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与家庭协同育人机制探究

2023-08-02吴华荣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高校教育家庭教育

吴华荣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个极其细致的任务。协同育人是学校、家庭一致的目标和共同的追求,需要二者形成教育合力来培养完整的人才。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新时代下促进高校与家庭展开协作,建立并完善高校与家庭协同育人机制,对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也会对大学生及其家庭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章主要对高校与家庭协同育人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致力于探寻推进高校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以期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大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育;家庭教育;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4-0005-04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单靠高校培养人才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使家庭有效地参与高等教育的改革[1]。然而,很多家庭没有对家校协作形成正确的认识,高校也未能认识到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忽视了家长这一有力的后援。当前缺乏有效的家校协同机制,导致家校协同育人工作停滞不前。高校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宗旨,与家庭密切配合,形成家校合力,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新路径,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一、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内涵

(一)育人

育即教育、培养,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培养,育人的目的是使教育对象能全面发展。家庭和学校都是育人的主要阵地,都有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是二者共同的育人目标。

(二)协同育人

协同属于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协同育人主要指协调多方教育资源共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高校与家庭协同育人是新时期育人的一种新趋势,两者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实现教育资源的双向交流,使得大学生在高校和家庭共同的帮助下,实现全面发展,完善人格和品德。这是高校、家庭的共同责任,也是家校协同育人期望达到的目标。

(三)协同育人机制

有学者把机制看作是一个工作系统[2]。学校、家庭协同育人的机制就是坚持政府推动、学校主导、家庭主体、社会支持、专业引领,并把这五个方面协调好,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本文提出的高校与家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的具体策略更加突出高校的主体地位,在家庭的配合与支持下,形成高校、家庭、学生、社会多方联动格局,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向着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

二、高校与家庭协作的必要性分析

(一)高校层面

1. 家校协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之举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是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才成长的摇篮。高等教育有其特殊性,在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专门的高级人才,在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帮助他们积极地融入社会。高校与家庭协同育人聚焦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通过形成教育合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理论和实践能力兼存的复合型人才,进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 家校协作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3]以此可见,家庭教育在提高个人品德方面至关重要,为学生树立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家校协同育人最终要回归立德树人,高校与家庭相互配合在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以及完整人格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强调,高校要积极探索并建立与大学生联系与沟通的有效机制,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通过与家庭取得联系,制订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课程,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在校综合表现和思想政治觉悟,进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宗旨。

3. 家校协作是增进高校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高校与家庭协同育人是推进高校教育发展的新动力。高校与家庭展开协作能够充分进行资源、信息的共享,有助于改进高校管理工作的不足,完善高校的教学规划,使高校教育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家校协作将成为推动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有力抓手,进而提高高校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办学水平。

(二)学生层面

家校協作是促进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大学生改善自身的缺陷。目前许多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心理不成熟、空心病、抑郁焦虑等,部分大学生存在着精致利己主义、伪奋斗、荒废学业的不良习气。家校协作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起着重要作用,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加强家校沟通,实行家校合作的联动机制[4]。高校需要依靠家庭的支持来帮助大学生解决自身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认知能力并规范他们的在校行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家庭层面

1. 满足家长了解孩子的意愿

家校协作是家庭建设的需要,家校协同育人为家长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发展动态提供了可能性。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对学校管理以及孩子的实际情况有知情权。比如,父母有了解学校信息、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成绩评价标准与方法、进课堂听教师上课等权利[5]。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想要脱离家庭的约束,很少与父母敞开心扉,家长想要了解和帮助孩子的意愿得不到满足。研究表明,家长越来越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迫切希望得到各种来自学校的信息。这些无疑都会使家长与大学生的联系更加密切,使家庭教育诸要素对学生求学期间的各个阶段产生重要的影响[6]。

2. 维系和谐的家庭关系

家长与高校相互配合,在学校的指导和帮助下家长能够各司其职,明确自身的重要职责,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子女的关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和实际需求,有利于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内部关系。

(四)社会层面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到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驱动着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与家庭协同育人的机制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也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从终身教育的层面来看,在大学阶段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组合起来,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大学生的终身教育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能够使大学生受益终身,为教育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三、高校与家庭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对家校协同育人的认知程度不够

中小学的家校合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但很少有人会关注到高校层面的家校协作,对高校与家庭协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探讨:

从家庭层面来看,许多家长迫于经济压力、工作忙碌等现实因素对协同育人往往抱有抵触的心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意识薄弱,未能对协同育人理念产生正确的认识,导致高校缺乏有效的家庭支持。还有部分家长有强烈的协同育人意识,但受其教育水平较低、综合素质不高等限制,导致其在参与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无所适从。

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作为家校协同育人的对象,在家校合作层面应发挥主动性。他们进入大学后面临着学业困难、恋爱困惑、就业压力大等难题,在遇到这些困难时如果能主动与家长和学校老师进行交流,对于缓解自己的压力以及不良的情绪来说大有裨益。然而,目前一大批学生对家校协作的意识不够强烈,与家庭和学校老师的沟通意愿不强,没有很好地发挥家校合作的沟通桥梁的作用。在传达相关的信息时不到位,使得学校与家庭联系不够紧密,切断了家校协同的机会,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从高校层面来看,受传统教育模式中长期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与家庭、社会联系较少,实行封闭式办学、封闭式管理,高校作为协同育人的主体缺乏与家庭配合的意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伴随着多种招生类型以及就业分配的双向选择等教育改革方案的施行,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才有所加强[7]。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显著增强,但合作水平和层次较低。然而当今我国高校育人环境仍较为封闭,过分注重学校内部环境建设,缺少与家庭互动的理念。

(二)高校与家庭互动状况不理想

高校与家庭长期存在着缺乏统一的目标、缺乏双向沟通、合作关系紧张的情况。例如,高校在进行育人环节时与家庭的互动不强,只有当学生出现严重的违法乱纪、学业预警、失联等情况,高校才会主动联系家长寻求解决办法。学校与家庭教育协作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问题、涉及利益关系,使得互动协作的成效不是很理想。家长在孩子进入大学后对他们的孩子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如果孩子出现了问题会第一时间把责任归咎于学校,对家校产生了信任危机,产生了一系列不可协调的矛盾。

(三)协同育人的内容单一,沟通方式有待创新

高校与家庭展开合作时内容通常浮于表面、合作形式化严重。多数家长认为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辅助孩子顺利毕业找到一份好工作,在学校课程开发、教学管理方面很少有实质性的参与。高校认为教学管理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未能吸纳广大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双方的合作内容偏窄,局限于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忽视了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在校表现管理等方面的合作。

在家校沟通的方式上存在着比较单一,创新性不强的问题。最常规的沟通方式还是电话、家校联系手册、家长座谈会、信函、微信群、QQ群等。这些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缺乏灵活性,适用范围不广,固定的沟通方式不利于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缺乏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

家校协作最本质的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活动多处于自发、松散的状态之下,缺少专门的组织对其进行总体规划与掌控[8]。虽然部分学校内部已经建立了家长委员会等管理机构,但大多高校内部未能建立起有效稳定的家校合作机制。同时各高校的发展水平不一,缺乏相对规范以及参照效仿的家校协同机制。缺乏规范的育人机制,就难以保证高校与家庭能够做得到密切配合,无形中增加了家校协同活动开展的难度,导致家校协作开展实施成效不佳。

四、建立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的具体策略

(一)以高校为主体,拓宽家校联系的渠道

高校要发挥主导作用,确立家校协同育人理念,主动创造机会与家庭展开深层次的协作。一方面,高校需要发挥大学班主任、辅导员等中坚力量与家庭取得联系。高校与家庭取得联系后,雙方要订下联系制度,制度内容一般包括双方的联系方式(通信、通讯、面晤)、固定的联系时间和联系内容等[9]。另一方面,现代高校与家庭协同育人的方式必须立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打破传统沟通方式的局限,在沟通渠道方面要以点线面的方式,通过建立学院、班级的微信群的方式拓宽联系渠道[10]。逐渐推进家长联系制度覆盖所有家庭,形成与家庭的良性互动。或者建立家长委员会、家庭教育研究会和家庭咨询指导会来丰富育人渠道。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将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以及家庭情况信息录入档案库,实时把握学生的动态,做好对危机的及时对应干预,充分实现资源的沟通与共享,搭建一个能够使资源、信息交互的网络平台,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扩展沟通的渠道。

通过打造高质量的班主任、辅导员队伍,拓宽育人渠道的方式来提高育人的效率,更好地发挥高校的作用,进而实现高校与家庭协同育人的目标。

(二)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协作沟通的意识

大学生作为育人对象,虽然已经成年,但身心依旧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关心和支持。在学生为中心的育人宗旨指引下,高校与家庭必须加强沟通的意识。高校通过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结构、家庭人员受教育程度,以便提高协同育人的工作效率。家庭要及时与学生沟通,满足孩子的心理和生活需求,引导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以家庭为基础,挖掘家庭教育的优势

高校要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发挥家庭教育的主动性,积极吸纳广大家长参与学校的建设,为家长提供相应的指导平台,才能使家庭教育和高等教育相得益彰。家庭参与协同育人的内容不应只包括高校教学与管理工作,其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宏观层面包括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心理管理等方面;微观层面包括大学生在校的基本表现、职业规划、婚恋观等方面。

(四)以社会为依托,构建多向互動模式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逐渐演变出多个职能,创新创业型大学应运而生。高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寻求社会力量的援助,构建多元的互动机制,加强与当地实习基地、家庭教育指导等机构的合作,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成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五)完善合作机制,建立长期稳定的育人机制

高校、家庭在协同育人的理念、目标、态度上达成一致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在学校内部建立起有效稳定的家校合作机制,成立家校协同育人的相关管理机构。高校与家庭开展协同育人活动必须认真落实责任机制、规范制度机制,为家校协同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高校与家庭应该建立多维度的合作机制,丰富协同育人的内容。比如可以构建“新生入学-学期初-期中考核-学期末-毕业离校”这样全过程的协同育人体系。通过构建长期稳定的育人机制,为家校协同育人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互动环境,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的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五、结语

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有利于打破学校教育单方面发力的困局,构建家校育人共同体。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不仅需要学校的主动发力,展开探索,更依赖家长、学生的积极配合,有效协作,实现联动机制,同心协作,同轨发力,并进行有益反思。总而言之,高校与家庭协同育人是一项长期、复杂、紧迫的工程,要不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践行以学校为主体、学生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为依托的协同育人机制,最终形成更高层次、更符合时代特点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 家长教育学[M].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

[2] 傅国亮,孙云晓,康丽颖,等. 共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共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J]. 中华家教,2021(06):88-93.

[3] 李从娜. 家庭教育指导融入高等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J]. 高教学刊,2021,7(25):48-51.

[4] 李斌,邵蕊. 家校合作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研究[J]. 北京教育(德育),2012(04):56-58.

[5] 席春玲. 家校合作理论研究述评[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04):21-23.

[6] 高红星. 家校合作: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3):71-72.

[7] 庄薇. 试论当代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对策[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03):28-30.

[8] 韦松. 高校家校合作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 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

[9] 朱建刚. 对高校、家庭和学生新型互动关系的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06):108-109.

[10] 聂国东,刘诚悦,王文邦. 高校推进家长联系制度的体系构建研究[J]. 文教资料,2015(22):127-129.

(荐稿人:王连森,聊城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高校教育家庭教育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