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2023-07-27黄颖洁
黄颖洁
摘 要:化学是一门需要在实验中验证、推理、观察的课程,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引领下,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如:社会责任感、科学态度、创新意识、科学探究能力、证据推理能力、模型认知能力、平衡思想、变化观念、微观探究意识、宏观辨识能力等,教师需要创新、优化化学实验流程和模式,改变之前“教师独立演示、学生被动观察”的实验现状,而是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来解决问题、探索知识、获得感悟,展示出化学实验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综合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于化学课程核心素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认为化学课程核心素养是弘扬科学精神、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活动中,教师要把培育核心素养当作重要的导向、指引,把化学问题、化学思想、化学知识、化学实验相互融合,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化学成绩、知识掌握能力,而是要注重训练学生解析问题、观察实验、串联化学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科创新意识,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观、价值观,让学生在化学实验操作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提高化学实验活动有效性。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科学提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希望给提高化学课程教育质量提供参考[1]。
一、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原则
(一)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化学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学生要想深刻理解化学原理,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学习、探究,教师也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化学实验活动,帮助学生内化化学理论知识,由化学现象认知化学本质,掌握更多的化学学科技能和知识,打造一种事实、客观的科学探究活动,培育学生向上、健康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同时,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只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够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培育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把客观事实作为一种准绳。如,在讲解物质性质的时候,教师要详细、具体还原物质原貌,杜绝凭空臆造、揣测,让学生拥有正确的科学探究方向,鼓励学生把观察到的、学习到的如实进行表述,培育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2]。
(二)遵循启发性的原则
在高中化学实验活动中,教师要本着遵循启发性的原则,成为学生探索、学习化学理论知识的重要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解析化学知识、化学现象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在设计化学实验活动的时候,要综合考查学生的心智水平,引领学生自发性生成化学知识,拥有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时刻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同時,在设定化学实验情境的时候,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贴近真实生活、真实情境来探索化学知识,引发学生的深度探索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与求知精神。另外,在化学实验活动中,只有遵循启发性原则,才能够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积极思考、互动,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结构,在互学、解惑中更为扎实掌握化学实验原理和化学理论知识[3]。
(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每一个学习活动中,学生想要扎实掌握学科知识都需要一个过程,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学生拥有足够的耐心、恒心,逐一攻克难点、重点知识,从中总结经验、规律,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活动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由具体过渡到抽象、由简单过渡到复杂,学生在掌握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培育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善于设计项目式化学实验活动,综合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明确化学知识的衔接关系,循序渐进解析难点化学实验过程,让学生积极解决实验问题,对化学理论知识有系统化的认知,积累更多的化学技能,获得“质”的提高和成长[4]。
(四)遵循可评估性的原则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可评估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融合,让评价内容与评价目标具备较强的导向性,这样才能够展示出评价的诊断优势、激励功能,让学生在化学实验操作中获得自信心,更为用心探索化学实验原理,取得最佳的学习成效。同时,在化学实验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实验表现做出评估、肯定,并且要保证评价的公正性、理性、客观性,展示出评价内容的激励作用,杜绝“廉价”表扬和“泛泛而谈式”的评价,唤醒学生的实验操作意识,形成良好的动手操作习惯、思索习惯[5]。
二、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法
(一)开展项目式实验活动,让学生拥有更多实践的机会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师要采用项目式实验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拥有更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去内化、关联化学理论知识,掌握更多生产成本、技术操作、工业设计知识,从中来积累生活常识和经验,培育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实现化学实验教学和社会生活的关联,让化学实验活动更加新颖、有趣,促使学生的积极参与。如:在“钠及其化合物”化学课程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对“钠元素”有全面化的认知。钠元素在大自然中是一种生命活动元素,主要是以化合物的方式存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了解化学工业发展史,预测钠及其化合物中的性质,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去解决问题,以此来训练学生证据推理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6]。
1.重视学情分析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项目式活动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化学原理,训练学生的实操能力、合作能力。在正式开展项目式化学实验活动之前,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掌握程度,才能够科学制订项目式化学实验活动流程和方案。在学习“钠及其化合物”化学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对于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分类和转化有一定的了解,本堂课的知识点是“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延伸和拓展。当前,学生只了解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是较为活泼的金属单质,对于钠缺乏全面化的了解。结合学生以上的学情,教师要重视丰富学生对于单质金属的了解、认知,学会利用原子结构理论来阐述钠的性质,关联微观本质和宏观现象,让学生化学体系、结构更加完整。
2.科学制订项目式化学实验活动目标
在开展化学项目式实验活动之前,教师要科学制订实验活动目标,让学生在目标的引领下参与活动、探索知识,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在“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如下内容:钠的性质;钠和氧气、水的反应原理;了解钠引发火灾中的扑救原理;钠和氧气、水反应过程中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明确实验流程;能够客观描述實验现象,保证化学用语的正确性与规范性;分析为什么在化学实验中只用一小粒金属钠。以上是学生在项目式化学实验活动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原理,以此来引领学生参与实验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阐述钠元素在现实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引领学生去画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并且开展研究钠性质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钠在空气中的燃烧、钠和水之间的反应、钠燃烧灭火的技巧和方法。
3.趣味开展项目式化学实验活动
在正式开展化学项目式实验活动期间,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素材、案例,增强化学实验活动的趣味性,这样既能够让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探究活动,还能够引导学生结合已知经验来解决问题、观察实验,培育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首先,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际操作,搜集一些钠元素在实际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从中了解钠的重要性质,培育学生“微观探析、宏观辨识”的化学学科素养。其次,教师要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分析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与氧气处于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关联性和区别,以此来训练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人际互动能力。在此期间,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化学实验方案,通过记录化学实验现象,得出更为精准、科学、正确的结论,训练学生证据推理能力、模型认知能力[7]。
(二)开展多媒体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基于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在高中化学实验活动中,要想培育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教师要创新化学实验模式和流程,通过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观察化学实验、了解化学原理,提高化学实验活动效率、质量。
1.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预习活动
预习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预习活动中,能够大概了解、掌握化学实验的流程、所需器材、实验现象等,消除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操作的抗拒心理,引领学生多次巩固、记忆化学理论知识,取得最佳的化学实验教学成效。同时,教师除了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有导向参与实验预习活动,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直观化展示化学实验过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想法来改造化学实验内容,训练学生的构思能力、创新能力。
2.在化学实验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能够把不易理解的化学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呈现出来,也能够清晰化展示化学实验过程,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培育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活动中,很多化学实验操作过程较为危险,或者实验操作会污染空气,教师只能够口头讲述化学实验过程和原理,学生无法直观化观察、操作化学实验。而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之下,教师可以展示传统课堂中无法操作的化学实验,通过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对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过程有全面化的了解。如:甲烷和氯气等反应、钢铁的腐蚀,这些化学实验现象不明显、耗时比较长,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实验过程。在盐水的水解化学实验中,教师只能够通过试管实验、语言讲解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学生根本无法构建完整的化学概念、理论体系。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Flash制作实验课件,为学生展示电解质电离过程和弱离子水解过程,学生从中来观察未曾接触过的微观世界,深刻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与重点,在音乐、文字、声音、动画的配合之下,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化学知识,带给学生理想化的学习体验,提高化学实验活动质量。
(三)实施绿色化学实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化学操作原理、流程,还要在化学实验活动中渗透、融入“立德树人”理念,通过开展绿色化学实验活动的形式,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选用绿色原材料
在高中化学实验活动中,教师要选用绿色原材料,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化学实验中体现人文素质、环保精神。很多化学实验物品具备一定的污染性,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如果在化学实验活动中,教师、学生无法科学控制实验材料的用量,会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在化学实验活动结束之后,如果不妥善处理实验废弃品也会影响环境。因此,教师要选择绿色、环保的化学物品,以此来减少对于环境、人体的危害,构建绿色化学实验课堂,渗透德育理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化学实验活动中,需要用到的化学物品有硫酸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溶液等,其中硫酸溶液的腐蚀性非常强,会腐蚀人体的皮肤。因此,在开展化学实验活动的时候,教师要保证化学实验过程的绿色化、环保化、安全化,可以用硝酸溶液、亚硫酸来替代硫酸溶液,杜绝出现硫酸腐蚀的情况。在正式开展化学实验活动之前,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介绍实验物品的功能、作用,让学生快速找出绿色替代品,能够无污染、健康地完成化学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重视化学实验室的绿色化管理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实验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室的绿色化管理,不仅要做好化学原料的选择、保存工作,还要有效保管实验室中的设备、设施,保持化学实验室的整洁、干净,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打造温馨的化学实验氛围,培育学生爱整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首先,在化学实验室中,杜绝出现实验物品、设备随意化摆放的情况,如果化学物品、设备出现问题,会影响化学实验操作效果,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完成化学实验活动之后,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清理垃圾、器材,杜绝残留有害化学品。学生在离开实验室之前,一定要全面检查实验器材。如:苯是有毒物质,学生要全面检查是否存有苯的残留物质。另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共同动手操作,借助生活用品来设计化学实验设备,真正打造绿色化学实验,减少化学物品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利用、回收绿色化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指导下,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优化实验过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还要重视化学实验品的利用、回收,渗透“绿色化”利用、回收理念,让环保意识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在以往的化学实验课堂中,一些有毒的液体与气体是无法避免的,很多学生为了省事、节省时间,会直接把这些液体、气体倒入下水道中,甚至会把有毒液体洒在地面上,这样不仅会影响环境,也会对人的身体、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处理化学物品。如: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化学实验活动中,会产生多余的氯气,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气球来收集氯气,这样有效避免氯气释放在空气中;对于实验中的氯化氢气体,教师可以让其溶于水,最终形成了氯化氢溶液,避免对于环境产生污染,达到节约化学材料的效果,激发学生爱护环境意识。
(四)创新化学实验模式,训练学生学科实践能力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教师要善于创新化学实验模式,注重训练学生学科实践能力,让学生成为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主导者,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强化对化学课本知识的记忆。
1.注重宏观、微观结合,培育学生微观探析、宏观辨识能力
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教师要把化学宏观现象当作教学的出发点,把微观分子结构当作教学的落脚点,实现宏观现象、微观分子结构的融合,训练学生识别能力、观察能力。如:在“离子反应”化学实验活动中,教师可以把实验的操作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先自主设计、操作化学实验,在此期间,学生能够真切识别、观察溶液的色变过程,感知红色转化为无色的过程,最终产生了白色沉淀,电流计指针偏转幅度慢慢减小,推理出了H2SO4和Ba(OH)2
溶液产生反应,训练学生宏观现象的辨别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基于微观角度引导学生,让学生去探索H2SO4和Ba(OH)2在混合之前处于水溶液中微粒形式,掌握溶液离子浓度减少反应机理,基于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中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
2.借助实验现象变化,培育学生平衡思想、变化观念
在高中化学实验活动中,经常会发生实验预测结果和实验现象不相符的情况,这就表明在化学实验中蕴含着平衡思想、变化观念。由此,在开展化学实验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把这作为一项教学契机,培育学生良好的平衡思想、变化观念。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操作化学实验,从中来分析为何会出现实验现象和预测不相符的情况,引发学生的深度思索,训练学生化学学科思维能力。如:在“CH4和Cl2取代反应”化学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按照步骤、流程来操作化学实验,最终得出的结果是“试管中黄绿色慢慢变浅了,但是试管内壁中有黄色油状物质”,这时候学生就会产生疑惑:油状物质应该是无色的,但是为什么会成为黄色的呢?教师要给予点拨和指导,让学生最终得出“因为Cl2溶液过多溶解在CHCl3、CCl4之中,最终才会存在黄色油状物”。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水槽中的水替换为食盐水,再次操作化学实验,这时候水槽中会存在一些白色晶体,最终得出“饱和食盐水中存在溶解平衡”的结论,让学生基于化学平衡角度去分析出现白色晶体的成因,培育学生良好的平衡思想和变化观念。
3.预估化学实验结果,训练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在高中化学实验活动中,教师要重视训练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掌握化学课本知识和学科技能的同时,拥有自己新颖、独特的学习观点,从中来感知探索、学习的乐趣。教师要鼓励学生去预估化学实验结果,并且让学生在探究、思索、操作中来验证自己的预估和猜想,让化学实验过程更加有趣。如:在“苯的分子结构”化学实验活动中,学生提出了“苯分子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吗”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围绕问题来自主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最终得出“不存在”的结论。通过探究式的化学实验活动,能够让学生拥有操作化学实验的主导权,训练学生证据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在动手操作中更为扎实地记忆、掌握化学课本知识,培育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另外,教师要善于优化化学实验,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开展化学活动,如,融入生活元素、案例、现象等,增强学生探究意识。
結束语
综上,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新课标”“立德树人”理念来开展化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主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已知条件,从中来推理未知条件,掌握化学知识规律,阐述化学现象、化学原理,强化对化学课程知识的记忆,培育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促进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和创新。
参考文献
[1]余焕焕,李思源,高兆芬.如何利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以Fe~(3+)与SCN~-的配位平衡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1,7(23):83-85.
[2]张华荣,武晓燕,袁东霞,等.基于CCITIAS的高一化学实验教学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的个案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5):107-112.
[3]蔡佳琪,陈丽萍.以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实验现象和过程可视化:以“浓硫酸的性质”为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20,46(1):83-85.
[4]陈钰纯,潘慧.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用初探:以“黑面包实验”为例[J].教育观察,2019,8(21):76-77.
[5]何雨秋,王继库.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选取:以钠与水反应实验为例[J].山东化工,2018,47(17):178-179..
[6]廖淑芳.创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实验教学的组织策略[J].华夏教师,2018(11):60.
[7]冯姗.巧用教材练习题优化初高中化学实验衔接:由一道教材课后练习题引发的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7):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