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探究性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实践研究

2023-07-28李建挺

高考·中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探究性教学新课标

李建挺

摘 要:根据《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22年版)》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必须开展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教学活动。探究性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文章从探究性教学模式在改变学生学习态度、改善师生关系两方面起到的作用,对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展开简要分析,接着基于诱发学生课堂兴趣、促進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促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的教学目的考虑,提出了加强语言诱导,随机分组、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情境、开展发散式讨论三个新课标下的探究性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探究性教学;高中生物课堂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注重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法,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能让他们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进行团体性的分析、交流、研究活动,能高效解决课程相关知识点,从而发展各项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教学设计,结合教学目标设置高价值问题,以引发学生的多元思考。这样能促使其提高生物学习的有效性。

一、探究性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改变学生态度

在以往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生物课堂往往由教师主导,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较少。而且高中阶段的学生马上要参加高考,都有着极大的学习压

力[1]。这就导致其在高中生物课堂学习中,很难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而探究性教学能让学生之间进行指向明确的探讨,课堂氛围能一直保持活跃,这样能感染每一位学生。而且教师提出问题往往环环相扣,问题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学生能产生持续性的学习动力,他们的学习态度能发生一定的转变。

(二)改善师生关系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有着极多的教学任务,而且高中生物教学时间较为有限,出于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考虑,教师通常会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师生之间的交流情况并不是很好,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感受。而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之间能进行更多的互动。学生能够及时就遇到的学习问题请教老师,并得到教师及时的解答。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能拉近师生直接的距离,能改善师生关系,对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是十分有利的。

二、新课标下探究性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策略

(一)语言诱导,随机性分组,激趣导入

探究性教学的应用,需要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由原来的按照教师的引导进行近似于程式化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的、多样化的合作式学习[2]。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教学针对性,加强语言诱导,即根据不同课堂阶段,提出不同的课堂问题,让学生之间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主探讨。与同学一起探讨知识点,能让他们产生观点上的碰撞,激发他们的多元思考。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学科基础相当、综合能力相当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组,并在合适的时机提出问题。在新课导入期间,教师尤其要注意问答互动。另外,在课堂中期,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可以再次通过语言诱导,促使学生产生思考。

1.通过趣味语言引出新课

探究性教学法下,教师可以在课堂初期跟学生进行充分互动,并在互动前为学生分组。可以将学生按照综合学习能力分成三个大组,分别为“后进组”“进阶组”“优等组”。接着,教师按照学生的水平提问,并保证问题难度的渐进性,如基于引发学生课堂兴趣的考虑,教师可以提出简单、有趣,或贴近生活的常识性问题,让“后进组”来回答,让“后进组”产生学习兴趣,则基本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能让全体学生都产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为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植物生长素》这一课时,需要学生能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说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体会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并提高科学素养等。因此,在课堂初期,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提到科学家,你能想到谁?他的什么科学成就让你记住了他?”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此问题并不会感到陌生,他们能在自己的相关记忆中搜索出一名让自己敬佩的科学家。教师提完问题后,可以给学生1分钟的时间回忆相关内容和组织语言。时间一到,教师直接在“后进组”随机抽选2名学生来回答。而根据学生对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的回答,教师可以引出科学家苦心做科学研究的话题,并将其引到“发现植物生长素的科学家在其科学研究中都做了哪些努力?”此类话题极具历史性,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了解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讲一个幽默小故事,如“一盆植物‘跳楼了,你认为谁是‘杀手呢?”同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讨,并让“后进组”同学来回答。接着,教师引出“植物的向光性”。这样,所有学生能够对本课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教师则可以将课堂教学引向下一环节。

2.借助委婉表达强化教学

在引出知识点后,教师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顺畅地引出探究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3]。课中阶段,学生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学习疲劳感,而教师可以采用生动的教学语言,以保证能持续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仍以《植物生长素》为例,进入课中阶段,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詹森的实验”演示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摒弃生硬的提问方式,转而采用委婉的语言形式提出问题,如针对“詹森的实验”,可提出如下问题:“科学家在做实验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有的问题是他们在当时就发现了的,在后续的实验中,则会进行一定的改良和优化,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是科学家没有及时发现的。看完这个实验视频,你发现了实验中的哪些问题?你觉得应该如何改进?”可以给学生5分钟的讨论时间。5分钟过后,教师让“进阶组”的2名同学来回答上述问题。在学生完成表述后,教师不必直接用“对”或“不对”这种绝对性语言予以回应,可以与学生进行进一步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使用更加委婉的语言,一方面避免挫伤回答错误的同学的自尊心,另一方面,教师借此引出相关知识点。如有的同学认“实验缺少对照组”,教师则可对其表达进行进一步解释:“是的,缺少对照组,就无法排除琼脂本身对实验的影响……”借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导致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的原因是什么?”促使其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媒体设境,轮转性探究,深入交流

虽然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但基于生物学科的知识覆盖面广、知识点密集的特点,教师在引入知识点时,要注重呈现直观化内容,这样能帮助学生强化对知识点的记忆。在可视化元素的刺激下,学生的大脑能自动将需要记忆的元素与最初接触其可视化内容时的形象或画面联系起来,生成记忆链接[4]。这样当其在进行記忆活动时,大脑会让两者同时“闪现”,能助力学生的知识点记忆。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必拘泥于某种特定的讨论形式,可以引进更具趣味性的探究形式。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种群的数量特征》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将全班的桌子围成3个大圈,接着将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分别围坐在三个大圈内,并将三个组分别命名为A组、B组、C组。教师根据本课的知识目标设问,将课堂分为三个阶段:第1阶段,引出种群和群落的概念。接下来,教师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如下问题:以下实例是不是一个种群?

1.某村子中全部青年男女。

2.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3.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鲤鱼。

可以让三个小组的学生抢答,让想到答案的学生举手示意,在获得老师的许可后快速说出答案。接下来,教师可以继续呈现此类问题,让三个小组以比赛的方式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对题目进行快速分析,因此,组员之间要进行高密度的交流。有了这样的课堂基础,教师可以展示跟种群相关的重要概念,完成新课导入环节的引导;第二阶段,教师可以逐组提问,即在提出问题后,让全班同学共同在自己的小组内进行讨论,当他们完成讨论后,教师随机提问某个小组的2名组员,让他们相互补充着回答问题。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课堂探讨热情,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与问题相关的图示、图片,以便让学生快速了解题目,从而产生有效思考。如:可以提问:“什么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什么是迁入率和迁出率?”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某地区3年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并指定让A组学生回答。接着可以给A组同学3分钟的讨论时间,3分钟过后,教师提问A组学生,让其就以上问题展开探究。本轮师生互动结束后,教师再提出其他问题,让B组同学思考。接下来,同样可以给学生3分钟的思考时间,提问的问题难度要能保证与提问A组的问题相当,即都是学生在课本中能找到答案的。根据教学进度,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种群数量特征有哪些?什么是种群的空间特征?”在学生在探讨问题时,教师要做好记录,并在他们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同样做好记录,即记录每个组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及答案总结的完整性等。接着让C组学生探讨指向明确的问题。当三组都完成了对问题的探究和回答后,教师结合对三组学生的记录展开进一步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各小组在单位时间内对问题答案的探讨情况展开评价,并对表现良好的小组予以口头表扬,具体而言,可以针对其回答的答案与其在探究活动中组员之间的互动情况等展开评价。这样能进一步激励其他小组。同时,针对表现不佳的小组,教师也应委婉指出其不足,并帮助他们分析表现不佳的原因。

这样,通过轮转提问的方式,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对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的探究中,而且组员之间能进行一定的思维碰撞,能产生更多的思考角度,每个人都能学到新知识,并产生强烈的“获得感”。

(三)多向延伸,发散式讨论,回归主题

高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的自主意识空前发展,部分热爱思考的学生甚至开始尝试着用批判性的目光审视一切。因此,在进行学习活动时,他们的思维会变得极其活跃,对外界信息的分析整合力度也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考角度也越来越广,思考的层面也越来越丰富,思考效率也变得越来越高。探究式教学模式下,为进一步锻炼高中生思考能力,教师可加强思维方面的引导,可以在教学引导中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讨论,让他们以一个中心为思考点,进行外推式思考。这样既能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又能让其发散思考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激素与内分泌系统》这一课时,教师要能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在探究式教学中适时提出高价值问题,以促进学生产生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思考,从而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本课要求学生能通过分析激素的发现过程强化发现问题,能归纳概括研究内分泌腺和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等。可以按照座位为学生分组,每6人为一小组。接着按照课程进程提问,如在课初阶段,一切教学活动的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针对本课知识,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缓解病情的方法之一就是注射胰岛素,那么,同学们知道胰岛素为什么能降血糖吗?”这一问题贴近现实,学生都能产生强烈的好奇,但他们无法得出有效结论,因此对接下来的课堂充满好奇。而教师不必直接引出课程知识点,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讨。如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侏儒症患者成年后就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缓解症状了,这是为什么?”这样,学生在探究中,能以胰岛素为中心进行发散思考。他们可以自主翻阅教材,并以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的区别为中心进行自主思考。经探讨,他们能得出如下结论:“外分泌腺是分泌物经导管流出体外或消化腔的腺体,而内分泌腺的分泌物会随着血液循环到全身……”

再如:在学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课时,基于本课教学目标,即要求学生能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哪些环境是有害于生态环境的,能在相关资料的分析中提高是非判断能力等。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阶段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何日重现太湖美”“小鸟何辜”“罪恶的偷伐”等几幅图片,以刺激学生的视觉,促使其产生学习兴奋。接着,教师提问“提到计划生育,同学们都不会感到陌生,那么,同学们知道计划生育的目的和要求都是什么吗?”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思考1分钟,接着带着自己的猜想与思考与同组组员进行观点碰撞。这样,每个人都能积极发表看法,而且在组员之间进行探讨时,他们能产生新的思路和想法。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知识点,回归主题。

这样的发散式探究模式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能引发其产生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这对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下,将探究性教学应用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能为生物课堂增添生机和活力,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加强语言诱导,通过随机性分组,能增强新课导入阶段的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媒体设境,指导轮转探究,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深入交流;多向延伸,引导发散式讨论,能让教学回归主题,深化学生学习印象。

参考文献

[1]李珍玲.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实践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1):112-113.

[2]宋科,赵婧.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181-183.

[3]徐青.有效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实践探析[J].知识窗(教师版),2021(11):124-125.

[4]龚锦萍.高中生物课堂中如何提高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9):185-186.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课堂探究性教学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探究性思维,促进初中物理的学习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如何打造高效的生物课堂
浅析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