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做好西藏高校思政工作的根本遵循
——学习习近平关于西藏工作贺信回信精神的思考

2023-08-02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贺信西藏总书记

李 丽

(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新时代以来的十年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情系西藏各族人民,先后给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仪式、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 周年和“2019·中国西藏发展论坛”亲致贺信,给卓嘎和央宗姐妹、“高原戍边模范营”全体官兵及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这六封贺信回信,字里行间传递着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各族人民的深厚情感,诠释和丰富着党中央的治藏方略,是西藏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遵循。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中,西藏高校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将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本人对西藏各族人民的关心关怀宣传宣讲到位,将贺信回信精神贯彻落实到思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为培养一批又一批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时代新人贡献高校的力量。

一、习近平关于西藏工作贺信回信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贺信回信,饱含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对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习近平关于西藏贺信回信的内容分析

1、表达牵挂之情。“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是习近平作为人民领袖的显著特征。西藏既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又曾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予以更多牵挂,体现在贺信回信的字里行间。如在给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中特别提到了“海拔3600 多米、每年大雪封山半年多”的自然环境[1],在“高原戍边模范营”全体官兵的回信中指出“坚守在生命禁区”[2],枝叶关情,关怀之意溢于言表。

2、传递殷殷嘱托。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回信中,除了表达深切关怀、高度肯定外,还寄予希望和殷殷期许,为收信人及西藏各行各业继续奋进指明方向、凝聚力量。如在给“高原戍边模范营”全体官兵回信中直言“大家都是好样的”,同时提出“强化使命担当,发扬优良传统,加强练兵备战,忠诚履行好卫国戍边职责,努力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的希望。[2]在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 周年的贺信中,希望学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西藏的发展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3]

3、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书信虽然篇幅简短、语言朴实,但高屋建瓴、立意深远,思想深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西藏的贺信回信中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丰富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体系。如在给“高原戍边模范营”全体官兵回信中丰富了习近平强军思想,在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的贺信中丰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向“2019·中国西藏发展论坛”的贺信中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等。

(二)习近平关于西藏贺信回信的特点

1、对象群体广泛。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核心,始终关注关心着各行各业。从贺信回信对象群体来看,涉及高校、科研院所、国际论坛、边防官兵、农牧民、大学生等,涵盖经济、社会、教育、卫生、国防等多个领域。贺信回信群体虽然广泛,但多封书信均贯穿一条主线,即“人民性”。对6 封书信进行关键词提取发现,“人民”“群众”“乡亲”等词出现了15 次,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鲜明立场。

2、时间节点关键。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回信,多是在重要节点或者针对重要活动,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是在藏历年来临之际,更具有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的时间背景;给2019·中国西藏发展论坛、西藏民族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的3 封贺信,分别是在2019·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开幕、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 周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之际。书信基于特定的时间节点,具有更高的传播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3、内容简洁凝练。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反对“长、空、假”的不良文风,提倡“短、实、新”的优良文风。[4]这种务实的文风,在书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6 封贺信回信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言简意赅、主题鲜明,多则400 余字,少则200 余字,平均在300 字左右。纸虽短,意却长,书信中融入了党和国家对西藏各族人民的关心与牵挂,融入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改进文风要求的一贯坚持和践行。

4、语言朴实生动。深厚的人民情怀和丰富的基层生活、工作经验,成就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接地气”的语言风格。在书信中,他也善于用群众性语言,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更容易入脑入心。如在回信中给玉麦乡的乡亲们送上“日子也一定会越过越红火”的美好祝愿。[1]话语平易近人,情真意切。另外,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将党的治藏方略、政策方针讲述得生动形象。如在给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中把扎根雪域边陲的牧民群众比作格桑花,“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这一对仗工整的话语,更是朗朗上口、深入人心。[1]

二、习近平关于西藏贺信回信的价值意蕴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每次都根据现实情况作出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十个必须”总结概括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核心内容。关于西藏的贺信回信中,充分蕴含着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

(一)弘扬爱国守边精神,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我国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凝聚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也成为贯穿关于西藏贺信回信的主旋律。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是我国重要的安全屏障,肩负着拱卫祖国西南边陲的重任。一批又一批边防官兵、一代又一代边境群众,长期为守边固边默默奉献,形成了伟大的爱国守边精神,成为爱国主义精神在西藏的重要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中深情嘱托:“希望你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1]在给“高原戍边模范营”全体官兵回信中同样勉励:“希望同志们强化使命担当,发扬优良传统,加强练兵备战,忠诚履行好卫国戍边职责,努力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2]书信中彰显了他对西藏边防稳固安全的高度重视,对以爱国为思想内核的爱国守边精神的大力弘扬。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影响商品住宅价格时大多选用因子分析、传统回归分析以及层次分析法等一些缺少考虑空间性质的方法对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而本文试图通过具有空间意义的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法更精确地来分析不同空间区位的沈阳市商品住宅房价的影响因素在空间上的异质性。

(二)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同时也是西藏工作的战略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 周年贺信中,明确提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希望和要求。[3]在致“2019·中国西藏发展论坛”贺信中高度肯定了西藏民族团结及各项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人民团结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西藏建设成了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新西藏。”[5]从中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价值旨归。

(三)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青年工作,特别高度重视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西藏的六封贺信回信中,两封即面向西藏民族大学、西藏大学这两所西藏综合性大学。在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 周年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学校办学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要回答这一时代之问,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关心青年成长,常常结合自己青年时期的经历与青年交流、交心,鼓励青年“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与东部省份相比,西藏发展相对滞后,对人才需求更为迫切,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格外重视西藏青年人才的成长。如他回信勉励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6]广大青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民族复兴砥砺奋斗,实现人生价值。

(四)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民生、凝聚人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已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立足新发展阶段,西藏将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将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7 月考察西藏时指出:“要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7]

在致“2019·中国西藏发展论坛”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早已对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作了明确要求:“希望西藏抓住发展机遇,建设美丽幸福西藏,繁荣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描绘新时代西藏发展新画卷。”[5]该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传统文化、生态环境、对外开放等方面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五)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守好生态安全屏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成为“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尤为关心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的贺信中提出“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着力解决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径等方面的问题”[8],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对西藏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指示;2021年7月在西藏考察时明确指出:“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战略定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7]贺信精神与系列讲话一道,为西藏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指明了方向。

三、西藏高校思政工作贯彻落实贺信回信精神的实践要旨

(一)从治边稳藏战略高度,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需要一批又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起到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擦亮马克思主义这一闪亮底色。

同时,西藏高校思政工作还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使命。“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作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实现持续稳定安全是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贡献。西藏与全国同步迈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五期叠加”的风险挑战。①在美西方反华势力的怂恿下,达赖集团的分裂图谋从未放弃,并面向青年群体进行渗透和拉拢。西藏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尖锐,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全新挑战,达赖集团与我们争夺接班人斗争依然激烈。这就要求西藏高校要从治边稳藏战略高度,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出的人才要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旗帜鲜明反对分裂,敢于与分裂势力作斗争。

(二)牢固树立长期建藏思想,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中心环节。在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 周年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了该校在立德树人方面取得的成绩,对该校乃至西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22年6月,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在西藏大学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校、进课堂,引导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相结合,培养又红又专的新时代大学生。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有责任能担当的时代新人。”[9]结合实际,西藏高校应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个维度,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育学生明大德,就是要加强爱国主义和反分裂斗争教育,要求学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分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进“五个认同”,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加强“五观”“两论”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守公德,就是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意识,坚持人民立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成才观,将自身“小我”融入国家、民族的“大我”之中,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贺信回信中“传承爱国守边精神”“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等殷殷嘱托积极响应,“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教育学生严私德,就是要督促学生加强自身约束管理,严以修身,“扣好第一粒扣子”,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加强学生诚信与法治教育,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同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10]

(三)用好红色资源,拓展思政工作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讲话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11]西藏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抵御外敌、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建设发展的历史,红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其中蕴含着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先遣连精神、爱国守边精神、援藏精神等珍贵的精神财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习近平总书记予以回信的卓嘎、央宗姐妹和“高原戍边模范营”官兵身上鲜明地彰显了老西藏精神、爱国守边精神等气质品格,成为西藏红色文化的重要代表。

西藏高校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通过思政课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思政工作制度,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制度化、科学化,形成体系;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中;要注重现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具备现场教学条件的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打造身临其境的观感体验,使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活起来”。

(四)与时俱进,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2]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将“事”“时”“势”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致西藏贺信回信浓缩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最新要求,具有实效性和节点性等特点,可以作为高校与时俱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文献。要善于开展“大思政课”,以贺信回信精神为载体,突出思政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如借助习近平总书记鼓励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话语,鼓励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要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拓展“大思政课”中“大”的外延。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内容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寻找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两张皮”的黏合剂。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回信及西藏近年来的翻天覆地变化,使学生深入理解“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对西藏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的积极性及学成后服务西藏的热情。要借助慕课、翻转课堂等方式,结合VR 虚拟现实、“两微一端”、短视频等新媒体,吸引学生到“大思政课”中来。另外,要利用社会大课堂,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实践,使“大思政课”看得见、摸得着,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等思想理论在学生的学思践悟中转化为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五)提升“言值”,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短、实、新”的文风在书信中呈现出简洁明快、平实生动等特点,与他在各种场合的讲话、指示批示等,共同呈现出“习式语言风格”,具有很高的“言值”,可以达到好懂易记、直达内心的效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是要讲好故事,让学生听得进。与枯燥的理论相比,生动的故事显然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无论是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中,还是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回信及考察讲话中,抑或在驻边守边、脱贫攻坚、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中,甚至每个人身边都有生动的素材,可以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题材来吸引学生。

二要善用修辞,让学生学得懂。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风格中,善用、敢用修辞为一大亮点,如“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情感共识与努力方向。思政教育语言往往枯燥平淡,妙用修辞,则锦上添花。思政教师和思政工作者,要加强语言与表达方面的学习与训练,巧用修辞,使表达更加深入浅出、更具风采。

三要活用经典,让学生记得住。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璨若星河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无数经典名句,可以作为思政教育中重要的素材。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报国之志;古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藏族谚语“最好的走马,都是骑出来的;最有才干的人,都是磨炼出来的”,都教育学生要重视实践……经典名句语言精练、哲理丰富、含义隽永,历经千年不衰,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了说服力与表现力,学生更容易听得懂、记得住、入脑入心。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认真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风格,使高校思政工作中不再只是政治话语,而更多的是学术话语、生活话语、诗意话语。“大思政课”将实现从“到课率”到“抬头率”、再到“点头率”的逐步提升,以往思政课中教师的“独角戏”将逐渐演变师生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提出的“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的要求,“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3]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西藏高校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领会关于西藏系列贺信回信精神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切实把握和贯彻落实系列贺信回信精神的实践要旨,将思政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来抓,持续深化思政工作改革创新,推动思政工作在实践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努力培养服务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注 释]

①“五期叠加”:反分裂斗争进入应对重大风险的关键期,社会大局进入实现长治久安的推进期,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生态保护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期,边境建设进入富民强边的攻坚期。

猜你喜欢

贺信西藏总书记
都是西藏的“错”
贺信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贺信
神奇瑰丽的西藏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总书记的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