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赋能

2023-07-28戴正兴缪旭芳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未来展望语文教师研究现状

戴正兴 缪旭芳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面临新任务和新问题。笔者以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相关论著和论文为依据,围绕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基本品质、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专业成长的阶段与境界、专业发展的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审思与分析,获得对教师发展观的新认识,总结出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路径。

关键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状;未来展望

作者简介:戴正兴,江苏省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丹阳师范学院高级教师。缪旭芳,江苏省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丹阳师范学院教师。

倪文锦教授说过:“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改革实际是人的变革。”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专业发展与专业化建设日益凸显其必要性、紧迫性。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语文界的主流话语,呈现出繁荣的研究态势。笔者以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相关论著和论文为依据,紧扣语文教师的素养、品质以及创新发展的方向与路径等进行审思与分析,并对若干重点议题进行回顾与展望。

一、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基本品质

新时期,做什么样的语文教师,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

林建华说过:“教师要育人育己、育人先育己,教师只有首先自塑,才能进行并完成他塑、同塑的任务……”教师的最大魅力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自主成长。学生获得全面的持续性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基本品质。

(一)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周正达提出,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素养: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修养,要有较全面的科学文化素养,要有较严格的语文基本功,要有较科学的语文训练方法。

田本娜认为,语文教师素养中最主要的是“人格修养”,教师的“人格素养”要体现在心灵上、道德规范上、言语行为上。

语文教师承担着“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重要使命。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做了一辈子语文教师,数十年如一日,在教育征程中努力跋涉,不敢有丝毫懈怠。她体会最深的就是,一辈子学做教师,让生命与使命结伴而行。教育事业是引领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事业,于漪在《新时代语文教师的使命》一文中说:“我追求的不仅是自己要具有一定程度的汉字文化,具有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把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民族情结播撒到学生心中,打好做人的基础。”

程翔在《中小学教材教学》上撰文提出,语文教师必须在感性、知性、理性上得到发展,不断提升自己。感性素养体现在关注人的情操与心灵发展;知性素养既体现在语文学习的宽度,也体现在语文教育求道修道的过程;理性素养体现在语文教育的自信。

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应是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素养。李新生认为,语文教师专业化素养包括三个方面:语文教师的人格素养,即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具备优秀的意志品质;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即专业化理念、专业化知识、专业化技能;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即课程教学的研究能力、课程标准的研究能力、教学实际的研究能力。

(二)语文教师的基本品质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要达成哪些基本品质?有研究者提出,教师要达成四个基本品质,即精通学科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具有强烈的社会与政治责任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研究者们一致认为,语文教师必须深刻领会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期望与要求,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导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理想信念包括爱党爱国、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有道德情操包括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廉洁自律;有扎实学识包括严谨治学、科学施教、与时俱进;有仁爱之心包括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公平公正。努力涵养崇高的师德是实现语文教师促进个人发展与满足国家需求相统一的核心。

二、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一)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

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哪些方面?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提出,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由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实施、语文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构成。其中掌握语文学科知识是基础。语文学科知识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这是关于语文活动对象或主体的知识;二是語文学习领域的知识,这是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知识;三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这是关于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学习与教学评价的知识;四是语文课程资源知识,这是关于课标的理解、教学参考书的把握、优秀课例的熟悉与信息化资源的知识。

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提升哪几类知识?杭州师范大学倪文锦认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提升四类知识:第一类知识是语文教学的本体性知识,这是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的基础;第二类知识是条件性知识,这是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的必备条件;第三类知识是实践性知识,这是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的保证;第四类知识是背景性知识,这是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成功的保障。不论是哪一类知识的学习,教师都需要养成读书的习惯,持之以恒,不断拓展专业知识,才能使其专业能力得到提升。

(二)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如何修炼、提升专业能力?一些语文教育研究专家从多元视角发表见解。有研究者提出,当下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应突出以下两个重点。

1.解读文本的能力

解读文本的能力是语文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专业能力。精准地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上好课的前提。面对教材文本,王林波在《文本解读的五个策略》一文中提出,作为语文教师应学会自主纯净地读,在不断追问中有所发现;反复比较着读,在辨析中有所领悟;联系课后习题读,在揣摩中发现编者意图;从学生视角读,在角色换位中了解学情;用专业眼光读,在研读中聚焦语言运用。

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究竟达到什么程度才合适?有论者提出文本解读要聚焦多维视角:一是语文视角,凸显学科的本体特征;二是读者视角,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三是作者视角,把准文本的价值取向;四是学生视角,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有论者还提出,文本解读可以博广,但拓展必须注意“度”与“界”;文本解读可以多元,但应尊重文本价值;文本解读可以深挖,但必须强调“生本”。

2.教学设计的能力

随着新课标的施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突破点。

杨新颖、吴昕歆在《语文建设》上撰文提出了“立足小学语文学业质量的逆向教学设计”,文章从逆向设计的内涵和阶段两个方面介绍了逆向设计的原理,重点探索了学业质量支持下的逆向设计过程。逆向设计是相对于传统的顺向教学设计而言的。它是一种基于国家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学情基础的,围绕学习目标的,将学习评价前置的教学设计模式,以便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邹莉在《追求理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逆向设计》一文中提出,逆向设计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目标素养化、教学评价可视化、教学内容融合化的课堂,其优势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回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关系的调整,是学生、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学、评一致性的提升。

课堂教学设计是建构高质量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设计在当下已不再是师者的单向行为,它同样体现着师生合作、教学相长。周一贯在《小学语文教学》上撰文提出,教学设计要悦纳学生的“反设计”。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学生“反设计”的六种类型以及教师因势利导、悦纳“反设计”的方法策略。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许多挑战,也必将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语文教师的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

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是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双翼”。作为语文教师,只有走读书和写作相结合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从而走向卓越、走向成功。

(一)语文教师需要专业阅读

语文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面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语文教师必须知识视野宽泛,文化底蕴深厚,终身读书学习。在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更应把读书作为专业发展的需要并形成一种习慣。语文教师只有一辈子不间断地读书,其专业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具有不竭的“源头活水”。因此,一位对自己事业有长期规划的语文教师,要有明确的读书意识,勤于读书,持之以恒,努力使自己的学识修养与时俱进,担当起为学生知识奠基的重任。

1.语文教师为什么需要专业阅读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在《中国教师》上撰文认为,语文教师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充实自己,培育扎实学识,实现专业进步与发展,更是教学生学会阅读、掌握语文工具、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语文教师的阅读不同于一般读者的阅读,而是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通过阅读,语文教师可以走近古今中外的优秀教育家与教学名师,拜他们为师、以他们为友、与他们对话,领略其教育教学风采,学习其深邃高远的教育思想,感受其充满智慧的教学实践,从而加深对语文教育的理解,扩大知识积累,锻炼敏锐感知力,提高阅读、思维与写作能力,获取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培养创新精神。因此,语文教师要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

2.语文教师应该阅读什么书

对于语文教师应该读什么书,顾之川认为,既没有统一的阅读标准,也不可能有统一的阅读书目。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学术基础、专业发展志向以及兴趣爱好来制定阅读计划,选择阅读书目。阅读教育经典,可以培植教育情怀,增益教育常识;阅读名家专著,可以汲取教育智慧,激发成功动力。语文教师除了阅读教育经典和名家专著,还应该读一些文学名著,此类阅读“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3.语文教师如何进行专业阅读

读书的方法很多,有精读、略读、跳读、聊读,还有跨专业阅读、跨领域阅读、跨身份阅读、跨媒介阅读、沉浸式阅读、碎片化阅读、个性化阅读等。语文教师到底怎么读才能体验到阅读的真谛,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志向和事业心上下功夫,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和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路径和方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第一,要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根据新课标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与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一要深度阅读统编教材所规定的精读书目;二要通读统编教材所规定的泛读书目;三要广读当前学生喜爱的书目,以便随时与学生研讨交流。第二,要以审辩式思维的方式吸收阅读的资料,独立审思,包容异见,创新实践。第三,用传统的方式阅读,要接受信息时代传播渠道和阅读方式的变化,但不被其裹挟。

(二)语文教师需要专业写作

1.语文教师为什么需要专业写作

语文教育专家吴非先生说过:“语文教师更应重视写作的体验,把写作作为一种职业素养。”语文教师写作是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写作应成为语文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的硬指标。语文教师要敢写、勤写。有研究者认为,教师写作有诸多益处。第一,教师写作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分析概括能力和技巧的作用,有助于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并开阔眼界,使自己原本肤浅的认识提高到深刻的理论高度,使自己原本零散的教学经验变得更加系统,进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第二,教师写作是更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水平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第三,教师写作对作文教学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其可以给学生提供最形象的蓝本和具体的思路点拨。

2.语文教师的专业写作该写什么

语文教师的专业写作大致分为三类:实用类、论文类和“下水文”类。教师在每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资源。语文教师只要把自己实践中的一些新发现、新体验、新思考记录下来,稍加整理、分析、总结,就可写成教学随笔、教学故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说课稿、作文讲评稿、作文“下水文”等。至于教学论文写作,语文教师则可以写教学理论研究论文、教材研究论文、教法研究论文、学法研究论文、教学评论论文、考试命题研究论文、板书研究论文等。

人们常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与教研是相辅相成的。特级教师余映潮曾说:“语文教师,特别是初学专业写作的教师,可以多写教材分析短文,多写微型‘教学设计,多为学生写读写指导短文。这几类文章,面对课文和教学,在取材上有优势。”

3.语文教师如何进行论文写作

教育教学论文写作既是一种精神活动,也是一种高层次的实践活动。一般来说,教学论文的写作包括思想方法和写作技法这两个“法”。张斗和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上撰文介绍了教学论文写作的思想方法和构思技法。第一,一个正确态度。语文教师对于教学论文的写作要从“述而不作”转变为“述而能作”,要敢于动笔,因为写,才会写。第二,两个清晰认识。一是认识教学实践的优势。一线教师的优势就在于其教学实践本身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论文写作的富矿。二是认识自身写作的优势。写作是人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认识自己在哪方面写作上有优势,从而扬长避短,经营好自己的“亮点”。第三,三个特别关注,即关注新背景、关注新题材、关注新信息。第四,四种良好习惯,即思考的习惯、参读的习惯、提炼的习惯、积累的习惯。第五,五种构思技巧,即深加工、新加工、联加工、逆加工和精加工。

4.语文教师如何写好“下水文”

语文教师如何有效“下水”,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王亚声在《语文教师作文下水形式的创新》一文列举了四种有效下水作文的创新形式,即片段式下水、提纲式下水、矫正式下水和定制式下水。还有研究者提出,教师在创作和使用“下水文”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师“下水文”要贴近学生写作水平,不要“太好”;二是教师“下水文”最好和学生同题,并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有侧重点地写作;三是教师“下水文”的选材和思考方式最好力争“回到那个时候的自己”,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问题方式的指引;四是教师“下水文”的运用时机要恰当。

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与境界

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研究者紧紧围绕“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与境界”这一主题发表见解。

(一)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阶段

特級教师诸定国回眸了自己30年的专业成长之路后,总结出这条路呈现“失我”“自我”“超我”三个阶段。“失我”阶段,教科研游离在教学之外。“自我”阶段,教师自我意识觉醒,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得以确立目标,并发挥积极作用。进入“超我”阶段,教科研就超越了日常教学。通过寻“道”实现对方法的超越;通过求“通”实现对学科、学段的超越;通过研“学”实现对学习的超越。

(二)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处在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语文教师,教学境界不在同一个层次,教学效果自然存在极大的差距。对于语文教师是否优秀,张玉新在《中学语文教学》撰文上提出,可从三个维度进行评价:第一个维度,看其专业发展是处在模仿阶段、独立阶段,还是独创阶段;第二个维度,看其进行境界追求的是“技”还是“道”;第三个维度,看其教学目标关注的是效果、效率还是效益。张玉新认为,从差异性原则看,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境界的教师,只要达成相应阶段和境界的相应水平,就是那个阶段和境界的合格教师;从动态性原则看,教师不断对现有阶段和境界的提升与超越,立足于向更高阶段和境界发展,就是那个阶段和境界的优秀教师。

五、新时期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课改同行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在审视语文教育现状的同时,要认真把握面临的新任务,探索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中涌现的新问题,在创新性问题的推动下获得对语文教师发展观的新认识,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一)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要有世界性的眼光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趋势。如今,我国教育水平极大提高,实现了从教育弱国到教育大国的根本性转变。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继续向前迈进,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应以世界的战略眼光审视现实问题,必须深入价值层面、思想层面,放眼世界,创新发展。

(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要有前瞻性的思考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施行,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语文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力军,其专业发展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新时代我国正处于从教育规模发展全面转向教育质量提升,开始逐渐由硬件的投入转向软件的建设,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转折点。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教学改革不仅要顺应全球性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也要满足我国社会转型的需要,这就对教师教育提出了全面的挑战与新的要求。有学者指出,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影响着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应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观的确立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永远在路上,需要所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更新教师专业发展观,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中涌现的新问题,寻找相应的理论并深入思考与探究,从而获得对教师专业发展观的新认识,不断提出新举措。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张蕾.语文教师发展:问题、原因与路径[J].上海教育科研,2015(2).

[3]吴欣歆.以专业学习实现终身成长[J].语文建设,2022(5).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未来展望语文教师研究现状
关于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浅谈我国电动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论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