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痣与恶性黑素瘤
2023-08-04冯静
冯静
随着新闻2013年《中国好声音》全国总亚军——张恒远,因恶性黑素瘤去世消息的传播,晋城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室涌来很多患者前来咨询黑素瘤和切除色素痣。许多人感到疑惑,恶性黑色素瘤到底是什么病?怎么会如此残酷地夺走年轻人的生命?那么自己身上长的到底是恶性黑素瘤还是色素痣?色素痣会不会恶变?接下来我将讲解一下色素痣与恶性黑素瘤的区别,以及生活中我们需要警惕哪些现象。
色素痣是人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色素痣也叫做痣细胞痣或痣,是黑素细胞瘤的一种,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临床表现为表面平整或乳头瘤样增生的斑疹、斑片、丘疹,棕色、黑色或正常皮色,部分表皮有毛。小的痣细胞痣直径约数毫米到一厘米,大的痣细胞质直径超过二十厘米,称为巨大黑素细胞痣。一般痣细胞痣于3~4岁时出现,逐渐增多、增大,青春期达到高峰,其后颜色逐渐变浅。
根据痣细胞痣出现的时间分为先天性色素痣和获得性色素痣,先天性色素痣即出生时就已存在,获得性色素痣多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
根据痣细胞在皮肤中位置不同,分为三种类型。1.交界痣,痣细胞位于表皮、真皮交界处,细胞形态为痣细胞,功能类似于黑素细胞,可产生大量黑素,皮疹较小,直径1~6mm,扁平无毛,光滑,色深,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在掌跖处发生的痣常为交界质,可以转变为混合痣或皮内痣。2.皮内痣,痣细胞位于真皮内,皮疹较大,常呈半球形隆起丘疹或结节,表面光滑或乳头瘤样增生,皮色或棕色,时有毛发穿出。3.混合痣,痣细胞同时位于表皮和真皮交界处以及真皮内,介于交界质和皮内痣之间。皮疹小,稍高起皮面,色深,有时表面有毛。
恶性黑素瘤,是正常皮肤中恶性黑素细胞增生引起的,可能起源于痣细胞痣、蓝痣、着色性干皮病等,也可能由于外伤、日晒、慢性炎症刺激、瘢痕等诱发。其发病与体外环境和体内因素关系密切。体外环境中日晒和紫外线暴露是最顯著的相关因素。体内因素主要是人种和基因,白种人发病率较高,且多发生于日光暴露部位,而黑种人发病率最低,黄种人介于两者之间,且多发于肢端。
恶性黑素瘤简称恶黑,好发于面部和四肢末端,也可发生于眼球、口腔粘膜、外阴和肛门粘膜。根据临床和病理改变黑素瘤主要分为四型。1.结节型黑素瘤,可以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临床表现为黑色隆起性结节或斑块,快速生长形成菜花状,表面出现坏死或溃疡,早期转移,预后差。病理表现为肿瘤细胞垂直生长浸润生长,无水平扩散,一般结节周围无肿瘤细胞。2.浅表播散型黑素瘤,好发于非暴露部位,临床初期为色素性斑点,经数月或数年持续增大,而后逐渐隆起形成黑色或黑褐色浸润性结节或斑块,伴溃疡出血。病理表现为垂直生长表皮各层均可见黑素瘤细胞,个大、透明,类似paget细胞。3.肢端雀斑样痣型黑素瘤,又称肢端恶黑,我国常见类型。好发于掌跖、指甲下。临床初期为棕色斑片,经数年或数十年持续生长,在逐渐增大的斑片上出现黑色浸润性结节,可伴溃疡、坏死出血。发生于甲下的黑素瘤可越过甲皱襞,侵犯甲小皮和周围皮肤。病理上表现为恶性黑素瘤细胞在表皮基底层和下方棘层增生浸润。四、恶性雀斑样痣型黑素瘤,好发于老年人暴露部位,如面部。临床初期为黑棕色斑点,经数十年持续增大,生长比较缓慢、温和,易误诊为雀斑样痣。
生活中色素痣出现哪些信号提示恶变可能而需要手术切除呢?首先掌跖部位色素痣,因为经常摩擦,建议大于6mm手术切除。先天巨痣亦有恶变可能,建议手术切除。生活中出现以下信号,黑棕黑色斑点或斑片上,逐渐出现蓝黑色结节斑块,边界不清,颜色不均匀,表面溃疡出血或周围出现卫星灶等。黑素瘤容易早期发现淋巴结和血型转,需高度警惕。移根据国际ABCDE原则,早期筛查诊断黑素瘤非常重要。皮肤镜、皮肤普通病理和免疫组化可以帮助明确诊断。为了帮助患者早期筛查黑素瘤,国际上制定了ABCDE标准,描述了早期黑素瘤的五个变化特征:A不对称;B边缘不规则;C颜色改变;D直径增大>6mm;E表面隆起。通过该标准方便黑素瘤的早期筛查与自查,改善恶性黑素瘤的预后。
(作者系晋城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