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攫取本质,方能关联一切

2023-07-27刘春书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轴对称本质关联

【摘 要】 问题解决需要有关联的视角,关联一道题的多种解法寻觅其一致性,关联一类题的相同解法寻找其通性通法,再基于一致性与通性通法追本溯源攫取本质.轴对称的本质是对称轴上任意一点到对称点的距离相等,基于这一本质解决问题,建构知识体系,培养结构化思维,提升直观想象与逻辑推理的能力.

【关键词】 角平分线;轴对称;本质;关联

1 提出问题

轴对称的本质是什么?回到轴对称的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Symmetric Points).改变对称轴,两个图形仍旧重合.全等是基于重合所得,与变换要素对称轴没有关系,因此全等不是轴对称的本质.

如何作对称轴?比如,作角的对称轴,先作一对对称点,再作一个到对称点距离相等的点,连接角的顶点与这个点即可得到对称轴.其本质就是先构造对称点,再构造到对称点距离相等的两点,这两点都在对称轴上,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得到对称轴.

如何作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作軸对称图形皆可化归作对称点,如何作对称点?方法如下:

三种方法均充分体现了对称轴上任意一点到对称点的距离相等,这就是轴对称的本质.因此,轴对称图形需作出对称轴,才能体现轴对称的本质,同时对称轴只有构造出对称点才有价值.下面基于本质解决系列问题. 图1

2 解决问题

问题1 如图1,OC平分∠AOB,∠OAC+∠CBO=180°.求证:AC=BC.

分析条件

条件关联的方向

角平分线

直接应用两角相等

构造轴对称图形(轴对称),

构造对称点得轴对称图形

间接应用,将等角转化,

即用平行、旋转或弧进行转化等角关系

将两个等角关系转化成新的等角关系,构成新的轴对称图形

∠OAC+∠CBO=180°

图中互补角

等角的补角相等、四点共圆

等角、等弧、等圆心角

分析问题

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方法:全等、等角对等边、等弧或等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

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策略:直接证明或间接证明(等量代换).

思路方法

方法一:如图2,构造OA′=OA→△AOC≌△A′OC→AC=A′C,BC=A′C→AC=BC.

方法二:如图2,构造OB′=OB→△BOC≌△B′OC→BC=B′C,AC=B′C→AC=BC.

方法三:如图2,构造CH⊥OA、CH′⊥OB→CH=CH′→△ACH≌△BCH′→AC=BC.方法四:如图2,构造CD=OC→等腰三角形△COD→△OAC≌△DBC→AC=BC.

方法五:如图3,构造四边形AOBC的外接圆→∠APC=∠BPC→AC=BC.

反思提炼

首先,角平分线是什么?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角的对称轴,有对称轴就要构造对称点,得到轴对称图形,再基于轴对称的性质解决问题.其次,如何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把两条线段分别放在一对全等三角形中,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放在一个三角形中,利用等角对等边;放在一个圆中,通过等圆心角或等弧证等弦.最后,再思考是否可以直接证明,若不能,应进行等量代换.角的关系如何转化为边的关系?通过本题可以利用轴对称全等将等角关系转化为等边关系,或将两个等角转化成新的等角关系,比如通过旋转得到等腰三角形、通过平行转角得到等腰三角形、通过等弧转角得到等圆心角. 图4

问题2 如图4,已知点A,B,C,D在⊙O上,∠BAC=60°,AD平分∠BAC,AB=3,AC=5.求AD的长度.

分析条件

(1)AD平分∠BAC→∠BAD=∠CAD→∠BOD=∠COD→BD=CD;

(2)四边形ABDC是⊙O的内接四边形→∠ABD+∠ACD=180°→问题1→BD=CD;

(3)△ABC确定→BC确定、⊙O半径确定、△ABD、△ADC确定.

分析问题

如何求弦长?将AD放在一个确定的三角形中,即此三角形可解.特殊的方法就是将AD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这个直角三角形可解.

思路方法

方法一:如图5,构造AB′=AB→△ABD≌△AB′D→等腰△DB′C→作DH⊥AC于点H,AH=AB+AC[]2=4→AD=AH[]cos∠DAH=4[]cos30°=83[]3[SX)].

方法二:如图6,构造AC′=AC→△ADC′≌△ADC→等腰△DBC′→作DH⊥AC′于点H,AH=4→AD=83[]3[SX)].

方法三:如图7,构造DH⊥AC,DH′⊥AB→△ADH≌△ADH′→CH=1→AH=4→AD=83[]3[SX)].方法四:如图8,构造CE=AB→△ABD≌△ECD→等腰△ADE→作DH⊥AC于点H,AH=4→AD=83[]3[SX)].

方法五:如图9,连接BC,OD得OD⊥BC→△ABC确定→BC确定→CE确定→DC确定→△ADC确定.

反思提炼

如何回归源头、迁移经验?本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回归源头,思考角平分线的本质,基于等角直接构造轴对称图形或间接构造轴对称图形,与问题1如出一辙,圆周角角平分线价值何在?基于弧进行转化,圆周角角平分线可得等弧、等圆心角、等弦,进而构造出垂径定理的基本图形.如何求弦长?首先把弦放在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相似、面积等方法解三角形,如果不可解,就要让三角形与其它确定的三角形建立相似的关系.

问题3 如图10,已知点A,B,C,D在⊙O上,AC为直径,AD平分∠BAC,AB=3,AC=5.求AD的长度.

分析条件

1.角平分线——直接构造轴对称图形;转化等角构造轴对称图形,如等腰三角形.

2.⊙O的直径AC=5→⊙O为定圆、AB=3→∠BAC确定、圆心O到AB的距离确定、BC的长确定、∠ABC=90°→∠BAD,∠CAD,∠CBD,∠BCD确定→△BCD确定→DC确定→AD确定.

分析问题

将线段AD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且这个直角三角形要有两个元素确定,至少有一边.

思路方法

方法一:如图11,构造AB′=AB→△ABD≌△AB′D→等腰△DB′C→作DH⊥AC于点H,CH=B′H=1,AH=4→DH=2→AD=25.

方法二:如图12,延长CD,AB相交于点C′→等腰△ACC′→AC′=AC=5,BC′=2→

CC′=25→DC=5→AD=25.

方法三:如图13,构造DH⊥AC,DH′⊥AB→△ADH≌△ADH′→CH=1,AH=4→DH=2→AD=25.

方法四:如图14,构造CE=AB→△ABD≌△ECD→AE=AC+CE=8→作DH⊥AC于点H,CH=1,AH=4→DH=2→AD=25.

方法五:如图15,连接OD→OD⊥BC→OE=1.5,CE=2,DE=1→DC=5→AD=25.

方法六:如图16,构造OH⊥AB,DE⊥AC→AH=1.5,OH=2→Rt△ODE≌Rt△AOH→DE=OH=2,AE=4→AD=25.

方法七:如图17,构造CF∥AB交AD的延长线于点F→=AB[]CF=3[]5,BC=4→BE=1.5,CE=2.5→AE=35[]2[SX)],DE=5[]2[SX)]→AD=25.

反思提炼

首先,解法归类.方法一、二、三都是源于角平分线——构造轴对称图形(利用轴对称性);方法四、六、七都是源于角平分线——转化为等腰三角形(利用轴对称性);方法五是源于角平分线——转化为垂径——构造轴对称图形(利用轴对称性).归根结底就是用好自身的轴对称性,利用平行线、等弧将等角转化到同一三角形中得到等腰三角形,再利用其轴对称性解决问题.

其次,解法归因.问题2是问题1的衍生,由对角互补构造圆,利用圆的属性解决问题,问题3是将问题2特殊化,因此3个问题的方法是存在共性的,每道题的多种解法又具有一致性,充分体现了轴对称的本质.

最后,解法迁移.类比角平分线本质的发现及其应用,思考平移变换、中心对称变换、旋转变换、缩放变换的本质是什么及如何应用?其实是一以贯之的,回归定义,紧扣变换要素挖掘本质,比如有共端点的等线段这一条件,就具备了旋转要素,端点就是旋转中心,线段的夹角大小为旋转角度,从而构造旋转对称图形.同样有旋转对称图形,再基于旋转要素挖掘本质.3 教学思考

3.1 反思数学本质,寻觅知识迁移的源头

问题都有本质,挖掘本质方能想得自然,解得通透.挖掘本质需要回到知识源头,源头就是其定义.通过角平分线系列问题的解决,不难发现角平分线的本质:角平分线(对称轴)上任意一点到对称点的距离相等.一是基于角平分线直接构造对称点;二是间接应用等角,比如通过平行、旋转将等角进行转化,使得转化后构成新的等腰三角形;在圆中通过弧将两个等圆周角转化为两个等圆心角,基于圆的定义形成等腰三角形,进而得到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角平分线通常有三个用法:直接构造轴对称图形;将一角进行转化,使得转化后的角与另一角相等,进而得到等腰三角形;将两个等角都进行转化,产生新的角平分线,再基于轴对称解决问题.三种方法殊途同归,都是化归轴对称图形,这就是角平分线的本质.

3.2 反思教学过程,体会知识建构的过程

角平分线教学采用螺旋上升的策略,先认识角平分线的定义,利用轴对称全等体会角平分线的价值;再探索角平分线轴对称性及其性质;最后在等腰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正多边形、圆等知识中反复渗透其轴对称性,体现其本质 [1] .

第一阶段:学习角平分线定义,一定要让学生经历翻折的过程,初步感知轴对称性,再得出角平分线的定义,切不可直接给出定义,学生就不能很好地体会其轴对称性,也是为后面尺规作角平分线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尺规作角平分线,进一步体会角平分线的本质,基于轴对称全等构造角平分线,初步体会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为后面学习角是轴对称图形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角平分线的性质探索,很多时候教学仅仅关注性质,即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在此会忽视其一般性,进而学生不能充分体会轴对称性,也就是特殊性弱化了其轴对称性,因此有必要在此进行一般化,体现轴对称的本质,就是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两边的任意一对对称点的距离相等.

第四阶段:用对称的眼光看图形,需要一以贯之的渗透,从等腰三角形到特殊平行四边形再到圆,都需要用轴对称的眼光去研究,比如菱形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就是菱形的对称轴,矩形对边中点的连线就是其对称轴,因此在研究特殊平行四边形时需要有轴对称的眼光,就是将特殊平行四边形都化归等腰三角形;在圆的学习中要基于圆的定义,圆的所有的性质皆是化归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研究圆的性质.

整个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从定义出发,反复渗透轴对称的本质,养成翻折的动态眼光,由角平分线建构轴对称图形,或将等角进行转化得到新的轴对称图形.这是一个反复渗透、不断感知的过程.

3.3 反思关联路径,挖掘思想方法的生成

认识了角平分线的本质及其知识建构过程,还需要关联角平分线去学习其它的轴对称图形.角是轴对称图形的一个代表,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就是角的对称轴,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两边的任意一对对称点的距离相等.紧扣对称轴的本质去研究线段、等腰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正多边形、等腰梯形、圆等轴对称图形,即轴对称图形需要构造出对称轴,作角平分线或作对称点的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了对称轴才能体现其轴对称的性质.这种眼光与思维方式要贯穿在教学的所有环节中,养成用对称的眼光看图形,紧扣变换要素研究图形,还必须关联到其它对称图形,包括平移对称、旋转对称、中心对称、位似对称等等.下面以轴对称为例(图18),谈谈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其它对称以此类推.

3.4 反思育人价值,落实学科素养的真谛

数学核心素养包含培养学生的图形直观能力,图形直观是一种视角与思维,是一种合情推理的方法,是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图形变换的本质就是把图形看动起来,在图形运动的基础上研究图形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即研究图形性质 [2] .其中角平分线就是需要用翻折的眼光看图形,找对应元素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研究复杂图形的基本方法,更是演绎推理的前提.因此,几何变换是几何体系的核心内容,它是认识图形的基本方法,需养成把图形看动起来的视角,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几何变换教学.通过图形的运动变换理解轴对稱、旋转对称和平移变换的基本性质,这样才能将对称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是图形直观的关键所在.多年后对称的性质或许已忘却,但是这种视角、思维方式将永远存在,其性质就自然生长,这就是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4 结束语

数学题海中不乏貌似各异,但本质相同、解法一致的问题,若搞题海战术,必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此,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多题一解的训练,训练学生的关联性思维,尤其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要反复渗透知识的本质,同时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关联一类题的相同解法,一道题的多种解法,做到要溯源、要生长,从而建构知识体系,培养结构化思维.

参考文献

[1]章建跃.核心素养统领下的数学教育变革[J].数学通报,2017,56(04):1-4.

[2]王保东.关注基础和思维习惯合理引导学生思考[J].数学通报,2018,57(06):49-52,57.

[3][BP)]金敏,刘春书.从评价的视角思考初中几何变换的教学[J].中学数学杂志,2017(04):56-62.

作者简介 刘春书(1978—),男,江苏宝应人,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青年教育家型教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和考试命题研究;发表论文多篇.

猜你喜欢

轴对称本质关联
说说轴对称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奇趣搭配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