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通“自我”与“他者”:国际传播中的共情转向及创新策略

2023-07-27李彪王梦丹

对外传播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故事国际传播自我

李彪 王梦丹

【内容提要】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新时代的中国形象,是当前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传播学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面对复杂国际关系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文化隔阂,共情传播成为一种破局进路。基于对共情传播理论脉络和作用机制的梳理,本文提出了诉诸共性议题,话语微观多元;深挖中华元素,激活文化触点;巧用全媒体平台,创新产品样态;联合外籍人士,传递“他乡人”视角这四种实践创新策略,以期以情动人,实现与他者的联结,促使中国声音从表达到抵达,让中国故事真正在国际受众中获取认同并产生广泛持久的影响,从而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关键词】共情传播 国际传播 舆论形态 中国故事 创新策略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传播的重要性愈发受到关注。身处信息互联时代,如何让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更好地相互了解,成为国际传播研究亟需回应的问题,共情传播为此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当前,国际舆论斗争形势严峻,面对国际局势的复杂变化以及某些国家对中国的污名化行径,我国更要抓住世界范围内的共情特质,借力共情策略抵达“他者”、形成共识。

一、现实境遇:西强东弱格局固化且缺乏国际共同价值诉求

(一)国际传播能力和话语权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国际传播作为超越国界的跨文化信息交流活动,蕴含着很强的政治性和实践性,也是国家权力和利益博弈的一条途径。①

在当前日趋复杂、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并存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国际传播受到多方面的干扰,如外交政策、经济贸易和重大突发事件等。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国防军事、文化等方面实力的显著提升,西方大国为保自身利益加强了对中国的打压。根据美国白宫发布的报告,美国将中国界定为其主要“对手”之一,并对华采取全面遏制战略②。在国外主要媒体平台上,经常会对中国声音采取屏蔽、限流等措施,如脸书、优兔在2019年关闭了近千个中国内地账号。而近年来TikTok、华为等跨国公司的出海受挫和受到的不公待遇也反映了当前全球国家间话语权力的失衡。

对于我们中国这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西方主流媒体仍持有意识形态偏见,通过妖魔化中国、抹黑中国形象、建构“中国威胁论”“中国阴谋论”等话语进行诽谤和打压,负面话语不绝于耳。就世界范围而言,一些国家的民众深受西方对中国负面报道框架的影响,对中国形象存在偏见和误解。总之,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面对西方无理的诽谤攻击,中国始终秉持“零容忍”的坚定态度,中国相关部门一直耐心地向外国记者提供相关证据澄清不实言论。但纵观当下国际传播的实践情况,中国话语、中国故事、中国声音迫切需要更加有效的传播,“有理说不出”“说出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国际传播话语困境仍存,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具有现实紧迫性。

(二)国际传播形态和輿论形态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在当前全球媒体格局中深度交融,新媒体的互动性、及时性让不同国家的群体得以沟通交流、增进理解,比如推特、优兔等成为世界网民相互联系、即时发声的互动平台。

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主导作用式微,公众的情感走向更加难以被设置和引导。过去的传播强调“以理服人”,而如今,“非理性要素成为新的社会互动与社会重构中最为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要素”③,感性思维和“以情服人”在国际传播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从舆论形态来看,国际传播从精英舆论转向草根舆论。传统上的国际传播渠道由少数精英控制,如今在信息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参与进来,对传统权威和话语权发起挑战,并带来了民间化和多元化的倾向。比如将榫卯运于股掌之间的“阿木爷爷”、传播云南美食的“滇西小哥”等素人草根力量成为海外网友了解中国的窗口,是官方国际传播的重要补充。

二、破局之道:共情传播为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提供可能

(一)共情传播的意涵及迁移

共情不等于同情。对其概念学界尚未达成共识,存在多种理解。比如,共情是一种认知和情感状态、一种情绪情感反应、一种能力等。追根溯源,共情本是心理学概念。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共情意指“个体面对(或想象)一个或多个个体的情绪情景时,首先产生与他人情绪情感的共享,而后在认知到自我与他人有区别的前提下,对其总体状况进行认知评估,从而产生的一种伴有相应行为(外显或内隐行为)的情绪情感反应,且主体将这种情绪情感和行为指向客体的心理过程”④。简言之,共情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存在情感连接的纽带,能够体会到别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成语中的“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等。

近年来,共情被引入到新闻传播学领域并掀起研究热潮,尤其为国际传播研究拓展了新视角。在国际学界,共情传播最初被应用于人际传播情景,如医患沟通、师生教学。2019年,我国学者将共情传播引入到大众传播和国际传播领域,在阐述理论基础的同时揭示其对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⑤。后有学者将共情传播界定为“个体在面对群体的情绪情景时参与信息接收、感染和表达以及传递分享的行为过程”⑥,抑或是“共同或相似情绪、情感的形成过程和传递、扩散过程”⑦。回溯发现,不同于最初共情仅仅是在描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当前传播学界所探讨的共情传播,已经延伸至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全球化时代,共情传播的意涵迁移更是顺应了包容互鉴、互联互通的人类交往文明观,在不同文化群体间发挥着“与他者共在”、弥合文化鸿沟的意义。

(二)共情传播的作用机制

对于共情传播而言,引发共情的传播情境、催生情感的传播内容、身体共在的传播方式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⑧。

情境作为共情传播的土壤,是指在特定时空范围内的整体环境,包括所有能够影响或决定个人情感、认知和判断的事物或信息。如引发网友共情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发生的大环境是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各地,牵动着人们的情绪状态。这个大环境就是引发共情的传播环境。而就传播内容而言,在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下,那些诉诸情感、真实又包含人物的悲欢离合和起伏跌宕的事件更能够催生共情。文化上的陌生感、生活经历上的距离感是国际传播的一大挑战,因此如要发挥共情的作用,传播内容的选择不容忽视。从传播方式来看,演讲、集会等群体性活动中的身体共在能够使情感、情绪急速互相传染,倘若有人振臂一呼更容易形成一呼百应的效果。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社交平台为大规模的身体虚拟共在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人们得以在云端即时宣泄同情、表达共鸣,虚拟的身体共在情境氛围得以加速形成。

众多异质的个体或群体最终产生相似的情感,这背后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触发机制。一般认为,共情是自下而上的情绪感染和自上而下的认知调节两个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⑨。倘若从成分或阶段来看,共情的产生包括情绪感染、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情绪感染是指被他人的处境唤醒同形的情绪体验;共情关注指向利他的心理动机,如表现出担心、怜悯、关心,这两者都属于情感。而观点采择属于认知,侧重于对他人态度的想象、推測和理解⑩。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共情传播,受众并非机械被动,传播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反馈值得关注,这甚至成为国际传播的一大诉求,因此将行为维度加入共情传播过程的考量是必要的。对此,有学者提出,共情传播是一个包括情绪感染、态度认同和行为支持的完整过程11。情绪感染是基础的情绪调动,态度认同意指受众对传播内容做出价值判断,行为支持则是在情绪和态度引起认同的基础上做出一致的行动。

(三)共情传播在国际传播中的“情感+态度+行为”意义

相较于心理学,传播学对共情的研究探讨更趋向积极正面。尽管共情传播也可能带来负面效果,如不同情感共同体之间的对抗。但是化消极为积极,即致力于对共情的“塑造和调节”仍是提高我国国际传播力的重要课题之一12。

共情首先影响情绪,情绪感染带来态度上的认同,进而引发具有利他倾向的行为13。要想探究共情在国际传播中的效果,可基于前文对共情传播过程的讨论,从情感层面、态度层面和行为层面来看,通常意义上这三者是层层递进的。

一是共情传播易于拉近国内与海外主体间距离,建构情感共同体。在海外优兔社交平台上,传播中式田园生活的李子柒圈粉已超1700万人。穿着粗布汉服干农活的她,用中国传统技艺展现了美食、器物从无到有的制作过程。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方式,21世纪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现代性焦虑”,而这种岁月静好的视频有效缓解了人们的焦虑,回应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渴望又难得的共通情感需求。在她的镜头下,和奶奶一起生活的中国田园风光鲜活了起来,加之亲情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类型,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共鸣。有海外网友在视频下方评论:“看着她和她的祖母让我热泪盈眶……我自己没有亲密的家庭,但看到她们在一起是如此温暖……”“真希望她和她的祖母一切安好,希望她们的村庄免受当前全球疫情的影响。”共情传播有利于跨越个体差异、超越地缘政治,成为构建共同体的情感基础和联结纽带,进而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现状,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情感支撑。

二是共情传播有助于推动海外用户认可传播内容,凝聚价值共识。在情绪感染的基础上,共情能够推动用户理解对外传播所传达的内容,认可其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判断,避免自说自话的困境,这不失为一种缓和对立、化解怨恨、促进和谐国际关系的有效方法。2020-2021年的云南象群迁徙事件引发全球网友关注,俄罗斯、日本、泰国、菲律宾等多国媒体把握住这一共情点,纷纷追踪报道象群行踪。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关怀话题凝聚了全球共识;另一方面,一路“象”北的报道也促使国际社会正视中国在生态与环境保护议题上所做出的努力,向世界展示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三是共情传播有益于促使国际友人为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支持,共塑大国形象。新冠疫情初期,有媒体报道缺乏医疗物资成为中国抗击疫情的阻碍,武汉各医院也在社交媒体上求助。北京大学以色列籍留学生校友高佑思得知后,积极奔走,动员各方力量,几经辗转,从以色列筹集到大量医用物资捐赠给中国抗疫前线。他还创办“歪果仁研究协会”,通过新媒体视频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理解彼此。由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共情较易引发行为层面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社交媒体由于普及使用率和社交可供性等特征,为共情传播和海外友人做出行为支持提供了便利。

三、以情言说:共情视角下国际传播的实践创新策略

(一)诉诸共性议题,话语微观多元

西方文化更多的是一种低语境文化,编码方式简洁,内容与意义一一对应;而我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对信息的编码更为含蓄,编码形式的差异意味着国外受众很可能无法理解我国传播的内容。

在国际传播中,诉诸共性议题是一种重要的共情策略。共性议题是指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中普遍存在的、跨越国界的议题,它更容易打破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壁垒,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进而在共同关注的议题上达成共识。因此在国际传播中,应严谨对待国家政治、宗教等敏感话题,更多聚焦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如环境保护、健康、教育、科技、饮食等话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由腾讯视频出品的纪录片《风味人间》就是抓住了海外人士对美食的共情,探讨了与人类息息相关的饮食文化,从中国美食到世界美食,从农村到城市,从食物到背后人物故事,都用精美的镜头徐徐道来。该纪录片已成功发行至亚太、北美等地区的多家主流电视台,美食所传递出的感染力,给海外观众带来了共情的观看体验。

在讨论共性议题时,应基于当前传播主体扁平化和节点化的特征,尽量避免宏大叙事,而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反映个体命运和生活百态的微观叙事,用轻松有趣的柔性手法讲述国家成就、国家形象的“硬核”故事,从而让海外用户更具亲近感和真实感。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针对不同背景的受众,要进行差异化、精准化的共情传播。此前,江苏台与A+E美国电视网络合作拍摄纪录片《南京之殇》,该片获第45届“日间艾美奖”最佳摄影奖和最佳剪辑提名奖,被译成17种语言在50多个国家播出。主创团队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众收视习惯,采取差异化传播手段,推出剧情版和纯纪实版两个版本,向国际主流社会有效传播了南京大屠杀的事实真相。语言是需要对话的。在传播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话语选择的多元性,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我国并非以官方话语单一统摄,还吸纳了运动员、运动专业机构、冰雪运动爱好者、普通民众、意见领袖等多重主体发声,打造了开放、可对话的公共话语场域14。

(二)深挖中华元素,激活文化触点

文化出海已成为国际传播的热点议题,很多海外友人都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怀有好奇和热爱。比如从中国刮到世界的汉服风,截至2023年5月,照片墙上与“汉服”话题相关的发帖数已超50万人次,TikTok上仅标注有“#hanfu”话题的短视频播放量也超过了10亿人次;再如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引得国外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外国网友踊跃上线观赏造型各异的出土文物,无不惊叹中国数千年历史的丰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可以挖掘出许多有代表性的中华元素,从而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触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有学者指出,文化共享性的实现“对不同群体而言,将彼此借鉴以丰富各自的文化内容,促进其发展,并增进彼此的认同,进而有利于和谐关系的建立”15。回顾北京冬奥会传播过程的点点滴滴,其中彰显的中华传统文化赢得各方点赞,凝聚了多种情感共鸣。如开幕当日恰逢立春,充满中国哲思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向海内外关注这场奥运盛会的观众传达冬去春来、欣欣向荣的诗意与浪漫;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环节同样令人感动,这种独具东方文化韵味的送别方式让全球观众深刻感受到“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中国诉求。这些独特意义和普遍意义兼具的文化符号既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实现了深层的情感认同,构建起中国与世界人民的情感纽带16。中华文化中还有很多元素值得深挖,如中医、风俗、戏曲、茶道、乐器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打开国际传播、吸引国际人士兴趣并引发共情的“钥匙”。

(三)巧用全媒体平台,创新产品样态

中西方存在语言符号和文化上的差异,而如今的VR、AR、短视频、直播等媒介形式为临场化、视频化、情感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可能。这些新媒介技术能够从视觉、听觉乃至触觉等,对“他者”的感觉中枢产生综合影响,从而更好地引发共情,为海外受众所接受。主流媒体应在已有的对外传播媒体矩阵基础上,融合新兴技术,创新报道形式,把握移动化、可视化的趋势,借力多元呈现。

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成为极受欢迎且普遍的视觉呈现方式,更符合网络受众的接受习惯。由于其承载内容广泛、方式灵活多样、传播直观生动、速度快,在促进国际传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曾利用短视频建构国家领导人的形象,推出短视频《习近平亲民外交六个瞬间》,用六个代表性瞬间展现中国领导人平易近人、诚恳真挚的人格魅力,拉近了中外民众的“心距离”。除了策划创新性的短视频,自拍自述、记录性的Vlog也越来越成为传播中国故事的一种短视频形式。

随着5G的普及和此前受新冠疫情影响,世界范围内迎来了网络直播的浪潮。网络直播以高时效和强交互的特点,为国际共情传播打开了新的突破口。如由央视网打造的全球唯一24小时直播大熊猫的新媒体平台——iPanda熊猫频道,它以慢直播的形式向全球网民展现大熊猫日常生活状态,赢得海外众多粉丝。VR技术则更进一步,为观众打造“在线即在场”的媒介拟真环境,帮助还原感染情绪的环境,以满足精准共情的需要。新华社英文版客户端Xinhua News在2022年推出了国风手绘VR游戏《VR Tour|Explore Amazing China》(《新时代中国奇游记》),将VR全景和H5结合,以互动游戏的形式引导海外用户体验“中欧班列”“北斗引‘路新疆棉自动化生产”“悬崖村云端旅游”等八个精彩故事,让国外用户看得懂、听得进,玩得明白,鼓励他们参与见证新时代中国的发展。

(四)联合外籍人士,传递“他乡人”视角

有很多身处中国的外国人,亲身经历着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对中国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饱含热爱,走在大街小巷时会用心记录,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向世界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美国人唐思德就是其中一员。他创办了“中国历史”播客——“茶杯传媒”,在世界各地有25万多名忠实听众,一年节目下载量超过250万人次。“新疆棉事件”发生后,在华留学生卢克发布了一系列讲述新疆的视频,通过自身的旅游经历、采访新疆朋友来全方位展示真实的新疆,使西方媒体的无理指控不攻自破。

外籍人士“现身说法”,更容易使海外用户实现共情,中国主流媒体可以联合外籍人士,共同传递声音,或可以在合作中碰撞出中外交流的惊喜火花。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合作中心Chengdu Plus就是一支新生代国际传播力量,他们制作了大量连接中外的短视频,其中,《寻漆中国的法国漆匠》在2022年第四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中获得单元一等奖和最佳摄影奖。中国是世界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恰好法国艺术家文森漆很早就喜欢中国漆艺并且来中国学习漆器制作,于是创作团队决定突破地域局限性,长期跟拍文森漆在中国的故事。一方面,这种游走于中西方的文化技艺达成了信息认同的一致性,为视频拍摄提供了共情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外国人的亲身经历来传播漆艺文化,更容易得到外籍人士的共情和认可。视频播出后,优兔网友纷纷留言说文森漆的故事打动了他们,也有喜欢漆器的外国朋友呼吁大家关注收漆匠这一行业。

在海外民众看来,人会不由自主地对自己的国家带有滤镜,中国官方媒体或民众的自我讲述可能并不完全客观中立,一定程度会降低我国国际传播的共情力。所以但这种引入“他者”视角,用外国人的眼睛和嘴巴来传递中国故事,不失为一种巧法。

四、结语

传播在共情中延伸。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开展国际传播、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大话语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共情为桥梁,能有效缩短传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本文提出的诉诸共性议题、深挖中华元素、创新产品形态、传递“他乡人”视角等创新策略,可以帮助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新时代的中国形象,进而消解政治经济等因素给人类交流带来的困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全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20&ZD319)的阶段性成果。

李彪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梦丹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张毓强、潘璟玲:《国际传播的实践渊源、概念生成和本土化知识构建》,《新闻界》2021年第12期,第41-55页。

②沈悦、金圣钧:《从软实力到“暖实力”:中国国际传播理念创新的话语、维度与愿景》,《东岳论丛》2023年第2期,第62-75页。

③喻国明:《“破圈”:未来社会发展中至为关键的重大命题》,《新闻与写作》2021年第6期,第1頁。

④刘聪慧、王永梅、俞国良、王拥军:《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5期,第964-972页。

⑤吴飞:《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年第5期,第59-76+127页。

⑥刘海明、宋婷:《共情传播的量度: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共振与纠偏》,《新闻界》2020年第10期,第11-21+31页。

⑦赵建国:《论共情传播》,《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第47-52页。

⑧同⑦。

⑨周榕、吕诗俊、张德胜:《奥运会中的跨文化共情传播与实践创新路径——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传播的思考》,《新闻与写作》2021年第10期,第100-104页。

⑩曾向红、陈科睿:《国际反恐话语双重标准的形成基础与机制研究》,《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第3-15页。

11许向东、林秋彤:《社交媒体平台中的共情传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新路径》,《对外传播》2023年第2期,第13-16页。

12祝莹莹:《文化共情在国际传播中的实施策略》,《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6期,第160-167页。

13马龙、李虹:《论共情在“转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机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第77-83页。

14同⑦。

15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第24-27页。

16李子曦、宋扬:《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策略创新——以北京冬奥会报道为例》,《青年记者》2022年第20期,第72-74页。

责编:谭震

猜你喜欢

中国故事国际传播自我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成长中的“自我”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