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项衔接”探思

2023-07-28唐明煊贵州威宁县学前教育服务中心

小学科学 2023年18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园家长

◇唐明煊(贵州:威宁县学前教育服务中心)

“双项衔接”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头戏。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实际上有很大的关联性,幼儿能否从幼儿园阶段平稳、顺利地过渡到小学阶段,影响重大。若过渡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或两个学段连续性没有得到保证,可能导致幼儿园给幼儿的积极影响到了小学阶段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产生“消退效应”,由此可见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幼小衔接几乎与学习早期拼音和算术画上等号,在一些幼儿园里,直接或间接地形成了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的偏向,增加了幼儿的学业负担,牺牲了他们的游戏时间,实施了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学习计划,并使家长产生了心理焦虑。应落实“去小学化”政策,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幼儿园阶段向小学阶段构建一个科学的过渡过程,让幼儿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

一、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园工作中存在的误区

(一)时间过渡的理解偏差

许多教师都有一个误区,认为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在大班阶段进行的。对幼儿园来说,向小学的过渡应是一项常规工作,它被纳入幼儿园三年的学习中,并渗透到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在学前教育的最后一年,教学重点应该是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具体准备,提升幼儿的适应能力和求知欲,如合理构建班本课程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展参观小学,学习整理小学生所需要的文具、书本活动,提升幼儿的适应能力等。

(二)“小学化”的家长焦虑

许多幼儿家长对教育有一种传统的看法,强调对幼儿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其兴趣和多方面素质的培养。一些家长希望为孩子提供超前教育,使他们能够超越同龄人,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如果孩子能读书写字,就一定很聪明,越早接受教育,孩子的潜力就能越早被发现。因此,一些幼儿园受到来自家长、教育机构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对学前幼儿提供早期小学教育。这种做法弊大于利,其培训模式不利于幼儿发展。

(三)资源有效利用的缺失

幼小衔接仅仅是幼儿园想办法培养幼儿适应小学生活,但从幼儿园到小学时期的过渡不能仅靠一方的努力来有效实现,而要靠家长、幼儿园和小学的共同努力。在为幼儿上小学做准备时,幼儿园应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并与小学学习活动等适应期相协调。小学也应考虑到新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学习方式,并与家长和幼儿园建立密切联系。

二、学前教育开展幼小衔接的意义

(一)有助于小幼教师共同思考“双向衔接”

《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为小学和幼儿园提出了目标、具体指标和教学建议,有助于小学和幼儿园深入学习和研究入学准备教育课题,不仅可以比较学前幼儿入学准备的现状,更重要的是可以明确小学教师也能成为一年级入学准备教育的实施者,为小学教师的工作提供依据。如今,教育界关于幼小衔接的探索经历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主动对接,从小学向幼儿园的积极靠近,逐渐开始走向幼儿园和小学都向幼儿靠近的道路。幼小衔接的真正内涵其实不在于知识的衔接,而是心理的过渡。所以,我们不能脱离幼儿的实际盲目追求提升知识的储备,将“入学准备”理解为“提前入学”,而应遵循入学适应教育,丰富真正适合幼小衔接的教育内容及形式。这不仅仅是幼儿园需要做到的,小学也同样如此。如果准则能够双向适用,那么有效的、整体的衔接就成为可能,这确实能减少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不同期望。双向衔接的现实要求幼儿园和学校层面合作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可行的、可操作的方法,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健康、平稳过渡。

(二)打破知识准备引起的入学焦虑

过去,幼儿园的幼儿对小学知之甚少,只能通过与家长有限的交谈和参观小学的渠道获得简单、零散的体验。同时,小学与幼儿园不同,没有通过公共场所等自我表达的方式宣传和告知各种活动的途径,也没有可能每半学期组织一次幼儿园开放日,让家长完全沉浸在幼儿的生活中。从家长的角度来看,他们对目前小学生的教育和教学方式缺乏信息、存在盲点。由此产生的焦虑情绪导致了各种盲目行为,如离开幼儿园大班,转到专门培训班;质疑幼儿园平日的教育,让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更加艰难,要求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程;等等。

因此,幼儿园和小学积极探索双向衔接,使衔接工作具体化、形象化、透明化,可以减轻家长的许多困惑,同时为科学衔接和全面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创造条件。

三、幼小衔接背景下“双项衔接”策略

(一)开设衔接课程

制定科学的课程是幼小衔接的一项重要内容。多样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幼儿教育课程可以减少幼儿进入小学后的心理焦虑,让他们迅速适应小学生活的环境和节奏。因此,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对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考虑过渡课程的内容、形式和标准,制定适合幼儿认知和接受能力的过渡课程内容,从而有效激活幼儿对小学学习和生活的愿望和信心。

1.趣味化的实验课程,激发幼儿学习热情

科学活动中蕴含丰富多样的实验课程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还能充分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对小学生活充满想象和向往。因此,幼儿园应积极为幼儿提供有趣的、有情境的、好玩的科学实验课程,并有效地培养他们在活动中的学习习惯,为他们进入小学课堂做好准备。

2.个性化的探究课程,促进个性化发展

幼儿园构建科学探究课程,能够贴合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让幼儿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培育科学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将学科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在科学探究的助推下养成求知好问的学习精神,促进个性化发展。将科学探究活动作为幼小衔接阶段的重点课程进行推广,能够有效融入观察方法、探究方法、论证方法,促进幼儿学习能力提升,为其小学阶段的综合学习提供助力。

(二)实施教育联动

1.联合教研,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无论在哪个阶段,教研都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最好途径之一,也是教师之间相互进行沟通交流和思维碰撞的最佳形式,幼小衔接工作同样如此。应通过联合教研,搭建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大家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之上,在彼此倾听、信息共享、互通有无、协商一致中加深思考,共同探索最好的衔接方式和道路。

2.构建园所和小学的联谊活动

为了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幼儿园应积极与小学合作,组织各种活动,让他们与小学接触。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园的幼儿和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组织介绍性活动。这一方面可以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期待和想象,为其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做好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小学生快节奏、任务性、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增添调味剂,从而有效减轻其学习压力,真正做到让他们“减负增效”。

3.陪伴幼儿感受小学生活

为了满足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心,有效消除其对小学生活的无知,家长可以带他们到小学校园,体验小学生活的乐趣,体会小学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家长还可以把他们介绍给上了小学的哥哥姐姐,听后者讲述在小学的学习、友谊和快乐时光,让幼儿提前了解小学生活,熟悉学校的规章制度,了解小学课程的学习要求,为其顺利过渡到小学、即将开始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三)营造幼小过渡氛围

1.以游戏情境建设趣味课堂

游戏情境有助于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学习热情,并帮助其了解学习情境的规则,对小组活动和课堂常规等有更深更透的了解。教师可以为幼儿创造游戏环境,让他们真实地了解小学生活,并对小学语文、数学和体育有基本了解。教师可以利用科学游戏情境鼓励幼儿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休闲时间,让他们体验紧张而有条理的小学生活。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模拟小学班级会议和活动,让他们体验到“我为自己的学习负责”的快乐,有效增强其对小学学习的信心。

2.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今,禁止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化”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拒绝幼儿接触与他们的身心发展、认知水平和感知能力不相符的知识,并不意味着学前教育对小学和中学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相反,幼儿园在发展幼儿的基本技能方面有很多可提供的东西。教师可以通过课程、游戏和活动为幼儿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基本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观察、思考、想象和表达,以消除学前儿童与新环境之间的心理差距。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教师还可以有效地发现他们在建构与创新、探索与发现、实践与动脑思考等方面的能力,并对他们进行科学指导,帮助他们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

(四)强化情境体验

1.班会情境模拟

幼儿园的课程以游戏为主,比较自由,而小学的课程以知识为主,比较密集。为了加快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有序过渡,教师可以组织班会,给幼儿播放有关小学生活的视频,让他们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上课铃声”“体操”和“班级规定”背后的规则和要求,并帮助他们将这些规则和要求内化,以培养他们对这些规则的心理意识,为其今后的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2.实地参观走访

许多小学组织“开放日”活动,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他们可以和教师或家长一起参观小学校园,了解学校建筑的方位和布局,如运动场、教学楼和阅览室,了解不同功能空间的布局和使用情况,探索和了解小学的课程设置、学习进度和休闲活动,从而加深对小学生活的了解。

幼儿学习环境的科学对接,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回到德育的初衷,关注幼儿的终身发展。幼小衔接工作不仅是幼儿园课堂的重点,而且渗透到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是小学一年级也要遵循的原则。在幼小衔接中,不仅要为幼儿的学习做准备,还要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等各个层面促进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互动,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园家长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