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学校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07-30钱初熹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3年1期
关键词:实施途径高质量发展

钱初熹

摘要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本文首先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学校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其次,阐述融入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学习任务,并提出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和评价策略;最后,进行汇集各方力量开展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学校美术教育的展望。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学校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途径

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学校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的第五部分明确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这一具有里程碑标志的报告为新时代学校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众所周知,学校美术教育是培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指引下,为推进学校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依据,美术教育从顶层设计入手,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艺术精神、健全人格、生态文明的价值引领转化为中小学美术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使中小学美术课程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精准对接,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对中小学生产生影响,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认同我国的政党制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学校美术课程中,美术教师引导中小学生赏析反映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党的领导);赏析或创作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美术作品,认识与理解个人与民族、国家命运的关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发展道路)。

(二)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表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伦理基础和情感状态。在学校美术课程中,美术教师引导中小学生考察本地区或我国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创作表达热爱家乡与祖国的美术作品(国家利益);学会赏析各国经典美术作品,具有国际化的艺术视野,领悟“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国际理解)。

(三)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国家、民族发展中最为基础、深沉而持久的力量。在学校美术课程中,美术教师引导中小学生运用中国传统美术语言赏析或创作美术作品,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传统美术语言体系的认同(历史文化);赏析或创作反映我国新时代精神的美术作品,领悟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时代精神)。

(四)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是热爱生命、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意识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凸显创新特质的思维活动,创造美好生活與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在学校美术课程中,美术教师引导中小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特征进行审美判断,认识与理解审美的价值本质和特征,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与态度(审美情趣);运用美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生成独特的创意,形成勇于创新的品格(创新进取);考察工艺、民俗博物馆,在制作与创作工艺品的过程中,认识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解敬业、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

(五)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是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是公民品行、社会责任感、道德素养的完善。在学校美术课程中,美术教师引导中小学生在赏析或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自我协调生理和心理机制,舒缓紧张情绪,获得高峰体验,形成包容的审美态度,增强自信心,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健全身心);用美术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形成保护知识产权和文化遗产的意识(守法诚信);参与个人或集体的创作活动,策划、展示和表达自己或团队创作的美术作品,理解他人创作的美术作品,用美术的方式进行情感沟通和思想交流,增强同理心与团队协作精神(沟通合作)。(六)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化伦理形态。在学校美术课程中,美术教师引导中小学生赏析或创作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术作品,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形成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守护自然);综合运用美术与多学科相结合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解决环境问题,树立为实现“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做贡献的志向(绿色发展);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有效利用回收材料创作美术作品,宣传“物尽其用”的低碳社会建设,以减少污染的低碳生活为行为准则,追求与自然共生的人类生态形式(低碳生活)。

二、融入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学习任务

在此,以“红色文化”与“绿色发展”为关键词,阐述融入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学习任务。

(一)“红色文化”主题课程的学习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八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2]根据这一精神与要求,结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容标准,我们可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艺术精神为价值引领,设计“红色文化”主题课程的学习任务。在此,举例如下:

主题一:诗情画意

学生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提炼诗歌、神话传说、成语故事、寓言等议题,综合运用美术、语文、英语、历史、地理、信息科技等科目知识,采用水墨游戏、漫画、图画书、立体画、表演等形式创作,展示与交流。(1—2年级)

主题二:中国年

学生探究中国年的意义、故事和习俗,创作春联、年画、剪纸、拉花彩带、灯笼,或绘画、拍摄年夜饭、拜年、喜庆、闹元宵等场景,撰写创作体会,布置自己的家或举办班级专题展览。(1—2年级)

主题三:难忘红色记忆之旅

学生分小组结合当地红色资源,分小组调研,提炼出分主题,如“红色建筑之旅”“我的红色旅行日记”“追寻城乡红色文化之旅”,综合运用美术、语文、地理、历史、信息科技等科目知识,创作图画书、视觉地图、立体建筑、摄影、动画、微电影等,策展与布展进行交流。(3—5年级)

主题四:“点亮乡村”计划

学生分小组探究如何为古村落注入活力,提炼出分主题,如“古村落的科技新潮”“焕发新生的古村落”“寻根家乡非遗之路”。每组选择一个代表性古村落,综合运用美术、历史、物理、地理、信息科技等科目知识,设计改造方案,选择再利用材料搭建古村落模型,用凸显古村落原有结构特征的电脑编程点亮古村落;学习工艺师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用新材料、新技术创作出源自非遗的新样式的工艺作品或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标识、招贴、视觉地图,策划展示与传播方案,进行校内外展示与交流。(6—7年级)

主题五:美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学生分小组全方位地探究美术的作用,提炼出分主题,如“史载美术的发明”“一览无遗的美术与跨学科历史年表”“通过美术参与社会”“从日常生活中的三件事来思考美术的功能与价值”“思想的转换与物化的交流”“开启未来的美术”,综合运用美术、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地理、化学、物理、生物学、信息科技等科目知识,创作图画书、视觉笔记、立体模型、动画、微电影,设计与制作标识、招贴、视觉地图等,策展与布展,进行校内外展示与交流。(8—9年级)(二)“绿色发展”主题课程的学习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十部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明确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3]根据这一精神与要求,结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容标准,我们可以家国情怀、艺术精神、健全人格、生态文明为价值引领,设计“绿色发展”主题课程的学习任务。

主题一:植物图鉴

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提炼出分主题,如“春天的信使”“二十四节气植物”“睡莲与莫奈的故事”等,综合运用美术、语文、科学、信息科技等科目知识,绘制植物图鉴、视觉笔记(手绘、摄影等),创作植物创意画、植物拓印作品、图画书等,展示与交流。(1—2年级)

主题二:环保小卫士

学生分小组探究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炼出分主题,如“树的一生”“海洋的故事”“垃圾分类的故事”,综合运用美术、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科学、信息科技等科目知识,创作图画书、摄影、动画、微电影、戏剧小品等,策展并布展,进行交流。(3—5年级)

主题三:本草故事

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或具有地域中药文化特色的内容,提炼出分主题,如“李时珍与中药的故事”“自然本草之旅”“生活中的本草”,综合运用美术、语文、历史、科学、地理、信息科技等科目知识,绘制本草图谱(水墨画、手绘、摄影、文字说明)、探寻本草视觉笔记(记录探寻过程,创作水墨本草画册),设计与制作本草文创产品,策展并布展,进行交流。(3—5年级)

主题四:寻踪生态地图

学生自主结合日常生活和地域特色,提炼动植物、气候、人文等分主题,综合运用美术、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生物学、历史、信息科技等科目知识,通过调查、访谈、主题探索以及项目学习等多种方式,运用设计思维和综合材料创作图画书、视觉地图、标识、招贴、立体建筑、摄影、动画、微电影等,策划综合解决方案,展示与交流。(6—7年级)

主题五:可持续设计

学生结合环境、资源、社会、文化等可持续发展理念,提炼与自然共生、生态环境与美好生活、生活中的美术问题、健康与服务等分主题,综合运用美术、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技、地理等科目知识,从美术出发拓展可持续发展思维,探索对天然材料、回收材料的革新性运用的途径与方法,运用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以及交互设计等形式设计产品并制作样品,运用视觉传达设计形式设计与制作标识、招贴、包装等,进行线下或线上的校内外展示与交流。(8—9年级)

三、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中小学美术教学与评价策略

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与评价要做到:第一,艺术性与育人目标相统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美术教学要将艺术性与育人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凸显艺术教育的感性特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第二,知识性、技能性与价值性、思想性相统一。美术学科的知识、技能是课程内容的核心,回答了“教什么”的问题,而指向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性和思想性则需要回答“为什么教”和“如何教”的问题。

美术学科自身所蕴含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艺术精神、健全人格、生态文明等都体现了美术学科的价值性和思想性。我們要将知识性、技能性与价值性、思想性相统一,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促使中小学生知道、能做和理解,获得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一)美术教学策略

中小学美术课程要形成综合化、立体化和多元化的美术学科育人教学体系。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或采用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要进行美术学科育人教育。凸显育人功能的美术教学需要教师在一节课、一个主题式单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选择多个教学环节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渗透和熏陶,形成综合化、立体化和多元化的育人教学体系。

策略一:美术教学设计与实施注重引发中小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感悟。美术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提升。因此,美术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设计与教学实施,都应当注重引发中小学生思想和情感的感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对美术学习的自信,使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策略二:美术教学设计与实施注重与时俱进。美术教学需要紧随时代发展,与时俱进。教师要时刻把握我国的各种政策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把新的政策精神、新的时事要闻、新的美术学科成果有机融入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始终处于知识和时局的前沿。

策略三:美术教学需要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征。美术教师在呈现不同知识点所体现价值观时,要针对本学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与水平,注重教学目标、内涵与教学形式、方法上的变化和创新,以體现育人的丰富性和综合性。

(二)美术教学评价策略

美术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美术学习开展评价,无论是教师为主的内部评价,还是同行和教学管理部门为主的外部评价,评价者都必须以敏锐的观察力,通过中小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习成果,判断美术教学对学生美术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效的影响。

策略一:确立美术教学的基本评价标准,即教学目标具体明晰、教学内容合理准确、教学方法灵活巧妙、教学情境真切感人,逐步建立覆盖教学全过程的评价体系。包括教师自身在内的评价者可以按照上述相应标准,根据自身或本单位情况,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和教学考核的手段进行定性或量化评价。教学管理者或外部评价者可以通过检查课程教学大纲、教案、随堂听课、分析教学反馈等方法进行定性或量化评价。

策略二:以学生思想和情感的“感悟”作为美术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成功的美术教学,学生思想品格和行为的转变,必然会反映在学生对待美术学习和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转变上,进而促进美术学习成绩的提升和对社会关注度的增加。因此,对美术教学的评价,需关注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感悟”的质量与程度,以此作为美术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

四、汇集各方力量开展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学校美术教育

我们要汇集各方力量建构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精神的学校美术教育体系。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师团队、高中美术教师团队、初中美术教师团队和小学美术教师团队合力形成大中小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并相互促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术教育体系。

我们要积极开发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中小学美术课程并进行教学实践。通过这样的美术学习,全体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艺术精神、健全人格、生态文明等价值观以及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释:

[1][2][3]中国政府网[EB/OL]. http:// www.gov.cn/xinwen/2022-10/25/ content_5721685.htm.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Z].2020.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实施途径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创新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从课外活动视角探讨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