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08-05董道梅苏州新建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3年23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会计核算人员

文/董道梅(苏州新建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为国企发展提出新的挑战、要求,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关系着当前生存和未来发展,主动与市场发展接轨,注重会计核算工作,尤其是新会计制度实施背景下,实现会计核算规范化、标准化,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有利于国企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在具体实务过程中,国企会计核算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保证最终结果完整、可靠,一定程度影响财务管理工作,不能保证国企保值增值。因此,有必要分析国企会计核算困境,分析其形成主要原因,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方案,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以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国有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及原则

近年来,国企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只有将会计核算执行到位,保证这项工作开展规范化、标准化,才能提升会计核算水平,为财务管理提供支持,促使国企高质量发展。会计核算作为会计工作基础职能,是会计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会计核算坚持以我国相关规范、要求为导向,对于国企会计主体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展开核算,能够客观、全面反映国企财务状况。国企加强会计核算,有助于将日常业务根据相关准则和规范为导向,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尽可能避免原始资料和数据失真、核算不实、账实不符,以审核无误的会计核算数据信息编制财务报表,对国企内部经营、对外投资者提供全面且准确的会计信息,保证信息应用者决策、经营更科学、合理。国企会计核算较为复杂且专业,为了大大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就必须严格遵循基本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第一,真实性。国企在实施会计核算时,要想使得会计核算结果全面、准确,应坚持真实性原则,严格依照业务、财务状况进行把控,以便于最终结果完整、可靠,能够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指导。

第二,一致性。国企为了使得会计核算信息准确,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遵循一致性原则,主要强调处理方法统一,工作流程遵循一致,并且与可比性原则进行融合,使得信息处理方法相统一,对于国企处于不同阶段的数据进行比对,确保最终结果更客观、真实,管理层实时掌握经营状况,以便于制定科学的决策,提出有效的经营策略[1]。

第三,及时性原则。国企运营过程中面临多个不确定因素,应遵循及时性原则,会计信息的时间、实施事件保持统一,可以全面呈现国企经营状况,各类数据和信息及时处理,管理人员及时获取经济变化、内在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案。

二、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

国企会计核算结果是否全面、准确,取决于会计核算制度制度健全与否,立足于实际状况,参考优秀企业的经验,建立一套贴合业务的核算制度,能够对从事人员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以免产生不合规现象,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会计核算制度的内容范围较广,如会计凭证的取得、填制;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应用规定、会计记账方法的规定等,将会计核算制度内嵌到各业务环节中,能够发挥制度约束和监督的作用,保证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实现预期目标。现如今,国企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是阻碍会计核算结果不完整、不准确的因素之一,主要是国企未能系统性考量各方面因素,参考和借鉴优秀企业的经验,不能制定一套切实可行、贴近业务的会计核算制度,不能保证各责任部门责权利明晰,在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人员易相互推诿,不能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落实会计核算工作,无法提升会计核算水平,一定程度影响会计核算结果的可靠性,难以为国企财务管理实施做支撑,影响国企高质量发展。

(二)会计核算风险控制不到位

国企会计核算进程中,仍面临一些风险,将这些风险防患于未然,亦或主动应对风险,尽可能减少会计核算风险带来的负效应,才能为会计核算创设良好的环境,确保会计核算执行到位,最终核算结果完整、可靠,使得国企又快又好地发展。但是,从当前实际现状分析可知,国企会计核算风险把控不到位,主要是未能立足于自身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应对体系,不能将其融入到会计核算全过程中,主动辨识各项业务开展的风险,形成完整的风险清单,逐一制定应对计划和方案,将各类风险遏制于摇篮中。同时,对于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风险,国企相关人员自身意识淡薄,更多的是风险产生后进行应对,以事后反馈为主,没有将风险管控关口前移,导致风险事前、事情把控不到位,无法实现全过程把控,一定程度影响会计核算工作顺利实施[2]。

(三)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不准确导致信息失真

国企会计核算较为专业、复杂,需专业人员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实施,要想实现会计核算精细化、集约化,保证最终核算结果完整、可靠,应将重点放在会计基础工作层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使得会计基础工作开展规范化、标准化,避免信息失真。在实践过程中,国企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不准确,使得各类信息失真,形成原因较多,具体表现在:第一,会计资料不完整、会计凭证附件不完整,还有的明细账、记账凭证摘要填写不规范,简单的填写为“某某项收入或支出”,相关人员难以直观地了解业务相关信息。第二,会计基础工作监督流于形式。会计基础工作为了获取较佳的效果,提升会计核算水平,就应发挥监督的作用,对于会计基础工作进行监督,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使得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开展。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国企没有注重会计基础工作监督,制定相匹配的监督机制,配置专业化监督人员,导致监督工作流于形式,难以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实施做支撑,不能真正提升会计核算水平。

(四)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为会计核算转型、创新提供新导向,要想保证会计核算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就必须强化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高效处理会计核算基础类工作,将人员从核算工作中解脱,能够持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其他工作中。目前,国企在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未能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制定功能全面、运行高效的会计核算信息平台,不能消除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相关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不能及时将相关信息传输到各层级、各部门,影响会计核算的效率、质量。与此同时,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缺位,不能动态追踪会计核算全过程,难以分析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做好调整,导致会计核算结果不准确、不完整,无法展示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另外,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兼容性不足,不能及时与业务系统进行联动,按照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实际需求,配置专业化人员,熟练操作会计核算软件,无法保证会计核算到位[3]。

(五)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不够

国企会计核算工作主要是由专业人员实施,人员综合素养的高低,关乎着会计核算最终结果,建议从思想、行动等方面提供支持,高质量开展会计核算,推动国企良好发展。现如今,会计核算人员综合素养较低,与岗位实际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会计人员培训不到位。会计人员缺少常态化、系统化培训,无法学习和掌握最新的会计核算理念、方法,将其用于实践中,不能更新会计核算人员知识结构,在具体开展工作时仍习惯使用会计核算模式,从业人员综合素养较低,无法高质量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第二,会计核算人员招聘标准不统一。会计人员招聘和选拔过程中,没有引进高素养人员,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和技能,忽视了人员信息素养、道德素养、市场预测能力等,无法引进高素养的会计核算人员,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不能保证最终结果的完整性、准确性,难以真正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三、国有企业会计核算解决措施

(一)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国有企业在实施会计核算过程中,最终结果是否完整、准确,就应制定一套有效、可行的管理制度,为会计核算工作顺利落地提供指导,使得从业人员掌握操作方法和规范,避免产生不合规现象,真正将其内嵌到会计核算全过程中,保证每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要想真正提升会计核算水平,就必须要从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入手,结合国企实际经营状况,掌握会计核算实施的现实要求,制定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能够明确各责任部门责权利,将主要职责落于各责任部门、人员层面,出现问题避免各部门相互推诿,为国企会计核算创设良好的环境,以实现会计核算目标。同时,国企会计核算是一项长期、动态的工作,为了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先进性,应根据管理制度实施状况做好调整和优化,及时增加必要内容,去除不合理的内容,确保其管理制度更具适用性、可操作性,以保证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完整性。

(二)注重会计核算风险控制

国企会计核算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风险,如果没有将这些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不能创设良好的会计核算环境,各类风险带来不良影响,导致会计核算结果失真。目前,为了确保国企将会计核算风险控制到位,应系统性分析各项业务开展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应对机制,并且将其融入到各业务流程中,能够准确辨识各项工作开展的风险,形成完整的风险清单,按照各类风险分类,掌握不同风险的特征、形成原因,有针对性制定应对策略和方法,实现会计核算风险可控化。另外,一些国企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对于风险管理来说自身认识不全面,缺少正确的控制意识,仅在实践中以事后控制为主导,忽视了风险事前、事中把控,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对于会计核算风险进行全过程把控,将风险管理关口前移,确保会计核算准确、到位,避免产生信息失真,提升国企会计核算水平[4]。

(三)保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标准化,避免会计信息失真

国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才能最大程度避免信息失真,提升会计核算水平,为各层级、各部门提供所需信息,确保国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第一,重塑、优化会计基础程序。国企根据自身实际状况,重塑和优化会计核算流程,保证会计基础工作实施到位,并且在实践中灵活调整和优化,保证会计人员实际操作、行为规范化,能够使得会计核算高质量实施,为会计信息使用人员提供参考和支持。第二,注重会计基础工作监督。会计基础工作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国企自身实践现状,配置专业的监督机制、监督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关工作流程、制度实施,能够对会计核算全过程监督,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保证会计核算结果完整、可靠。

如有的国企经过不断发展,业务范围广发,涉及多个业务板块,子公司数量众多,参股较多的股权投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为了保证会计核算实施到位,应将重点放在会计核算基础方面,重塑和优化会计核算工作,保证核算结果完整、准确,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支撑。要想保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应紧扣多方面重点,主要包含:①建立会计基础标准规范,充分借鉴系统工程理论,以“注重结合实际、提升规范水平”为原则,确立了多个统一,即统一会计科目、统一核算规则、统一流程标准、统一数据标准等;②核算颗粒度。通常,会计核算的颗粒度越细,数据的价值越高,未来取数较为方便,但颗粒度太细会增加核算成本,所以企业要把控好度。通过以上措施保证每项会计基础工作开展规范、标准,大大提升会计核算水平,促使该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注重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

大数据时代下,国企为了跟随市场发展潮流,应强化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高效处理会计核算工作,缓解会计人员工作压力,真正提升会计核算效率、质量,为国企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做支撑。国企在正式强化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之前,应清晰掌握会计核算、预算管理的内在联系,坚持以预算管理为主导,保证会计核算、预算管理深层次融合,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搭建功能优良、运行可靠的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一体化平台,真正将各系统高度集成,实现数据接口统一,从根本上解决各部门实施工作各自为政,加快信息高效传输,自动化收集会计核算信息,对其进行综合性分析,能够将重点放在会计核算数据隐性价值挖掘方面,以便于为国企创设较大的价值。另外,为了保证该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应及时做好从业人员培训,能够熟练操作各类软件,并且使用安全防护技术,如智能防火墙、身份验证技术等,最大程度避免黑客和病毒的入侵,防止会计核算相关数据信息泄露,对国企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得会计核算结果完整、准确,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5]。

企业为了实现财务精细化、集约化管理,可将会计核算为突破口,使用一系列先进信息技术,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深层次融合,搭建会计核算信息系统,能够将各项会计核算业务、预算等业务融入到系统内,重新整合、优化工作程序和制度,自动化收集各类信息,使用发票真伪辨识、二维码技术等,使得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提供多元化服务,使得预算编制、执行、会计核算等实现一体化,能够及时、自动化审核会计核算凭证,及时筛除异常数据,保证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五)提高会计核算人员专业素养

人员是国企正常运行的重要要素,也是会计核算工作实施的关键,配置高素养的会计核算人员队伍,才能高质量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国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议从多个方面着手:第一,注重会计核算人员培训。应根据自身实际状况,主动做好人员培训和引进,采取尽调的方式掌握会计人员知识盲区、薄弱点,按照会计人员知识薄弱点,提出专项的知识内容,制定会计人员培训计划和方案,对于不同层级的会计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内容、方法,如初期会计人员培训侧重执行层面的知识、实践技能的提高;中高层会计人员除了基础类知识,还应增强其市场预测能力、战略分析能力等,提高人员专业素养,能够高质量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第二,做好会计人员挖掘。外部人才挖掘也是引进高端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招聘过程中,除了注重人员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外,还需要评估人员信息素养、协调沟通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引进与岗位匹配度较高的人才,为会计人员队伍注入新鲜活力,高效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以获取较佳的效果。

四、结束语

国企进入新发展阶段,财务管理是其运营的重点,做好财务会计核算尤为关键,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核心内容,应主动与市场接轨,转变自身会计核算理念和模式。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些国企忽视会计核算的重要性,未能制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导致会计核算执行不到位,影响会计核算结果的精准性、完整性。因此,国企要主动辨识市场发展环境,分析会计核算的困境和误区,掌握其形成原因,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方法,以提升会计核算水平,确保最终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完整性,推动国企稳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会计核算人员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