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及方法探讨

2023-07-27苏国强

新课程·上旬 2023年8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探究性高中生

苏国强

化学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推敲性、拓展性以及整合性,需要高中生将个体思维融入群体智慧之中,实现互助交流与结伴成长。因此,在化学课堂上,高中生需要研读文本、感悟知识、观察现象、探讨变化以及总结规律;教师开始将凝聚教师智慧的问题教学法引入化学教学中,科学点拨高中生的探究思维、交互方向以及群体拓展,并为高中生提供充足的认知空间、交互渠道与表现机会。这样,高中生的良好主体能力就会得到激发与释放,科学构建设计性、主体化以及高效型的生本课堂,助力科学育人观的深度贯彻与持续优化。

一、问题教学法的内涵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主观处理,将课程知识转变为一个个的探究性问题,以此指引高中生进行独立思考、个性整合、信息交互以及灵感展示,借助群体智慧实现对探究性问题的优质处理与科学提炼。可见,问题教学法是教师指导高中生进行知识探究、信息处理、规律探寻的有力抓手,能够以教师的教学智慧与职业素养科学导引高中生的探究思维与活学活用。因此,问题教学法具有良好的集成性、指导性、主观性以及实效性,能够成为高中生进行知识探究与课程进步的指挥棒,加速高中生的知识积累、能力以及素质提升。

二、问题教学法的特点

第一,问题教学法具有较强的设计性与集成性,隐含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主观剖析、智慧处理与深度整合,隐含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探究方法以及思维角度,能够为高中生提供良好的探究启迪。因此,问题教学法是高中生进行信息获取与知识提炼的金钥匙与导航仪,是教师推动高中生高效探究的有力抓手。

第二,问题教学法拥有突出的间接性与导引性,为高中生预留了充足的探究空间与交流机会,主要为高中生指导方向,而不限制高中生的探究方法与思维方式,能够实现师生智慧的多维交互。可见,问题教学法主要是为高中生提供粗略的方向导引与目标指示,提升高中生知识探究的针对性、层次性与品质性。

第三,问题教学法存有良好的主体性与能动性,能够充分释放高中生的探究能力、思维素养、表达能力以及整合能力,全面展示高中生的拓展能动与创新意识,表现出高中生群体的强大发展力。这样,问题教学法就成为高中生的能动探究起点,切实提升高中生知识探究的实践性、能动性以及有效性。

第四,问题教学法具有优良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推动教师在精心备课工作中将教材内容转变为一个个的探究性导引问题,并以此作为高中生的课堂探究目标,实现教师在化学课堂上的积极隐退,尽可能少地占用教学时间。所以,问题教学法能够推动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课前,实现高中生的课堂探究和高效积累。

三、问题教学法与化学教学的适宜性

第一,问题教学法能够承载教师的教学智慧、设计理念以及导引方法,因而能够提升教学过程的设计性、启迪性、导引性以及实用性,科学推动高中生的知识探究以及实践交互。因此,问题教学法与教师智慧具有非常高的适宜性,能够提升教师对化学教学的智慧融入与科学导引,以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执教理念优化化学教学的过程性与有效性,科学提升高中生知识探究的水平与品质。

第二,问题教学法与高中生的探究能力及主体素养具有较高的适宜性,能够展示高中生已经具有的良好主体能力,充分展示高中生的生命能动以及互助成长,推动高中生成为化学教学主人。可见,问题教学法与高中生的整体能力具有良好的适宜性,能够为高中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探究空间、思考机会、表现途径以及交互渠道,充分展示生命律动,非常有助于教师打造高质量的生本课堂。

第三,问题教学法与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非常高的适宜性,深度挖掘化学知识的探究性、过程性以及规律性,为高中生提供良好的研究素材、探究任务与良性轨道,助力高中生生命活力全效释放。所以,问题教学法能够导引高中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现象剖析、知识挖掘与规律整理,凸显高中生的主体地位,易于磨炼高中生的信息获取能力、规律整合能力以及知识提炼能力。

四、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化学教学的原则

第一,教师实施问题教学法应践行精益求精的原则。教师应注意探究性导引问题的品质,既能精准对应教材内容中的课程知识脉络,全面指向教材内容体系,又能使教师的主观方法、思维考量与处理智慧处于持续递升状态。因此,教师应注意探究性导引问题的设计性、品质性以及实用性,以科学指导高中生有条不紊地高效完成教材内容中的知识挖掘任务与主体训练活动。

第二,教师实施问题教学法应践行言之有效的原则。探究性导引问题能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搭建起信息交互、方法交流、灵感交融的知识探究平台,以教师智慧启迪高中生的探究思维与独立思考,提升高中生的研究起点与探究高度。这样,探究性导引问题就能够借助语言信息开启高中生的抽象思维活动,借助高中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科学、高效地完成教师预定的知识探究任务。

第三,教师实施问题教学法应践行释放能动的原则。问题教学法承载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主观考量与科学归纳,因而教师将知识探究方法隐含于探究性导引问题之中,以此启迪高中生的思维活动与主观处理,高效释放主体能动。所以,探究性导引问题应该是开启高中生认知思维、主体处理、优质整合的金钥匙,为主体能动提供精准的实践途径、研究方向以及活动方法,为高中生保驾护航。

五、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化学教学的价值

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化学教学,能够为高中生提供有品质、指导化、交互性以及价值型的探究性导引问题,为高中生的生命活力与探究能动提供精准的思维角度与认知方向,助力高中生的课堂探究活动。可见,问题教学法能够为高中生提供自由思考、独立探究、群体交互以及集思广益,帮助高中生切身体验到课程探究的快乐以及集体交互的愉悦。因此,问题教学法能够成为高中生成为化学课堂上认知主人的理论保障与指导思想,全面提升高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化学教学能够为教师提供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可行性方法,以问题教学法为信息交互媒介重新定位教师与高中生在化学课堂上的教学关系,实现教师的积极隐退以及高中生主体角色的凸显。这样,教師就会成为课前探究性导引问题的设计者,高中生就会成为课堂探究任务的完成者,以此优质落实科学育人观,提升育人环境的品质性。所以,问题教学法能够帮助教师自觉践行“双减”政策,实现化学教学的减负增效、方法创新以及提质优化,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六、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化学教学的方法

教师不仅要研究问题教学法的活动特点、设计原则以及实施价值,还要深度考量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方法,以问题教学法优化高中生的知识探究过程。

(一)以问题教学法营造开放的交流氛围

在问题教学法中,教师以探究性导引问题为活动起点组织高中生进行文本研读、知识挖掘、信息处理、经验交流以及成果交互,因而高中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切磋机会与交流空间,实现开发交互与互助探究。因此,化学教学就会拥有高频率、高密度以及高效度的信息交互活动,营造出开放自由、开心愉悦、多维互助的交流氛围,帮助高中生进入良好的认知状态。

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问题教学法活动中,教师立足教材内容为高中生设计出以下问题:(1)混合物的定义是什么?(2)氧气与臭氧混合而成的物体是混合物吗?(3)白磷与红磷混合而成的东西是混合物吗?(4)纯净物的定义是什么?(5)冰水混合后是混合物吗?(6)举例说明单质与化合物的定义是什么。(7)举例说明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定义是什么。(8)举例说明酸、碱、盐的定义各是什么。这样,高中生就会在探究问题的指点下开心快乐地讨论起来,将对文本信息的主观处理结果表述出来,再次进行知识讨论与信息处理。所以,高中生能够在开放性的自由交互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与集思广益,自然能够营造出轻松、自然、欢愉、快乐的人性化交流氛围。

(二)以问题教学法调动快乐表现动机

问题教学法不仅能够优化主体认知状态,还给了高中生良好的表现机会、展示空间以及互助通道,有助于高中生获得强烈的表现感、满足感与快乐感,进而激发高中生的探究积极性与表现自觉性,实现高中生的快乐探究。这样,高中生就会在表现欲望与快乐体验中萌发良好的认知兴趣、探究动力与进步意愿,从而拥有良好的主体情绪、积极心理与精神面貌,切实优化高中生的认知积极性。

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问题教学法活动中,教师立足教材内容为高中生设计出以下问题:(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与特点各是什么?(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得失情况是什么?(3)氧化性、还原性与得失电子的难易有多少关系?(4)元素由化合态转变为游离态,既可能是氧化反应,也可能是还原反应吗?这样,探究问题就会掀起高中生各显其能、展示自我的讨论热潮,自然能够激发高中生的表现动机、兴奋状态与快乐体验。所以,问题教学法能够催发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与荣誉诉求,有效激发高中生的表现欲望与竞争意识,释放强大的主观能动性。

(三)以问题教学法拓展创新观念

在问题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高中生为了表现自我、展示才能、塑造形象与博取艳羡,自然就会设法进行思维拓展与创新探究,力求通过标新立异以实现脱颖而出、备受关注,借此获得成功感与快乐感,成为班级中的焦点人物。这样,问题教学法就会慢慢培养出高中生良好的拓展创新观念,立足多维思考与自由拓展区进行深度学习与创新发展,在主体实训认知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问题教学法活动中,教师立足教材内容为高中生设计出以下问题:(1)金属的定义与具体范畴是什么?(2)什么叫作黑色金属?(3)什么叫作有色金属?(4)什么叫作特种金属?这样,高中生就会积极将个人知道的金属类知识展示出来,而化学教学自然就会融入更多的知识拓展与创新思维。

(四)以问题教学法培养科学、高效思维

问题教学法承载着教师的智慧与方法,能够为高中生提供高品质、高价值的思维启迪与方法导引,帮助高中生慢慢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探究习惯,切实提升高中生思维活动与课程探究的高效性与科学性,提升高中生的课程素养。因此,问题教学法能够在师生交流与生生互助中实现良好的思维沟通与方法传递,切实促进高中生思维素养的务实提升,帮助高中生拥有科学态度与理性思维。

在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问题教学法活动中,教师立足教材内容为高中生设计出以下问题:(1)硫的物理性质是什么?(2)硫的化学性质是什么?(3)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是什么?(4)二氧化硫与水、碱、碱性氧化物的化学反应各是什么?(5)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以及漂白性各是什么?(6)二氧化硫造成的空气污染是什么?(7)硫化氢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实验室制法各是什么?這样,高中生就能在一边交流、一边探讨、一边总结中进行深度学习,借助群体智慧与整合实力共同处理课程知识,积累高品质与高价值的信息储备。所以,高中生能够在问题探讨与共同处理中积累大量思维灵感与奇思妙想,逐渐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

综上所述,教师是化学教学的幕后导演与过程督导,需要以个性智慧与主观方法助力高中生的信息处理、知识挖掘、能力训练以及素质提升。可见,教师能够以问题教学法推动高中生成为化学课堂上的认知主人,实现高中生的独立思考、多向探究、逻辑推理以及多元整合,充分展示高中生的能动性与活力。因此,教师以问题教学法为教学抓手,自觉探寻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原则与实践方法,积极以问题教学法营造开放交流氛围、调动快乐表现动机、拓展创新观念以及培养科学高效思维,全面激发高中生的思维积极性与交互自觉性,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华国春.问题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7):122-124.

(作者单位:平凉市第五中学)

编辑:李琴芳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探究性高中生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