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路径探索

2023-07-29李倩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6期
关键词:科研能力高校辅导员提升

摘 要:科研能力是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针对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薄弱的现状,从科研内驱力不足、时间精力投入不够、专业关联度低、科研氛围不浓厚、评价机制不合理等方面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并从强化职业认同、增强辅导员吸引力,明确权责界限、坚持德育为先,加强学习培训、提升科研能力,组建科研团队、培养科研骨干,加强管理引导、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提高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路径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目标,对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对学生工作进行科学研究和不断提升科研能力,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由之路和必备能力。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制定了辅导员初级、中级和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对辅导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做出了明确规定,指出辅导员由过去的事务型和经验型向专业型和研究型方向发展的路径。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辅导员要具备“调查研究能力”,高校要“为辅导员提升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提供条件保障”。在大思政课建设和大思政格局构建的时代背景下,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刻不容缓。

一、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殷切希望。“两个大局”与世纪疫情交织下的教育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多。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心理变化大、个性特征鲜明,高校辅导员在一线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完成常规教育管理任务,还要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带着问题不断观察、思考、总结,发现事物内在联系、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并上升到理论层面,创造性开展教育引导,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新形势下,高校在辅导员入职门槛和科研课题申报方面做出相应调整,以促进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在国家政策的主导下,广大辅导员意识到科研能力的薄弱已成为自身发展的短板,他们开始结合学生教育管理实际情况,投身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受辅导员队伍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制约,辅导员队伍的科研能力依然较为薄弱。教育部2018年开展的辅导员专项调研表明,75.7%的人提出迫切需要提升理论水平和学术修养。根据一项针对辅导员科研情况的问卷调查显示,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受到学科背景、工作强度、培养体系等因素的制约。如何有效提升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关系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二、辅导员科研能力薄弱的原因

(一)科研内驱力不足

一些辅导员缺乏立足岗位的职业愿景和职业认同感,仅仅把辅导员当作一份“撑不着饿不死”的稳定工作,或者当作一个更换岗位的跳板。“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生不出乱子、工作不出岔子就万事大吉”的思想在辅导员队伍中屡见不鲜。部分辅导员对于自身的角色定位还停留在传统的学生管理和教育层面,认为处理好纷繁复杂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就是干好了本职工作,没有体会到科研对实践工作带来的实际效用,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缺乏问题意识。

(二)时间精力投入不够

輔导员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等烦琐的工作。同时,辅导员受学工部和院系的双重领导,可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辅导员的大部分时间,造成一些辅导员疲于被动应付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处理问题习惯简单套用以往的经验,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学校方面只是从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辅导员办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而相对忽视了对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辅导员成了“多面手”和“万金油”,看似方方面面都能够应付,但缺乏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未雨绸缪的前瞻性。科研意识薄弱和科研实践不足,导致辅导员在基本的文献检索能力、理论研究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文字表达和总结能力等方面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升。

(三)辅导员专业关联度低

辅导员入职专业口径宽泛,对学历的限制多于对专业的限制。大多数高校都要求辅导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但是在专业上几乎没有限制,部分从辅导员岗位入职的青年教师在几年后会转岗成为专职教师或者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考虑到将来学校规模扩大造成专业教师不足,许多高校倾向于招聘与学校现有专业相关的毕业生进入辅导员队伍,大部分辅导员的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关联。目前,高校辅导员学科背景复杂,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理、工、农、医类专业毕业的占50%,其中毕业于教育学、哲学、历史学、法学、管理学等专业的仅占30%”,这种现状导致了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方面的科研项目时,缺乏法学、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知识储备,不利于开展科学研究。

(四)科研组织体系不健全

部分辅导员从事科学研究是为了职称评定和量化考核,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从组织形式上看,基本属于“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状态,没有形成有组织的科研团队,也没有设立长远的合作共赢目标。科研项目立项时的成员选拔只是根据自己项目的需要,按照职称、年龄和学历简单选择成员,甚至是随意填写的同事或朋友。在项目进行中,分工模糊,缺乏有效协作。项目获批后,负责人独自承担了绝大部分的研究工作。这种“散养型”的科研导致辅导员科研项目缺乏长期的投入和系统的研究,甚至有些项目只是为了立项而立项,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研究成果缺乏理论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五)科研评价机制不合理

1.科研主管部门和辅导员之间的信息渠道不通畅。科研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全校性科研工作,对辅导员科研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科研管理部门未能及时有效地与辅导员队伍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忽视了对新入职的辅导员进行科研政策的指导和普及。这导致了辅导员对科研工作整体认识不足,对科研项目的申报流程缺乏基本了解。部分高校科研信息平台不完善,信息更新滞后,忙于事务性工作的辅导员对此关注度低,导致信息不对称,科研针对性不强。

2.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单一化,缺乏针对性。辅导员的岗位性质、工作特点与专职教师不同,但是在开展同一层次科研项目研究活动的效果评价中并未被采取差别化对待。论文发表和著作的数量、级别成为了科研成果评价的重要指标,辅导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应用推广价值因难以用现有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而被忽视。

3.辅导员缺乏科研危机感。目前,科研评价考核周期短、次数多。科研评价考核周期多采用学期或学年的时间段,而辅导员的研究课题往往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有些观察和研究甚至需要跨越学生整个大学生涯,考核周期过短容易催生急功近利的科研思想和“快餐式”成果。过于细化的评价指标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公平原则,但也给辅导员的科研自主发展戴上了“枷锁”。

三、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的路径

(一)强化职业认同,增强辅导员吸引力

从主观上讲,辅导员应该提高职业认同感,设计切实可行的职业愿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乎社会主义事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决定了辅导员岗位是一份大有可为的事业,要把辅导员岗位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来做,干一行爱一行,立足本职工作稳住神、沉住气,在工作中真正有所建树。辅导员专家化发展路径对辅导员自身的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此外,辅导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要涉猎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更要学有所专、学有所长。

从客观上讲,国家应继续出台相关政策,将辅导员双重身份切实体现在工资待遇和岗位级别优势上。高校应该认真落实国家政策,从根本上认识到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性,在岗位津贴、职称评定、补贴奖励等关系到辅导员切身利益的方面给予实际政策倾斜,让辅导员尽快摆脱高校底层管理人员的传统观念束缚和不自信的尴尬自我定位。

(二)明确权责界限,坚持德育为先

高校学生工作事务性强,辅导员需要负责的工作范围广,内容涉及面宽。辅导员应明确职责,进行专业化分工。每名辅导员都要有专门负责的工作,如院系设置有负责学生安全、资助、心理的专员,这种明确的内部分工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另外,辅导员主要职能是德育教师,肩负着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引领的重任,应在管理中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比重。高校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精神,尽量减少不属于辅导员职责范围的工作,各职能部门应履职尽责,不要将一切与学生相关的事务都归结到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内,避免出现辅导员包办一切的现象。高校须按师生比1∶200的比例配足辅导员,并配备相应数量的专兼职班主任,把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给辅导员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和科研。

(三)加强学习培训,提升科研能力

辅导员入职的专业背景口径宽泛,导致其专业关联度低,缺乏有效理论支撑和科研活动。高校可以在辅导员入职考试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分值比重,考查辅导员在德育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思想意识是否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者和实施者的基本要求。辅导员入职后应当定期开展培训,在理论上不断夯实基础知识,同时深化辅导员队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解,尤其是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变化。在注重理论提升的同时,加强文字表达、调查分析、文献检索等基本研究能力的培训。此外,在知识迭代快、科技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辅导员还应关注科技前沿,了解大数据、云计算、AI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四)组建科研团队,培养科研骨干

首先,科研团队建设应打破院系藩篱,根据科研需要组建一支多学科、跨领域的研究队伍,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科研局面。其次,科研团队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培育团队文化。团队建设应设立长期发展目标。这个目标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能够凝聚在一起的动力源,只有设立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能使一个团队具有长期发展的可能性。要着力培育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辅导员队伍应打破“各自为战”的局面,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畅通的交流渠道,培养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学术氛围和团队精神。最后,学校层面要加大力度培养和留住专家型、研究型辅导员人才,确保每个科研团队都有一到两名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行业领军人物,发挥他们的引领、聚合和督促的关键作用。

(五)加强管理引导,完善评价体系

第一,畅通信息渠道。科研主管部门应该与辅导员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针对新入职辅导员对高校科研体系和项目申报了解较少的情况,不定期举办相关的知识讲座和政策推广会,使辅导员根据自身情况,了解到适合申报的科研项目。科研主管部门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配备专人为不同从业年限和级别的辅导员量身推介适合的研究项目,并协助其规划合理可行的研究方向,监督并跟踪其研究进度。科研主管部门应该转变思路,拓宽工作范畴,增强服务意识,了解辅导员科研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困难,做好科研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工作。

第二,单独设立辅导员科研评价体系。辅导员的研究项目一般属于应用型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更适合于定性评价。学校可以通过研究成果被引用、被收录、被采用的情况以及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定性分析和综合评价,不应该直接套用其他领域的科研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学校应设立辅导员专项研究项目和基金,分层次扶持辅导员科研项目,提升辅导员科研热情。

第三,设定科研工作下限。学校应根据辅導员的不同级别、工作年限和学历水平设定科研工作下限,由主管部门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和绩效工资、职称晋升挂钩,使辅导员产生科研危机感,从而提升其科研自觉性。

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应该引起辅导员本人和高校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面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辅导员只有加强科研训练,增强问题意识,提升科研能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职业发展的过程,在二者相互促进中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EB/OL].(2014-03-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403/t20140327_

167113.html.

[2]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2017-09-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

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3]陈子季.高校辅导员 你的使命崇高不可替代[N].光明日报,2019-04-02.

[4]金芳芳,李济沅,刘芳.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养成路径探析:基于2015—2017年Z高校专职辅导员科研情况的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9(4).

[5]柏路.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现状透析及对策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0(2).

[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责编:应 图

基金项目: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打造高校正能量网红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编号:21JDSZ3063)

作者简介:李倩(1983— ),女,河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讲师,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科研能力高校辅导员提升
徐州技师学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径研究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及对策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