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域下弘扬劳动精神的价值意蕴
2023-08-07叶陈钦
叶陈钦
(福建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2)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系统阐明劳动精神的内涵是“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1],这一伟大精神在2021年9月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劳动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劳动的理念认知、实践行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更是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中国化的重要表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具有人民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价值特征。虽然在全球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生产劳动下,社会环境、阶级阶层关系以及劳动方式已经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产生的170多年前的时代大相径庭。但是,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依然能够超越时空限制,为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提供科学理论指引。新时代,应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导下,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发挥劳动精神在“启发职工群众觉悟,教育引导劳动群众,团结带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2]等方面的价值。
一、教育引导群众坚信“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
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形成了伟大的劳动精神,它不仅是中国人民劳动价值理念、生产实践行为以及时代精神风貌的生动展现,更是人民性价值属性的体现。弘扬劳动精神,有助于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坚信“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3],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劳动风尚以及坚信劳动使人幸福的共享理念。
1.教育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虚拟化时代,社会劳动形式已经和以往有很大不同,呈现智能化、数字化等特征;同时,激烈的社会竞争、好逸恶劳的价值观念以及“饭圈文化”等因素影响,社会中也出现“一夜暴富”“有钱光荣”等负面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也有部分人选择“躺平”,产生一些“懒惰病”“娇奢病”现象,这样的价值观念在不断解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正面影响。为此,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宣传劳动精神构筑主体优秀的感人事迹、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价值追求,能够消解负面劳动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制约,重构积极向上的劳动价值观念。
一方面,形成积极健康的劳动价值判断。弘扬劳动精神能够让人民群众深入理解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和人类社会,也是实现梦想、改变命运的有效途径,更是创造社会财富、幸福的力量和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4]另一方面,凝聚全社会劳动者的价值选择。面对新的社会矛盾、历史任务,我们需要通过艰苦奋斗来解决发展问题,利用诚实劳动来改变命运、实现梦想。因此,弘扬劳动精神,能够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选择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来突破发展难题、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在实现个人梦想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中用智慧、汗水不断塑造劳动光荣、伟大、崇高、美丽的价值观念,消解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贪图享乐等各种错误观点、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作出合理的劳动价值选择。
2.引导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劳动风尚
激发劳动者活力,让劳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进一步成为创造财富、实现幸福的源泉,需要有良好的劳动风尚。但是,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等不良风气在社会上一定程度存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劳而获”成为一些人的生存状态和追求,这些不良因素冲击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为此,可以通过弘扬劳动精神,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1]。
一方面,有利于营造尊重、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通过报纸、网络等途径大力宣传劳动模范的典型事迹,讲好他们通过劳动促进成长、实现致富、贡献社会的奋斗故事,推动人民群众深入理解劳动不仅创造了社会财富,也促进人类和人自身获得幸福,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意义和源泉。正如马克思所说:“为了吃饭,他必须劳动,不仅用脑劳动,而且用双手劳动。”[5]同时,在弘扬劳动精神的过程中,选树一批先进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普通劳动者作为典型,讲好他们在平凡岗位上通过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创造不平凡业绩的光荣事迹,引导人民群众牢固树立劳动、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且都很光荣的理念,让人民群众看到只要有想法、肯干事、敢创新,人人皆可在劳动中拥有成才的希望和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改变命运的机会,在全社会养成勤于、善于劳动的习惯,扭转“笑贫不笑娼”、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等不良社会风气,营造尊重、崇尚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
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肯定、尊敬劳动者的社会风气。劳动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人类社会的创造者。弘扬劳动精神,有助于让人民群众在国家选树、表彰劳动模范,优秀工匠等先进劳动者的过程中体会国家在劳动保障制度、劳动环境、薪资福利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为劳动者所作出的努力,让每一个劳动者感受到自己的梦想、劳动方式、劳动理念能够被善待和肯定,劳动价值可以被尊重和认可,真正体验劳动的意义、光荣、崇高及其带来的快乐和美好,进而推动全社会“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2],在全社会形成肯定劳动者、尊敬劳动者的良好社会风气,激发人民群众主动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实现梦想、改变命运。
3.推进人民群众树立劳动使人幸福的共享理念
马克思在《青年在职业选择时的考虑》中提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6]。可见,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已经树立崇高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幸福观,他选择职业、参加劳动不仅是要让自身更加完美,更重要的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奋斗,这为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劳动使人幸福的共享理念提供了理论指引。
一方面,促进人民群众坚信劳动使自身幸福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肯定劳动的价值,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4],明确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之间的本质区别。在资本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成为劳动和幸福相对立的根源,劳动者与劳动之间产生异化,劳动的逼迫性、繁重性越强,劳动者越“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7],根本感受不到劳动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在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让劳动不仅成为谋生的手段,更是劳动者发展、完善自我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所说,劳动者“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7]。虽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还不能完全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所畅想的理想状态,但是劳动者在现阶段已经能够自由选择劳动,实现自由劳动、体面劳动和自我完善,可以在劳动过程中增强主体体验,创造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光荣。可见,弘扬劳动精神不仅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劳动中的主体地位,也是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最有力的批判,更是劳动使自身幸福理念的生动体现。
另一方面,推进人民群众树立劳动让他人幸福的共享理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7]。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不是为了某些人的特殊利益服务,发展是为了绝大多数人谋幸福。因此,通过弘扬劳动精神,让人民群众坚信一切成就、财富和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努力做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同时,人民群众能在劳动精神的熏陶中理解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自身和人类社会,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劳动者的价值创造能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进一步增强了劳动者在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总体而言,劳动不仅体现了劳动者的个人价值,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将个人价值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中得到最大化,让人民群众共享劳动给他们带来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推动劳动者在造福他人中进一步树立劳动幸福的共享理念。
二、启发人民群众领悟劳动“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
纵观马克思的一生,人类解放不仅是他一生的使命,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宗旨。马克思认为“‘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8],而现实社会生活中工业、商业、农业、交往等状况的改变正需要通过生产劳动来实现。因此,“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9]。马克思主义劳动解放理论为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提供了理论遵循,也阐明了劳动精神的实践性价值指向,有利于人民群众在劳动精神的陶冶中澄清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的狭隘认识,深刻认识生产劳动是解放人的有效手段,推动人民群众在劳动中塑造理想人格。
1.澄清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的狭隘认识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9]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诠释了劳动的本质,蕴含着丰富的劳动历史观、劳动价值观、劳动实践观等内容,为弘扬劳动精神提供了理论指引,有助于帮助人民群众澄清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的狭隘认识。
劳动精神作为人民群众在长期艰苦奋斗中提炼出来的精神文化,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也是中国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劳动价值观念的集中展示。弘扬劳动精神,能够逐步引导人民群众深刻认清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是异化劳动,统治阶级仅仅把劳动者看作是劳动的动物和为了满足肉体生存需要的牲畜,认为劳动仅仅是人谋生手段的外在目的性活动。因此,劳动者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失去了作为独立自主的个体存在,仅仅是作为劳动力而存在,个人的主体性被消解,“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7]。为此,大力弘扬劳动精神中蕴含的丰富劳动价值观、劳动实践观等内涵,让人民群众深入理解劳动的本质不仅仅是生产物质并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一种谋生手段,而是“生活的第一需要”,是创造社会财富和幸福的重要源泉,是创造、人类社会以及实现人的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更是劳动者自身的兴趣、责任的表现,进而激发人民群众在劳动中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推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氛围,促使人民群众劳动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2.深刻认识劳动是解放人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一生都在追求人类解放,并且从社会主体层面,也就是从人的劳动来探索人类解放,认为劳动是解放人的前提基础和有效手段。在他看来,过去的异化劳动不是自由地发挥劳动者的智力、体力,而是让劳动者的身心都受到摧残,在这样的异化劳动环境下,人的吃穿住行等基本需求都得不到保证,人根本无法获得解放。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7],通过劳动破除以往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神话,消灭剥削和压迫,把劳动者从异化劳动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劳动本身、劳动者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劳动精神作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推动人类解放的重要精神动力。其中,热爱劳动是劳动者对劳动这一实践活动在情感上认同的外在表现,表明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以往社会中异化劳动对人的束缚和奴役,实现了劳动的解放和人自身的解放,劳动者不仅可以自由劳动、创造性劳动,而且能够占有劳动对象和自己的劳动产品。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主义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10]。同时,在对待劳动这一问题上,进一步认清劳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原动力,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创造了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有助于人民群众在内心真正认可劳动,肯定劳动者的价值,进而推动社会树立劳动光荣、崇高、伟大和美丽的观念,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社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劳动者的劳动是为一切人和劳动者自身,选择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空前释放,劳动者的自觉意识得到培养,劳动行为将由原来的自在阶段发展到自为阶段,成为自由自觉的行为,真正实现劳动的解放和人自身的解放。
3.推动人民群众在劳动中塑造理想人格
习近平指出:“一个健康向上的民族,就应该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鼓励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家庭,服务社会,贡献国家。”[11]同样,一个健康人格的塑造也需要通过劳动才能实现。劳动精神作为一个个有血有肉、爱岗敬业的劳动者在奋斗中锻造出的精神文化,具有创造人、培育人、塑造人的价值,为人民群众在劳动中塑造理想人格奠定伦理基础。
一方面,塑造群众的劳动观念、能力。劳动模范作为劳动精神的构筑者、诠释者和传承者,挖掘劳动模范先进事迹、优秀品格,讲好劳模、劳动和工匠的故事,用他们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民群众,塑造人民群众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等价值观念、精神风貌。同时,劳动作为推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作为民族精英、人民楷模、国家功臣的劳动模范的现场示范教学,提升劳动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水平、思想觉悟、责任担当,满足现代化生产要求掌握多种劳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2]
另一方面,推动劳动者自由发展。劳动精神倡导“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这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不仅是劳动意识、理念、态度、习惯、状态的展现,也体现社会对劳动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实践认同和道德认同,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可供遵循的标尺。劳动精神构筑主体中先进模范的选树和表彰为群众提供了学习的榜样,这些可学可做的典型能够激发人们在劳动中追求高尚的品格、理想、道德和情操,强化对“英雄”“模范”等荣誉的渴望和向往,唤起劳动主体自觉性,主动投身劳动事业,奋发奋斗、苦干实干,在劳动中按照社会倡导的标准不断完善自身,逐步塑造甘于奉献、刻苦勤勉、敦本务实等精神品质,肯定自身的个性特点、个人生命和个体价值,成为一个具有理想人格的个体。
三、团结劳动群众力量,投身“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恩格斯曾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0]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展望的未来新社会,也是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社会和幸福生活的期盼,体现了劳动精神的时代性价值旨归。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并实现共产主义需要用劳动精神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投身社会实践,用劳动创造幸福生活。新时代,大力弘扬劳动精神,能够唤起人民群众在劳动中的主体意识,凝聚人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的伟力,激发人民群众主动承担时代发展使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1.凝聚人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的伟力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不断创新的劳动历史,而劳动精神正是在这一场伟大的实践中锻造出来并进一步凝聚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发展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更体现了对劳动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关怀,有助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凝聚人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的伟力。
一是有助于人民群众肯定自身是人类社会的创造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4]人民群众不仅是劳动的主体,更是创造历史、解放人类、改变世界的主体。弘扬劳动精神也就肯定了劳动以及劳动者的价值,突出劳动者在创造人本身、人类社会以及社会财富中的主体地位和历史贡献,有助于消解社会上那些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无视劳动者在国家建设中主力军作用的错误观点的影响,激发人民群众释放劳动创造潜能,主动将个人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中。
二是有利于人民群众明确自身是劳动成果的享有主体。人类社会发展需要依靠人民,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改革发展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劳动精神作为劳动人民价值观念、实践行为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这也启发我们应站在劳动者的立场,减少劳动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保证劳动者不仅是劳动力的所有者,也是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的享有者,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劳动者,“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3]。
三是有助于人民群众坚信自身是自我发展完善的主体。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劳动是“把人当做既在精神上又在肉体上非人化的存在物生产出来”[8]。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劳动者、社会生产之间出现分工,劳动者被当作机器的附属物,更多的时候是作为机器的一个“零部件”在运转,成为生产的工具,并非自身发展的主体,是依靠劳动才能维持自身肉体存在的一个“工具人”,这样的生产也造成劳动者身心健康遭到摧残,存在片面发展。劳动精神的提出意味着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这是人所特有的精神现象。弘扬劳动精神,能够推动劳动者用劳动精神武装自己,积极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中生产出劳动产品和人自身,通过创造和革新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改进并科学利用生产工具,摆脱自然、机器等外在因素的制约,实现自我劳动解放。劳动者在实现自我劳动解放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劳动主体认知,提高劳动主体品质,唤起劳动主体自觉,凝聚劳动主体合力,实现自我发展完善。
2.激发人民群众主动担当时代发展使命
新时代,广大劳动者发扬劳动精神,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发展过程依然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社会中也出现一些“躺平”等现象,现实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有一定距离,即现实和理想之间存在张力。劳动精神的内在蕴含着劳动的价值观念、情感表达、实践本质、道德准则等内容,能够为人民群众实现从现实到理想提供强大的精神推动力,激发人民群众把劳动当作一种责任使命。
一方面,有利于形成重视劳动的思想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肯定劳动在人类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14]。正是因为劳动,我们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拥有了今天的成绩;未来,我们更要通过劳动才能实现梦想。因此,历史、现实和未来都告诉我们要重视劳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15]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很多的沟坎、山峰、湍流要跨越,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劳动精神,肯定劳动、劳动者的价值,凝聚全社会重视劳动的思想共识,焕发劳动群众的创造活力,“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各项事业上来”[2]。
另一方面,有助于唤起劳动者的时代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认为广大劳动人民“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和基本依靠”[2]。可见,人民群众能够通过劳动完善自我、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同时,人民群众也能通过劳动得到认可、获得幸福,在奉献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激发劳动主体内在动力,唤起自身的劳动使命感、自觉性,把奋斗作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人生追求,把个体劳动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有机结合,主动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各项事业中,“更加全面、多方位、深层次地推进社会进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