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项目·微活动:“乡村妈妈成长课堂”的创新探索
2023-07-27方达英
方达英
“乡村妈妈成长课堂”是我校最近几年探索出的一种家校合作方式,是一种新颖的家长培训方式,也是一种家校协同教育平台。一般以“妈妈群体”(学生的妈妈、奶奶、外婆等女性)作为合作对象,通过各种成长课堂形式,在多元化、多层次、立体式的妈妈培训中,提升家长的育人经验和技能,加强家校的合作育人能力,拓展家校育人渠道,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学生的快乐成长和发展。
由于乡村妈妈来自各个家庭,她们的成长背景、教育理念、育人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且部分乡村妈妈的素养有待提升。因此,我校的“乡村妈妈成长课堂”第一阶段采用了“走进来”的方式,即组织家长妈妈走进学校、走进班级,利用成长课堂平台开展家校合作和进行素养提升。这样做一是充分了解孩子的班级情况、教师情况,密切家长与教师的情感;二是及时解决一些家校合作、孩子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三是积极举办一些主题研讨、家长讨论会、家校联谊会等培训活动;四是邀请当地妇联、关工会、区心理辅导组、社会团队等开展党政方针、教育思想、家庭育人理念等方面的培训。
“乡村妈妈成长课堂”,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妈妈群体”的教育合力、团队智慧,在充分合作、多元交流中习得经验、获得方法,以便教师和家长得到更大的教育合力;另一方面,可以积极拓展学校育人途径,利用妈妈群体独特的情感亲和力、态度严谨性、处事的细微性等优势,积极融入学校各种教育中,共同为孩子的成长献计献策。
随着教育的发展、乡村妈妈素养的提升,也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越来越走向精细化、精准化,“乡村妈妈成长课堂”逐渐从第一阶段走向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乡村妈妈成长课堂”采用了“走进来+走出去”的模式,既立足学校力量,加强妈妈们的素养培训,又重视妈妈们的教育智慧和教育合力,积极引导妈妈们融入全方位的家校育人体系中。为更好地发挥“乡村妈妈成长课堂”的效能,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学校也与时俱进、积极求变,把原来大群体的“乡村妈妈成长课堂”变革为“微群体”的形式,并通过“微项目·微活动”的方式予以推进。
“微项目·微活动”是区别于大项目的一种项目活动,具有小微而不失功能、灵动而不失内涵、细微而不失价值的一种“乡村妈妈成长课堂”新模式。乡村妈妈是多元化的群体结构,在“乡村妈妈成长课堂”中采用的“微项目·微活动”具有团队精炼、主题清晰、操作简便、力量集中、过程灵动,育人有温度、合作有深度、教育有效度等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妈妈群的智慧和力量,在家校合作、亲子教育、多元育人方面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微团队:依据家长特点,组建课堂群组
教育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差异性的特点。不同的家长家庭条件、素养状况、工作环境各有差异。乡村妈妈具有多层次、差异性、复杂性等特点。因此,“乡村妈妈成长课堂”不应该拘泥于一个模式,而应该根据不同家长的实际情况,组建不同类型的妈妈群,这样才能让家校合作更接地气。
例如,银湖中学七年级“乡村妈妈成长课堂”的群组建设。由于学校位于银湖工业园区的附近,又处在城乡结合部,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学校根据实际分别设计了四类成长课堂:工区妈妈成长课堂、乡村妈妈成长课堂、老妈妈(奶奶辈)成长课堂、新生代妈妈成长课堂。当然,班级也根据实际,随机组建了不同类型的妈妈群,少则二三人,多则七八人,定期或不定期地开设一些培训、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推进成长课堂的发展。同时,学校或班级根据德育工作的需要,随时调配不同类型的妈妈群开展各种类型的微项目、微活动。
因材施教、因人而法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乡村妈妈成长课堂”也是如此。学校根据年龄、生活等差异所组建的妈妈成长课堂和活动主题,更符合大多数家长的需要。不同层次的课堂,也有利于问题的聚焦、观点的碰撞,使得家校互动、家长交流更为主动、更为顺畅。
二、微研学:聚焦共性难题,汲取群体智慧
微研学是通过一些小型的研学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和方法借鉴的一種方式。孩子成长是千差万别的,家长的教育也是各有优点的。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有诸多的共性问题和难题。因此,学校在组织“乡村妈妈成长课堂”活动中,可以通过一些微研学的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家长走走、看看,使他们在观察和了解中获得情感体验,习得方法。
例如,“乡村妈妈成长课堂”中“游戏与成长”微研学活动的设计。鉴于现在一些孩子沉迷于游戏的问题,我校八年级组就设计了一场研学活动,组织了部分家长妈妈参观了富阳中学,并与其学子、教师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与探讨。富阳中学学生纷纷在“乡村妈妈成长课堂”中提出了各种观点和建议,家长和老师们获益匪浅。现场的观摩、实地的考察、面对面的对话,让很多家长明白了一些道理,习得了一些方法。
教育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乡村妈妈成长课堂”以不拘一格、别出心裁的微研学方式,既改变了传统家校合作中方法单一、重于说教的弊端,又在研学中得到了新的视角、新的体验和新的感悟。
三、微沙龙:关注个性难题,交互个体经验
教育是灵动的、鲜活的,教育也是互动的、生动的。采用微沙龙的方式,“乡村妈妈成长课堂”可以让更多的话题得到探讨,让更多的家长得到关注。微沙龙可以促动乡村妈妈、教师群体对一些热点问题、个性难题进行深度、细致、全面的探讨,并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明理启智,获得成长。微沙龙一般采用灵活的方式组成,由班主任随机抽取,或由家长自发组成;沙龙主题一般是由班主任和家长讨论后民主决定的。
案例: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2周的七年级微沙龙的设计与实施。2021年底,特殊情况和假期给不同学生的心理、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冲击,很多家长都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如孩子的网课学习质量、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情况、孩子的身体情况、手机游戏的管理、孩子的心理状况、单亲孩子的教育监管等问题。于是,七年级部分班主任和妈妈们组织了微沙龙活动,每个班级一周开设三次(线上和线下组合),时间可长可短。在活动中,很多家长都聚焦了个性难题。通过微沙龙的充分讨论,妈妈们提出了各种个性化的建议,为很多家长提供了方法和理念,也为很多难题的破解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微沙龙,开启的是一种自由、開放、民主的家校合作方式,既直面家长、教师面临的教育教学难题和家庭教育困境,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良好的、合理化的建议。微沙龙也为妈妈群体教育经验、管理方法的改进、提升提供了平台。
四、微班会:聚合家长经验,破解教育困惑
微班会是指以一部分“乡村妈妈”和老师一起参与到班级中的一种班会形式。班会是教师开展思想、心理等教育的重要课务。让“妈妈”加入班会中,可以创设更加开放、民主、多元的活动环境,既可以拓展班会形式,又可以丰富班会内涵。微班会一般规定一定数量的“妈妈”参与,尽量在一个学年中让所有家长都得到参与机会。
例如,在2022学年第一学期的9月份、10月份,七年级年级组在每个班都开展了一定期次的微班会活动。共有80位妈妈参与了不同班级的微班会。平均每班每次有四五位妈妈参与。班会主题也是班主任与妈妈经过充分讨论后形成的。班会除了常规的一些主题外,还增设了妈妈们感兴趣的话题,如“妈妈最想说的心里话”“妈妈的成长故事”“我眼中最可爱的孩子”等。这些班会主题既把家长的一些教育故事、成长经历作为一种班会资源,也让妈妈们深度融入班级活动中,又让学生获取了更多家长的心里话。这种亲和、接地气的微班会受到学生的好评。
微班会,改变的是一种育人方式,亲近的是家校情感,感动的是全体学生,受益的是社会群体。微班会,成长的是家长,进步的是老师,发展的是学生。多元化、开放式的微班会,丰富了“乡村妈妈成长课堂”的内涵与形式,孕育了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理念和价值,创新了多元化育人的方式。
五、微视频:截取精彩片段,照亮孩子成长
“妈妈成长课堂”既是一种重要的育人平台,也是一种重要的示范力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短视频成为“妈妈们”的爱好与特长。因此,学校据此在“乡村妈妈成长课堂”中开设了微视频专项内容。利用妈妈们制作的优秀短视频,截取一些亲子场景、感动人物、动人故事等内容,让这些家长随时随地都可以赏析到精彩的生活片段,获得启发。同时,班主任也把这些微视频及时发送到班级群体中,组织学生观看。这样既可以照亮学生成长的足迹,鼓舞学生的发展,又可以形成一定的示范力、向心力,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例如,八年级(1)班微视频的制作与投放。班主任方老师为了更好地做好“乡村妈妈成长课堂”的交流,选择了微视频的方式。经过与妈妈们商讨,家长们制作了数量丰富、质量上乘的微视频。有孩子炒菜、做饭的,有家庭小实验、小制作的,有亲子田间劳动的,有志愿岗服务的……微视频基本涵盖了劳动、道德、行为、公益、爱心、孝心等德育主题,也涵盖了课本学习、作业完成、实践创作、爱好培养等。同时,班主任通过每天不同时段的课间视频投放、家长微信群的投放,极大地吸引了家长、学生的观看。无论家长群还是学生群,都共同见证了孩子闪亮的一面,也为孩子们的成长留下了开心、难忘的美好记忆,并成为榜样力量。
微视频是“乡村妈妈成长课堂”极为重要的学习话题,也是妈妈们发现教育方法和孩子亮点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优秀的微视频既可以给妈妈们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经验,又可以让学生得到成长价值的成功喜悦。可以说,优质的微视频承担着家校合作中榜样的示范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六、微家访:聚合家校情怀,共续青春梦想
微家访是指“乡村妈妈”与任课老师一起参与家访的一种活动方式。传统的家访是由清一色的教师组成的,很多家长或学生都是被访对象,存在教师主导、参与单一等问题。让“乡村妈妈”一起参与微家访,既可以让很多家长充分了解不同孩子的成长环境、教育环境,又可以让妈妈之间更好地进行交流;既呈现了家长的价值,又提升了家长的素养。
例如,2023年第一学期开学初微家访的组织。自去年年底起,很多学生因为被感染、网课学习、超长寒假等因素的影响,在情绪、心理方面产生了一些波动,甚至有部分学生出现了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开学初就安排了由乡村妈妈为核心的团队开展了家访活动。这些乡村妈妈以特有的亲和力和温柔对指定的学生家庭进行“串门”,在亲切谈话、热诚关怀、诚恳帮扶下,逐步消除了这些学生的心理困惑、作业恐惧、上学忧虑等问题。这个活动既拉近了家长们的情感距离,又密切了家校与学生的关系。通过他们的努力,最终学校所有学生正常开学报到,部分有较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状况也得到了较大改善。
以妈妈群为主要力量的微家访能够让乡村妈妈抱团合作、相互协作,形成教育的亲和力和号召力。微家访既可以丰富家校合作的内容,又可以丰富“乡村妈妈成长课堂”的内涵;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家长群体的关爱力量,又可以让师生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总之,教育是一种合力,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乡村妈妈成长课堂”是培养家长育人观念、提升家庭育人技能、提升家校合作效能的重要举措。以学校为龙头,利用“微项目·微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家长得到多元化、趣味化的培训,获取更多的教育智慧和管理经验,并积极融入多元的家校融合教育中,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坚实的经验支撑和实践借鉴。
“乡村妈妈成长课堂”是家校合作的一种新方式,“微项目·微活动”则是接地气的一种亲子活动和爱心工程。“乡村妈妈成长课堂”可以更新妈妈们、教师们的教育、管理理念,可以拉近师生、家校距离,丰富教育教学方法,最终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双赢。
当然,“乡村妈妈成长课堂”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我们将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赖晓玲.关注家庭教育,助力学生成长:班主任德育案例[J].家长,2020(8):30-31.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银湖中学)
编辑: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