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2023-08-06王彦龙李玉敏

关键词:苏维埃俄国列宁

王彦龙, 李玉敏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 ”[1]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 列宁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对苏维埃俄国的贫困落后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丰富的实践探索,从而使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得以巩固,保证了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研究列宁的反贫困理论,对中国共产党消除贫困,构建持续减贫长效机制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列宁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19 世纪末,马克思和恩格斯相继离世,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流派以时代变化为由,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进行修正、批评,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对此,列宁在坚持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深刻揭露和批判了伯恩施坦及其在俄国的追随者掀起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而在人类反贫困的历史进程中,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

(一) 列宁继承无产阶级贫困的本质是社会贫困的观点,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下依然存在“人民大众的贫穷化”的问题

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贫困的现象是“最彰明较著、最触目惊心、最令人激愤的形式”[2]259。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 年德文第2 版)序言中指出,无产阶级贫困“在失业时期那里充满了无穷的贫困、绝望和饥饿,在有工作做的时候又到处是肉体和精神的堕落”[2]375。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无产阶级在经济、能力、健康、福利、精神状态等方面皆处于贫困的状态,而“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2]124,也就是说,资本和财产与无产阶级相异化是造成无产阶级贫困的重要原因。因为“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2]163。换言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无产阶级要么出卖自身的劳动力,要么被无情取代或沦为产业后备军,否则他们将无法生存甚至失去生存的资格。因此,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一切形式的奴役即社会贫困、精神沉沦、政治依附的基础”[3]。由此可见,社会贫困是整个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的指导思想,也是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内在核心。

列宁不仅肯定了马克思关于社会贫困是无产阶级贫困本质的基础的观点,同时通过研究证实了苏维埃俄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依然存在着“人民大众的贫穷化”的问题。十月革命爆发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原有的历史问题以及十月革命导致的革命形势使苏维埃俄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依然处于落后的局面,列宁承认,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是“经济上最落后的国家”[4]644,并指出,“贫苦农民由于生产资料短缺,绝对需要找寻别人的生产资料来使用自己的劳动,就是说,必须把自己出卖”[5],正是由于贫苦农民在市场上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使得资本主义发展和市场扩大,导致“工人的贫困和受压迫的程度更加迅速地增加……从而使工人处于任人宰割的境地”[6]69,这种“活生生的有机过程”直接导致“人民大众的贫困化”。显然,“人民大众的贫困化”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贫困,更多的是社会性的贫困。在经济方面,相较于整个社会的平均水平,劳动群众和工人所获得的工资低于劳动价值,也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在社会总收入中,资产阶级所占份额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劳动群众所占份额的增长速度,而“工人工资的增加还是比劳动力必要费用的增加慢得多”[7]77。在政治方面,经济贫困的劳动群众在政治权利的享有和行使方面依然处于贫困状态,这是一种与整个社会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相比处于低水平的“贫困”,如果没有消灭土地私有制和资本的统治,“在广大劳动者一贫如洗而一小撮富人过着寄生生活的社会中,不可能有实际的和真正的‘自由’”[8]169。在社会文化方面,“贫困驱使成千上万的人走上流氓无赖、卖身投靠、尔虞我诈、丧失人格的道路。在这种社会中,必然使劳动者养成这样一种心理:为了逃避剥削,就是欺骗也行;为了躲避和摆脱令人厌恶的工作,就是少干一分钟也行;为了不挨饿,为了使自己和亲人吃饱肚子,就是不择手段,不惜任何代价,哪怕捞到一块面包也行”[9]58。所以,与整个社会的平均文明程度相比,广大劳动群众的文化水平和道德境界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在不断“贫困”[10]。列宁对“人民大众的贫困化”的理解证明了与马克思关于社会贫困是无产阶级贫困的本质的一致性。因此,摆在列宁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苏维埃俄国的贫困落后问题,努力发展经济,以保证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二) 列宁继承无产阶级贫困的形式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观点,提出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的概念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无产阶级贫困形式主要分为“绝对的贫困”和“相对的贫困”[2]125。随后的1847 年,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又通过绝对和相对两种含义阐述了工人阶级的贫困在不断增长。马克思并没有在他的著作中阐述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概念,而是通过对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分析论述,描述出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所遭受的贫困现状。马克思指出:“工人的绝对贫穷的必然性,这种贫穷无非是说,工人的劳动能力是他唯一能出售的商品。 ”[11]45当工人把自身的劳动能力作为商品出售时,工人也就“被剥夺了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劳动能力”[11]44,成为“绝对贫穷本身”。马克思在《工资、价格和利润》中指出:“虽然工人生活的绝对水平依然照旧,但他的相对工资以及他的相对社会地位,也就是与资本家相比较的地位,却会下降。 ”[12]67这种差距悬殊的状况就是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可以看出,无产阶级的贫困一开始就是注定的,既有劳动能力被资本家占有的绝对贫困,又有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相对贫困。

列宁在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阐述的基础上,明确了“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的概念。1912 年,列宁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化》一文中,针对俄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和社会主义民主党中的机会主义者关于无产者和有产者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以及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错误观点进行了驳斥,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着,与此同时工人群众却日益贫困化。 ”[7]77“一方面,工人的贫困化是绝对的”[7]77,即工人工资的增加与同一时期生活费用等必要费用的增加相比要慢得多,导致工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在这一时期反而出现绝对的下降,结果“他们确实愈来愈穷,不得不生活得更坏,吃得更差,更吃不饱,更多的人栖身在地窖里和阁楼上”[7]77-78。另一方面,“工人的相对贫困化,即他们在社会收入中所得份额的减少更为明显。工人在财富迅速增长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比重愈来愈小,因为百万富翁的财富增加得愈来愈快了”[7]78。因而,“引起工人阶级状况的相对恶化,而且有时是绝对恶化”[13]。通过列宁对工人的“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的阐述,可以看出,资本和财富进一步向资产阶级倾斜,而无产阶级贫困的状况也没有得到改变,两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仍在不断加大。

(三) 列宁继承消除无产阶级贫困的具体路径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途径来解决和消除无产阶级贫困的主张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产阶级就是利用比封建社会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掌握社会的巨大财富,使劳动成果的分配完全由资本主导和控制,导致无产阶级遭受贫困的折磨。因此,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的政权后,需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来摆脱贫困化的命运。在马克思看来,任何社会的发展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无产阶级需要“通过有计划地经营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增长,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12]460时,才能为其摆脱贫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当“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14],无产阶级就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实现物质积累和生活富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十月革命之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在制度层面上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目标,但是作为一个小农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苏维埃俄国的机械化水平低下,加上连年战争导致生活物资极度匮乏,无产阶级贫困的问题依然存在。列宁清醒地认识到,苏维埃俄国现在所遭受的“贫困、饥饿、挨冻和一切苦难都是由生产力不足造成的”[15]350。所以,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15]623要摆脱当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列宁认为,必须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优先恢复和发展大工业,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电气化的进程。此外,通过合作社的开展对所有小农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苏维埃俄国建设成为生产力发达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以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用实际行动来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6]。因此,对于不仅生产力落后,而且经济文化发展也落后的苏维埃俄国来说,必须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尽快解决和消除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用实际行动表明无产阶级政党具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列宁的反贫困理论在苏维埃俄国的实际运用

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开展的消除苏维埃俄国贫困落后的实践活动,巩固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推动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一) 立足基本国情,确立解决贫困的领导主体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苏维埃俄国,列宁深刻认识到,作为刚刚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无产阶级贫困问题非常严峻,想要消除无产阶级贫困必须立足当时俄国的基本国情,而任何不考虑国情、不切实际情况的探索则注定是要失败的。所以,可以说,缺少了布尔什维克的科学正确的领导,消除贫困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首先,分析苏维埃俄国的基本国情。十月革命爆发后,列宁认真审视了苏维埃俄国的基本情况,不否认也不回避当时俄国依然处于贫困落后的现实。一是俄国的经济文化非常落后,国内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国民经济已濒临破产,大多数重工业又依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国内民众的文盲率又较高。列宁指出:“人民群众这样被剥夺了接受教育、获得光明、求取知识的权利的野蛮的国家,在欧洲除了俄国以外,再没有第二个。 ”[17]二是作为一个农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和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俄国农业处于崩溃的边缘,导致农民生活处于极度贫困和饥饿之中。三是苏维埃俄国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自从建立后一直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国际资产阶级疯狂地仇恨和敌视苏维埃俄国,时刻准备侵犯它,扼杀它”[18]。面对俄国贫穷落后、千疮百孔的现状,列宁感慨道:“我们还要做多少非做不可的粗活,才能达到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 ”[19]360

其次,巩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俄国建立后,无产阶级和农民群众依然过着贫困生活,列宁意识到:“战争是铁面无情的,它严酷地尖锐地提出问题:要么是灭亡,要么是在经济方面也赶上并且超过先进国家。 ”[20]271一方面,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武装进攻,列宁动员国内一切力量,形成了无产阶级和农民保卫苏维埃的军事联盟,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宣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特别是余粮收集制的实施,不仅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为巩固苏维埃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苏维埃俄国取得国内战争胜利后,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列宁认识到,必须改变国家经济政策来保障政权的稳定。在1921 年3 月俄共(布)召开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决定从战争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俄国民众暂时摆脱了贫困落后的局面,无产阶级政权也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最后,坚持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布尔什维克党是俄国无产阶级的“直接执政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是领导者”[15]423。只有坚持布尔什维克的领导,才能消除无产阶级贫困。一是坚持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是由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布尔什维克党是俄国“由工人阶级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8]353,其指导思想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4]247,以此为根据制定社会发展战略来推动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建设。二是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坚持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在1905 年领导了工人群众……它一直和工人阶级打成一片,因而只有这个党才能领导工人阶级去深刻地根本地改变旧社会”[21]。在经过“进行了15 年(1903—1917 年)的顽强斗争,证明自己同俄国工人阶级保持着联系,有能力同工人阶级中的各种资产阶级思想作斗争,并且有能力在最复杂和最困难的情况下领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这样的党从十月革命时起自然应该把直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也担当起来”[22]。历史证明,只有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布尔什维克党能领导苏维埃俄国,能带领俄国人民摆脱贫困的现状。三是夺取政权后的艰巨任务更需要坚持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任务是反对一切人剥削人的现象”[15]47,而“共产主义社会是在反对一切剥削者的斗争中形成的”[15]837。因而,要进行这项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革命,必须是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高度自觉地有组织地进行,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二) 提高工人地位,消除无产阶级的贫富差距

十月革命前,俄国工人阶级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并对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十月革命后,随着工人阶级地位不断提高,贫富差距逐渐缩小,工人阶级也开始担负起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任。

首先,分析工人阶级贫困的新变化。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工人的状况却随着资本主义的增长而日益恶化”[6]75,少数工人团体出现“资产阶级化了的工人阶层即‘工人贵族’阶层”[7]105。资本家通过垄断资本主义获取超额利润,并将剥削工人榨取的超额利润拿出来一小部分用以改善工人的生存条件,使工人对资本主义制度充满热情和感激。这些所谓的“工人贵族”成为“资产阶级在工人运动中的真正代理人,是资本阶级的工人帮办,是改良主义和沙文主义的真正传播者”[7]105。他们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整个工人阶级贫困的状况,甚至加深了工人阶级的贫困。因此,必须团结和教育工人群众,认清现实,为彻底摆脱贫困而斗争。

其次,实行工人监督生产制度。1905 年,列宁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中提出革命政权建立工人监督工厂制度的思想,一直到十月革命前夕,列宁都在不断宣传和发展工人监督的思想。这一时期的工人监督生产运动,不仅有组织性,而且有群众性。工人在同资本家进行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过程中得到锻炼,阶级觉悟越来越高,为社会主义革命作了思想、政治和组织准备。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上审议并通过了《工人监督条例》。虽然该条例遭到俄国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但是在大多数地区和企业中,工人表现出了高度政治觉悟,工人监督机关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在组织生产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见,工人监督是苏维埃俄国经济组织活动的开端,是工人学习管理的主要途径,工人也在监督过程中懂得了遵守劳动纪律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改变了苏维埃俄国贫困和落后的局面。因此,列宁指出:“工人监督应当是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工人政府必须实行的第一个基本步骤。 ”[23]

最后,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列宁在《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纲领草案)中指出:“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和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产品。 ”[20]64进而,明确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中,只有实行按劳分配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制度。一方面,要反对平均主义。采用平均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办法,不仅不会消灭贫富差别,而且还会引起贫穷的普遍化,因为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中实行平均主义,干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劳动力强的、多的,家庭负担少的就要吃亏,就不可能鼓励人们积极劳动,还会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因此,1919 年1 月召开的全俄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建议实行产量定额及超定额奖励的计件工资制度,对繁重的和有害的劳动规定较高的劳动报酬和较短的工作时长。另一方面,要防止差别过大。在平衡工资方面,苏维埃俄国在建立后做了最大的努力。列宁指出:“以前在资本主义时代,粗工的工资每月是25 卢布,好的专家的工资每月不少于500 卢布,比例是1∶20,现在最低工资是600 卢布,而专家的收入是3 000 卢布,比例是1∶5。可见,为了把最低工资和最高工资拉平些,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今后还要继续做下去。 ”[24]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形式是同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落后国家中建设社会主义、消除无产阶级贫困是非常必要的。

(三) 发展社会生产力,奠定消除贫困的物质基础

列宁在分析苏维埃俄国贫困落后的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俄国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本途径来消除贫困,进而在明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任务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为解决俄国的贫困问题奠定物质基础。

首先,明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任务。1918 年春,苏维埃俄国进入和平时期,列宁号召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义革命最重要和最困难的经济任务,他指出:“我们布尔什维克党已经说服了俄国……从剥削者手里夺回了俄国。现在我们应当管理俄国。 ”[20]477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质来看,管理国家的任务首先归结为经济任务。在1918 年4 月的《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列宁提出:“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0]490随后,又进一步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15]623通过增加产品数量和提高社会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用实际行动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既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任务,又是消除贫困落后的根本途径。

其次,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电气化的进程。在十月革命之前,俄国的重工业不发达,在技术和经济上依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其现代生产工具的装配来看,还不及英国的四分之一,德国的五分之一,美国的十分之一”[25]。可见,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一项极为艰难的任务,这就迫切需要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列宁指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只能是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工业。 ”[15]542因此,列宁认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是不断改善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此外,在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列宁还提出了全俄电气化的计划。1920 年12 月,在苏维埃第八次全俄代表大会上,列宁指出,电气化计划是“党的第二个纲领”,“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和运输业打下了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15]364“如果没有电气化,回到资本主义去反正是不可避免的”[26]。因此,列宁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15]364的著名论断。在全体俄国人民同心同德的努力奋斗下,1925 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1932 年超额完成了“全俄电气化计划”——发电量为135.40 亿度,钢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机器制造业产值居世界第二位[27]。实践证明,苏维埃俄国在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电气化政策的实施,使俄国“从农民的、庄稼汉的、穷苦的马上,从指靠破产的农民国家实行节约的马上,跨到无产阶级所寻求的而且不能不寻求的马上,跨到大机器工业、电气化、沃尔霍夫水电站工程等等的马上”[9]379,为苏维埃俄国消除贫困以及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最后,推进社会主义合作社的开展。俄国的合作社初创于19 世纪60 年代,到二月革命前全俄国仅有合作社2.3 万个[28]。起初,合作社的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手中,列宁便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初稿》中指出:“合作社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个小岛,它不过是一个小商店。如果合作社把土地实行了社会化、工厂实行了国有化的整个社会包括在内,那它就是社会主义。 ”[29]因此,列宁把合作社机构普及到整个社会作为当时苏维埃俄国提出的待完成的任务。按照列宁的计划,实行社会主义合作社,首先要从各种消费合作社、商业合作社等流通领域入手,建立起国家与集体、农民的商品交换关系,但是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样国家对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帮助,对自愿加入合作社的农民进行奖励,进而通过合作社对所有小农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于合作社的性质,列宁认为:“合作企业与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不同,合作企业是集体企业,但与社会主义企业没有区别,如果它占用的土地和使用的生产资料是属于国家即属于工人阶级的。 ”[19]370。因此,社会主义合作社是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切实可行的途径,不仅可以改善苏维埃俄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且可以消除国家贫困落后的状态,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切实实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列宁的反贫困理论对中国共产党消除贫困的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消除贫困摆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明确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30]47所以,深刻理解列宁的反贫困理论对于中国共产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启示。

(一) 坚持党的领导是消除贫困的内在要求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同资产阶级思想进行坚决斗争,同时带领俄国人民解决贫困落后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广大人民……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31]所以,在关于贫困及消除贫困的问题上,毛泽东认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使苦难深重的人民得到解放,改变国家贫困落后的面貌,是消除贫困问题的坚定领导力量。可见,列宁的反贫困理论对于中国共产党消除贫困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始终把消除贫困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可以说,能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取得消除贫困胜利的根本保证。消除贫困工作任务繁重,责任巨大,需要调动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来保障消除贫困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是需要一个强大的领导核心来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正是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幸福。一方面,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30]20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使消除贫困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消除贫困当作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真正把消除贫困工作落实到实处。另一方面,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所有力量、资源办难事、办大事,这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优势所决定的,也是其他政党无法比拟的优势。消除贫困不仅是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的事情,更是全党集中力量共同要办的大事情。习近平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32]通过这一政治优势,可以形成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实践证明,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消除贫困工作,利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在脱贫攻坚战中,“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33],才能取得消除贫困的最终胜利。

(二)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取得政权以后,首要任务就是把经济建设搞好。执政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创造出丰富的社会财富,才能提高物质文化水平,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34]。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彻底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5]可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重要基础,是指引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旗帜。一方面,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就必须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活力,进而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益,增加更多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彻底消除贫困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让人民共享新时代深化改革的发展成果,真正意义上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36],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 区分并解决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消除贫困的关键所在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在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将无产阶级贫困化区分为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两个方面。现阶段,中国依然存在着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种贫困都需要进行区分和解决。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贫困人口或贫困户[37]。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解决绝对贫困摆在突出位置,取得重要成就。“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38]

在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后,并不意味着贫困就彻底消除,消除贫困的工作从原来的绝对贫困转向难度更大的相对贫困。相对贫困是指相对社会上平均生活水平而言,有一部分人处于社会生活水准的最下层。相对贫困说明的是财富和收入在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问题[39]。由于社会分层的普遍性,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对贫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发达国家中,社会富裕程度高,加上财富分布不均等,相对贫困程度较之发展中国家更深。在宁夏考察脱贫攻坚奔小康中,习近平指出:“全部脱贫,并不是说就没有贫困了,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而是指脱贫攻坚的历史阶段完成了。相对贫困问题永远存在。 ”[40]可见,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重心将转向相对贫困,解决相对贫困将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长期任务,也是未来扶贫工作的核心内容。

四、结语

列宁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贫困问题、无产阶级贫困的形式包括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以及提高社会生产力消除贫困等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通过领导的十月革命和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等一系列消除贫困的实践活动,带领俄国人民群众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解决了几千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锻造出脱贫攻坚精神,将列宁的反贫困理论以及实践启示运用到中国共产党消除相对贫困的工作实践中,对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苏维埃俄国列宁
苏维埃运动在湖南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太行山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苏维埃考
茂名:粤西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成立地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