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活化教学实现高中政治学科育人价值的路径研究
2023-07-27郑秀珍
郑秀珍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核心素养这一新的教学维度被提出,引领教师教学设计的方向。针对高中政治学科来说,核心素养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体现出来,分别为政治认同感、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能力。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能帮助他们形成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和品质外,还可以促进其正确“三观”的树立。应用生活化教学于高中政治课堂,通过融合实际生活与学科知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将高中政治学科育人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政治学科;育人价值
从本质上来说,教育就是在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培养人的有效方法。政治这门学科担负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重要责任,必须重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不仅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而且明确提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要素主要包含四个部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实现高中政治学科育人价值,笔者认为生活化教学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方法。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只有将教学与生活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构建自我激励、发现的课堂,实现最大力量的迸发。因此,高中政治课堂应积极应用生活化教学,让生活走进政治课堂,达到核心素养培育根本目的,同时实现最大化的学科育人价值。
一、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拓展资源范围,提高教学效果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应用生活化教学,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政治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深化对政治学科应用价值的感受和理解[1]。譬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一些社会现象的分析,探寻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不仅如此,生活现象中所蕴含的政治知识也是十分丰富的。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案例或时事热点,拓展教学资源范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具深刻性和全面性的同时,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奠定全面发展的良好基础。
(二)培养核心素养,推动全面发展
想要提升教学质量,生活化教学这种方式具有一定有效性,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目光集中于学习,加深理论学习深度,而且更是能够促进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在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思考政治理论时,充分结合日常生活现象,以达到培养学以致用能力的目的。另外,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具象化的内容代替抽象化的政治知识,一方面使学生的理解更加充分,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等多方面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二、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现状
(一)忽略核心素养培养
在时代的号召下,我国高中政治教学虽然加大了对学生的培养力度,但實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是因为受应试教育所影响。高中阶段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学习压力巨大,这个时期无论任何人都将政治学科成绩的提升作为主要目标,教师同样也是如此,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并没有将核心素养培育考虑在内,致使完全偏离了核心素养的这一重要要求,无法达到思想道德的更高层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存在不利影响。
(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创新,教育才能与时俱进,奠定长足发展的坚实基础[2]。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中政治教师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均较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单一化特征,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不具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核心素养培育效果自然无法达到预期。
(三)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
课堂教学是一种双向活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和学生缺一不可。要知道,无论任何阶段的教育,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他们的位置至关重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我国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往往是由教师进行讲解,学生负责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但对其能力的提升却无明显效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是因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具备主动学习的意识,整个学习过程都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效率自然无法得到提升。
三、应用生活化教学实现高中政治学科育人价值的路径
(一)引入生活案例
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案例,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思考、分析,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问题发现、分析以及解决能力进一步发展。在此期间,教师需形成生活化教学理念,并围绕教学目标制订生活化教学目标,因为这样有利于构建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观与价值观,而且能促进生活案例与高中政治学科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两者融合后的育人价值。因此,教师可从生活中筛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开展启发式教学活动,同时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探究,分析、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借助讨论交流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从而将抽象的政治知识转化为真实、具体、生动的生活案例,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锻炼其知识应用能力。
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学为例,因为教材中运用了较多的专业术语,学生很难凭借自身能力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案例,将资源配置的相关内容引入。
案例内容:申通快递创始人陈德军曾在农村供销社工作,是那里的一名售货员。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国内快递需求量持续增加,老陈抓住这一机会,1993年在杭州开了一家小快递公司。但快递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日益激烈的竞争,在老陈的几个制胜高招下,申通快递异军突起,在快递行业一骑绝尘。
借助这一案例,教师可以将蕴含于其中的资源配置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即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利用案例对知识进行呈现,可以使学生不再认为知识与自己距离非常遥远,从而展开深入探究。不仅如此,这种教学方式还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特征,可以让学生产生独特学习体验的同时,提升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此种教学方式的使用,需要教师对案例进行精心筛选,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将启发性、实践性、综合性全部考虑在内。
(二)巧妙设置问题
问题具有引领学生深入探究的作用[3]。而生活化的问题则可以让学生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探究等不同方式解决。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生活化的问题。
例如:教学《我国的社会保障》这一课,需要学生理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形成对我国社会保障基本形式的全面理解,知道各种保障措施的地位和作用;能够结合当地实际对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的措施进行列举。
为此,教师可以实际案例引出问题。
在河南省商丘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将农村居民迁入由政府补贴建成的安置新居,不仅如此,人人享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其中老年人可以领取高龄津贴、城乡居民养老金等;中年人和青年人均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大病保险等,并享受相应的保障待遇;适龄儿童可以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以上社会保障解决了人们各方面的后顾之忧。
紧接着,提出一系列问题:“材料中的社会保障项目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因是什么?”以上问题以案例为核心的同时,充分结合了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深入思考的展开,能够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当然在以上问题解决后,学生还有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如“社会保障的基础是什么”“社会保障资金需要哪些人分担责任”,可见,生活化问题对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极为有利,可以使学生与知识更加贴近,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推动核心素养落实。但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需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循序渐进为原则,以问题引领教学推进,使高中政治学科育人价值得到真正实现。
(三)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深化学生知识理解的同时,提升知识体系的完善程度,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阶段高中政治实践活动主要有社会调查、资料处理以及社会报告撰写等,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参与性以及探究性。
1.基于社会问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在社会问题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其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提升。具体来说,让学生以教学内容为核心,通过观察、走访等各种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并通过分析、思考,尝试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提升[4]。
以《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以及社会问题的相关特点,以此深化学生理解的同时,为实际能力的形成提供助力。首先,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将相关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待他们形成初步了解后,布置以下实践任务:调查身边人的收入的主要来源,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中提炼出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活动,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效果十分显著。由于他们所搜集的资料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会形成不同的感悟,此时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便能得到充分激发,使其受益終身。
再如:《我国的社会保障》这一课,在预习环节,若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仅仅是以理论知识为核心的教材内容,那么他们将难以触及知识的本质,有碍于正确就业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可以围绕这部分知识,让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走访私营企业业主、大学毕业生等,了解他们所获得的社会保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须设置分享环节,鼓励学生介绍其调查结果以及自己的分析。随后,教师综合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深化对我国基本社会保障的理解。另外,在调查、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有所提升,为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帮助。
可见,在教学内容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促进正确观念、意识的形成、强化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实践活动的设置应立足学生实际情况,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从科学合理的角度对社会实际实践活动的方法进行选择,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成长。
2.基于模拟训练开展实践活动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模拟训练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活动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模拟社会实践,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让学生在这种特殊的学习体验中,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兴趣,通过对自身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探究并理解知识,为良好学习能力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5]。可见模拟训练实践活动也是一个不错的生活化教学方法。
以《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教学为例,中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虽然教材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直观呈现,但由于学生自身思维的限制,导致他们无法形成深刻理解,因此教师应为其提供实践机会,通过模拟训练实践活动,完善学生知识体系,促进学习能力提升,为核心素养根本目标的落实提供助力。具体来说,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并引导其参与到模拟训练中。如“食堂饭菜价格模拟听证会”,在会上,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每个学生的角度不同,所以他们的学习体验具有一定独特性,但都能通过发表和听取意见,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班级中的任何学生都能参与这样的活动,并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表达,达到加深知识理解的目的。在活动结束后,教师给予相应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自身优势的同时,更好地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上述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机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促进完善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强化时政修养。
结束语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生活化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而且与政治教学特点以及当前政治教学发展趋势相契合,能够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政治教学进一步发展。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应在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助力核心素养发展,使高中政治学科育人价值得到最大限度体现。
参考文献
[1]王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22.
[2]许春英.借助生活化教学理念推动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目标落实[J].名师在线,2021(8):51-52.
[3]陈家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实践探讨[C]//2020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20:47-48.
[4]刘廷举.核心素养观下的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9(25):33-34.
[5]许迎华.生活化教学彰显思品课育人价值[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3):101-1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