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气与乡土文化的碰撞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以春分、冬至节气活动为例
2023-08-05文/叶紫王芳
文 /叶 紫 王 芳
民俗是人们集中表达对幸福生活期盼和追求的一种文化样态。作家汪曾祺先生说过:“民俗,是一首民族的集体抒情诗。”的确,民俗最能体现出一方土地的人文风情,也最能表现地方特色。二十四节气是自然之道,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四季更替、五谷轮回中摸索出的独特智慧。它不仅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还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也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飞速发展,很多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习俗已经被岁月淡化,但不难发现,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上仍然有不少约定性、地域性、象征性的民俗被人们实践着、传承着。而在民风乡俗中,二十四节气文化像珍珠般璀璨光亮。
一、德育的联结:节气活动融合“乡土文化”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规定:“要结合地方自然地理特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因地制宜开发地方和学校德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和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1]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教育阶段,将二十四节气与乡土文化进行融合,能很好地彰显德育价值,让学生在节气活动中领略传统文化之美,感受乡土之情,加强人文素养,积淀文化底蕴。
近年来,紫金小学进行了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德育特色活动创新研究,将二十四节气相关习俗中涉及的南京地方传统习俗进行梳理和研究,提炼出适合小学生学习、与现代生活相通的积极正面的民俗活动,使我们的德育有浓厚的“乡土味”与“传承性”。
二、鲜活的碰撞:节气活动凸显“南京味”
(一)春分:春菜鲜,劳动忙
“玄鸟尤醉,雷乃发声”。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四个节气,意味着将春天一分为二,至此昼夜平分,寒暑平衡。“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分代表着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很重视春分这个节气,春分的习俗有很多,如中国民间有放风筝、吃春菜、立蛋等。
1.师生课堂:处处花香话由来
春分活动开始前,教师布置有关活动的准备工作,让学生通过调查、询问、查阅资料等形式收集有关春分的资料,包括春分节气的含义、由来和各地习俗,以及关于春分的谚语、诗词等。
在班会课,教师开展师生共话“春分”的活动,让学生交流前期自己收集的各种关于春分的资料,了解春分习俗的源起,掌握春分和煦的气候、生机盎然的诗词、有趣的习俗等。师生尤其分享了南京本地的春分节气资料,学习了老南京钟情立蛋、吃春菜的民俗。
2.亲子实践:其乐融融“吃春菜”
春分前后,众多蔬菜发芽且鲜嫩,民间便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一般是指荠菜、苋菜、春笋等春天发芽的蔬菜[2]。
“吃春菜”作为一种传统习俗,有其特殊含义,代表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根据南京本地的自然条件,春天是南京野菜最紧俏的时节,其中“七头一脑”最受南京人欢迎,包括香椿头、荠菜头、小蒜头、枸杞头、马兰头、苜蓿头、豌豆头和菊花脑。在南京的野外就可以找到新鲜野菜。
学生对二十四节气之中的春分有了新的认识,再利用周末与父母春游,体验春分这一传统节气下“吃春菜”的习俗。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来到或种类丰富的菜场,或风光正好的野外,亲子分工合作,讲授、分辨、挑选、采摘。在生活经验丰富的爸爸妈妈示范下,学生忙得不亦乐乎!
学生把劳动成果带回家里,并参与择菜、炒菜(如图1)。枸杞头蛋汤、炒菠菜、香椿涨蛋、凉拌蒲公英、威肉炒大蒜、炒莴笋……吃着自己炒的菜,可真香啊!还有春菜与鱼片熬煮而成的“春汤”,清润可口,能清热降火,生津润燥。孩子们和家长团坐一桌,品味着时令菜肴,纵享鲜美的滋味,徜徉于温馨的家庭亲子氛围(如图2)。
图1 择春菜
图2 吃春菜
在亲子实践中,学生首先通过春菜的名称、外形特征、用途等,学会分辨这些春分时南京特有的新鲜乡土蔬菜,随后与家长一起去挖野菜,再次增长了对南京本土常见野菜的认识。在观察中,学生感受到春耕季节大自然神奇的变化,感受春天的景象,由此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冬至:饺馅足,朔风起
“百泉冻咽,吟寒更切”。冬至俗称“冬节”“贺冬”“小年”等,为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节气。古人认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古人计算二十四节气的起点,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祖、贺冬,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1.师生课堂:南北习俗故事会
依照惯例,开展冬至活动前学生首先要自己通过调查、询问、查阅资料等形式收集冬至相关的资料,包括该节气的含义与由来、谚语和诗词等。
此次“冬至”主题活动以“南北习俗故事会”的形式展开。学生在课前着重收集了中国南方与北方冬至习俗的材料,以及与之相关的传说、厚重的历史故事。最后师生齐聚一堂,共同了解了南京本地的冬至传统习俗。南京人冬至开始吃的“冬饺”和其他季节吃的不一样,突出在“姜”“辣”“杂”“勤”四个字上。“姜”意为饺子馅里特意多放生姜;“辣”为吃饺子除了醋碟子还多了辣椒酱作蘸料;“杂”指饺子馅里通常除了肉、青菜或黄芽菜还多了黑木耳、豆腐、萝卜、金针菜等冬季食补材料;“勤”指的是南京人进入冬至后饺子就做得频繁了,讲究“数着‘九’字,吃着饺子”,跟着“一九”“二九”……吃下去,直到“出九”才会减缓下来。
2.亲子实践:亲子同乐包饺子
规避寒冷是冬季里人们最要紧的事,冬至吃饺子寓意人们对冬天的美好期盼。结合南京本地的冬至习俗“吃饺子”,本次活动特邀请家长来到学校,与学生共同参与。
当天上午,大家齐聚学生食堂开始忙碌起来。食堂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面粉、鲜肉放置在案板上,接下来大家分工协作,纷纷使出看家本领。面粉在擀面杖下变成筋道的面皮,家长们提供做肉馅的技术指导,教大家将肉和白菜融为一体,然后进行调味。鲜美的馅料摆满后,便开始进行包饺子比赛,两名学生为一组,合作包饺子,组数不限,每组包20 个饺子,速度最快、包得最好的小组取胜。活动现场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有的包,有的捏,亲子同乐画面温馨而又热闹(如图3)。学生们包出来的饺子花样繁多,有敦实厚重的,有别致精巧的……
图3 包饺子
在饺子包完之后,学生等着饺子煮熟,在这段时间内,学生进行了文艺表演。伴随着《南京白局》的热闹迎来寒冬,现场气氛活跃起来。父母与孩子津津有味地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品尝香溢满口的饺子。大家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别样的“冬至”。
热乎的饺子,温暖的心。学生说冬至风俗,唱冬至歌谣,包冬至饺子,感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劳动乐趣。这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乡土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迸发的光亮:乡土节气传承传统文化
(一)逐步分解推进,营造文化氛围
学校根据季节更替变化,结合南京本土的气候特点与民俗亮点,运用科学的学生观、教育观对二十四节气文化进行选择,甄选适宜我校学生发展的二十四节气教育内容,使内容、活动与主题有机整合,发挥综合教育功能,让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二十四节气走进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3]。
从师生课堂共同探讨,到课后亲子携手实践活动,学生对节气习俗文化如数家珍,大胆发挥想象力,通过多样的手法和艺术形式来创作,从了解、认同到融入生活,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文化中的时间流转之美。从万物苏醒的春分到万物勃发的立夏,从硕果累累的秋分到积蓄力量的立冬,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充实了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感受,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学校辅以南京不同节气习俗,开展以节气为节点的主题式体验活动,让节气文化深度融入学校德育,普及丰富的农业知识,让学生体验源远流长的节气习俗[4]。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获得了多学科知识,培养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核心素养。比如,在春分当天,让学生寻找、烹饪南京本土野菜,感受当地自然风物;冬至时节,让学生边吃饺子边述说习俗……学校要让节气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贯彻在生活教育中,让节气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与弘扬。
把节气融入南京人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下了解二十四节气根植的悠久和灿烂的中华文化,以不同的方式续写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变化,有利于学生关注乡土文化,认可并热爱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
(三)加强家校共育,传承文化基因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这也在说明德育不仅需要学校教育的努力,更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
每个家庭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引导家长把节气活动变成亲子间相互学习的契机,在轻松温馨的氛围里,使以南京特色的节气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效果更加明显。春分时节,家长传授烹饪南京野菜的技巧;惊蛰,带领孩子到中山陵、玄武湖探索物候变化;立冬,我校借助微信平台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立冬节气的授课活动,通过线上推送立冬节气教育资源、结合立冬节气习惯安排家庭活动。
学校充分考虑家庭教育的优势,借助家校共育的力量,引导学生在亲子互动中形成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在“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在教育课程的渗透过程中,我校积极加强家校共育来强化德育的效果。
四、结束语
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二十四节气已经不仅仅是依据自然法则指导农业生产的科学规律,更像是一本厚厚的历史图册。在这本图册里,乡土文化占据了不可忽视的一角,记载了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祖辈积攒的气候、习俗、艺术等方方面面的智慧。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过程中,班级、年级、学校、家庭,每一层次都能使学生经历节气教育,每一次活动学生都会获得自我成长和传统文化的滋养。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下,把节气融入带有鲜明乡土特色的习俗生活,能使学生吸收以节气为索引的文化密码,将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