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实证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2023-08-05云,刘倩,丁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19期
关键词:工作岗位心理大学生

刘 云,刘 倩,丁 坤

(1.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a.学前教育系;b.语言文学系,河北 石家庄 050228;2.邢台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河北 邢台 054001)

地方高校大学生能否实现更好、更高质量的就业,不仅事关学生的个人前途和切身利益,同时关系着地方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 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1],在人数规模和增量上均持续突破历史记录。可以说,地方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针对该现实情况,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署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明确指出要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有的放矢开展就业指导,不断强化就业育人实效,引导毕业生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岗位[1],以更好、更快、更高质量地保障和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在此背景下,深入剖析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等,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基于上述问题,课题组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对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深入了解地方高校大学生对就业的感受认识、选择倾向等心理状态,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期为促进和优化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当代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

(一)就业心理压力较大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向好发展,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正在加速复苏。然而,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还未恢复到较高水平,各单位用人需求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就业市场扩大吸纳就业的能力仍待提升。受此现实情况影响,当前大学生群体在谈及对未来就业的直观心理感受时,普遍认为自己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或“不容乐观”等,对于未来就业表现出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恐惧就业的心理状态。

(二)就业风险意识较突出

伴随着就业心理压力的加大,大学生对未来经济发展及就业市场变化的风险意识随之逐渐增强。调查结果显示,在谈及“影响自己就业选择的最主要决定因素”时,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普遍由之前最为重视的“薪资收入水平”,转变认为当下最重视的是“工作稳定程度”;在针对“理想就业单位及工作岗位的选择”方面,该群体学生普遍将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岗位”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相对而言,选择“个体或民营企业”工作岗位的人数则普遍较少。此外,为更好地规避就业风险、确保未来稳定,大学生普遍将一边准备升学考试、一边寻找工作机会作为自己应对未来的两手准备,这也从另一侧面或角度体现出地方高校大学生面对未来力求稳定的就业风险意识。

(三)就业等待心理较明显

在谈及“如果升学考试失败,不得不面向就业市场时的打算”问题时,不少大学生表示可以接受暂缓就业,一边准备升学考试“二战”,一边寻找符合自己预期的工作机会。也就是说,不少大学生对毕业后在较长一段时期没有正式和相对稳定工作的“就业空窗期”持明显的认可态度。在谈及“就业空窗期的生活费用”等问题时,多数回答“靠家里支持”,仅有极少数表示“通过打零工或兼职”的方式自我支持。这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家庭环境与过去相比更加优越,之所以能够接受“缓就业”“慢就业”,大多是因为家庭经济收入和物质条件较好,能够继续为其提供坚强后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心理焦虑。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会削弱其就业的紧迫感和愈挫愈勇的奋斗激情和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批具有依赖、等待心态的“懒就业”学生[2]。

(四)就业能力提升意愿较强烈

在能力短板方面,地方高校大学生普遍认为自身就业能力偏弱,对是否具有满足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和能力要求普遍信心不足。由于在学期间到工作岗位一线进行现场实践的机会较少,部分实践活动只能通过在线教学的方式机械化地观摩学习,因而该群体学生缺乏相关工作岗位的实践及经验,所学内容也仅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无法转化成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因此,多数学生对未来是否能够胜任岗位工作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本领恐慌”和“能力自卑”情绪,在短时间内迅速弥补能力短板、提升就业能力的意愿和诉求较为迫切。

二、当代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原因

(一)应对偶发或突发事件能力相对欠缺

在针对“偶发和突发事件对当前学业和未来就业影响”的访谈中,多数学生表现出较为茫然和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自述应对偶发或突发事件的适应和调整能力欠佳且信心不足。此外,日益增长的就业和升学双重心理压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在不断消磨着该群体学生的就业幸福感和职业认同感,使其在应对突发事件挑战时缺少主动积极的心理状态,反而表现出消极的怠惰情绪。因此,应帮助学生提升就业风险应对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危机中看到新机、在变局中找到新局。

(二)学生就业能力发展与社会需求实际相脱节

由于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与社会需求之间缺乏信息传导机制和沟通渠道,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在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能力、职业发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脱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教育环境与真实的工作岗位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学校是相对封闭的环境,在机构组织、工作运行、管理评价等方面有独特的文化环境,而工作岗位则属于相对开放的环境,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市场,在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能力、职业发展等方面要求学生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适应了相对封闭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外部社会所需要的适应和应对能力相对陌生且调整能力有限。这也是导致大学生面对就业时普遍感到有心理压力和能力恐慌的主要原因。

(三)个人发展和未来职业的规划力相对不足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个性特点,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对于未来的自身成长与发展以及就业选择等均有不同的认识和感知,对个人发展和未来职业规划也应符合自身实际特点。然而,当前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传授,欠缺面向学生个人开展的个性化、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这就易导致学生在学期间不能结合自身实际实现对未来职业科学和准确的认知,从而出现学生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认识不明、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规划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的能力相对不足等问题。

三、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发展对策

(一)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本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精准扶持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地方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首先,地方政府要继续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促进就业政策,通过积极的政策工具和资金投入,大力拓宽本地区各行业产业工作岗位,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面向高校投放工作机会。其次,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紧密对接本地区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精准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地方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各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以上三者的目标应是统一而和谐的。然而,由于高校人才培养难以完美匹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各专业对接相应行业产业的能力偏弱,因此,地方政府需加大对社会行业产业发展的差异化供需矛盾调研,进一步关注不同区域和行业间的就业结构矛盾,引导合适的人才向适合的就业岗位流动,以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对高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冲击,降低其负向影响。最后,通过注册、保险、贷款及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创建以创新创业带动大学生就业的良好局面。

(二)高校要持续深入推进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

作为人才培养单位,地方高校及院系应加大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调整和优化,在此基础上,加大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改革力度,使教育教学更加贴近就业发展和岗位需求。首先,以学校发展定位和教育目标为导向,强化相应的专业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大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实现更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及更好的人才培养及输送效果。其次,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就业指导工作,结合各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和帮扶工作,切实提升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能力。

(三)院系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教育和科学指导

针对学生应对风险能力薄弱的问题,在今后的就业指导方面,院系应着力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认识偶发或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和冲击,理性对待未来一段时期就业市场发展变化,增强学生应对风险事件的能力并引导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抗逆能力。在学生就业心理指导方面,积极融入包括“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在内的就业心理提升教育内容”[3],使学生在就业成长中始终保持正向和积极的心理发展状态。另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特点,学会统筹结合个人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做好未来就业的心理准备和心态调整。同时,要引导学生找准定位、树立信心,形成敢于创新、乐于创业的择业观、就业观和职业观,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

猜你喜欢

工作岗位心理大学生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开年珠宝小惊喜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真心可笑的办公室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