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凝血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2023-07-28陈婧宇苑建磊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限制性开放性肝硬化

李 英 张 琳 于 欣 陈婧宇 李 双 刘 宇 苑建磊

1.沧州市中心血站献血服务部 (河北 沧州, 061000) 2.河北省盐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3.沧州市人民医院输血科 4.沧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上消化道出血指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端及胆道在内的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上消化道的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发热、心慌、乏力等症状[1]。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急性并发症,患者病情严重时会伴随大量出血,若不能及时止血,可能会引发失血性休克,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对患者生命健康及安全产生极大威胁[2]。临床治疗以药物联合输血缓解患者症状为主,常规开放性输血一次性输入大量成分血,能满足机体所需,达到疗效,但不能有效促进患者凝血功能的恢复[3]。限制性输血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输血方式,要求患者应该在低血红蛋白条件下进行输血,输血量为患者失血量1/2左右,可以有效止血,节约血液资源[4]。因此本研究以75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间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5例纳入研究,将其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开放组患者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51.24±10.25)岁,体质量指数(21.94±2.44)kg/m2;限制组患者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48.75±9.75)岁,体质量指数(22.51±2.50)kg/m2。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血常规、胃镜CT等综合诊断技术确诊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5];②患者均为首次患病;③依从性良好,能配和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排除标准:①参与本研究前有相关治疗;②由其他原因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③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④资料不完整患者。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进行。

1.3 方法 两组患者在输血治疗的同时均给予抑制胃酸、收缩血管、止血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期间患者需留置胃管,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属患者多注意卧床休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遵医用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引发窒息等,必要时可给予患者吸氧。开放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施行开放性输血。抽取空腹静脉血,血常规检查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若血红蛋白水平在90 g/L以下时,则进行开放性输血治疗,输血量为患者全部失血量,从而使血红蛋白水平需维持90~110 g/L。限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施行限制性输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在70 g/L以下时,患者给予限制性输血治疗,输血量为患者失血量的1/3~1/2,使血红蛋白水平需维持70~90 g/L。患者每次输血后均进行血常规检查,使血红蛋白水平尽量维持在所需水平。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经治疗,呕血、便血等相关症状消失或有显著好转,红细胞计数及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经治疗,呕血、便血等症状有好转,红细胞计数及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治疗后相关症状及生命体征等均无改善,甚至出现恶化现象[6]。总有效=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指标 治疗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输血量、止血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及疗效。

1.5.2 血清因子水平 于清晨7∶00左右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6 ml,静置后离心,取上层血清溶液,用ELISA法测定(试剂盒:深圳海思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患者血清中凝血因子IX(FIX)、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VⅢ(FVⅢ)水平及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患者于输血治疗前后分别测定1次。

1.5.3 预后及不良反应 用Glasgow-Blatchford评分系统(GBS)评估患者病情凶险程度,GBS评分最高分为23分,分值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7],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一次评分。记录两组患者再出血及死亡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输血后出现的包括肺水肿、感染、发热在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限制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8、8、1例,总有效率为97.30%;开放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1、9、8例,总有效率为78.95%。限制组患者疗效优于开放组(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与开放组相比,限制组患者输血量少,止血所需时间短、住院时间少(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血清因子水平及GB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因子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限制组患者输血后出现发热1例(2.70%),发生再出血2例(5.41%),无死亡病例;开放组患者输血后发生肺水肿、感染、发热等不良反应分别为5、2、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68%,发生再出血7例(18.42%),死亡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硬化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具有较高发病率,患者临床出现肝功能及消化、血液等多系统损伤,肝硬化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由于凝血因子含量降低,表现出凝血障碍,因此容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加重患者病情,增加死亡风险,患者需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临床治疗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为输血,而控制输血量是提升疗效、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8,9]。因此本研究对患者实施限制性输血方式,控制输血量。

研究显示,与开放性输血组相比较,限制组患者疗效较高,输血量较少,止血时间较短,患者住院所需时间短,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GBS评分低,两组再出血率及死亡率无明显差异,提示,限制性输血能提升患者疗效、缩短止血时间、减少输血量及输血后不良事件,缓解患者病情,从而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且治疗安全性较高,患者再出血率及死亡率均减少。可能是因为限制性输血要求患者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含量在70 g/L以下时开始输血,输血量为患者失血量的1/3~1/2,输血量相对较少,在纠正患者血容量,改善失血症状的基础上,有效刺激机体生成血小板,从而促进凝血,减短止血时间[10]。开放性输血一次性输入大量血液,会造成患者血压迅速升高,使血管收缩功能出现障碍,反而延长止血时间;血库存有的血液需要在低温下保存,一次性输入过多低温血液会抑制体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活性,影响凝血功能[11]。开放性输血一次性输入大量血液,使患者血容量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患者心脏负荷过大,容易出现肺水肿、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同时还会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使患者出现发热、感染等现象,引发其他出血,不利于患者康复,限制性输血可以有效避免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12]。有限制的进行输血治疗,合理利用血液,还可以有效节约血液资源。有研究表明,限制性输血能有效降低患者再出血率及死亡率[13]。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再出血率及死亡率无明显差异,可能因为研究选取样本量较少,样本范围较小,导致结果存在一定偏差。ET-1是人体内一种强血管收缩物质,可促进血管平滑肌增殖;血清NO是一种强血管舒张物质,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降低氧化应激,ET-1与NO均可由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对维持血管收缩平衡有重要作用[14]。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FIX、FIB、FVⅢ凝血指标水平在治疗后均升高,ET-1在治疗后升高,NO在治疗后下降,且限制性输血组患者FIX、FIB、FVⅢ及ET-1水平治疗后高于开放性输血组,NO水平治疗后低于开放性输血组。可能是因为,限制性输血策略在满足机体供氧需求的同时纠正凝血功能紊乱,从而减轻凝血功能障碍,促进血管收缩,有效促进凝血[15]。

综上所述,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限制性输血效果显著,患者疗效得到提升,同时能在短时间内止血、减少输血量,对患者凝血功能有较好改善作用,在临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限制性开放性肝硬化
因“限制性条件”而舍去的根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骨科手术术中限制性与开放性输血的对比观察
髁限制性假体应用于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寻求开放性道路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