作当中,最高尚的工作,即为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事业而奋斗终身。这样我们不会在乎辛苦和牺牲,因为我们所创造的事业和幸福是属于千百万人的,并将为后来者继承发扬下去。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对未来社会的仔细描绘时写道:“人终于成为自由的人。”[10]马克思也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论述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高级形态,在那样的时代每个人都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1]。可以说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成发展的根本价值所在和追求所在,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为之接续奋斗的终极目标。

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发展历程中,都对未来社会做过美好的预想。在中华文明中,大同无疑是中华民族最美好、最远大的期盼了。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亿万人民群众为之向往、为之奋斗的远大理想。大同社会的描绘,最早是形容中国上古时期的社会状态,尤其是尧舜禹时代。而对大同社会的定义是《礼记·礼运》中的记载,《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并对大同社会的政治经济状态、人民生活状况、道德文化状况等进行了描述,最后得出结论“是谓‘大同’”。在这细致的描述中,中华民族对美好富裕生活的向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对不谋私利、相亲相爱社会关系的期盼之情跃然纸上。为万世开太平,是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中的核心所在,也体现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对开创万世太平、大同社会的终极向往。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对太平盛世、大同社会的美好向往,是绵延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国古代先民对大同社会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上的积极探索、理论上的积极阐述、在美好愿景上的积极描绘,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大同社会的有益组成。

“共产主义”和“大同社会”是两种思想体系,对未来美好社会的终极向往,二者具有内在逻辑上的高度契合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论述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时指出:“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12]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就已经把“共产主义”科学内涵和“大同社会”的基本内涵相结合起来,用世界性的大同社会来描述我们要建设的共产主义社会,使得“共产主义”和“大同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愿景。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13]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构想,同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大同社会美好愿景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必胜的坚强信念。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路径

理论指导实践发展,实践推动理论创新。坚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理论与实践双重飞跃的优秀品质和宝贵经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实现“相结合”取得更大成果、开辟新的境界,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握好相结合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把握好相结合的辩证关系;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原则,把握好相结合的价值追求,这样才能不断取得相结合的新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握好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两种思想文化“相结合”的伟大实践,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成功推动两种理论文化相结合并取得重大理论成果的领导核心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成功昭示,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都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根本保证。中国人民自由解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实践,都雄辩地证明必须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到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在理论上丰富发展和赋予新的内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党正确把握科学理论和中国实际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第一次结合”的重大命题,并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断验证和发展这一重大命题,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飞跃。经过百年的接续奋斗,开辟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境界,也昭示了党是推动理论创新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一基本经验。新时代推动“相结合”的伟大实践,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管大局、办大事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纪变局同新冠疫情叠加影响、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俄乌冲突搅动国际风云,世界各国的竞争日益激烈,发展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前途光明,但是任重道远。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个大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政治安全为根本”[14]的新征程上,要始终维护当代中国的国家安全和政局稳定,尤其是要高度警惕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的颠覆、破坏等活动,要坚决防范错误文化思潮侵蚀。不断推动“相结合”取得成功,是新时代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大创举,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相结合”的全过程,把握好“相结合”的正确前进方向。新时代推动“相结合”取得更大成果,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发挥中国共产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独特政治优势,在云谲波诡的意识形态斗争中稳住阵脚,在世纪变局重大危机中把握机遇、开创新局,确保扎实推动“相结合”稳步推进和取得更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推动思想文化创新的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为“相结合”提供稳固的政治保障,引领两种思想文化的相互融合和交流发展。

2.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把握好相结合的辩证关系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深刻揭示了这两种思想文化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和内在规律,需要深刻理解把握和坚定推动发展。在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历史文化沃土,只有运用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赋予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特征,马克思主义才能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所充分接受,才能真正在中国扎下深根、结出硕果。在不同思想文化交流结合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理解和把握各种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刻理解和阐释了这两种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这是新征程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劳动实践中形成的、蕴含在民族血脉中的独特民族智慧和民族风格,这些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时期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推动“相结合”走深走实,就是要实现两种思想文化在新时代不断创新和共同发展。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始,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就在始终探索着“以中化马”和“以马化中”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运用其来指导中国的具体工作,另一方面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坚持这两种思想文化的有机结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体来进行,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传统文化进行具体分析和科学利用,区分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提取出真正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当代中国社会和谐,促进世界文明和平发展的有益元素。习近平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5]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富有中华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现代化,也是饱含民族情感和民族期盼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生成和发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指导,并且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创举。在新征程上,必须科学理解和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把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吸收到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来,不断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新境界。

3.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原则,把握好相结合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所推进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归根结底还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服务的。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的伟大成果,根本上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踔厉奋发、不懈奋斗所取得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证明了中国人民非凡智慧和伟大创造。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16]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伟大创造坚持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开创一系列历史性成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坚持“相结合”的根本价值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的主体地位愈加明显,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17]党始终坚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在推动“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除了要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还必须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必然是由广大人民共同创造,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创造成果也必须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让每个人都真正成为创新发展的受益者。

坚持“相结合”走向深入,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刻地感悟到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也要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传承不断。中华民族历史上创造出许多伟大的实践成果和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这些伟大成就的集中展现,象征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敢。习近平同志强调:“民之所盼,我必行之。”[18]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把人民至上作为“相结合”的根本价值遵循,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文化、凝聚人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丰富的精神文化的需要。理论创新和文化传承从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要坚定地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保持一致,真正做到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和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坚韧的精神纽带和最显著的精神标识,是每一位中国人的根与魂。”[1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了中华民族的宝贵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导思想,要把这两种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人民幸福安康的思想文化融会贯通,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染人、号召人、鼓舞人的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中华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