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安全背景下保健食品产业发展探讨

2023-07-31潘晓昀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保健食品生产质量

潘晓昀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各地区开始大力发展食品产业,以期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食品,其中保健食品行业更是成为从业者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在食品安全背景下着重分析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必要性及发展现状,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能推动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

1 食品安全背景下的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必要性

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调查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保健品行业中的主要企业数量达到16 510家,2020年是注册该类企业的关键时期,数量达到1 370 家,2021 年注册企业数量达到1 306 家,可见保健食品产业近年来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1]。

食疗养生传统在消费者群体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尤其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理念。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在我国特色医药学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养生经验,甚至在“药食同源”基础上,构建了保健食品的理论框架,最终提出带有中国特色保健食品的科学概念。20 世纪末期,保健品行业因利润高、门槛低,加上对技术要求不高,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但当时生产的保健食品通常是以民间处方、秘方为主,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实验研究与检测。自1995 年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及1996 年出台《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起,我国开始肯定保健食品在法律层面的重要地位,相应地提出了监管保健食品的诸多要求[2]。2005 年,《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提出了“保健食品”定义,即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这使越来越多的人对保健食品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提出了食品安全的要求后,保健食品也受到极大关注,在此背景下推动保健食品产业发展,基于以往在生产中总结的经验,更有利于探索适合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的途径,满足广大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需求。

2 保健食品产业在食品安全背景下的发展现状

2.1 刚性需求普遍增长

保健食品作为特殊食品的一种,整体安全形势相对稳定,且产品抽检合格率也长期维持在99%以上。为了满足食品安全要求,保健食品产业始终遵循“零容忍保安全”的原则,在生产中深入落实“两个责任”,为保健食品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十三五”期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6.3 岁提高到77.3 岁,提高了1 岁[3]。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在2021 年60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就已经达到2.64 亿人,在总人口数中占比18.70%,表明我国已正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甚至还会在今后呈持续升高的趋势[4]。在此前提下,保健食品市场也会受到影响,不仅是保健产品的消费金额,购买频次也会相应增加。

2.2 保健食品营销途径不断更新

保健食品具有特殊性,主要的销售模式有传统营销、商超分销和直销模式3 种。①传统营销。该模式以药店零代和连锁药店销代为主,现阶段药店连锁化水平正在逐年提升,保健食品销代也体现出集中性。②商超分销。该销售模式体现出多元化以及终端布点密集型的特点,购物环境与其他销售模式相比也更加自由。③直销模式。保健食品企业通常更加倾向于直销营销,这主要是因为此模式的成本低,且能获得较高的回报率,且在保健食品流通时无需中间商参与,省去中间环节,直销商便可以与消费者直接沟通,交流产品信息,获得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反馈。结合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很多企业逐渐认识到以上3 种模式已经不再符合当前食品安全的环境要求,纷纷开始进行营销模式的转型升级。

随着消费者食品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数字化精准营销在各个行业的普及,加上电子商务的普及,消费者改变了购买保健品的习惯。原本只能在药店、商超等渠道购买的保健品,现如今也逐渐转变为线上购买。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保健食品产业也进入到转型的关键时期,线上销售渠道逐渐成为保健食品产业发展动力的源泉。

2.3 促进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有待颁布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和《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保健食品审批以及监管提出了清晰的要求,由此也正式确立了保健食品在法律层面的地位。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保健食品企业规避了上市可能遭受的政策风险,且对于保健食品企业与生产厂家而言,也会加大投资力度,为保健食品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2.4 产品数量与功能得到优化

现阶段,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在市场中的规模逐渐扩大,种类也越来越多。从2016 年正式实施《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开始,到2021 年末批准上市的保健食品数量超过17 000 个,进口保健食品数量也接近于200 个,可见保健类产品的数量正在逐步增加[5-6]。另外,保健食品的进口国家体现出集中性,80%的进口国家为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对于市面上保健类产品的功能,一般是以补充身体所需维生素、提高免疫力、缓解疲劳以及抗氧化等为主。保健类产品的制作原料是已公布目录原料、药食同源原料;常见的类型有胶囊、片剂和口服液等。

3 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保健食品产业管理

3.1.1 加强保健食品的质量管理

相关部门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推动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保健食品行业发展中的生产、开发环节务必要以精益生产为前提,要加强质量管理,尤其需要树立质量管理观念,做好食品质量管控。建议从保健食品生产全过程着手,加大过程监控力度,特别是生产人员应形成质量意识,及时发现保健食品生产环节中存在的质量隐患。

为了保证食品质量管理实施的有效性,还需要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在体系中确定企业质量生产要求与管理方法,明确各部门以及生产人员应承担的责任,制定清晰的保健食品生产流程与规范[7]。在生产中需要制定生产标准,保证保健食品生产的规范性,为保健食品企业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3.1.2 保健食品设备的全面管理

在保证生产设备稳定运行的同时,也需要生产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按照企业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定期维护生产设备,以免设备停机影响保健产品的质量或降低生产效率。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所有员工均要参与设备管理,而且对于专业的设备操作人员,务必要保证持证上岗,预防生产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

3.1.3 保健食品原辅料控制管理

原辅料质量直接关系到保健食品的最终质量,也是保健食品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前提。建议生产企业在原辅料管理方面,构建原辅料与成品质量信息反馈系统,该系统需要与供应商评价以及信息反馈体系联合运行,从而确保保健食品的质量满足要求。企业应在前期原辅料采购环节注重质量控制,严格展开进场检验与储存管理[8]。在原辅料采购环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选择没有质量问题的原辅料。当原辅料入厂后,同样要按照采购标准实施质量检测,严格把关。在保健食品销售环节,建议和市场销售部门合作,构建信息反馈体系,若发现问题产品,马上展开调查,为保健类产品的质量提供保障。

3.2 对保健食品从业者进行专业培训

对保健食品行业的从业者进行专业培训是质量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利于实现保健食品产业的长期发展。保健食品企业应定期组织人员培训,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还需要从保健产品生产、质控、物料管理和设备检修等维度,组织相应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参与专业培训活动,使工作人员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且能够按照工作岗位职责制定有的放矢的培训方案。实施培训务必要加强员工质量意识,通过员工招聘岗前培训、定期加强培训、管理者质量意识培训等活动,促使员工能够重视保健食品质量。

3.3 营造良好的企业内外环境

保健食品企业在实现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务必要重视环境的作用,通过优化内外环境,加强保健食品生产现场管理,构建规范的生产环境,从而保证保健食品的质量。企业还需要组建现场管理小组,专门负责维持现场生产环境,促使员工提升工作效率,加快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除了企业内部环境,还需要优化外部环境,提高保健类产品的价值[9]。企业需要注重长远利益,提出适合保健食品产业的长远战略,以此来指导消费者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实现保健食品市场优势资源的整合,减少内耗,形成品牌效应,提高保健食品产业的影响力。

3.4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监管机构需要对保健食品产业进行严格的监督、约束,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加强保健食品市场管理,保证保健食品监管行为的规范性。相关部门需要大力开展针对保健食品质量监督工作,细化保健食品生产与卫生条件等方面的要求,提高保健类产品的质量。另外,针对保健食品研发,也需要增加资金、资源等方面的投入,支持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可以实现保健食品产业的创新。

对于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应该做到企业监管与政府监管的融合,企业在市场中树立正面形象,为消费者提供信任。政府部门开展监管工作,需要将监管的重点集中在生产过程中,严格落实企业在监管方面的主体责任。

4 结语

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目标,保健食品产业在发展中尤其需要在政策的引导下,做好保健食品管理,提高从业者的专业水平,改善保健食品企业内外环境,从而提高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经济效益,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保健食品。

猜你喜欢

保健食品生产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减肥类保健食品中25种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UPLC-DAD快速筛查
最适合胖人去脂减肥的保健食品
直销保健食品业务迎来利好环境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质量投诉超六成
保健食品或可探索“审批+备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