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课堂建构思考

2023-07-28徐萍英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中心校

小学科学 2023年18期
关键词:趣味趣味性科学

◇徐萍英(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中心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教师需要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趣味课堂的科学构建,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具有较高的参与度,以更为充分地理解相关知识,提升数学素养。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首先,可以实现学生专注力的有效增强。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较强,但思维能力存在很大不足。而数学原理具有较高的抽象性,理解难度较高,因此在以往开展数学教学时,学生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科学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使数学教学具有较高的趣味性,强化学生的课堂专注力,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让学生更为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其次,可以对数学知识进行直观展示。数学知识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而小学生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能力,无法理解各种抽象性和复杂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在以往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只是向学生简单灌输教材内容,同时普遍应用折纸、橡皮泥等简易的教具,这样的教学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而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使数学知识具有较高的直观性,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数学重难点,使其学习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积极参与学习。

最后,可以提升数学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更为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高效完成课前预习,确保能够高效实施数学课程教学。

二、数学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建构趣味课堂的方法

(一)应用微视频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强化学生自学意识。小学数学教师在构建趣味课堂时,应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行科学培养,将微视频融入教学环节,对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行有效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进而保障其在预习中具有更高的能动性,提升课堂活力,从而实现趣味课堂的合理构建。但在现阶段,有部分教师对微课缺乏正确认知,无法将其用于预习环节,导致学生在预习中缺乏明确的方向,降低了学习欲望,影响学生自学意识的加强。对此,教师应科学应用微视频,合理丰富预习资源,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更大兴趣,主动参与预习,并在预习活动中具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强化学习信心,实现高效趣味课堂的科学构建。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发布教学任务,使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生动性,对学生独立思维能力进行科学培养。教师在建立趣味化课堂时,需引导学生坚持自主探究和深入思考,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主动权,才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独特魅力。因此,为了对学生进行独立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使学生能主动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发布学习任务,并结合生活实际,使预习任务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使学生对学习任务充分理解,明确学习方向,发挥学习潜力,在数学学习中投入更多精力。教师需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利用微视频为学生设置引导性和趣味性较强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充分掌握各种趣味性内容,有效提高学习兴趣。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

首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引进文化和历史内容,对学生视野进行有效拓展。教师在实施趣味性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基础知识,还需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视野。在以往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普遍将基础知识讲解作为教学重点,没有对历史文化知识进行讲解,导致学生的学习视野具有局限性,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因此,为了让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讲解的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相关历史文化知识,提供各种趣味资源,使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获得充分认知,对学生视野进行有效拓展,强化学生的知识储备。其次,可以利用虚拟技术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具体情境,体会相关数学公式和数学概念,充分发挥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此时,教师需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数学教学内容设置虚拟情境,使学生对数学概念具有更为充分的感知,完善知识体系,强化学习兴趣,实现趣味性课堂的科学构建。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智慧白板为学生展示各种生活案例,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参与课堂学习,对数学问题和数学概念有更为充分的体会,实现趣味性课堂的科学构建。在以往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的生活化意识往往相对缺乏,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缺乏充分理解,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趣味性。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示相关教学案例,使学生对各种生活案例中的隐性条件和显性条件具有充分理解,能够更为充分地掌握数学知识。

(三)构建线上平台

首先,进行线上合作平台的科学构建,使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通常情况下,学生情绪和主观意愿对数学教学效果具有很大影响,如果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情绪,则可以确保高效实施趣味课堂教学。而现实情况是,部分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时,往往只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则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没有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使学生缺乏合作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强化学生积极性,利用学习网站或学校内网设置合作学习平台,引导学生科学分组,使其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积极表达个人想法,为趣味化课堂的有效落实巩固基础。

其次,需进行线上资源平台的科学构建,使学生积极参与深度学习。实现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是建构趣味性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学习资源的合理和丰富,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深度学习,教师需科学设置线上资源平台,确保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使线上资源和教材理论知识有效结合,让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深入探索。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更为高效地参与深度学习,还可以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增强。数学教师需进行资源平台的科学搭建,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官方网站,共享文件夹和线上网盘进行深度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深度得到有效增强,从而实现趣味课堂的合理构建。

最后,应进行线上活动平台的科学构建,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科学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可设置线上活动平台,为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场所和物质前提,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和数学钻研能力的有效增强。但在现阶段,部分数学教师并没有开展实践活动,导致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对此,教师需科学设置趣味化课堂,利用信息技术组织线上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活动任务有充分了解,还可以利用线上平台进行活动实况的有效记录,进行实时互动沟通。采取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科学构建趣味课堂。

(四)利用学习软件优化作业设置

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学习软件设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使课后作业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只有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构建趣味课堂。为了使课堂教学具有更高的活跃度和互动性,教师应对各种学习软件进行科学应用,为学生设置课后作业,使学生对作业的趣味性有充分感受;要对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加以创新,使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能够集中精力。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普遍利用教材文本或参考书设置课后作业,为学生设置大量数学习题,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使学生对作业的趣味性缺乏充分感受。因此,为了使数学课堂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教师需对以往的作业内容和布置形式加以转变,比如利用学习软件设置闯关游戏、在不同关卡设置不同数量和不同难度的题目,引导学生在线解答数学作业。通过游戏活动展示课后习题,可以使数学教学具有更高的互动性,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五)在线交流总结

首先,可以在线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对数学课堂进行有效延伸。现在,学生可以直接在网络平台上提出问题,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同时,学生可以利用留言板、班级主页、微信群、QQ 群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新想法与新思路,由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有效点评,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教学内容引进丰富的趣味性学习资源,对数学课堂进行有效延伸,实现教学视野的进一步拓展,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植树问题”存在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一端种的情形。对此,教师可以用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三种情形,并与学生实时互动,进行各种学习方法的分享,强化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并利用该问题进行模型构建,使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其次,教师还需对学生课后作业反馈加以重视,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为了完善课前准备工作,数学教师需全面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具体情况,明确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各项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工作,使教学内容高度符合学生兴趣,实现趣味课堂的合理构建。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了解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并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记录自己学习中存在的疑惑或不懂的部分,并将其上传到微信群,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使教师能够及时解答。教师在了解学生作业情况之后,应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以便备课时有的放矢,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有效结合,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强烈兴趣,提升课堂趣味性。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学生共同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共同探究问题解决方法。教师通过注重学生作业反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学情,使教学工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结构进行科学完善。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科学应用微视频和媒体技术,同时还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线上平台,合理优化作业设置,强化在线交流总结,实现趣味课堂的科学构建,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充分的认知,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趣味趣味性科学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