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绘画与手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3-07-27李玲
李玲
一、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绘画与手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就绘画与手工部分的课程目标学习内容予以了明确的规定。相比于普通的教育课程标准,培智学校的课程标准会有所降低。首先,课程教学要注重与美术基本知识技能的结合,注重与学生基本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心理情绪教育的结合;其次,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注重学生相互协作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最后,注重学生的个人特长培养,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责任感,同时具备应用艺术手段来进行休闲的能力。基于这样的现实要求,教师在开展绘画与手工课程时,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身心发展特点去选择教学内容设计课程。例如,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于“造型表现”领域设计了三个分目标,特殊教育学校在课程标准的设计上也应当对这三个分目标进行修改。所以对于绘画与手工课堂教学而言,它既具有核心任务,也具有附属目标。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为了更好地迎合课程发展要求,更好地引导特殊儿童成长与成才,教师在今后开展教学工作中必须坚持创新教学模式,坚持统筹兼顾,更好地助力学生知识、能力的进步,促进师生情感、素养的提升。
二、当前特殊教育学校绘画与手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特殊学生而言,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同。笔者围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语言沟通、实践操作、记忆以及学习习惯等五个方面展开调查,就当前绘画与手工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
首先,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存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多数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专注度以及认真度都不够理想;很少有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参与到学习中;在上课过程中,甚至会出现一些学生随意走动或者是相互干扰的情况。课堂的整体氛围与纪律不是很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学生的语言以及信息交流能力普遍欠佳。对于特殊学生而言,其自身有着智力障碍或者是语言障碍,表达相对困难,在与同学或老师沟通时也存在很大的阻力。这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言必然带来一定困难,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不仅如此,多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也相對较差。一些学生存在手指不灵便的情况,一些简单的握笔动作都难以实现,执笔绘画和手工操作更无从谈起。对于特殊学生而言,他们大脑与手之间的协调能力相对欠佳,对绘画和手工课程来讲无疑面临着较大的难度。如在绘画教学的涂色或者是图案边缘的裁剪方面,这部分学生很难独立完成。
最后,部分学生的知识记忆时间较短,对于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不能及时地回顾应用,这就使得每节新课老师都要花费很长时间去对旧的知识进行复习,以此来帮助学生唤醒记忆,更好地打开学生的思维。这不仅极大地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也限制了教学的进程与效果。
此外,还有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一些学生的学习姿势不端正,在绘画的时候总是喜欢趴在桌子上绘画;还有一些学生的握笔姿势不规范,这对绘画的效果与质量也会造成影响;还有一些学生喜欢在课堂上一边绘画,一边讲话;甚至有一些学生会出现相互推搡、嬉闹的情况。这些情况都会对课堂的教学质量造成影响。
三、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绘画与手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特殊学生绘画与手工学习会面临更多的阻力,因其大脑发育缺陷,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面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调节,注重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靶向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一)开放性与特殊性的相互结合
在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设置上应当避免“一刀切”,需要坚持因人而异的基本原则。因为每个特殊学生的发展水平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也需要有针对性。根据其能力层次进行划分,一般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三个等级。围绕中间等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对于更高等级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保证其在掌握绘画与手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该鼓励其合作交流,更好地促进其自身的发展。而对于那些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来说,教师应适当地降低要求。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一步一个脚印,保证学生在学习走上正轨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每一个特殊学生都具有较强的个体特征,同时他们的兴趣特点也各有不同。那么在绘画与手工教学时,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来讲,在完成了学习的基础目标之后,应当强调其技能和水平的提升,以此来为其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参与绘画与手工课程,能够为其未来的生活积累最基本的社会经验。所以课程教学的整体目标都是一致的。在面对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时,我们所强调的差异性也绝不仅仅是一味地降低标准,而是倡导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便灵活应对。
总的来说,教师只有坚持开放的教学理念,才能在实践教学中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对于特殊学生而言,教师只有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更好地促进其进步与成长,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个性化与集体化的相互结合
在以往的绘画与手工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教一点学生学一点,不教了学生往往也就不学了。但是对于智力障碍的学生来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师必须结合他们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以及学习特点确定教学方法,引导其乐于学习、热爱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独立式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教学效果往往高于集中授课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对于那些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可以采取个体教学,而对于那些不能独立完成的学生,则可以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这也是我们所提到的个性化与集体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个性化是指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所难、所缺、所疑分门别类地进行解释和帮助。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保证教学活动畅通,提升教学质量。而集体化则是指采用常规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绘画与手工的基本知识与内容。实际上只有学生掌握了这些内容,才能为后续的个性化教学提供帮助与支持。在教学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融入一些其他元素,如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通过这种方式放松学生的心情,引导其逐渐进入学习情境。
(三)层次化与结构化的相互结合
在教学时,教师也应当围绕绘画与手工课程的实际特点来进行设计,同时结合特殊学生的认知规律,尝试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元素入手,将学生的衣食住行融入教学。绘画与手工课程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将课程教学生活化,鼓励学生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加强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欣赏,以此来提升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生命意识。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强调层次性教学,这里的层次性是指学生在观察和练习的时候应当掌握一定的要领,结合近、中、远,感受不同层次的学习特点,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而结构性则是强调注重学生空间感觉的培养,在绘画与手工课程中,围绕景物的内外结构以及周围布局展开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宏观感知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层次性与结构性的教学设计,助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推动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培养。
(四)多循环与叠加练习的相互结合
美国教育家凯伯恩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发展往往是从肌肉活动开始的,在此基础上才建立了行为语言概念等高级的行为。所以通过反复的肌肉活动练习,往往能够建立起由知觉到动作的协调性连接。在教学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练习,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多循环和叠加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单元循环和主题循环的强化,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对旧知识进行巩固、对新知识进行感知。
对于特殊学生来讲,受制于自身实际情况的影响,他们在学习时,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他们所接受的信息往往仅停留在大脑皮层的浅表层面,难以固化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更难以形成学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所以在绘画与手工教学中加强循环与叠加练习至关重要,它是弥补特殊学生自身缺陷的有效措施,在实践中的应用也印证了这一理论。
(五)好环境与新理念的相互结合
良好的环境往往能够给教学活动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特殊学生而言,他们对于外界环境往往带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所以宽松的学习环境也能够有效消除防御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秉持一颗仁爱之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坚持用温柔的声音、温婉的语言、优美的动作去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只有如此才能让他们有安全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才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沉浸在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里。这里的良好学习环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外环境的创设,这里要求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长处,肯定和鼓励学生,助力学生扬起自信的学习风帆。其次是内环境的创设。在内环境的创设中,教师则应当尽量不去刺激、打击学生,尽可能使学生保持情绪稳定,让学生心平气和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个过程的转变也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一种转变,通过前后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享受学习的乐趣,保证学生在学习上得到长足的发展。
(六)学校支持与教师努力相互结合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在特殊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提升特殊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必须得到保障。为此需要发挥好学校的平台优势,注重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定期开展座谈会、专业讲座等活动,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意识到自身所担负的责任与使命,用一颗包容的心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可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与烦恼,这个时候也需要秉持坚韧不拔的职业态度,坚持以自身的职业素养去引导更多的特殊学生走向未来。这是绘画与手工课堂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也是特殊教育能够不断发展走向未來的根本支撑。
四、结语
特殊学校的绘画与手工教学对于特殊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实际需求进行优化设计,尽可能地弥补学生在生理上的缺陷,做到扬长避短。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探索出适宜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绘画与手工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围绕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就进一步提升绘画与手工课程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希望通过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对今后特殊教育活动的升级以及学生的综合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亦洋,王澜,翟雪.培智绘画与手工“七步教学法”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9(1):49-52.
[2]刘嫣静.培智学校绘画与手工操作活动初探[J].现代特殊教育,2020(11):52-54.
[3]计丽英.浅谈绘画与手工“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J].现代特殊教育,2018(7):64-65.
[4]杨明.新课标下的综合性特殊学校美术课程创建探究: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A].2019年第四届特殊教育华山论剑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论文集[C],2019.
(作者单位:淄博市博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编辑: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