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笔谈

2023-08-07焦金波徐闻浓马静楠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焦金波,许 佳,徐闻浓,尹 茵,马静楠,李 娟,张 倩,等

焦金波,李雪阳

许 佳

徐闻浓

尹 茵,张 勇

马静楠,王兴旺

李 娟,张景奇

张 倩,杨 毅

现实生活世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

焦金波,李雪阳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39 页。的战略命题,这一命题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把民族团结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逻辑前提的总结和升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中华民族这一复兴主体来说应具备两个基本态势:一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共同实践和共同享有的复兴,亦即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②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 年8月29 日,01 版。;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团结奋斗、凝聚合力的复兴,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③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年,第11 页。。而“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既是一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生活世界图景的展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张力释放,也就是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构成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实践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152 页。。这里所说的“现实生活过程”,就是指基于现实生活世界的客观活动。很显然,现实的生活世界不是抽象的、虚幻的,不是只能存在于人的头脑里的世界,而是一个“现实的人”生活在其中的“现实的世界”,是充满着各种现实关系的生活世界。在这样的生活世界中,人-生活-世界构成了一个结构性的整体。一方面,世界与人构成了对象性关系,通过人的生活不断地向人显现自身;另一方面,人又切切实实地存在于世界之中、生活于世界之中。而这样现实的生活世界作为确定的存在成为意识发生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中华各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系列观念于生活世界的思想自觉,这种思想自觉是建立在人们在实践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体系的感同身受基础上的,是各族身处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生活世界的思想观念的自觉建构。

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观念体系,一般来说,是指中华各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总和。具体来说,是指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创建的历史过程中逐渐积淀而成的一套观念体系,这套观念体系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包括在政治上团结统一、中华认同的观念,在经济上守望相助、相互依存的观念,在文化上血脉相连、兼收并蓄的观念,在社会交往上手足情深、相互亲近的观念。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这种历史积淀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体系进行了高度凝练与概括,即“五观”-“四与共”-“五认同”-“四凝聚”的观念体系,并在这个基础上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要求。具体表述为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为科学的思维工具,来观照具有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等共同体理念意蕴的生活世界,形成对伟大祖国认同的观念、对中华民族认同的观念、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观念、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观念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观念,进而形成中华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一套思想观念整体。

中华各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思想观念体系的主体自觉建构,离不开国家的理论主导以及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体系的传播,但是,最关键的抑或首要的是离不开中华各族于现实生活世界空间互动所建构起来的思想自觉。

现实的生活世界是社会历史和个人生活交织而成的整体,主体间交往行动构成现实生活世界的核心,主体间的交往不仅是现实生活世界中的日常性的互动关系,而且也是现实意义上的生存交往关系。中华各族于生活世界的主体间交往过程中透过“实践智慧”和“反思判断力”的运用,进而达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智慧”在于对社会生活客观本质的把握,也就是对社会生活共同体本质属性的领悟,以及按照普遍理性的统一性样态进行活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实践成就个体人的道德本质,“实践智慧”成就个体人之于公共生活的共性特征。那么,人于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智慧”是如何把握社会生活具有共性特征的“共同体”本质的?这主要在于主体活动过程中“主体间性”的运用。“主体间性”,顾名思义,是指主体间的特性,其前提是主体的复数性和差异性,以及对于主体间差异的尊重,具体来说,是指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众多个体通过互换视角达到主体间的相互理解。现实生活世界不仅是个体的行为和角色借以展开预先被给予的背景,更是主体间开展互动的现实场域,即主体间性得以展开的场域。正是由于主体间性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充分展开与实现,才形塑了生活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思想、情感的一致性。那么如何有效维护基于现实生活世界而形成的共同意识,还需要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人们在主体间交往中具有一种“反思判断力”,康德称之为“共感”,即“在自己的反思中考虑到任何他人在思想中的表现方式,以便使自己的判断仿佛是依凭全部人类理性”,“撇开以偶然的方式与我们自己的评判相联系的那些局限,而置身于每个他人的地位”,“站在别人的地位上思维”①李秋零:《康德著作全集》第5 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188-189、306 页。。也就是说,一个具备了“反思判断力”的人,就不会只停留在某个自己的特殊意见本身,而是会去思考该意见是如何得出的,并从一个普遍的立场出发,设身处地为所有其他判断者去着想,而且还会依照其他人的可能判断而反思他自己的意见。总之,“反思判断力”是从自身的反思开始的,通过对自身的反思看到自己意见的有限性,进而基于主体间普遍的立场认识到自己意见来源于个体的有限视域和特殊世界,由此也就打通了自己视域的边界,而走向主体间融合的视域中去,这就是共同视域,也就是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因此,中华各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于生活世界的自觉,是中华各族在具有共同体意蕴的生活世界中开展“主体间性”活动过程时透过“实践智慧”和“反思判断力”而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活世界从空间维度上看,主要包括现实的生活世界和历史的生活世界,但历史的生活世界在某种程度上看,也是现实的生活世界,因为“人体现着历史,人又构成了历史;历史为生活创造前提,生活又是历史的延续;每个人的具体生活是历史的世界向人显现的方式”②李泓江:《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生活世界的历史辩证法》,《天府新论》2022 年第4 期。。一般说来,现实的生活世界包括日常交往的世界、生产实践的世界、劳动交流的世界,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实践的现实生活世界,它直接指向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是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根基。具体说来,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蕴的现实生活世界应该体现共在、共融、共识、共建、共享的特性,是在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四与共”理念指导下的现实生活世界,是呈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四凝聚”精神特质的现实生活世界。

中华各族生活在这样的现实生活世界中,就会自觉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就会自觉抵制境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各族的更大力量。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③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 年8 月29 日,01 版。

(作者:焦金波,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工程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基地;李雪阳,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工程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基地,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时代意蕴

许 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中央对于民族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39 页。由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之于社会意识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决定作用。故此,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新时代我国开展民族工作的原创性概念,廓清其时代意蕴不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学理支撑,而且亦是现实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前提。这就需要我们既要阐明其主要内容,又要明晰其时代特征。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并非是基于主观演绎的不证自明,而是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形成于从“中华民族”向“中华民族共同体”衍化的概念流变之中。中华民族追寻“共同性”的共识构成了语涵变迁过程中的不变本义,并在一脉相承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核心意涵。就主要内容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共同性”追求为核心,并内含新时代赋予的多维属性,是命运与共、民族自觉和自为、多元一体、现实性的共同体。“一核多维”是其主要内容,其中,“一核”体现为由内在统一的政治共同性、文化共同性、利益共同性所构成的核心意涵,这是对最深层“共同性”的当代回响,而“多维”体现为由以政治共同性为核心的“国家-国民-法律”共同体、以文化共同性为核心的“文明-文化-精神”共同体、以利益共同性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安全”共同体构成的多维内涵。就其时代特征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既有其出场的时空场域和问题靶向,亦有其提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显明了时代融涵性、问题指向性、理论创新性、现实建构性的时代特征。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追寻“共同性”的“一核多维”的共同体。“一核多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意涵及其具体化,其中核心意涵就是本质内涵,回响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最深层次的“共同性”,多维内涵是核心意涵的多重阐释视角,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属性。

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在于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目标所在,内在规定了其核心意涵。一方面,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首先具有政治共同性;另一方面,“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①习近平:《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人民日报》2022 年3 月6 日,01 版。,关键要解决好民族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就是全国各民族的切身利益问题,精神方面的问题根本在于文化问题。在此意义上,中华民族共同体还应当具有以增进民族团结为目标的利益共同性和文化共同性。一言以蔽之,中华民族共同体以政治共同性、文化共同性、利益共同性的内在统一为核心意涵。其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内蕴着政治共同性。统一的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合法性政权的来源,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黏合。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赋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领土主权、人民性国民身份与大众性民族认同”②朱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治理意蕴》,《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2 月16 日,07 版。,并在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丰富发展,所形成的基本的政治观念、所构建的政治社会机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共同性奠定了基础。其二,中华民族共同体内蕴着文化共同性。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③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 年8 月29 日,01 版。,这一精神纽带容纳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凝结了各民族的文化精髓、凸显了各民族的共同特性及其内在关联,型铸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体。其三,中华民族共同体内蕴着利益共同性。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所在,体现为不仅尊重各民族的特殊利益,更观照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包括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核心利益问题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致目标。

多维内涵是核心共同性的具体化,体现为具体语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具体意涵,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其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政治共同性为核心的“国家-国民-法律”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国家内涵,代表着整体统一的民族国家,包含着支撑国家一体化构建的制度构设与现代观念,是蕴含民族和国家身份认同,以凝聚各民族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共同体;作为现代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国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以中国国民为首要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体民众具有社会与国家的主体地位,每个国民通过享有基本权利、履行基本义务、承担国家责任,共同构筑国民共同体;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现了各民族的集体意志,是维护祖国统一发展、推动民族团结奋进的法律依据,由各民族共同制定、一致拥护、坚决遵守,由此结成的法律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保障。其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文化共同性为核心的“文明-文化-精神”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以中华文明为内在实质和灵魂所在,中华文明源自于各民族的共同创造,具有内在的延续性和高度的稳定性,在一脉相承中积淀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独特文明元素和深层精神追求,并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内涵深厚,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共同体,体现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差异性和共同性的统一关系,各民族共同统领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享中华民族形象和中华文化符号,进而形成最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基于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爱国主义情怀,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共有的精神家园,这是各民族成员得以表达认知情感与寄托精神思想的精神世界,通过认知情感的彼此交融和精神思想的相互交汇结成各民族的精神共同体。其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利益共同性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安全”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存在发展的根本前提,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致力于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应有之义。各民族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各民族通过经济方面的互联互补,在相互依存中实现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通过不断的交流交往交融,基于对共存于同一社会框架的认同而结成的社会共同体,目的在于推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向着团结平等与和谐互助发展,各民族成员无法脱离社会共同体而存在,并担负着推动共同体发展的社会责任;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安全共同体,各族群众休戚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生死与共,理应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抵制极端宗教思想和民族分裂的荼毒,坚守意识形态安全阵地。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时代特征

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其出场的时空场域和问题靶向,亦有其提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时代融涵性、问题指向性、理论创新性、现实建构性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时代特征。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具有时代融涵性。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丰富内涵,既要洞悉其蕴含的历史性思维,又应把握其现实性观照。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不是无根之木和无源之水,它有着以“大一统”政治理念与“和合”文化传统为代表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且植根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并发展于中国共产党长期形成的民族理论。在理论赓续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熔铸于党的民族工作的伟大实践历程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在治国理政中的位置愈加凸显,涵盖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治、生态等各个领域,汇聚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和多维属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具有问题指向性。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之前,基本概念问题是存在分歧并引发热烈讨论的关键部分。其中,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的关系问题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思考与研究,无论是对二者内涵、本质、范围的探讨,还是对二者关系的探究,归根结底都在于回应概念深处的问题所在。可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意涵应当具备明晰的问题靶向。具体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出场具有有效应对民族国家的各种风险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当今世界,深刻交织的“两个大局”使得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下,国家安全形势更为严峻,来自各种反华分裂势力与恐怖主义的“围堵、打压、捣乱、颠覆活动”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第56 页。促使我们汇聚民族合力,应对各类风险隐患。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具有理论创新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共同体思想,立足新时代我国国情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具体实际,提出了极具原创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新概念,并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共有属性,辩证把握了我国的民族国家关系,科学认知了中华民族的整体结构。一则深化了对中华民族本质特征的理解,基于共同体的立场,肯定了共同体是中华民族的本质特征,具体体现为各民族共创且共有的共性特征,确证了中华民族是血缘互融、政治统一、经济互促、文化互鉴、社会互通的命运共同体;二则发展了中国特色的民族国家理论,超越用一元性的政治国家消弭多元性的民族差异的西方民族国家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所强调的“共同性”内蕴着对“差异性”的包容,即尊重各民族的平等地位、考虑各民族的具体实际、回应各民族的特殊问题;三则深化了对中华民族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基于对共同性与差异性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多元一体格局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中华民族整体结构是“一”与“多”的辩证统一,其中“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第150 页。,一体凝聚多元,多元共创一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具有现实建构性。在话语建构方面,其丰富和拓展了我国民族理论的话语内容。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华民族发展史、民族问题基本情况、中华民族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并形成一系列重要论述。比如,在形容我国国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上,用“中华民族大家庭”形容民族关系;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增进认同;指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为增进团结的精神纽带,并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共同梦想;等等。在实践导向方面,其为推进我国民族工作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引。中华民族共同体内蕴着“一与多”的辩证统一,为正确处理各民族与中华民族之间的多样性与普遍性、民族治理与国家治理、各民族差异性与共同性等关系提供基本遵循。除此之外,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精神与物质辩证统一的丰富意涵,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应当夯实物质基础和增进文化认同提供思想引领等。

(作者:许佳,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新疆工程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基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人民为中心”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

徐闻浓

“以人民为中心”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是当前及今后很长时间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和中心任务。为此,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建设进程中,我们必须将“两个结合”思想“贯通”和“融通”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实践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这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发展的思想和理念。

首先,“以人民为中心”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位的文化认知。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45 页。,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根本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理性分析看待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如何去认识文化,界定人在文化之中应有的价值,对于政党发展、国家建设至关重要。在马克思之前的西方哲学家们都曾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探讨,但不是根植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而是到预想的意识范畴中去探寻。他们虽然也注意到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但是与宗教中人的思想,从本质上讲并没有区别。譬如,黑格尔思想体系中的“人”只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73 页。。黑格尔的理论构建与人的本真追求形成相反状态,仅仅把人的本质作为想象式的存在,以此作为观察人和社会的前提并加以论证,这使得他的文化思想缺乏现实性的根源与基础。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的人,指代的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进行生产劳动的人,他们既是生产的主体,也是历史活动和文化活动的主体。马克思走出黑格尔式的困境,开辟了以人的现实生活、生产为文化研究的前提,从人的直接生活感受来进行文化的表达。这个前提使得马克思在进行宗教、资本等批判后能够达到理论和文化的传播与意识觉醒,使得人从苦难中觉醒,产生苦难意识,反抗现实,形成“现实的人”的文化自觉。而随着人自身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实现解放与自由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物质和文化均可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社会层面的改造,单单只是物质文明不能深层次推动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与变革。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不仅是物质积累的增多,更需要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不断更进。所以,文化是每个人发展所必需的,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发挥的社会作用也越来越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第309 页。这也符合马克思对于未来社会的预设,根据马克思的描述,共产主义消除了私有制的存在,社会分工下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也将不复存在。共产主义社会下的人将能够进行多项社会活动,人能实现对自身的本质的占有,这必然是文化和精神追求的高度发展。“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人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②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81 页。进一步讲,自由是人对生活掌控与对社会属性的特征之一,自由的人是进行精神生产的主体。只有坚持人民至上,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理论,才能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由上,我们可以推知,“以人民为中心”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目标逻辑地呈现为以人的解放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发展方向。当然,这里的解放不只体现为外在生存状态的解放,更强调内在精神思想的养成,“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马克思始终强调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文化的价值主体,人民群众不仅作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而且还能在已有文化基础上不断创造发展文化的新样态。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从来没有脱离人民群众的实践和创造,它同人民群众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群众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活动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思想,以现实的个人的社会实践和自由活动为依托,以人的解放与发展为旨向,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努力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自由与解放,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其次,“以人民为中心”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必须确立以“人”为主体的文化条件。“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19 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把“幸福”视为人的最理想状态,进一步推动人民群众实现自由和解放。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人可以通过文化来了解事物本身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文化以何种样态呈现、其核心价值和伦理规定为何,一般是由文化背后所承载的社会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所决定。马克思对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文化的形态进行了解答,他颠覆了以往“上帝的产物”等唯心主义的认知,强调人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对文化的积极影响,这些改造自身与外部环境的现实活动才是文化产生的决定因素。马克思还对人的语言这一特殊的文化中介进行了考察,“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533 页。。人能够生产出文化,依靠的是“语言”。现实生活中,精神往往被视为神秘、抽象、难以捕捉的存在物,而语言被视为文化交流与记录的关键形态。如果没有语言,文化难以形成和发展,更无法从主观意识演变为客观形态。为进一步论证人的文化主体地位,马克思又对分工进行了深层次分析。分工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另一因素。“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第50 页。“从这个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的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82 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分工解放了人的多重禁锢,留有了空余时间,实现了相对的自由,个体有时间去进行精神的思考和补给。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先人理论的扬弃,立足现实,创立了从本质上区别于前人的文化体系、研究文化的方法和建设文化的思想。这样,马克思对于文化的理解与思考,并未局限于从文化到文化、精神到精神的思考,而是经过对现存现实状态的观察与批判,实现了从现实到文化再回归到现实的逻辑构建。他看到了现有文化的不足与弊端、狭隘,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文化观进行批驳、改造,连根拔起“理性绝对论、精神绝对决定论”。马克思对文化重塑的把握是一个系统过程,既要弄懂文化思想产生之根源、机制、本质,又要对现存文化等思想观点进行分析与批判,既涉及如何对待先前已有之文化,又要拔除现行思想之毒害,要形成唤醒人之自觉的意识,更要提出构建人之自由解放的思想。

综上,我们可以推知,“以人民为中心”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必须摆正文化发展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自我意识的功能发挥,肯定“人”作为文化建设者的创造能力。其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的自由发展的构想,它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精神产品,而且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而幸福感和获得感就是自由、解放的时代体现,其包含着个体与群体的辩证关系,个体的个性与自我需要的满足与释放,个体的社会交往扩大,社会关系丰富等。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建设,就是对以实现自由与解放为价值旨向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文化思想的守正创新,努力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和谐的局面。“人和绵羊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他的意识代替了他的本能,或者说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的本能。”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82 页。人有着主观能动性,能够去思考认识复杂事物,形成意识,意识是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指明社会主义文化必是人的发展、自由与解放之文化。

最后,“以人民为中心”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必须捍卫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利益需要的文化生态。文化之于个体而言,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状态,一个人的改变,最本质的改变就是思想文化的改变。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自身文化基因,达到文化改造自身的功能。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为求得生存,个体走向联合,以家族或氏族的部落制出现。这个时期个体依赖于群体而存在,表现出“依赖性”,文化生产多为表达对自然力量的虚构和虚幻力量的崇拜,认知的局限导致了文化的形式简单、内容单一等特征。但是这种文化同时表现出另一个特征——对现实的超越性,即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希望能够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寻得解脱。马克思对精神产物的看待与总结,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来完成,辩证地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精髓,扬弃了前人的思想成果。换言之,马克思将文化放入资本、个人、国家等之中去批判、描述、思考,超越了以往的文化研究方式,形成对待文化的新世界观和方法论,揭开文化的神秘面纱,将抽象变为具体。马克思对文化之类问题的分析与解读,对自身进行文化建设的意图作了总结:“给许许多多非常愿意干但自己又干不好的一知半解的人以一个必要的支点。”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18 页。马克思关于文化的思考可以说是继文艺复兴等之后欧洲甚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大变革,其顺应了时代发展,解放了人类,是人类追求现实幸福的开端,掀起了新一轮的文化发展高潮。由此可见,马克思对于文化的关注,是从理论层面的探讨进入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去。

“以人民为中心”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必须既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又坚持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文化理念。在加强“以人民为中心”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同时,也要关注为人类开辟新的文明形态和价值体系。“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核心和价值旨趣,之所以能够作出这一判断,不仅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对包括文化的适应性、合理性以及对人类未来发展趋势所做的文化阐释与价值预设,而且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所体现的“人的本质的意义结构”及其作为推动人的解放的意识形态动力。它充分表现为从神本位的宗教式解读到现实的人的回归,并始终以觉醒人、发现人、解放人为目标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揭露和批判。因而,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主体建构所体现的是一种超越性的出场逻辑,它超越了资本主义的“利己”的观念,旨在召唤无产阶级政党要把人类解放和自由发展作为责任担当去建设未来的文化。黑格尔将“感性、宗教、国家权力”等归结为“精神的本质”,将“人的产品”“人性”等看作是“抽象精神的产品”和“精神的环节”,文化不是孤立的,其需要不断更进与交流才能具有普遍价值,文化的最终发展趋势是形成世界文化,它是一种集体的、联合性的文化。因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世界向度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必需和必然。“贯通”与“融通”理念发现并且指明了无产阶级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其所形成的文化思想是具有普遍性的,旨在实现“现实的人”的自由与解放,为整个人类所适用。“贯通”与“融通”是基于对普通民众现实生存境遇的担忧和对现实生活状态的关心,其表现出了实现全人类解放与发展的使命担当。这种满足绝大多数人利益诉求的文化生态的建立,逐渐会成为一种精神向度,一种“武器”,这种武器“洞察到资本主义社会非人性的一面”①张三元、李齐:《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与中国精神的弘扬》,《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 年第12 期。,致力于彻底斩断资本本身作为一种“物”的存在。

阶级文化承载着这个阶级的意识,存在于本阶级的群体之中。阶级意识反映着本阶级在政治和经济利益上的表达,不同的阶级由于有着不同的经济需求和政治需求,便有了文化上的冲突和碰撞、相互挤压。资产阶级文化表达着资本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诉求,并将代表着本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诉求融入社会发展中去。资本家通过教育等各种方式,将民众变成资本家利益的守护者,变成资本主义文化的仆人。而后资本主义社会确立,随着不断发展矛盾也无限扩大,而无产阶级的力量也初步形成,但是却没有合适的理论纲领和引导。而以满足绝大多数人利益诉求的“以人民为中心”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生态的建立,恰恰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追求并指明了人的最终发展趋势和存在形态。事实上,“以人民为中心”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本质上就是对人的主体地位及其改造能力的肯定,人民之所以能实现自我解放,靠的就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的文化以及凝聚而成的精神力量。无产阶级文化是从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文化,因而,它不是神的“赐予”或者资本的“缔造”,也不是由无产阶级专家的自我臆想和编撰,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演进的结晶。“贯通”与“融通”理念肯定了文化对于社会和人的进步意义,是一种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文化概念。

总之,“以人民为中心”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发展道路,实际上就是一条兼具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新道路,也是一条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发展道路。它不同于西方以资为本、以物为本的文化发展理念,而是融合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道德生活以及各方面生活于一体的文化发展理念。为此,“以人民为中心”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就需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人类的现实生活状态为切入点和观察点,为唤醒、重塑与实现人类的真正自由与解放指明方向。

(作者:徐闻浓,日本早稻田大学亚太研究院,从事东亚文化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历史基础

尹 茵,张 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各民族在共同开拓祖国疆域、共同开发祖国河山、共同繁荣中华文化的同时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并孕育发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个意义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其客观的历史基础。

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生发展有其天时地利人和的客观条件和历史过程,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和这一客观条件和历史过程相伴而生的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和观念统一。这其中,一方面,自然环境为中华大地民族共同体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中华民族生发生存于亚洲东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太平洋西岸诸岛,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形成一个地理单元①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年,第4 页。。这种广阔而又自成一体的自然空间为生活其中的各民族生存发展、迁徙交流创造了客观条件。我们的祖先自远古以来,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以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为主要发源地,其间以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华夏地区不断整合形成核心区域,核心区与周边地区互相吸纳、互相融合,孕育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自然环境对于民族来说,是一种客观规定性,为民族共同体的产生提供了基础、条件和走向。任何民族的生存发展、繁衍生息都要依赖特定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炎黄两部族的融合成为后来华夏族群的主干,孕育了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主体民族和凝聚核心,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以与炎帝战于坂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②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北京: 中华书局,2009 年,第1 页。。后又“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③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北京: 中华书局,2009 年,第1 页。。黄帝成为部族联盟首领,被各诸侯奉为天子。此后,周围其他部族逐渐融入,形成了以炎黄两大部族为主体的强大部族联盟,亦即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形态,炎帝和黄帝也被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④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009 年,第1 页。。此后尧“百姓昭明,合和万国”⑤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009 年,第2 页。。“万国和”即有天下一统、和谐万邦之意。这一时期“天下”观念也随之出现,《史记》记载“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⑥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009 年,第1 页。,帝喾“修身而天下服”“抚教万民而利诲之”⑦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009 年,第2 页。,“天下”既有“四海”“九州”的地域概念,也有百姓万民的意蕴。追求“天下一统”“教诲万民”成为主要政治主张。五帝时期,这种“万国和”“天下一统”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的原初形态。

其次,伴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和发展也经历了从“华夏一统”观念到儒家“大一统”思想再到“天下为公”思想的交互演进和杂糅并举的共同体意识情态。夏商周三代,在黄河中下游炎黄部族不断融合下,夏、商、周三大部族形成了。三代更迭,至西周融合为华夏一族。以华夏族群居于中原地区为中心,尚未被纳入统治的四周族群则被冠称以“夷、蛮、戎、狄”。这一时期,“华夏”居于中心,自视礼乐文明之邦,对周边的族群产生了心理上的优越感,强调华夷有别。春秋时期强调“夷夏之防”,到战国已形成“中国”与“四夷”五方之名共为“天下”、同居“四海”的整体概念①黎小龙、徐难于:《“五方之民”格局与大一统国家民族地理观的形成》,《民族研究》2008 年第6 期。。“五方之民”的概念,表明整体的中国古代民族概念已经初步成型。至西周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②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797 页。的思想更凸显了大一统思想的初显。从华夷之别,到华夷一统之升华,反映出早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和萌发,奠定了“大一统”思想发展的根基。及至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的出现,中华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强大而持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儒家“大一统”思想体现的是国家疆域政权统一和国家思想意识统一的双重含义。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③陈晓芬:《论语》,北京:中华书局,2016 年,第2919 页。儒家思想之统一在政权疆域一统外更注重统一于中华礼乐之文明。汉代尊儒学为“独尊”。董仲舒继承公羊学提出:“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④董仲舒:《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第185 页。即除了政治统一之外,还要在历法、礼乐等各方面统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发展过程中,“大一统”思想逐渐凝结为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基础,同时也成为经久不衰的政治治理实践:作为价值取向,表现为历代政权均追求国家一统、万民归心,无论是何民族建立政权都力图争得中华正统,边疆各民族始终心系中央政权,渴望安定统一。作为政治治理工具,则是以中央政权基于“大一统”思想发展出的一系列制度及边疆治理政策等。而“天下为公”表达的是中国古人对“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其核心要义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主张的价值理念一脉相承。“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⑤孙希旦:《礼记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9 年,第582 页。这“大同”中正蕴涵人们对理想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天下为公”思想蕴含的是“以民为本”的治世之道。所谓“公”之代表即为百姓,即为人民。从孟子“民贵君轻”、荀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到黄宗羲“天下治乱在万民忧乐”,倡导的都是重民亲民善民的理念。“天下为公”思想蕴含的是“讲信修睦”的处世哲学。在“大同”社会中,人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诚信和睦、手足相亲。“天下为公”思想蕴含的是“平等公正”的价值追求。《礼运注》中说:“公者,人人如一之谓,无贵贱之分……”①谢丽萍、郭台辉:《近代中国政治身份构建的传统人伦基础——以康有为“天民”论述为中心》,《文史哲》2022 年 第3 期。孙中山先生始终把“天下为公”作为毕生追求,认为国家是人民之国家,主张人人平等,百官皆公仆,人民均贫富。这种“公”主张的正是社会的平等与公正。“天下为公”所追求的这种“天下大同”理想,正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倡导的内涵意蕴相互融通。

最后,在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呼唤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屈辱中觉醒,在压迫中抗争,在团结中奋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本质上呈现出各个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生死与共的民族性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向度。从总体上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各民族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一种思想观念样态。一方面,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是在“将有灭种灭教之惧”下开始觉醒的。康有为提出的大同理想,试图打破九界,建立“至平”“至公”的理想社会。梁启超最早使用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提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②张品兴:《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年,第451 页。,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综合体,试图通过君主立宪实现民族独立。孙中山先生主张“五族共和”,倡导民族平等团结,认为“合为一国、合为一才,才是民族之统一,国家之根本”③王瑞萍、马进、马虎银、乔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若干重要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年,第55 页。,增进了各阶层、各族民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在被动开启的发展进程中唤醒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中华先进分子纷纷觉醒走上历史舞台。从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的旧式农民运动,到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打着“自强”“求富”口号的洋务派,到康有为、梁启超等不触动封建本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再到孙中山先生发起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无数仁人志士提出救国救民主张,但纷纷宣告失败。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华民族谋求民族独立解放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深重苦难中“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中华先进分子的意识自觉发展为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华民族进入新时代,面对民族复兴的大业,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和治国理政新要求,开创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战略论断,是中华民族自觉发展阶段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的升华。

(作者:尹茵,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勇,新疆工程学院经管学院、新疆工程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基地,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

以红色文化涵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马静楠,王兴旺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创新凝结而成的观念意识形态,其精髓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为理想信念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红色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大意义和价值。

首先,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华各族优秀儿女共同创造的,其价值旨归反映了各族人民的价值诉求,因此,红色文化厚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如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18 页。,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相互交流借鉴汇集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红色文化发展的思想源泉。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思想,成为红色文化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重要思想基础,各族人民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崇德向善的仁义品格,成为红色文化集体主义道德体系的精神源泉。红色文化“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18 页。,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实践中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精神风貌、道德准则,与时俱进地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凝聚社会共识的思想基础。

从红色文化的生成史来看,红色文化是中华各族优秀儿女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进程中共同创造的,体现着中华儿女为理想信念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优秀品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家族党员向警予面对敌人严刑拷打毫不畏惧,严守党的秘密,用自己的壮烈牺牲践行革命誓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回族党员王有德二十多年治沙造林45 万亩,为建设祖国西部屏障奉献自己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塔吉克族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在边境线上执着坚守,勇救落水儿童英勇牺牲。中华优秀各族儿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他们的英雄事迹成为红色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其次,红色文化具有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意蕴,红色文化的“三观”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观”具有引领作用,在新时代要讲好红色文化中优秀共产党员的“五观”的故事,深化引领功能。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都是人民,强调实践第一性原则。中国共产党人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团结带领各族人民通过伟大实践创造出了丰富的社会发展成果,同时也凝结而成这一红色文化精神文明成果。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红色文化不断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也源源不断地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真理人民性、实践性的真理意蕴。

从本质上看,红色文化中处处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战天斗地大无畏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一切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事业追求的价值观。这“三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观念建构的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本质概括和高度凝练。通过树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实现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观,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观”即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提供具体的考量标准和评价尺度,对中华各族人民确立正确的“五观”,即人民的国家观、一体的民族观、客观的历史观、人道的宗教观和文明的文化观具有引领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44 页。。这里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指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各族人民的这个共同理想才能更好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培育正确“五观”入手。深耕红色文化经典,讲好共产党人的“五观”故事,对培育各族人民的正确“五观”具有重要意义,如当代愚公黄大“人民的国家观”的故事,村老支书买买提江·吾买尔“一体的民族观”故事,库尔班·尼亚孜“文明的文化观”的故事,等等。

最后,红色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五认同”是红色文化的应有之义,要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华各族中有效开发和运用,以助推红色文化增进“五认同”的进程。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展现出中华各族人民团结统一、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党和各族人民的顽强奋斗所创造出的红色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 年第8 期。。由此形成的一系列红色文化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构筑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也展现着红色文化特有的精髓和气质。无论是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还是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虽形成于不同时期且内涵不同,但都展现出了中华各族人民团结统一、同心同德、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爱国主义的灵魂。

红色作为中国的视觉符号表征,在中国历史实践中表达着革命、勇气、吉祥等特定的价值内涵,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特殊政治底色,而“五认同”是红色文化的应有之义。红色文化中所弘扬的爱国主义英雄事迹是对伟大祖国认同的直接表达;红色文化所展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实质是对中华民族认同的生动展现;红色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表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也是红色文化的发展史,展现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红色文化与中国共产党是直接同一的关系;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成果,内在地体现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①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求是》,2021 年10 期。作为历史与时代发展的印记,红色文化成为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价值理念表达的载体,其丰富的红色资源是各族人民进一步增强“五认同”的物质文化基础。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多维度、立体式构建红色文化的发展模式及资源应用保护,应成为新时代提升红色文化资源价值的题中之义。应通过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各族人民提高红色文化内涵的认知水平,着力加强共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各族人民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挖掘和宣传,使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得到不断阐发,为新时代各族人民增强“五认同”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同时,还要借助网络媒体资源,运用先进数字技术实现革命场景沉浸式体验,有效弥补革命遗址等实体文化资源场地局限、宣讲人员及维护经费等不足,使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会说话,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发挥应有作用。

(作者:马静楠、王兴旺,新疆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工程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基地,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李 娟,张景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着眼于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提出一系列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述,如“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①习近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话》,《人民日报》2014 年09月30 日,01 版。,“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第245 页。。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39 页。,这为做好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这个具有原创性的论断有其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断坚守了“人民主体”的立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19 页。,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基本价值旨向。如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所指出的“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413 页。。对这一鲜明的立场,习近平总书记给予高度肯定并概述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⑥《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第205 页。。中国共产党以人民立场为自己的根本政治立场,其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人民主体”的思想,提出了“我们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⑦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 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 年10 月01 日,02 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⑧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第512 页。,“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第352 页。、“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1 年,第67 页。、“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39 页。等观念和思想,这正是把人民放在主体地位上的生动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不仅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凸显和坚守了“人民主体”的根本立场。我们知道,中华民族作为“多元一体”的共同体,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历史上各族人民群众在交往交流中相互吸取、相互依存,进而交融汇聚的产物,本质上是一个建立在各族人民群众自发融合基础上的“自在实体”。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深深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共同命运,由此开启了“自在的民族实体”向“自觉的民族实体”转化的过程。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在总体上实现“自觉实体”,就必须推动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方面实现整体上的思想意识自觉。没有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方面广泛的思想意识自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实体就不会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磅礴力量就发挥不出来。而要唤醒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方面的思想意识自觉,就必须铸牢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④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第299 页。。这也就是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人民群众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方面就会达到思想意识自觉,只有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中华民族才会迸发出磅礴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才会实现,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对“人民主体”立场的坚守。

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断善用了阶级分析的科学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和阶级现象的科学方法,它为人们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提供重要依据。进入新时代后,虽然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世界形势呈现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态势,作为世界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代表,中国处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围追堵截之中,国际敌对势力一直没有停止对我国进行各种形式的扰乱和攻击,从20 世纪80 年代“和平演变”到当下肆无忌惮的直接军事威吓以及对各种非法组织的支持和资助,特别是对极端分裂主义分子的训练和蛊惑,对我国形成了极大的国家安全威胁和民族团结破坏,敌对分子亡我之心不死,阻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举动频频。如何应对这一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基本战略和根本论断。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①习近平:《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人民日报》2022 年07 月16 日,01 版。。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构筑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才能团结起来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粉碎那些妄图利用所谓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遏制分化的企图,坚决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最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断彰显了矛盾对立统一的思维理念。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列宁把对立统一规律定义为“承认(发现)自然界(精神和社会两者也在内)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包含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相互对立的趋向”②《列宁全集》第55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年,第306 页。,这也就是说,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我们要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法认识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中华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③习近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人民日报》2014 年09 月30 日,01 版。中华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不同成员,但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同民族历史地理文化等不同,使得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各民族通过学习、借鉴、吸收其他民族发展中的有利因素促成自身发展,并推动各民族之间、各民族与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矛盾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实现56 个民族在发展中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促进所有共同体成员面向世界能自觉认同“中华民族”这个共有的身份,形成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感共识,朝着不断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发展,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作者:李娟、张景奇,新疆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工程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基地,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研究)

在推进“五个认同”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张 倩,杨 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39 页。。这也意味着,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来,积极推进疆内各族农民“五个认同”实践。

首先,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疆内农民群体的民族成分基本涵盖56 个民族,总体处于交错杂居状态且南北疆分布不均衡。对疆内各族农民开展“五个认同”实践教育,能够使各族群众有效团结起来,减少误会隔阂,避免冲突对立,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居、共学、共事,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形成一个铸牢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存在方式,在实践中能够有效应对境外敌对势力与“三股势力”的渗透与破坏。

从历史发展来看,自1949 年9 月新疆和平解放以来,疆内各族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得了土地,从根本上改变了千百年来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命运,由农奴变为自己的主人和国家的主人,在各族农民的心中确立起了坚实的社会主义国家主人翁的观念和跟党走的信念。20 世纪50 年代,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农民库尔班·吐鲁木决心“骑着毛驴上北京看望毛主席”的故事家喻户晓,“库尔班大叔”也成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典范,一代代的“库尔班”在新疆农民中不断涌现,从而为在推进“五个认同”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广泛的人民基础和思想基础。

其次,经过多年的努力,疆内各族农民“五个认同”的教育实践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模式,探索了具有一定成效的方法。主要表现:一是推行国语教育与反分裂教育相结合的实践,助力各族农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新疆处于维护祖国边疆安全和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通过对各族农民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系统进行国语培训,将国语教学与国史教育相衔接,与反分裂教育相结合,“有国才有家”“国富民强”“国泰民安”的认知得到共识,既提高了各族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也推动了各族农民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文化认同。二是大力开展“石榴籽一家亲”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各族农民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意识。“石榴籽一家亲”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定期召开民族团结宣介会、民族团结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座谈会、民族团结工作新闻发布会等,以及各村镇社区开设专栏展板展示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事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我是一颗石榴籽”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提升民族团结的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入脑入心,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促使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这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三是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实践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集工作品牌、公益活动、理论宣讲于一身,因地制宜整合当地的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民族特色文化等资源,深度挖掘整理村史、村志、人物传记,保护、利用、传承本地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革命文化,通过网络平台等新媒体新介质,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大力宣传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在新农村建设中、在伟大的新时代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优秀代表、时代楷模,就地取材建设新时代百姓大舞台、和谐大院、图书阅览室、村民活动中心、民俗馆、运动场、文化站、音体美活动室、村民演艺中心等基层文化阵地,结合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采取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形式,组织开展红歌比赛、青少年书画比赛、农村广场舞比赛、时装秀、运动会等特色鲜明的文娱活动,量体裁衣创评“最美家庭”“干净整洁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打造出了南北疆一大批极富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丰富了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激发并提升了新疆农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通过实践活动,各族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幸福感不断提升,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发展,特别是在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很多村镇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生态观光旅游业和农家乐产业,健全乡村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经济势头良好,农民收入有了普遍提高,各族农民在日常生活和劳动实践中时刻感受着社会主义的巨大制度优势,感受着前所未有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最后,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五个认同”的实践中要注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解决思想问题需要从解决实际问题着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但最终目的是一定要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如果只停留在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上,仅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与否,而不去探寻问题的根源,那么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是不会自动解决的。因此,要解决疆内各族农民思想深层次的问题,就亟须从解决农民“五观”的正确认知来实现“五个认同”,即要在帮助、引导、促使疆内各族农民思想上、心理上、情感上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上想办法、下功夫、找对策,才能够促使疆内各族农民运用这种科学思维,通过具体实践和积极践行,自然而然达到“五个认同”,认同一旦形成,必定根深蒂固,影响深远。二是“五个认同”是一个整体,在内容上不能割裂对待,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系统组合效应。“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加速,支撑现代国家统一和稳定的认同机制由模糊走向清晰、从后台迈至前台,其核心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①樊昊:《认同、文化与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维向度》,《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2 年第5 期。“五个认同”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作为科学性的体系,“五个认同”的内容彼此相连组合成为一个互为支撑的逻辑整体。内容决定方法,内容的整体性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方法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方法与方法之间应该组成一套效应体系,互为作用、互为支撑、互为补充,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三是宏观的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是微观的方法更具针对性、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更有亲和力。疆内各族农民“五个认同”的实践方法,应该充分考虑各族农民个体的具体情感需求和心理需要以及某些思想认识问题,可以多角度运用微观的方法,如农民个案方法、党员包户方法以及定期走访谈话方法等,“找准人民群众情感的共鸣点、思想的困惑点、利益的需求点,恰当运用柔性话语”②温向莉:《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论思考》,《广西民族研究》2021 年第2 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五个认同”的具体实践,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46 页。,真正将“五个认同”教育落实落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